老人游泳要当心
老人游泳要当心
对于老人来说游泳,有很多好处:增强心肌功能 、增强抵抗力、 加强肺部功能。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游泳锻炼是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肌肉和关节不易受伤。
游泳时水的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游泳会使心脏运动性增大,收缩有力。
游泳能改善体温调节机能,预防感冒,如果已经感冒,不要游泳,否则易得心肌炎等疾病。
1.事前要进行体格检查,能否游泳听从医生意见。
2.游泳时运动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在20—45分钟内最适合的距离是:60—70岁的老人游500—600米,70岁以上的老人游300—400米。
3.要选择游泳地点。若在江河湖泊中游泳必须了解水深、旋涡等情况,以免发生事故。
4.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使肌肉、韧带、关节及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有所准备,这样才能适应水中活动的需要,防止抽筋。
5.情绪要稳定,不要参与游泳比赛。老人游泳要放松,不做潜水、憋气动作,以防肺压增大,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意外。
6.过饥、过饱不要游泳。饥饿游泳易发生低血糖;过饱游泳不仅影响胃肠供血,且可因腹压增高发生急腹症。
小编温馨提示:老人在游泳时一定要关注类似的知识,切莫盲目下水,否则,不但不能启到健身的效果,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老人补钙要当心呦
但是,也有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最近,一些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3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量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错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夏季游泳的最佳时间
夏季游泳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夏天天气炎热,特别是三伏天,所以,在锻炼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游泳时间很重要,早上六七点钟、下午四点至五点、晚上七八点以后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好选择下午5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锻炼,因为在这段时间,身体的机能比较好。不建议在中午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内锻炼。
阳光的紫外线最强(会造成最大的伤害)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游泳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点后。尤其常在室内工作的人较少日晒,更易晒伤。
但尽量不要在晚上10点以后游泳,否则会因神经过于兴奋造成失眠。
夏天游泳要注意什么?
1、保健性游泳要求一次性游泳的时间在20~45分钟,根据年龄的不同游泳的距离也不同,一般来说:10~11岁游500~600米;12~13岁游750~800米;14~50岁游1000米;50~60岁游750~800米;60~70岁游500~600米;10岁以下和70岁以后者,游300~400米。
2、初学的话应该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为最佳,一般运动员的训练也只不过在两小时左右。
3、如果流汗过多,可补充一些电解质水,在饮用水里加少许盐,这样才能让水分真正的进入到体内。喝水的时候,应匀速小口喝,一口气喝太多,易引起胃下垂。
4、每次游10分钟至半小时,每周大概两三次即可。
5、夏季早晨的水温较低,入水前要充分用冷水擦身,以使身体适应冷水的刺激,防止抽筋等意外的发生。
6、上岸后最好使用遮阳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也可在身体裸露处涂抹防晒霜。
7、游泳后应马上用软质干毛巾擦去身上水垢,最好用淡水冲洗。
8、如果耳部进水,可采用单脚“同侧跳”的方法将水排出。之后,再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15—20分钟,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9、一定要选择专门的游泳场所去游泳,切莫跑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以免发生意外。一般专门的游泳场所有专门的救生人员,万一发生什么突发情况他们的救护措施会比较完善。
10、老年人不比年轻人,在水里时间过长的话容易疲劳,而且伤风感冒的几率也比年轻人高上许多倍。长久的泡在水里容易导致风湿骨病、关节炎等疾病的发作,造成老年人身体上的严重伤害。
11、老人游泳要放松,不做潜水、憋气动作,以防肺压增大,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意外。
12、游泳之前先要做下热身运动,可以将您的身体打开并调整到准备游泳的状态中去,可以防止您在游泳的时候发生抽筋等异常情况。
13、饥饿游泳易发生低血糖,过饱游泳不仅影响胃肠供血,且可因腹压增高发生急腹症。所以最好在饭后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游泳。
14、游泳过程中需注意防晒,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应选择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进行游泳最好,涂抹防水防晒霜,上岸后,尽量在荫凉处歇息,或用浴巾保护皮肤。
15、游泳后尽量漱一下口。游泳时,游泳池中的水经常会进入口腔,一些细菌也随之进入,如果游完泳不及时清理口腔而直接吃东西,细菌就会进入胃肠道。此外游泳池的消毒液中所含的次氯酸和高氯酸对牙齿的釉质有侵蚀的作用,容易引起牙病。
16、游完泳,病菌很容易残留在皮肤上,再加上游泳池常用氯制剂消毒,容易刺激皮肤,所以,游完泳最好用有滋养成分的沐浴液认真地洗个澡。清洗头发不要太草率。头发被浸湿后,很容易窝藏病菌,而且池水中的氯制剂会直接损伤发干,导致发质枯黄、干涩,所以游泳后一定要仔细洗头,最好再用护发素加强保护。
老人游泳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去专门的游泳场所游泳
老年人游泳除非是你长期居住海边对附近的海滩十分的熟悉,否则一定要选择专门的游泳场所去游泳,切莫跑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以免发生意外。一般专门的游泳场所有专门的救生人员,万一发生什么突况他们的救护措施会比较完善。老人游泳的注意事项
2、时间不宜过长
老年人在水里时间过长的话容易疲劳而且伤风感冒的几率也比年轻人高上许多倍。长久的泡在水里容易导致风湿骨病、关节炎等疾病的发作。造成老年人身体上的严重伤害。
3、需有家人陪同
虽然说不是每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都差到不能独立自主,但游泳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运动并不十分适合老年人,如果老年人非常喜爱这项运动,需有家人的陪伴做好防护措施。
4、游泳后尽量漱一下口
游泳时游泳池中的水经常会进入口腔,一些细菌也随之进入,如果游完泳不及时清理口腔而直接吃东西,细菌就会进入胃肠道。此外游泳池的消毒液中所含的次氯酸和高氯酸对牙齿的釉质有侵蚀的作用,容易引起牙病。
游泳后肩膀疼痛当心是游泳肩
游泳后肩膀疼痛当心是“游泳肩”
游泳时使用肩关节更加频繁。无论是哪种泳姿,都需要借助上肢的力量前行。殊不知,这些动作其实会让肩部的肌肉和肩袖反复负重,特别是如果存在肩峰下撞击或其他形式的机械因素刺激,会导致肩峰下滑囊炎和肩袖损伤。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临床上所见绝大多数“游泳肩”患者,就是因为游泳者有肩峰下撞击的病理因素,同时游泳运动量过度引起。其次,是因为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力不平衡,导致的慢性肱二头肌腱长头肌腱炎,少见的情况还有跳水进入泳池导致的外伤性肩袖断裂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
当你开始觉得划水越来越吃力时,甚至完全不能完成划水动作,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游泳肩的问题了。游泳肩早期症状往往会表现出休息时或夜间肩部疼痛、活动能力下降、肩部力量减弱等问题,后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冻结肩等症状。
所以对于游泳爱好者来说,一旦出现游泳后的肩部疼痛,建议休息1~2周,休息后肩关节症状不能缓解,到运动医学专科门诊就诊,以明确是否患上“游泳肩”。
游泳的时候也有不少注意事项
忌酒后游泳
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酒精会干扰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头脑昏沉而影响对水中情况的判断能力,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发生游泳意外的机会。
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多,体温升高,皮肤汗腺及皮下血管扩张。如果猛然跳进凉水中,体温急剧下降后,皮下血管会急剧收缩,汗孔闭塞,极易引发感冒、急性关节痛等病,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
忌饭后游泳
饭后饱腹时游泳,不仅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腹痛等现象。饭后要休息30分钟至一小时后再下水游泳。
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夏日外出旅行,对天然水域周遭环境和水下情况不熟悉的情况下,切忌贸然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切记不要在非游泳区域游泳。
老人游泳的好处
最有效的长寿运动
游泳除了可以享受令人惬意的清凉,还多了一个很“实在”的理由——研究证实,游泳是最有效的长寿运动。
英国《国际水上运动研究与教育期刊》刊文指出,游泳能增强心肺功能,增加骨密度,还特别有益于人们养成良好的姿势,减少关节疼痛。这样一种既强身又安全的运动,可以成为一生的健身项目。
好处就不必说了,学习游泳一段日子后,你会发现爬几层楼原来很简单。更重要的是,游泳还能够让人身心愉悦。置身于游泳池中,蓝色的水和舒适的环境会让我们从紧张的工作中逃离出来,得到释放。
你可以学习蛙泳,用手掌拨开水面,蹬腿踩水,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发泄工作压力,身体的快速前行还能给自己带来收获感。你也可以学习仰泳,技术好的老手甚至可以躺着水面上,闭着眼睛慢慢养神,享受水带来的宁静。你还可以选择憋住气,潜入水下,从未有过的环境会出现在你的身边。这真是一种很奇妙的运动。
看来,无论从健身效果还是从健身体会来看,长寿运动的确算是实至名归。在炎热的夏季,穿上泳衣,来到泳池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童吧,约上三五同伴,大胆地跳进泳池里,随心所欲拍出浪花来,开心地戏水。你会发现,健身并不是一件完全枯燥的事情。
水中走跑不伤膝盖
在齐腰深的水池中,感受着水的阻力,一步一步走起来,感觉可与在陆地行走完全不同。刚开始可以先在水中练习下肢移动和摆臂,等熟悉之后,就可以加大动作幅度,在水中漫步走、倒走、跑步、原地小步跑等。
水中健身很好地利用了水的浮力来减轻身体对重力的负担,如在陆地跑步膝关节要承受相当于体重4倍的冲击力,而在水中跑步,既避免了对膝关节的伤害,也能达到同样的运动强度。体重过重人群,就可以在水中练习,来达到健身的目的。
水中单车20倍消耗
水中动感单车是流行于北美的水中健身项目,是将固定自行车半淹没于水中供练习者踩蹬。利用水的散热性和流动性,水中动感单车更加富有趣味,同时对于腿部和臀部脂肪的燃烧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对于想要进行下肢减肥的人们,水中动感单车是夏季不错的健身项目选择。
而且,由于水的热传导能力是空气的20多倍,即使在水中不动人体也会消耗很多热量。有研究显示,同等强度下在水中运动20分钟消耗的热量相当陆地运动1个多小时,很快就能达到健身效果。
水中塑形润泽皮肤
想要塑形,水中形体练习也更为有趣有效。包括在水中进行的器械、瑜伽、健身操等形体练习项目,但并不是简单地把这些运动项目移植到水中。如水中的器械练习主要是为了利用水的阻力作用,可以借助空水瓶、小水桶、平衡圈等,对胸、腰、臀部的塑形有显著的效果。水中瑜伽也在传统瑜伽基础上增加了骆驼式、奔马式等,并且充分利用了水的阻力来保护练习时不受损伤,减轻了传统瑜伽练习可能带来的身体损伤和疼痛。
陆地健身时,往往会忘记腹式呼吸。但在水中进行健身,由于水的压力,人体会被迫由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使呼吸肌增强、肺活量增大。
而且,水中健身时,水的温度、压力、阻力以及水流和波浪的拍打都可以刺激皮肤,改善体表的血液循环,使皮肤保持润泽和弹性,延缓衰老,更是爱美女性的首选。温馨提示
水中健身的水温不可过冷,以29~30℃最佳。锻炼时间最好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后,每周锻炼2~3次、每次30~45分钟为宜。
运动后不要立即洗热水澡或蒸气浴,因为这样会使循环血液进一步集中于身体外周,导致血压降低甚至产生晕厥现象。一般在运动15分钟以后,待身体状态较为平稳后再进行淋浴。
提高老人身心健康最佳运动
测试心率变化的方法 当连续游泳结束时,或每游一定距离结束时,立刻测试脉搏的跳动次数,即可反映出心率的变化。 控制运动强度 中老年人在游泳时,除保持一定的距离外,还必须注意适当的负荷强度,方能奏效。如何控制运动强度? 最简便的方法是测试自己的心率反应,因为机体活动时,对运动负荷强度变化最敏感的莫过于心率,而且一般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自测。 通过心率控制强度 游泳时的运动强度,应该将心率次数限制在:35岁应为150次/分钟、45岁应为140次/分钟、55岁应为130次/分钟、65岁应为120次/分钟、75岁应为110次/分钟。
中老年人在游泳时,可自行测试和随时了解自己游泳的强度,是否超过这一范围,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游泳时最适宜的强度应是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即保持在中等强度的负荷最好。 身体健康无病症的中老年人,强度可稍高于最适宜的强度(90~100次/分)的心率反应。身体虚弱者最好不要超过最适宜强度,更不应超过极限强度的范围。患有慢性疾病或用游泳来作医疗手段的中老年人,则应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活动。
中老年妇女也要考虑到妇女特点,适当控制,尽量低于上述要求为宜。 注意事项 要做好准备活动下水时不要一下子跳入水中,可先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适应水中环境。有条件者下水前要淋浴,一方面可以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更重要的是使身体方面有所准备。身上有汗,不要立即下水,应擦干后再下水游泳。 要进行严格体检游泳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老年人在参加游泳时,必须经过医生检查身体,并征求医生的意见,制定运动处方。对于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等疾病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和发生意外。
老人游泳的好处
在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长冈以1小时15分54秒39的成绩抵达终点。日本业余大师游泳协会将向国际泳联申请,把长冈的成绩作为正式世界纪录。如果获得批准,将是这名百岁老人创造的第25项游泳世界纪录。
不要以为这名老太太是游泳运动员出身,她80岁才开始学游泳,起初只是作为膝盖伤痛的康复训练,却一发不可收拾,越游越带劲儿。长冈参加国内国际各种业余比赛,屡创纪录。去年,她在50米标准池中游完1500米。由于25米短池需要频繁转身,困难更大,长冈先前尝试两次都中途弃权,第三次冲击终于成功。“不错,不错。如果还能活,我要游到105岁,”她说。
最有效的长寿运动
游泳除了可以享受令人惬意的清凉,还多了一个很“实在”的理由——研究证实,游泳是最有效的长寿运动。
英国《国际水上运动研究与教育期刊》刊文指出,游泳能增强心肺功能,增加骨密度,还特别有益于人们养成良好的姿势,减少关节疼痛。这样一种既强身又安全的运动,可以成为一生的健身项目。
好处就不必说了,学习游泳一段日子后,你会发现爬几层楼原来很简单。更重要的是,游泳还能够让人身心愉悦。置身于游泳池中,蓝色的水和舒适的环境会让我们从紧张的工作中逃离出来,得到释放。
你可以学习蛙泳,用手掌拨开水面,蹬腿踩水,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发泄工作压力,身体的快速前行还能给自己带来收获感。你也可以学习仰泳,技术好的老手甚至可以躺着水面上,闭着眼睛慢慢养神,享受水带来的宁静。你还可以选择憋住气,潜入水下,从未有过的环境会出现在你的身边。这真是一种很奇妙的运动。
看来,无论从健身效果还是从健身体会来看,长寿运动的确算是实至名归。在炎热的夏季,穿上泳衣,来到泳池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童吧,约上三五同伴,大胆地跳进泳池里,随心所欲拍出浪花来,开心地戏水。你会发现,健身并不是一件完全枯燥的事情。
水中走跑不伤膝盖
在齐腰深的水池中,感受着水的阻力,一步一步走起来,感觉可与在陆地行走完全不同。刚开始可以先在水中练习下肢移动和摆臂,等熟悉之后,就可以加大动作幅度,在水中漫步走、倒走、跑步、原地小步跑等。
水中健身很好地利用了水的浮力来减轻身体对重力的负担,如在陆地跑步膝关节要承受相当于体重4倍的冲击力,而在水中跑步,既避免了对膝关节的伤害,也能达到同样的运动强度。体重过重人群,就可以在水中练习,来达到健身的目的。
水中单车20倍消耗
水中动感单车是流行于北美的水中健身项目,是将固定自行车半淹没于水中供练习者踩蹬。利用水的散热性和流动性,水中动感单车更加富有趣味,同时对于腿部和臀部脂肪的燃烧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对于想要进行下肢减肥的人们,水中动感单车是夏季不错的健身项目选择。
而且,由于水的热传导能力是空气的20多倍,即使在水中不动人体也会消耗很多热量。有研究显示,同等强度下在水中运动20分钟消耗的热量相当陆地运动1个多小时,很快就能达到健身效果。
水中塑形润泽皮肤
想要塑形,水中形体练习也更为有趣有效。包括在水中进行的器械、瑜伽、健身操等形体练习项目,但并不是简单地把这些运动项目移植到水中。如水中的器械练习主要是为了利用水的阻力作用,可以借助空水瓶、小水桶、平衡圈等,对胸、腰、臀部的塑形有显著的效果。水中瑜伽也在传统瑜伽基础上增加了骆驼式、奔马式等,并且充分利用了水的阻力来保护练习时不受损伤,减轻了传统瑜伽练习可能带来的身体损伤和疼痛。
陆地健身时,往往会忘记腹式呼吸。但在水中进行健身,由于水的压力,人体会被迫由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使呼吸肌增强、肺活量增大。
而且,水中健身时,水的温度、压力、阻力以及水流和波浪的拍打都可以刺激皮肤,改善体表的血液循环,使皮肤保持润泽和弹性,延缓衰老,更是爱美女性的首选。温馨提示
水中健身的水温不可过冷,以29~30℃最佳。锻炼时间最好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后,每周锻炼2~3次、每次30~45分钟为宜。
运动后不要立即洗热水澡或蒸气浴,因为这样会使循环血液进一步集中于身体外周,导致血压降低甚至产生晕厥现象。一般在运动15分钟以后,待身体状态较为平稳后再进行淋浴。
会游泳的老人跌倒概率比较低
老年人易发生跌倒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跌倒的老人会出现骨折甚至是危及生命的问题,如果大家想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老人易跌倒,我们推荐大家在这个夏季帮助老人学会游泳,通过这种运动方法来解决易跌倒的问题。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对老年人来说,经常游泳要比其他运动更有助于防跌倒。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700名70岁及70岁以上老年男性所参加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打高尔夫球、做健美操、在跑步机上运动或骑自行车等,与他们4年内所经历跌倒的可能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进行其他种类运动的男性相比,经常游泳的男性发生跌倒的概率要低33%。此外,游泳者的站立平衡能力也更好。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与其他在地面的运动不同,游泳者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支撑基础。同时,还要协调上肢与下肢的运动。研究人员指出,有理由相信游泳对于预防与跌倒有关的损害和创伤效果较好。
中老年人游泳注意事项:
1.中老年人游泳时,一定要有人陪伴或保护。
2.患有慢性病采用游泳进行治疗的中老年人,一定要遵照医嘱和有人指导,要有节制。
3.游泳前,一定要在陆地上做几节操,使身体各部器官有所准备,特别是四肢和各关节要活动好,使身体感到微有暖意即可。
4.准备活动也可以结合下水后要练习的动作做些模仿练习,更有利于提高水中动作效果。
5.有条件者下水前要淋浴,一方面可以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更重要的是从身体方面有所准备。
6.不要一到池边、水边就猛然下水,要先了解池水的深浅,以及自然水域下有无障碍物。
7.身上有汗,不要立即下水,应擦干后再下水游泳。
8.在水中游泳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初学的中老年人,开始时不要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学会后再增加时间。
游泳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运动保健方法,只要老年人的身体允许,不妨学一学,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对健康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