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机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地机穴穴位解剖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地机穴穴位解剖
针体穿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沿筋经骨上端后缘,经趾长屈肌进入胫骨后肌中,支配该皮区的神经主要是隐神经的分支,浅筋膜内,针体的前方分布有大隐静脉的主干及隐神经主干。深层针体的后方分布有胫神经以及胫后动,静脉。
华盖准确位置图 华盖穴穴位解剖
在胸骨角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能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艾疗操作:直刺0.5~1寸。艾灸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
按摩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月经肚子疼怎么办快速止疼 按摩缓解疼痛
地机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4横指的位置。按摩地机穴能够帮助充足气血,并且疏调气血,起到很好的调经止痛的效果。
方法:在来月经之前几天或者是在经期,既可以自己用指腹力量用力按压地机穴,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就能快速止痛。
三阴交穴位于大腿内侧,足内踝关节最高处往上4手指横指高,胫骨后面凹陷处。长按摩三阴交穴能够帮助缓解痛经,补血养颜。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三阴交穴位置以有酸胀感为宜。如果是体质较多的话,可以适当柔和地按摩三阴交穴。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地机穴按摩方法
先找到 小腿肚的腓肠肌内侧,然后用大拇指对准地机穴进行按揉,也可以将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先自上而下,再直自下而上按摩穴位,还可以用按摩棒按揉穴位或适当敲打穴位周围的肌肉,按揉的程度,以出现酸痛感为佳, 每次按揉20次左右,每天2-3次。
养老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养老穴位解剖
肌肉:在尺骨背面,尺骨小头上方,尺侧伸腕肌腱和伸小指固有肌腱之间。
血管: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末支,腕静脉网。
神经: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手背支的吻合支。
公孙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公孙穴穴位解剖
在拇趾展肌中,有足跗内侧动脉分支,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和绯浅神经分支的吻合支。
子宫穴位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位置图】
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仰卧位,将耻骨联合上缘连与肚脐线5等分,在连线的上1/5与4/5的交点处,旁开4横指处。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中冲准确位置图 中冲穴穴位解剖
在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经渠穴局部解剖
内侧桡侧腕屈肌,深层有旋前方肌;在桡动,静脉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之混合支。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地机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阴陵泉位置: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下4横指(即3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位,在小腿内侧漏谷上4寸,胫骨后缘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按压地机穴
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最快方法,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
位置:地机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注意要用拇指尖沿骨头向内抠才有明显效果。
方法:用单手的拇指尖慢慢用力按压,由轻到重,以可以耐受的重压进行操作,每次按压3〜5秒。重复5次。
功效:地机穴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
湿气重刮痧部位图 地机穴
刮痧位置: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刮痧作用:在地机穴刮痧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偏方大全 点穴疗法
点按的穴位:合谷、三阴交、地机
穴位的位置: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三阴交位于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地机穴位干小腿内侧,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穴位最敏感的位置,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点穴法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日1—2次。
地机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地机的作用
1.地机归足太阴脾经,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之功,主要用来治疗脾经发生病变的一些急性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痢疾等症。
2.本穴为脾经郄穴,主治水证,有活血化瘀,止血之功,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及产后病。
3.脾主运化水湿,本穴归脾经,故有健脾,祛湿,利水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4.地机出现压痛多提示有胰腺疾患,刺激该穴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平衡,改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