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如何保健
慢性肝炎如何保健
勿过劳
有的慢肝患者离开医院后不注意休养,结果使病情恶化、复发,个别人因一时纵欲或疏忽,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问题就出在肝脏病理修复远较临床指标复常缓慢得多。因此,慢肝患者在康复期内过早从事繁重的工作和较激烈的运动是不合适的。但也不必绝对卧床休息,如肝功能(血清转氨酶)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逐渐从事轻工作,然后逐渐增加工作量,直至恢复原工作。
防感染
慢性肝炎患者本已久病体虚,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被名种病毒、细菌等致病因子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这样会使本来已经静止或趋于痊愈的病情再度活动和恶化。因此,患者在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等方面都应加倍小心,要适当锻炼,要根据天气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和各种感染。
讲营养
慢性肝炎患者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不偏食,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牛奶、鱼虾等均可食用。要忌饮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忌过甜食;忌盲目进补,或不要随意轻信广告宣传的补品,以免损害肝脏或增加肝脏负担。
常复查
慢性肝炎患者可每3个月检查1次肝功能,半年至1年查一次“二对半”,每年检查1次B超,做1次甲胎蛋白,应当作为慢肝患者自我疗养中与医院联系的常规。
此外要合理用药,目前肝病治疗药物种类较多,但并不是每种药物都适用于自己。例如:双鹤的复方益肝灵片,对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的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或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治疗效果最佳。
慢性肝炎患者保健
一忌病后劳累
肝脏是人体制造和贮备能量的主要场所,有“火力发电站”之称。发生肝炎后,肝脏产能和贮能的能力显著下降,如果此时机体仍因剧烈运动或劳动消耗过多的能量,势必加重肝脏负担,不利病情好转,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有急性肝炎或正处于肝炎活动期,充分休息是很重要的。到了肝炎恢复期,进行活动也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要不可进行不适于自己体力的活动,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二忌悲观烦躁
有些肝炎病人担心病情迁延不愈,害怕会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或苦恼于人们对他们的回避或歧视,因而长期情绪忧郁、脾气急躁,这不仅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会造成治疗失败。肝炎病人多可康复,真正引起肝硬化或肝癌的比例是很小的。一定要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开朗、稳定的情绪,遇事泰然处之,不怒不悲,不忧不恐。有人归纳出“行宽心和,心静意定,忿恨自制,解散思虑”四句话,这确实是肝炎病人应有的积极精神状态。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积极治疗,争取早日使病情好转。
三忌房劳不节
性生活时呼吸短促,脉搏加快,血压升高,消耗较多体力,并引起肝脏短时缺血缺氧。患肝炎时,身体本已虚弱,若性生活不节制,可致精力与体力亏耗太甚,对病情恢复十分不利。因房劳过度导致慢性肝炎病情反复或加重者屡见不鲜。患有肝炎,当需避免传染给配偶,应使用避孕工具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四忌饮酒
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而且对肝脏损害的程度与其酒精含量高低成正比。原先没有肝病的人,长期饮酒也会招致肝病,甚者发生“酒精性肝硬化”。患了肝炎再喝酒,无异于“火上加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肝炎的早期常出现疲乏,而此时患者多未知已患肝炎,常有人会“藉酒解乏”,以致病情迅速恶化。因此,遇有原因不明的疲乏,万万不可“喝它两杯”!
五忌饮食不当
肝炎病人忌食高脂肪的油腻及煎炸食物。这些食物不单增加胃肠负担,还可以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肝区剧痛。高蛋白饮食除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外,对病情严重者尚有诱发肝昏迷之弊。长期摄入过多的糖也容易促使“脂肪肝”的发生。
六忌用损肝药物
四环素、红霉素、雷米封、利福平、甲基多巴、双醋酚汀、磺胺类、麻醉药等许多药物会加重肝脏的损伤。通常用作退热止痛的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对肝脏也有毒性作用。肝炎合并其他疾病时,用药要格外慎重。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应告诉医生自己患有肝炎,以便医生开药时避免用损肝药物。
戊型病毒性肝炎保健
由于本病患者在潜伏期后期,症状出现前已大量排毒,即具有传染性,难以及时发现并采取隔离措施,而至今尚无主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供预防,因此戊型肝炎的预防策略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大多数戊型肝炎的流行系经水传播,保证饮水安全,广泛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改善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等,大力进行卫生宣教,管理好水源、粪便、食品和病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尤其应该重视集体单位及幼托机构,预防流行和减少发病例数。
现有丙种球蛋白不能预防本病。HEV的基因重组疫苗尚在研制中,用HEV基因多肽,含ORF3HEV cDNA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SVL),构建HEV cDNA疫苗,接种实验小鼠,该鼠血清可测得抗HEV阳性,为HEV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可行性。主要是保护水源、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和改善环境卫生。人丙种球蛋白对本病无明显预防作用。基因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正在研究之中。
肝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预防肝硬化
肝硬化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就是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肝炎,因此预防本病首先要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并注意饮食,节制饮酒,加强劳动保健。此外,避免各种慢性化学中毒也是一项积极的预防措施。
治慢性肝炎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 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金相伴花粉可以治疗乙肝。
(1)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认的对HBV复制有一定作用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主要通过抗病毒蛋白(AVP),导致mRNA裂解,阻止HBV复制;②诱导受感染肝细胞膜Ⅰ类MHC抗原表达。促进 Tc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效应。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1b、α-2a、α-2b。①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能,Intron A):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3~6月。HBeAg及HBV-DNA转阴率可达30~70%,抑制HBV复制效 果肯定。但绝大多数仍HBeAg持续阳性,可能与HBV-DNA整合有关。②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干扰灵):每次200万~600万U,肌肉注射,每日 1次,疗程2个月,近期HBeAg转阴率55%,金相伴花粉可以治疗乙肝。
干扰素的疗效,各家报告不一,HBeAg阴转率一般在 40%~50%。为了提高疗效,有用皮质 激素撤除后再用干扰素,但需注意病情较重的慢活肝忌用,否则可使病情恶化。对认为 由前C基因突变的HBV感染者,即抗-HBe阳性、HBV-DNA阳性的慢性肝炎,采用大剂量干扰素,疗效不理想。β及γ干扰素对HBV复制疗效不如α- IFN。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①慢活肝优于慢迁肝;②女性较男性疗效好;③ALT增高者疗效优于ALT正常者;④HBsAg、HBeAg、HBV-DNA效价低者疗效较好;⑤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者疗效较用过无效者好;⑥剂量与疗程,大剂量与长疗程者似较好。
副作用与疗程长短、剂量大小有关。最常见是“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 痛、乏力等。但继续应用或减量后常逐渐减轻。多为一过性发热,常见于首剂,未发现和疗效的关系。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常自然恢复,不 能影响治疗。目前多认为与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联用、可能提高疗效。
(2)口服抗病毒药物:
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拉米夫定为代表,在中国上市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拉米夫定著名的 4006研究证实服用拉米夫定3年可使肝癌,肝硬化的发生减少50%。由于乙肝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进展,所以要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目前在选择乙肝治疗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时专家推荐三少原则:1)选择有临床数据能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即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2)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3)选择花费少的药物。
应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选择能够同时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药物
2、免疫调节药: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用法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3月。
(2)白细胞介素2(IL-2) 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转阴。
(3)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
3、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强力宁 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 宁。用法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钠症禁用。孕妇及婴幼儿不宜用。
(3)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特别是金相伴花粉可以治疗乙肝。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介绍,想必大家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温馨提示:慢性肝炎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少食用油炸食品,禁烟禁酒,保持正常体重,保证睡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心情平和。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 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②胸腺素 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③免疫核糖核酸 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物
护肝药:①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②水飞蓟宾 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 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 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6.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如茵陈、栀子、赤芍、丹参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吃什么药
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 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②胸腺素 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③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护肝药物
护肝药:①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②水飞蓟宾 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 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 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 (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 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②胸腺素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③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物
护肝药:①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②水飞蓟宾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慢性肝炎种类
1、慢性乙型肝炎(CHB):
一般认为HBV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通过宿主免疫应答和反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宿主不同的免疫反应,包括个体的遗传和代谢差异,HBV感染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和专柜也不同。免疫耐受期为基本上没有免疫反应,血液内病毒高载量,但基本上无肝损伤。免疫激活器为部分免疫应答的出现,肝损伤导致活动性肝炎,病毒载量有所减低,但免疫反应不完全,所以病毒不能被清除。如果免疫应答与病毒复制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则表现为肝炎的活动度降低和病毒载量的下降。如果病毒基因发生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 的变异,则出现HBeAg阴性的慢乙肝,而 HBVDNA 阳性。
2、慢性丙型肝炎(CHC):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3、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其基本发病机制为机体对自身抗原耐受性被打破,从而激发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相应的靶抗原,造成细胞的凋亡、坏死和炎症反应。
4、慢性酒精性肝病(ALD):
ALD的发生和发展多数是因为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OS),氧自由基的毒性反应,使人体发生氧化应激,是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之一。
慢性肝炎预防
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高蛋白饮食要包括植物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动植物蛋白质要各半搭配。
摄入蛋白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脏制造成人类最重要的肌肉和血液成分的蛋白质。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外源供给。当动植物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各自的不足,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
适量的植物蛋白质能抑制动物性脂肪量,减低对动脉硬化的影响,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挑食对肝病康复是不利的。
慢性肝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肝炎症状
1纳呆
肝炎的症状常见食欲不振,或不思饮食,或纳食无味,或食后胃脘呆滞,厌恶油腻。
2疲倦
肝炎的症状的特点是四肢无力,全身疲乏困倦,懒动思睡,精神不振,食欲少思,舌苔薄白,脉虚弱。
3胁痛
胁为肝之分野,邪在肝,则胁痛,疼痛常因情志变动而增减,嗳气脘闷,肝炎的症状饮食减少,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4腹胀
腹胀是最常见肝炎的症状,临床表现:
胃脘痞闷,肚腹发胀,饮食少思,肢体酸软,舌苔白腻,脉弦缓。
1新鲜的蔬果
新鲜的果蔬当中,所含有的维生素的种类比较齐全,且含量也高,纤维素相对含也比较多,这都是肝炎患者所不可缺的食物,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些。
2水产品
比如淡水鱼、虾以及海洋中的生物海参等,该类食品所含蛋白质非常丰富,有助于受损肝细胞的修复。
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吃海鲜要适量。
3豆类食品
由大豆制成的食品,不仅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该类食品中含有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
4菌类食品
我们常见的菌类食品有蘑菇、香菇、鸡腿菇、平菇等,无污染,影响价值高,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肝功能的改善非常有帮助。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关系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肝病是一种不受人们控制的疾病,而且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急性肝炎是指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而慢性肝炎则是指急性肝炎在经过6个月后,仍有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障碍者。
可见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对于急性肝炎的迁延不愈,湿热留变,肝病传脾,气滞血瘀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慢性肝炎的出现。慢性肝炎的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或上腹不适,严重者消瘦、面色灰暗、黄疽等。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体内转氨酶升高。有时还会出现频繁出血倾向,体检时发现有肝脏肿大、质地中等或偏硬、压痛、腹水等情况的出现,所以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
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一定要趁早,而且还要注意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注意食疗,以保证供应足够的营养元素以帮助肝脏尽快恢复,还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可以选用一些保肝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等进行调养,不过一定要在医生的医嘱下才能进行,以免药物产生中合作用或是产生副作用。
对于急性肝炎一定要给予最好、最及时的治疗方法,以避免急性肝炎向慢性肝炎的转化,而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