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补肾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补肾
黄芪和玉米须一起熬水喝可以补肾。
黄芪入肾经,可以缓解肾虚导致的多种不适情况,都可以食用黄芪缓解,同时玉米须水虽然没有如肾经,但是利水不损伤肾脏,因此一起饮用可以补肾。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抗菌
黄芪和玉米须一起熬水喝可以抗菌。
黄芪中含有的黄芪皂苷和多糖等,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以杀灭多种病菌,同时玉米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很多病原菌也有杀灭的作用,因此用黄芪和玉米须一起熬水喝可以抗菌。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润肺
黄芪和玉米须一起熬水喝可以润肺。
黄芪有滋养肺部的作用,同时玉米须可以促进体内水分的代谢,缓解肺热的燥热之气,防止出现肺热咳嗽生痰的情况。因此黄芪和玉米须一起喝的话对肺部有好处。
黄芪玉米须熬水副作用有哪些
1.加重阴虚、湿热体质人的症状,容易引起上火
黄芪性微温,使用不当可能会让阴虚、湿热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症状,还可能会有咽痛等上火表现。
导致上火,容易出现面红、心烦失眠、头晕等情况。
2.导致感冒症状加重
黄芪有止汗作用,如果感冒发烧的人吃黄芪,不利于退热,会加重病情。
玉米须白茅根泡水喝的功效 推荐:其他有效治疗尿蛋白偏方
材料:玉米须10克。
功效:每日用玉米须煎汤代茶饮。
功效:玉米须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适用于各种肾脏病蛋白尿患者。
材料:黄芪15克,茯苓15克,粳米100克。
做法:黄芪切碎,茯苓切成小碎块,与粳米一起熬成粥食用。
功效:这道粥具有益气健脾利尿的功效,对于肾炎蛋白尿、水肿尤其是脾虚者很适用。
材料:菟丝子30g,糯米60g,白糖适量。
做法:菟丝子捣碎,水煎取汁,入糯米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效:具有益肾、消蛋白尿等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性蛋白尿等。
材料:取老蚕豆(或虫蛀蚕豆)200克,红糖100克。
做法:加水煮成500毫升。每天早晨空腹时服100毫升,并同时吃蚕豆,5天一剂,间隔2天后再服第2剂。坚持服30天。
功效:有消除蛋白、延长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功效。
材料:取党参50克,黄芪60克,红糖少许,粳米100克。
做法:参、芪切薄片放锅内,加清水,用中火煮沸取汁,梗米加药汁,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汁烂成粥。每天2次,每次250克粥,代食或佐食。
功效:对急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都有一定的作用。
备注:以上偏方均收集于相关医书,使用前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操作。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增强抵抗力
黄芪和玉米须一起熬水喝可以增强抵抗力。
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于可以增强机体对于很多病毒的抵抗力,同时玉米须具有利水排尿的作用,食用可以促进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黄芪玉米须怎么熬水 黄芪玉米须熬水副作用有哪些
黄芪性微温,使用不当可能会让阴虚、湿热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症状,还可能会有咽痛等上火表现。
导致上火,容易出现面红、心烦失眠、头晕等情况。
黄芪有止汗作用,如果感冒发烧的人吃黄芪,不利于退热,会加重病情。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用量是多少
黄芪、玉米须、水的用量及比例没有严格规定,要根据不同身体情况进行合理使用。一般情况建议黄芪5-10g,新鲜玉米须30g左右。
因为黄芪是一种药效明显的中药,使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失误。
黄芪玉米须熬水的功效 补气
黄芪和玉米须一起熬水喝可以补气。
黄芪性微温,味甘,入肾、肺经,可以增强肾气和肺气,具有很好的缓解肾虚和气虚导致的四肢无力的情况,因此有很好的补气作用。而玉米须味甘,可以加强滋补的作用。
尿蛋白高吃什么食物好
尿蛋白高的人群可以尝试食用以下几种食物:
新鲜蔬果
尿蛋白高者,应该多吃青菜、水果,以提供充足的维生素,但是由于蛋白尿者,一般血清中钾含量也有升高,因此,选择新鲜蔬果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低钾的蔬果,以免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西瓜、香蕉、菠萝、芒果、枣、香瓜等水果,以及苋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等蔬菜,都是含钾丰富的食物,尿蛋白高者不宜吃。
合理补充优质蛋白
尿蛋白高者,要严格控制进食蛋白质,坚持低蛋白的饮食原则,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推荐患者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
补充高钙食物
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科学合理的补充高钙食物,有利于增强尿蛋白高患者的体质,对病情的稳定和恢复都很有帮助。
尿蛋白高食补吃什么
玉米须茶
玉米须100克,每日用玉米须煎汤代茶饮。玉米须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适用于各种肾脏病蛋白尿患者。
茯苓黄芪粥
黄芪15克,茯苓15克,粳米100克,黄芪切碎,茯苓切成小碎块,与粳米一起熬成粥食用。这道粥具有益气健脾利尿的功效,对于肾炎蛋白尿、水肿尤其是脾虚者很适用。
菟丝子粥
菟丝子30g,糯米60g,白糖适量。菟丝子捣碎,水煎取汁,入糯米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具有益肾、消蛋白尿等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性蛋白尿等。
蚕豆红糖水
取老蚕豆(或虫蛀蚕豆)200克,红糖100克,加水煮成500毫升。每天早晨空腹时服100毫升,并同时吃蚕豆,5天一剂,间隔2天后再服第2剂。坚持服30天。有消除蛋白、延长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功效。
党参黄芪粥
取党参50克,黄芪60克,红糖少许,粳米100克。参、芪切薄片放锅内,加清水,用中火煮沸取汁,梗米加药汁,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汁烂成粥。每天2次,每次250克粥,代食或佐食。对急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都有一定的作用。
春季喝粥可祛湿
1、薏米红枣粥
材料:薏米半碗、红枣10颗、冰糖少许。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并在枣皮上划刀口,以利于味道进入粥中;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将泡好的薏米与红枣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水沸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熬煮过程中注意用勺子搅拌,以防粘锅;熬好后关火,加入几颗冰糖,还可按照个人喜好加入桂花、蜂蜜等,冰糖彻底化后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薏米是良好的祛湿利水食材。红枣是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
2、茯苓粥
材料:粳米、茯苓粉、盐、生姜。
做法: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
功效: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3、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30克、红豆15克、冰糖适量。
做法:薏米、红豆洗净后浸泡25分钟,然后将其捞出放入锅中,添加适量清水,猛火煮开后用慢火熬至薏米烂熟,做好后,可加少许冰糖调味,会更加甜美。
功效: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健脾胃,非常适合春季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
4、参芪粥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5、玉米须大枣黑豆粥
材料:玉米须60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
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须半小时,去须,用其水煮大枣、黑豆、胡萝卜(洗净切块),豆烂便可。
功效:薏米是除湿利器,其实,玉米须也有利湿功效,爱美的姑娘们还可以多喝用来消除水肿。大枣黑豆就不用多说了,健脾益肾。
6、玉米南瓜粥
材料:南瓜1/3个、玉米粉、糯米粉、冰糖适量。
做法:将去皮切块的南瓜放入沸水中隔水蒸8~10分钟,然后将煮烂的南瓜压成面糊状。锅内加凉水,玉米粉、糯米粉放进后搅拌均匀,然后点火开煮,加冰糖,适时搅拌防止粘锅底。开锅将南瓜放入,继续搅拌至开锅,再煮个2~4分钟即可起锅。
功效: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而南瓜则能温中健脾,结合了两者的营养粥,不仅口味清淡,而且是最适合春季祛湿的食谱。
7、山药红枣粥
材料:山药、白扁豆、红枣、去芯莲子、山楂条、葡萄干。
做法:将白扁豆、红枣浸泡一会儿,白扁豆去皮,红枣去核,山药切丁备用。白扁豆、山药和莲子一起入锅炖煮,煮至酥软。最后放入山楂条、葡萄干再煮三分钟即可。
功效:这款粥适合春季养生食用,可益气补血,保肝健脾,清热祛湿,使人面色红润,精神气十足。经常喝可调理人体肠胃,改善代谢功能,排除多余废物,起到减肥效果,并对高血压、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