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款太子参药膳
推荐几款太子参药膳
1.太子参与浮小麦
采用太子参15g、浮小麦20g,一同煎水代茶饮。
功效:适合阴虚、大病初愈人群出现的自汗盗汗、口干等现象。
2.太子参陈皮茶
采用太子参15g、陈皮3g、红枣适量。洗净之后一同放进砂锅煎水,频繁饮用。
功效:具有理气和胃、改善食欲不振等作用。其中陈皮可开胃、暖胃和止吐。
3.黄芪太子参汤
太子参10g、黄芪15g、红枣5-7个。一同煎水30分钟,每天睡前或清晨饮用。
功效:具有补气、润肺、润燥、健脾等作用。适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人群。
4.太子参炖鸡
太子参8-10g,鸡一只,好采用柴鸡,这样味道更鲜美。可采用生姜、葱、料酒等配料。
一般炖鸡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这样不仅可以保留鲜味,还可以避免更多营养物质的流失。
霜降节气养生食疗
霜降养生的食疗有什么:木形人
桑葚猪肝平补肝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滋阴生津、调补肝肾、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玉竹、鸡肉、鸡肝、猪肝、鲤鱼,桑葚等。
药膳可选择“芝麻桃仁粥”: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100克。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有补肾益五脏的功效。
霜降养生的食疗有什么:火形人
“益胃汤”益胃润肺
饮食调养:可吃梨、苹果、柚子、太子参、沙参、鸡肉、猪肉等以保养阴津、补肝脾肾的食物。
药膳可选择“益胃汤”: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冰糖15 克。将北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洗净,冰糖打碎,备用。将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300毫升。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有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霜降养生的食疗有什么:土形人
莲藕枸杞健脾益气
饮食调养:适合具有健脾益气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莲藕、沙参、玉竹、猪肉、鸡肉、莲子等。
药膳可选择“枸杞蛋丁”:鸡蛋3只,猪肉30克,枸杞30克,麦冬10克,花生30 克。将鸡蛋蒸熟,去壳切丁;猪肉洗净切片;枸杞洗净,花生炒香;麦冬炒熟,研末备用。将锅置武火上,入花生油把猪肉炒熟,再入蛋丁、枸杞、麦冬末,炒匀,放盐少许并用湿淀粉勾芡,最后加味精适量,将脆花生米铺在上面即可。有健脾益气、补肝养阴的功效。
霜降养生的食疗有什么:金形人
“养阴里脊肉”益肾养血
饮食调养:太子参、党参、猪肉、首乌、玉竹等有益肺生津、调养肝肾的功效。
药膳可选择“养阴里脊肉”:里脊肉300克,鸡蛋2个,女贞子5克,旱莲草5克,桑葚子5克,菜油、湿淀粉、绍酒、酱油、白糖、精盐、醋、蒜、麻油、葱花各适量。炒锅置于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分散投入肉条,炸至金黄色,表面发脆时捞起,另放入猪油、姜、蒜炒出香味,烹入药汁拌匀,放入里脊肉、醋拌匀,淋上麻油入盘即成。有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霜降养生的食疗有什么:水形人
太子参山药养阴补气
饮食调养: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猪肉、鸡肉、百合等可养阴润燥、调补肝肾。
药膳可选择“山药百合糯米粥”:百合15克,陈皮3克,鲜山药、糯米各100克。前2味洗净,山药洗净切块,入砂锅,加适量水,文火煮烂后,入糯米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气补虚、温中暖胃的功效。
太子参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药用价值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冬天我们吃起火锅来容易暴食暴饮、肺燥上火,因此吃点太子参润润身子,去去火气很有必要。此外,冬天是进补的最好季节,然而大人补了,小孩却不能跟着随便大补,太子参药性十分平稳,用太子参给则大人孩子老人都能补,非常实用。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小编推荐: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与人参不同科属,功效虽似人参,但药力薄弱,须大剂量持续服用,才能见效。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性温,味甘、苦,入肺、脾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适合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 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的人群食用。太子参也可以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一种适合儿童滋补的参,药性也非常平稳,服用太子参能够令儿童脾胃强健、体质增 强,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2.太子参的禁忌
太子参性温,因此表实邪盛者不宜用;孕妇不宜随意服用太子参。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食用方法
太子参的食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水煎服,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浸制药酒,做太子参粥、泡制药茶,与其它荤素菜一起制成药膳等,既能对无明显疾患者有清补作用,也能针对性的对某些疾病进行食疗。下面为大家推荐几个食补方:
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又被叫做是孩儿参或者是童参,是一种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太子参味道味微苦,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在太子参当中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比如说常见的铁、锌、钾、铜等微量元素在太子参当中的含量非常丰富。不但如此,太子参还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比如说组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等。太子参能够起到归脾经、归肺经的效果,还能够治疗脾虚食少以及肺虚咳嗽。
1太子参对于倦怠乏力以及心悸自汗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如果用太子参配上麦冬则能起到润肺养阴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肺阴亏虚。太子配合配黄芪能够起到补益的作用。大病之后如果气血亏虚也可以通过使用太子参进行调理。
2有的人大病之后可能身体虚热,此时同样可以通过太子参调理身体。还有的人可能出现脾虚便溏或者是饮食减少等诸多现象,这个时候参与太子参调理身体最好不过了。夜间盗汗的人也可以服用太子参。
3太子参对于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的作用。还有身体因为某些疾病而发生水肿也可以通过太子参调理身体。有的人可能经常心悸,这样的人吃一点太子参也有好处。太子参可以治气阴两虚以及心悸不眠。
注意事项:太子参质地脆弱容易被折断,而且容易折断的时候折断面平坦,折断面呈现出白色或者是微微偏黄的颜色,晒干之后是白色。这些都是太子参药材最主要的特点,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避免买到假药材。
太子参什么时候喝最好 太子参可以经常吃吗
太子参有健脾润肺,补血补气,养心安神的作用。比较适合劳动强度大,疲劳无力,情绪压抑的工作者或者学生吃,有助于治疗脾胃虚弱,肝火盛,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的情况。很多人认为太子参药性弱,长期吃不会有问题。但太子参是药材,不是五谷杂粮,能不能长期吃。这是个需要辩证的问题,能不能长期吃主要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需要,如果没有需要偶尔补一补身子也无妨,但是不能过量。所以建议想长期吃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吃。
太子参的吃法
现介绍几则食疗药膳方,供选用:银耳太子参 银耳15g,太子参25g,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开,洗净,太子参布包,同冰糖加水适量炖至银耳熟,去药包饮用,每日1剂。可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气短。
百合双参汤 百合、太子参各25g,北沙参20g,饴糖50g。将二参布包,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药包,调入饴糖,拌匀服食。可补气止汗,适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体虚、气短、口渴等。
茭白太子参炒鳝丝 茭白、鳝鱼丝各250g,土豆100g,太子参、生地各10g,生姜5g,调味品适量。将太子参、生地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茭白、土豆洗净,切丝,放入豆油锅内煸炒,倒入药汁,煮熟起出待用;生姜切丝与鳝丝共炒,放入黄酒、土豆、茭白同炒至熟,调入食盐、味精服食。可补虚损、利肝肾,适用于一切慢性病患者的保健食疗,尤其对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疑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太子参石斛粥 太子参10g,石斛15g,大米100g。将太子参、石斛水煎取汁,纳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可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之咳嗽、气短、肺燥咳嗽及病后体虚等。
太子参的食疗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总之吃太子参对人的身体是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太子参一次性也不能吃太多,更不能因为太子参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因此就长期大量的服用太子参,而应该科学的进食就好了。
茉莉花太子参益气养肝
土形人:茉莉花太子参益气养肝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材匀称,步履稳重。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肝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萝卜、茉莉花、猪肉、鸡肉、淮山药、梨、荠菜等。
药膳可选择“佛手粳米粥”:佛手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佛手、粳米洗净。将佛手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煎汤,然后去渣留汁,放入粳米,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再放入冰糖,稍煮即成。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太子参性温,味甘、苦,入肺、脾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适合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的人群食用。太子参也可以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一种适合儿童滋补的参,药性也非常平稳,服用太子参能够令儿童脾胃强健、体质增强,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太子参性温,因此表实邪盛者不宜用;孕妇不宜随意服用太子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