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吃什么好 人参黄芪粥
肺气虚吃什么好 人参黄芪粥
材料:人参10克,黄芪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黄芪、人参切成薄片,同煮取汁去渣、下粳米煮粥,至米烂汤稠为度。
功效:可以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补脾益肺,适用于肺气不足,表虚自汗抵抗力差的人群服食。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有哪些?
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
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共煎吃汤。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痰黄、胸闷气急、口干便秘患者。
3、黄芪党参粥: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黄芪、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山药、粳米同煮为粥,加入适量白糖,连服数月有补益脾肺之功。适用于稳定期肺脾气虚者。
4、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克,麦门冬9克,粳米50克。加水煮成粥,食时加适量冰糖。适用于稳定期肺肾阴虚者。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种可以很好的调理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了,做起来非常的简单,而且味道还是非常的棒,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所以小编在这里给你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了,同时平常的时候大家也是要吃一些清淡的东西。
身体虚弱饮黄芪枸杞茶是首选
体弱乏力 喝黄芪枸杞茶
自古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垂这些病症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这些症状的人,冬天吃些黄芪有益处。
吃黄芪的时候再配些枸杞,效果更好。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20克(大约一小把),才能见效。黄芪的吃法很多。
○黄芪30克,水煎后代茶饮用;或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取黄芪50克,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汁烧饭或煮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同样具有补气血作用。
因为生病,不少的朋友需要住院,甚至是手术,想快速的恢复体力和身体健康,大家不妨试试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款茶饮。
别说“气不够”!多吃这些补气食物,让你精神百倍 气虚吃什么好
1、人参
人参的功效,大家能说出一二,吃人参,大家都知道能治疗体弱多病,最主要是补元气,但是,考虑人参价格高、药效劲儿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过多服用。
2、西洋参
相比人参,西洋参的补气功效也是不容小觑的,虽说没有人参强,但药效适中,更适合食用。同时,西洋参具有养阴降火的作用,肺阴虚更加适宜。
3、黄芪
当然,大家最熟知的还是黄芪,作为补气药材,中医是非常建议大家食用黄芪滋补身体,缓解气虚。在烧鸡汤的时候,加入黄芪,做成黄芪鸡汤。或者,直接就把黄芪煮水喝,都能保护好身体。
1、小米
喝一点小米粥,对补气非常好,小米味甘,具有健脾补气的作用,对心烦、发热症状,有非常好的缓解作用。
2、糯米
还可以把糯米煮粥食用,对补中益气,也是非常好的。
1、土豆
土豆作为常见蔬菜,食用时,能吸收较多的营养,对补益健康非常好,通过吃土豆还能补益胃气,对益气解毒非常好,起到益气强身的作用。
2、山药
吃山药对保健身体、调节身体非常好,能补肺气、脾气、肾气很有效,具有滋阴补气的作用,不妨多吃一点。
产后补气血吃什么好 产后补气吃什么好
产后新妈妈不少会出现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的,倦怠乏力的症状,这都是气虚所致,要补气的话就要多吃有补益脾气,肺气,心气的食物,马铃薯,红薯,香菇都是补气的食物;气虚体质的人群不但要多吃补气的食物,还要搭配适当的补气药材食用,如人参,党参,黄芪等,并且要注意饮食的方法。
气虚吃什么食物 气虚体质者宜多吃的食物
气虚通常是指脾、肺虚弱,脾气虚弱会引起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肺气虚则易出汗、易感风寒。补气主要补脾气和肺气,适宜气虚者多吃的食物有鸡肉、鱼类、鸡蛋、乳制品、羊肉、小麦、豇豆、颤抖、土豆、胡萝卜、香菇、鲫鱼、鹌鹑、鸽子肉;而常用的补气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芡实等。
以下为大家推荐适宜气虚体质的人的食疗配方:
黄芪和党参泡水喝的功效 党参黄芪泡水可以加什么药材
党参黄芪泡水时可以加茯苓,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和党参黄芪一起使用可以补气除湿。
与白术,茯苓,灸甘草配伍,可以改善因肺气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语音低沉,自觉气短,喘促等症状;也适宜于脾胃气虚,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的任期内,
黄芪党参与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升麻,灸甘草,柴胡,生姜,大枣配伍又可以调理肺气虚火脾气虚症状。
党参怎么吃
党参的吃法有很多种,都是针对体质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等人群来做的食物,既能滋补也能预防疾病,如果你是体弱多病的人或者期许血亏的体质都可以看以下中医专家推荐的党参的吃法。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党参的吃法1、参苓粥:党参、茯苓、生姜各10克,粳米100克。先将党参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可加盐调味食。源于《圣济总录》。这种党参的吃法以党参、茯苓补脾益胃,生姜温中健胃、止呕,粳米益脾养胃。用于脾胃虚弱,少食欲呕,消瘦乏力。 2、参枣米饭:党参10克,大枣10个,糯米150克。先将参、枣洗净,煎水取汁,另将糯米隔水蒸熟后反扣于碗中,上浇参、枣及其汁液,放入适量白糖。每日可食二次。源于《醒园录》。本方以党参补脾益气,大枣、糯米与党参协同奏效。用于脾虚气弱。 3、参芪粳米粥:党参、黄芪各10克,粳米100克。参、芪煎水取汁,下粳米煮成粥。以白糖调味食。本方取参、芪均能补益脾肺之气,黄芪又能固表止汗。用于肺、脾气虚,体倦乏力,短气自汗,少食便溏。 4、两仪膏:党参、熟地黄各等分。加水煎取浓汁,另加等量白糖再煎至浓稠。每次吃1~2匙,或以温水冲化饮。
女人气虚的辨证施治
1.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胸闷,舌质淡,脉虚结代,治则:益气养心。主方:养心汤、七福饮。常用药:人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
2.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盛,痰液清稀,平素易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治则:补益肺气。主方:补肺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常用药:党参、黄芪,淮山药、太子参、麦冬、白术、甘草、大枣、熟地、五味子。
3.脾胃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药:党参、黄芪,淮山药、白扁豆、薏苡仁、麦冬、白术、甘草。
4.肾气虚证
证候: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则:益气补肾。主方:肾气丸、大补元煎。常用药:党参、熟地、生地、淮山药、枸杞、山茱萸、当归、炙甘草,菟丝子、益智仁。
除上述方药外,可随症加减。自汗多加黄芪、五味子、牡蛎、麻黄根益气固摄;气短甚者加补肾纳气之品,如:补肾脂、胡桃肉、熟地、五味子、蛤蚧。取“血为气母”之意,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适当加用补血药如熟地、生地、白芍、枸杞、大枣;取“气能行血”,“气能生血”之意,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气虚则血虚,故适当加补血活血药,如:当归、川芎。因“脏腑互关”,临床上可出现多脏气虚表现,气虚以肺、脾为主,久则影响心、肾。
气虚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补气益气。
气虚体质的表现
表现症状:
气虚的主要症状是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调理方法:
中草药里边人参、黄芪是最主要的补气药。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众所周知的补气食物,也是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医书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可见人参能大补元气,气虚的人食用人参补气效果很好。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与人参相同的作用,但功效较缓较弱,适合亚健康气虚体质的人食用。
黄芪性微温,味甘,医书上称“黄芪补一身之气”。黄芪与党参、太子参或人参同服,补气的作用更佳,更适合气虚体质的人食用。黄芪煨老母鸡也有温中、益气、养血的功效。
黄芪煨老母鸡:
材料:老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红枣l0克。
做法:将母鸡下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洗净;将红枣洗净、去核;将党参、黄芪用清水洗净、切段。把鸡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放入党参、黄芪、红枣、料酒、盐、姜片,煨至鸡肉熟烂入味即成。
孕妇吃党参的做法
1、参苓粥:党参、茯苓、生姜各10克,粳米100克。先将党参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可加盐调味食。这种党参的吃法以党参、茯苓补脾益胃,生姜温中健胃、止呕,粳米益脾养胃。用于脾胃虚弱,少食欲呕,消瘦乏力。
2、参枣米饭:党参10克,大枣10个,糯米150克。先将参、枣洗净,煎水取汁,另将糯米隔水蒸熟后反扣于碗中,上浇参、枣及其汁液,放入适量白糖。每日可食二次。本方以党参补脾益气,大枣、糯米与党参协同奏效。用于脾虚气弱。
3、参芪粳米粥:党参、黄芪各10克,粳米100克。参、芪煎水取汁,下粳米煮成粥。以白糖调味食。本方取参、芪均能补益脾肺之气,黄芪又能固表止汗。用于肺、脾气虚,体倦乏力,短气自汗,少食便溏。
4、两仪膏:党参、熟地黄各等分。加水煎取浓汁,另加等量白糖再煎至浓稠。每次吃1~2匙,或以温水冲化饮。本方以党参补气,熟地黄补血。用于气血两虚,体倦乏力,头晕目眩,这是党参的吃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气虚体质吃什么 党参黄芪粥
材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党参黄芪两味药入砂锅煎汁,取汁液再与粳米共煮粥,早晨食用。
功效: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黄芪可补气虚,所以该食疗方可用于调养气虚体质。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食疗方
方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
方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共煎吃汤。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痰黄、胸闷气急、口干便秘患者。
方3、黄芪党参粥: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黄芪、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山药、粳米同煮为粥,加入适量白糖,连服数月有补益脾肺之功。适用于稳定期肺脾气虚者。
方4、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克,麦门冬9克,粳米50克。加水煮成粥,食时加适量冰糖。适用于稳定期肺肾阴虚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