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虫对人体有没有害呢
红线虫对人体有没有害呢
水蚯蚓池养、田养均可,但以池养产量最高,每亩年产量可达750~1000公斤。 水蚯蚓一年四季都可繁殖。其繁殖是通过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方式来进行的。每年7~9月份繁殖最快,其生长、繁殖适温范围为20~32℃,适宜水深3~5厘米,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以5.6~9为宜,养殖池最好保持微流水。在适宜的环境下,水蚯蚓每天繁殖量以整数倍进行,一般下种30天左右即可采收。
红线虫由于它本身带有的细菌及它的排泄物都能引起人的胃肠不适,导致人们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它作为水体不干净的“指示生物”,它的存在说明自来水在运送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受到了有机污染。
要加强对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及时进行维护清洗消毒,防止水中红线虫生长。居住在平房及低矮楼层的用户应注意用水环境的卫生,保持自来水水池清洁,夜间尽量不要把扫把、抹布等潮湿的物体放置于自来水水池旁,同时可以用塞子将自来水水池下水口塞住。有条件的用户还可以经常对下水管道进行消毒,防止红线虫外爬。按照国家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水箱必须每年清洗2次,消毒1次。因此业主应要求其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及时清洗水箱,确保水质。
使用高含量高效氯氟氰菊酯,如5%瑞功可有效消灭红线虫危害,使用方法:
将瑞功100-200毫升(一亩用量),倒入喷雾器中稀释,取下喷雾器垫片,用稀释液直接喷入红线虫危害重点区域,4天后再喷一次,可有效防除危害。稻田养鱼区,不能使用此方法。
红线虫对人体有害吗这个问题很多爱吃的人都想知道。看过上面的介绍后,大家对于红线虫的危害已经很好的了解了。在平常的时候,虽然要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食物。但是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最好也是要注意健康饮食的,否则是会对身体有很大害处的。
猪皮上有红点能吃吗 猪肉中有“红线虫”吗
猪肉中存在的寄生虫目前发现的主要是猪肉绦虫和旋毛虫,没有现在网上所说的“红线虫”的说法,但是网络上说的“红线虫”在猪肉中的确存在,而且很多猪肉中都有这样的现象,其实这并不是寄生虫,而是血管。
三文鱼吃多了有什么害处 寄生虫感染导致不适
三文鱼是海鱼的一种有可能寄生异尖线虫的幼虫,人类食用的话很可能有寄生虫寄生的情况,因此食用过多会增加寄生虫的机率,此时需要及时去看医生,检查是否真的寄生寄生虫,并且积极治疗。
红线虫的介绍
水蚯蚓,又名红丝虫、赤线虫,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肉红、橙黄色。它们多生活在排放污水或废水的阴沟污泥中(一般是缓流水黑污泥中),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颤动,一遇到惊动,立刻缩回污泥中。水蚯蚓的营养价值极高,投喂前要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它是金鱼和锦鲤非常爱吃的饵料,也是鳗苗、幼鳖的主要饵料,四川地区常用来钓鱼,是最好的鱼饵。上海的黄浦江在河水退潮后,岸边的污泥中生有大量水蚯蚓,每年的春秋季节都会有人大量捕捞,遇到强光、高温会大量死亡并发出腥臭。水蚯蚓的出现常反映水质在某些环节存在有机污染,另外由于其携带大量细菌亦会造成腹泻等症状。
人为什么会感染颚口线虫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我国人体感染颚口线虫并不多见,迄今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例。
颚口线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此外,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的病例报道。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地区乌鳢的感染率高达80.4%,人感染率3.2%。我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此虫较为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此虫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体感染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在泰国和日本,患者大多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鸭肉和猪肉所致。另有报道用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剑水蚤可感染灵长类实验动物,因此专家提出人也有通过饮入不洁水源而感染的可能。第三期幼虫自皮肤感染后,大部分在皮下组织和附近肌肉移行,在侵入肝脏,少数侵入隔肌、腹肌和背肌。经皮肤感染的幼虫侵入胃壁后发育为成熟成虫,个别则成为未成熟幼虫。
人体并非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在人体中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致病部位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中都有虫体发现的报道。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
人体感染颚口线虫除了上述的被动途径外,还有部分主动行为感染者。民间有食入猪胃虫(颚口线虫)治胃病的说法,个别病例就是因此而感染并引起严重的颚口线虫病。
白眼球有灰白色斑点的诱因
原因
眼白蓝灰色或黑色斑点的病因
【病原学】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人体经口误食感染期蛔虫卵。
【病理改变】
幼虫致病期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成虫致病期可损伤肠粘膜、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和肠坏死。
【预防】
1.控制传染源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等,抽样调查发现感染者超过半数时可进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后2~3个月(如冬季或秋季),可采集体服用驱虫药物。驱出的虫和粪便应及时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3.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不放牧猪等。
蛔虫的介绍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蛔虫引申意义可以指别人知道对方的想法,如老人说孙子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
蛔虫病的病因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简称蛔虫,人体经口误食感染期蛔虫卵。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最大的线虫,雌雄异体,形似蚯蚓,活虫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内容物为食物,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0万个,随粪便排出的蛔虫卵在适宜环境条件下5~10天发育成熟即具感染性。
虫卵被吞食后,幼虫破卵而出穿人肠壁通过门静脉系统循环移行至肝脏,经右心进入肺泡腔,沿支气管、气管到咽部,又重新被吞咽至小肠并逐步发育成熟为成虫。在移行过程中幼虫也可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般不发育为成虫,但可造成器官损害。成虫有向别处移行和钻孔的习性,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一旦阻塞气管、支气管可造成窒息死亡,亦可钻入阑尾或胰管引起炎症。自人体感染到雌虫产卵需60~75天,雌虫寿命为1~2年。
雌虫每天可产卵达20万个,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自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这种虫卵能在土壤中生存5年,一般调味品如酱油、醋、辣椒、生拌蔬莱和盐水泡菜都不能杀灭虫卵。人如果吃了带有成熟虫卵的食物即可得病。
蛔虫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由于雌虫产卵量极大和虫卵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虫卵可在泥土中生存数月,在5℃~10℃可生存2年仍具感染力。感染性虫卵污染食物或手经口吞人是主要的传染途径,虫卵亦可随飞扬的尘土被吸人咽下。
蛔虫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人类蠕虫病,据WHO估计全球有13亿患者,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我国约有5.31亿人感染,平均感染率为46.99%,最高达71.12%。由于在全国学校贯彻肠道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近年来感染率逐渐下降。
平时要加强个人的卫生清洁工作,尤其是小朋友在外面玩土或到处摸爬滚打玩耍以后,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彻底清洁双手,尽快把脏衣服换下消毒清洗,避免不慎把虫卵带回家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