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穴的作用是什么
前谷穴的作用是什么
前谷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手指,第5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微握拳,在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第5掌指关节前,在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感。
前谷的作用
类属:手太阳小肠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清热疏风,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病证:
1.风热上扰之目痛,目翳,头痛,鼻塞,颊肿,咽喉肿痛,耳鸣诸症。
2.痰热蒙心之癫痫。
3.经络痹阻之肘挛,臂痛,手指麻木诸症。
前谷的作用是什么 前谷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部,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小指尺掌侧动,静脉等结构。
前谷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前谷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前谷,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缓解上肢麻痹,酸痛,无力症状,对前臂有保健作用。
前谷的作用是什么
类属:手太阳小肠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清热疏风,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病证: 1.风热上扰之目痛,目翳,头痛,鼻塞,颊肿,咽喉肿痛,耳鸣诸症。
2.痰热蒙心之癫痫。
3.经络痹阻之肘挛,臂痛,手指麻木诸症。
前谷的位置图片 前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前,有一皮肤褶皱突起,其尖端即是本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清心明目,聪耳理气。
主治:耳聋,耳鸣,咽肿,热病,产后无乳,手指麻木,腮腺炎。
前谷的作用是什么 前谷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疏风,开窍利咽,消肿止痛,治疗风热外袭引起的多种病证。配天容,听宫,风池,中渚,天窗,针刺泻法,治疗风热耳鸣,耳聋;配睛明,太冲,上星,养老,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目痛;配攒竹,睛明,瞳子髎,风池,足临泣,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目翳;配印堂,迎香,支正,合谷,列缺,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鼻塞;配少商,尺泽,合谷,曲池,扶突,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风池,下关,颧髎,颊车,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颊肿。
2.配神门,大陵,印堂,丰隆,三阴交,天冲,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狂,痫证。
3.配合谷,肩髃,曲池,外关,小海,曲泽,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麻木疼痛,肘挛痛,手痛,手指麻木等。
4.配大椎,后溪,液门,风池,神道,合谷,针刺泻法,祛邪截疟,治疗疟疾。
后溪的意思是什么
后溪穴,手太阳经所注为“输”;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督脉手太阳之会,俞穴,属木。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督脉。
1.后溪: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穴内气血流行的道路。该穴名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本穴物质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其外散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为督脉所属之部,故名。
2.督脉手太阳之会:因本穴有清阳之气上行督脉,故为督脉手太阳之会。
3.小肠经俞:俞,输也。本穴气血由前谷穴传来,在本穴的运行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缩合,热散后的部分清阳之气上走督脉,缩合后的水湿之气则循经上行腕骨穴,本穴无气血物质的收藏转变,单纯为小肠经气血物质的传输之处,故为小肠经俞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物质除别走督脉的气血为上行外,循小肠经传输的气血则为横向下行腕骨穴,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本穴属木。
按摩10大穴位可以治疗鼻炎
1、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即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用拇指或食指指端分别按于同睛明穴,适当用力反复按压0.5-1分钟。
2、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太阳穴,适当用力按0.5-1分钟。
3、印堂穴
有明目通鼻的作用,印堂穴位于面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即是。用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印堂穴上,以食指端按于右侧攒竹穴(眉毛内侧端),以无名指端按于左侧攒竹穴,三手指同时沿逆时针方向按揉100下。
4、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5、陷谷穴
陷谷穴,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6、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7、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8、前谷穴
可治过流黄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平常没事的时候多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从少泽穴沿着小肠经往小指根上推,推到有一块骨头处推不动了,卡住的这个点就是前谷穴。
9、隐白穴
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效果都很好。
10、神阙穴
艾灸神阙穴(肚脐眼)对过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身体虚寒,肠胃功能弱的人来说,艾灸神阙穴效果也非常好。
陷谷穴的作用是什么
陷谷穴在足背,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
陷谷属胃经,为胃经之腧穴,五行属性属木,木性条达,疏泄之力甚强,除能通调腹气治疗消化系统疾患外,还可清热利水,通络消肿,治疗湿热壅滞阳明的水肿,热病,面浮目肿;五腧穴理论认为“输主体重节痛”,故该穴通过疏通经络,利湿消肿的的作用,可治疗足背肿痛,足趾屈伸不利。
前谷的意思是什么 前谷的按摩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前谷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六个穴位能治鼻炎
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陷谷穴
陷谷穴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強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前谷穴
前谷穴可治过流黄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平常没事的时候多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从少泽穴沿着小肠经往小指根上推,推到有一块骨头处推不动了,卡住的这个点就是前谷穴。
隐白穴
隐白穴也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
前谷的意思是什么
前谷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经所溜为“荥”。荥穴,属水。穴义为,小肠经气血物质在此冷降。
1.前谷:前,与后相对,指本穴气血作用于人体的前面也。谷,两山的中空部位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少泽穴传来的天部湿热水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散热化雨冷降,所作用的人体部位为胸腹前部,故名。
2.小肠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气血物质的变化为水湿之气从天部散热冷降归于地部,冷降之雨如极细小的水流,故为小肠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为水湿之气从天部冷降地部,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清肺热穴位
1.腧穴包括:上星穴、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劳穴、灸痨穴、身柱穴、灵台穴等,可针刺或按揉上述穴位。
2.清肺热穴既可以相互配伍应用,又可与止咳平喘化痰穴配伍,共同治疗咳喘气急等症,还可与利窍穴合用,共奏泄热利窍之功。
前谷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微握拳,在手尺侧,于第5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取前谷穴。前谷属小肠经,为小肠经荥穴,五行属性属水。火经之水穴具有滋阴泻火之效,可用于热病汗不出,疟疾发热等。由于小肠经支脉抵头面,达五官,故可清热泻火而治疗五官实火之疾患;又因心经经脉循小指,伏行乳里,而前谷也居小指部,其经气可通入络,故用于治疗乳房之疾;再者,小肠与心相表里,前谷属水,通过清泻心与小肠之火而达到清心安神作用,用于神志病;另外其疏经通络的作用,可治循行部位上的其他病症。
按压什么穴位可止头疼
1、拿天柱穴
以拇、食两指,在颈后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动作,来回拿动各5~1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本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拿合谷穴
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