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重阳节是纪念什么的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是纪念什么的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阳节的饮食习俗

★吃重阳糕

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 “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

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小旗,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成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这都是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的风习。这些栗糕,恰是“我辈合登高时携带的佳点。”

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发面的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存着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的“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正是反映了这个风俗民情。

★食蟹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蟹:“樽前已夺螃蟹味,当日莼羹枉对人。”所以时至今日,阳澄湖的清蒸大闸蟹闻名中外,在港澳台各家大餐馆里,均被列为九月时令佳肴,极享盛誉。难怪著名学者章太炎和其夫人曾卜居吴中,啖蟹之余,夫人汤国梨女士曾吟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啖蟹、品蟹、画蟹,为后人留下许多轶闻雅事,为人们啖蟹平添几分韵味。

今天的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乃大数,寓意健康长寿,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于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新内容。作为传统佳节,古往今来,人们也都在这一天,开展敬老祝寿和登高望远的活动。

★饮菊花酒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 同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历史含义是:认为它是延寿,不老的美称。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是重阳不可少的活动。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以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之,故谓菊花酒。”诗人们对菊花酒情有独钟,颇有赞誉。晋代陶渊明有诗曰:“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荆楚岁时记》亦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茸,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

赏菊之余,饮菊花酒自然是首选。

★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吃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取太平(今安徽太平县),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吃牛肉

全国各地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营养师告诉大家,新鲜的牛羊肉为温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

★喝花茶

清茶。吃的东西太多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消化过滤肠道,只有茶,健康,绿色饮料。

重阳节喝的什么酒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1、赏菊花。菊花和重阳节有很深的关系,重阳又称之为菊花节,所以,在重阳这两,赏菊花成了首要的习俗之一。

2、登高。这是我们在古诗词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阳又称为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

3、插茱萸。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重阳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茱萸雅号“辟邪翁”,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4、放纸鹞。这是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在国内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纸鸢的习俗。

5、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当然这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6、喝菊花酒。因为菊花被称为“长寿之花”,所以,在重阳节这天就产生了喝菊花酒的习俗。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味香,做药用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功效,并有消积食,治寒热的作用,重阳节采的茱萸入药后可制酒养身、祛病。

人们认为九月初九是大凶之日、多灾多难,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重阳节佩带茱萸也有辟邪求吉的意思在里面。

重阳节的时候,正是菊花盛放的时候,所以农历九月又称为菊月,重阳节又称为菊花节,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重阳节的时候聚会赏菊、饮菊花酒的传统。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西汉年间就有记载,《长安志》是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文献,东晋年间还有“龙山落帽”的故事。

农历九月,秋高气爽,出去登高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心情。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一个俗称,除了九月九外,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敬老节、九九重阳等,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延续至今,重阳节已经成为了一个敬老、祭祖的传统节日了。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020重阳节是哪一天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2020年重阳节的时间为阳历的10月25日。“九”在《易经》当中属于阳数,“九九”又为两个阳数相重,因此被称为“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老人节、九九节,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往往会进行登高游玩、赏菊花、喝菊花酒、佩戴茱萸等习俗。


重阳节需要做什么

要知道每年农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菊花寓意是长寿,这与重阳节敬老以及爱老的内涵相符合,这时候进行赏菊是一种很不错的活动,其次人们还会用菊花祭祀。

和赏菊一样,重阳节喝菊花酒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因为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饮用菊花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适量饮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重阳节特有的一种饮食,重阳节吃花糕具有辞青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重阳节要吃什么糕 喝菊花酒

重阳节时,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心灵手巧的中国人会将菊花放在酒里面,做成风味独特的菊花酒,重阳节时,传统的人家都是要喝菊花酒的,重阳日和家人围在一起喝菊花酒、赏菊花也是很温情的画面了。


重阳节买什么给老人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九节、晒秋节、菊花节、踏秋节、女儿节、茱萸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喝雄黄酒吗 重阳节喝菊花酒的寓意

重阳节是我国一项传统节日,其中饮用菊花酒就是重阳节一种民间习俗,寓意着强身健体求长寿;古时候人们把菊花酒称之为“不老方”,在《太清记》中就记述了一种“不老方”谓:“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其次重阳节饮菊花酒,还与节气养生保健有关,因为菊花是重阳节期的应时花草,中药理论上,菊花的性味与归经应属“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以及治疗风热感冒的作用。

最后就是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意即长长久久,古人把菊花酿制成酒,每到重阳节时取出饮用,有祈求吉祥的寓意。


重阳节为什么要敬老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节的时候有:踏秋、敬老、赏菊、喝菊花酒、吃菊花糕、吃重阳糕、登高、放风筝、晒秋等传统习俗。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上古时期重阳节还是一个祭祀节日开始,便有了很多在野外进行的探索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众多的传统习俗,例如:踏秋、登高、赏菊、放风筝等,都是比较应季的活动,晒秋是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在秋季保存食物的方式之一,在每年重阳前后进行。


重阳节庆祝什么

日子吉利,庆祝美好生活。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双九相重,所以称“重九”。《易经》以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为什么不放假 重阳节喝的什么酒

菊花酒。

重阳节的时候,正是当年菊花开放的时候,因此,重阳节时有赏菊花、喝菊花酒、吃菊花糕的饮食传统,重阳节前就已经有菊花开放了,只是没有全开,重阳节时才是一年中菊花盛开的鼎盛时期,人们通常会在第一批菊花盛开的时候,采摘一些新鲜的菊花,放在白酒里面进行浸泡,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拿出来享用,重阳菊花酒,不论是自己喝还是待客都是极好的。


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节饮菊花酒

重阳须饮酒,酒与久久和九九皆是同音,在中国风俗里面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因此派生出在九九重阳节喝酒的习俗,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正是饮用菊花酒的时节,因此在重阳节一定要饮菊花酒。

意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相关推荐

重阳节的风俗 赏菊

菊花,在深秋开放,重阳节时,正秋菊盛放的时候,在中国古人眼中,菊花象征长寿,菊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故农历九月俗称菊月,此月会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重阳节临近的节日,因此常在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重阳节为什么喝菊花酒

重阳佳节,正值菊花盛开,所以古代曾经把重阳节称之为“菊花节”。而在重阳节饮菊花酒,也古代流行过的一种民间风俗。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重阳节喝菊花酒的典故

1、《西京杂记》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2、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3、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重阳节要干什么

1.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且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在这一天可以选择登山游玩一个不错的选择。2.重阳节正值菊花开放的季节,有些地方还会举办菊花展,在这一天选择去赏菊、喝喝菊花酒很合适。

重阳节又称什么 重阳节主要风俗什么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有: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重阳节最早丰收后的祭祀活动,在节日民俗中,还保存着传统祭祀活动中的登高、宴请等活动形式,又添加了赏菊、辞青等具有自然气息的活动,总的来说,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除了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外,在重阳节还有以下风俗活动:在古代,民间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而且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菊花节,重阳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

九九重阳节吃什么

1、饮菊花酒古代的菊花酒十分讲究,人们会在头一年重阳节时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在农历的九月初九,人们采下刚开的甘菊和新鲜竹叶,掺在酿酒用的糯米里,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人们认为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2、羊肉面重阳节吃羊肉面主要讨一个好兆头,“羊”与“阳”谐音,应了重阳之典。重阳节要吃白面,“白”“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重阳节的6大习俗

1.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

重阳节吃什么

吃重阳糕重阳糕的“糕”与“高”同音,人们认为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的寓意,所以“重阳糕”成了重阳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喝菊花酒菊花秋天最常见的花卉,菊花花期不长,所以人们会要将其酿成菊花酒,因此,菊花酒也被看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荆楚岁时记》亦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茸,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

重阳节什么意思 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糕的“糕”与“高”同音,人们认为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的寓意,所以“重阳糕”成了重阳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菊花秋天最常见的花卉,菊花花期不长,所以人们会要将其酿成菊花酒,因此,菊花酒也被看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荆楚岁时记》亦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茸,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重阳节大闸蟹上市的好时候,九月母蟹最为肥美的时候,所以重阳节不妨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