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的常见症状
脑动脉瘤的常见症状
1)头痛:见于大多数病人,骤发劈裂般剧痛,可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
2)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
3)意识障碍:见于半数以上病人,可短暂意识模糊至深度昏迷。少数病人无意识改变,但有畏光、淡漠、怕响声和震动等症状。
4)精神症状:表现谵妄、木僵、定向障碍、虚构和痴呆等。
5)癫痫:见于20%病人,多为大发作。
6)体征:
①脑膜刺激征,在发病数小时至6天出现,但以1~2天最为多见。
②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
③眼底出血,可为视网膜、玻璃体膜下或玻璃体内出血。多见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因颅内压增高和血块压迫视神经鞘,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出血。此征有特殊意义,因为在脑脊液恢复正常后它仍存在,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病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腹主动脉瘤资料与方法
腹主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又可分为囊状、梭形和混合型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梭形动脉瘤,常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还可累及左、右髂总动脉。较大的动脉瘤,常因其周围部分血流缓慢而形成附壁血栓,瘤壁和机化的血栓可有钙盐沉着。CT诊断能够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长度以及与肾动脉、主动脉分叉之间的关系[1]。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32例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2例腹主动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年龄64±3.5岁;均经手术证实为腹主动脉瘤,腹部疼痛且伴有搏动性包块10例,腰背明显感觉不适8例,无临床症状20例。
1.2 方法
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层厚3.0mm,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闭注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300mg/ml。17s动脉期扫描。采用常规性横断平扫,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2.结果
腹主动脉瘤常见钙化和附壁血栓。钙化最常见于瘤壁,平扫表现为不连续的弧线状或小斑块状致密影,显示率为88%~100%。瘤内附壁血栓可为环形或新月形,其密度可略高于、等于或略低于瘤内开放部分;若血栓发生钙化,其内尚可见不规则斑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与血管外壁有一定距离[2]。增强检查,腹主动脉瘤发生明显强化,若有附壁血栓则血栓部分无强化。当腹主动脉瘤累及髂总动脉时,则髂总动脉也出现上述类似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与其直径密切相关,据统计,直径小于3.5cm的动脉瘤极少发生破裂;而直径大于5cm者,破裂危险性超过20%;若直径大于7cm时,破裂的可能性为72%~83%。当动脉瘤发生破裂时,可形成腹膜后血肿。急性出血表现为动脉瘤周围不规则高密度灶(CT值约为70HU),并沿筋膜向一侧或双侧肾周间隙延伸,偶尔至肾旁间隙,液/液平面常见,腰大肌边缘可因出血而显示不清。出血还可造成动脉瘤向前移位。随时间延续,出血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块影[3]。本组收治的腹动脉瘤CT显示有腹膜后血肿26例,6例行增强CT扫描后显示活动性造影剂外渗。
脑血管瘤
颅内动脉瘤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感染和创伤。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闭塞也常伴发动脉瘤,可能为血液动力学冲击有关。
1.破裂出血症状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脑内出血或硬膜下出血等,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
2.非出血症状
动眼神经麻痹、视觉丧失和面部疼痛综合征;鞍内或鞍上动脉瘤表现有内分泌紊乱;一过性黑蒙、同向性偏盲;癫痫发作;非出血性头痛。有的动脉瘤伴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和烟雾病、结缔组织病等疾病。
脑动脉瘤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脑动脉瘤又叫颅内动脉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脑动脉一种异常的突起。脑动脉瘤能在任何年龄发生,但最常见的年龄是35~60岁。脑动脉瘤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梗塞及高血压脑出血,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病因多由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或创伤、血流冲击等因素造成。由于动脉瘤壁薄,极易破裂引起出血。
常见的症状有突然发作剧烈的头痛。生活中,头痛是常见的事,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但是,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指出,如果是剧烈头痛,可要警惕了,它有可能预示着某种危险的疾病,比如脑动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就是剧烈头痛。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有可能因脑出血而致患者死亡。患者可能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通常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头痛,感觉就像要爆炸或钳子紧紧夹在头上一样,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头晕甚至失去知觉,出现复视或对光亮非常敏感。有时候会有颈部疼痛。可能会出现嗜睡和难以苏醒。
脑动脉瘤破裂后,抢救的时机非常重要,一定要分秒必争。因此,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当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最好立即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外科紧急就诊。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长期血压高,脑部已经硬化的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瘤体可能破裂而引起脑出血。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也是脑动脉瘤破裂脑出血。但它又与一般的脑动脉瘤破裂脑出血有很大的不同:
(1)这些微动脉瘤多发生在小动脉的分叉处,这些微动脉瘤非常小,目前的检查手段是无法发现的;而一般的脑动脉瘤主要发生在管径较大的脑动脉分叉处,通过脑血管造影基本都能发现。
(2)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常见于基底节区,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出血即脑血肿。而脑动脉瘤破裂脑出血一般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出血不像脑血肿那样是形成一个血块,而是散布在脑表面有一层脑膜即蛛网膜的下面,虽部分病人也伴有脑血肿,但脑血肿的部位一般位于额或颞叶的表面。
(3)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都有高血压的病史,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的人为主。脑动脉瘤破裂脑出血较多时候也会合并高血压,但也有一部分病人没有高血压,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巨大型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巨大型脑动脉瘤占脑动脉瘤的2%~5%。其分布异于一般中、小型脑动脉瘤,40%分布于颈动脉,30%分布在椎基动脉,在椎基动脉好发为其特点。病人年龄、性别同一般动脉瘤。
巨大型脑动脉瘤指直径≥2.5cm的脑动脉瘤,它们在分布、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等方面不同一般中小型动脉瘤。
巨大型脑动脉瘤占脑动脉瘤的2%~5%。其分布异于一般中、小型脑动脉瘤,40%分布于颈动脉,30%分布在椎基动脉,在椎基动脉好发为其特点。病人年龄、性别同一般动脉瘤。
巨大型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1.颅内占位表现:
为巨型脑动脉瘤的主要表现,依所在部位不同可表现眶后痛、复视或眼睑下垂以及大量鼻出血等(海绵窦内动脉瘤),不对称性视野缺损、单侧视力减退(颈眼动脉瘤)、癫痫、智力减退伴视野缺损(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精神症状伴视野缺损(前交通动脉瘤),癫痫、轻偏瘫(大脑中动脉瘤),共济失调、痴呆、眼肌麻痹和Weber征(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展神经麻痹、脑积水、痴呆和锥体束征(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桥小脑角征如听力减退、半侧面部感觉异常、面瘫等 (椎基动脉汇合处动脉瘤),后组脑神经麻痹、四肢轻瘫、呼吸困难等(椎动脉瘤)。
2.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生率为 14%~35%。虽然巨型脑动脉瘤内常有血栓形成,约见40%病例,但仍容易出血。由于巨型动脉瘤的瘤壁张力高,较小型动脉瘤更易引起大出血。按 Laplace定律:动脉瘤壁张力=PR/2e,P为瘤内压力,R是瘤直径,e为瘤壁厚度,可见瘤越大,瘤内压越大,瘤壁承受张力亦更大。
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的病因病理
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
(一)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二)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三)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
(四)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引起动脉瘤的原因是什么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的一种永久性 肿胀 疾病。动脉瘤可在任何部位形成,但发生动脉瘤最常见及最麻烦的地方,是在脑动脉、主动脉,以及把心脏泵出的血液带往身体其他部分去的大动脉。
动脉内发生动脉瘤,在基本上来说有三个原因:
1、 动脉壁有三层组织,动脉的支撑力量是由中间肌肉层所提供的,而这层组织可能有先天性的缺陷。受影响的动脉中的正常血压会造成一种气球似的肿大,这种肿大叫做囊形动脉瘤。由于先天性缺陷所造成的动脉瘤几乎总是发生在脑基部的动脉中,由于其形状以及由于几个动脉瘤常会聚生在一起,所以它们又被称之为“浆果”动脉瘤。
2、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炎 ,都会使动脉壁变得薄弱。大多数的动脉 发炎 是由诸如 结节性多动脉炎 ,或 细菌性心内膜炎 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 等疾病所造成。
3、 部分动脉壁肌肉中层由于 动脉粥样硬化 或 高血压 等慢性疾病而缓慢恶化。由 动脉粥样硬化 所造成的动脉瘤很可能是一种香肠形的肿大,这种动脉瘤叫做梭形动脉瘤,它会沿着动脉的一小段发展出来。另外一种相似的肿大是由 高血压 所造成。另外一种相似的肿大是由高血压所造成。然而,动脉中的血压增高,会使动脉壁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扩张。它甚至会胀破动脉壁的组织层,迫使血液进入组织层里去。这种疾病叫做夹层脉瘤。
主动脉瘤的症状
主动脉瘤的症状是由瘤体压迫、牵拉、侵蚀周围组织所引起,视主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而定。胸主动脉瘤压迫上腔静脉时面部、颈部和肩部静脉怒张,并可有水肿;压迫气管和支气管时引起咳嗽和气急;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主动脉根部瘤由于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瓣环扩张,引起主动脉瓣对合不全,出现相应的杂音,并可有活动后胸闷、气急等症状。胸主动脉瘤常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加剧预示破裂可能。主动脉弓动脉瘤压迫左无名静脉,可使左上肢比右上肢静脉压高。升主动脉瘤可侵蚀胸骨及肋软骨而凸出于前胸,呈搏动性肿块;降主动脉瘤可侵蚀胸椎横突和肋骨,甚至在背部外凸于体表;各处骨质受侵均产生疼痛。胸主动脉瘤破裂入支气管、气管、胸腔或心包可以致死。
腹主动脉瘤常见,可以无症状,由于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故常有肾、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最初引起注意的是腹部有搏动性肿块。比较常见的症状为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中上腹部,也可涉及背部,疼痛的发生与发展说明动脉瘤增大或小量出血。疼痛剧烈持续,并向背部、骨盆、会阴及下肢扩展,或在肿块上出现明显压痛,均为破裂的征象。腹主动脉瘤常破裂入左腹膜后间隙,其次入腹腔,偶可破入十二指肠或腔静脉,破裂后常发生休克。除非过分肥胖,搏动性肿块一般不难扪到,通常在脐至耻骨间,有时在肿块处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少数还伴震颤。进行主动脉瘤的扪诊,尤其压痛时,必须小心,以防止促使破裂。腹主动脉瘤压迫髂静脉可引起下肢浮肿,压迫精索静脉可见局部静脉曲张,压迫一侧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肾盂肾炎以及肾功能减退。
脑动脉瘤的有效预防方法
1、动脉壁有三层组织,动脉的支撑力量是由中间肌肉层所提供的,而这层组织可能有先天性的缺陷。受影响的动脉中的正常血压会造成一种气球似的肿大,这种肿大叫做囊形动脉瘤。由于先天性缺陷所造成的动脉瘤几乎总是发生在脑基部的动脉中,由于其形状以及由于几个动脉瘤常会聚生在一起,所以它们又被称之为“浆果”动脉瘤。
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的一种永久性肿胀疾病。动脉瘤可在任何部位形成,但发生动脉瘤最常见及最麻烦的地方,是在脑动脉、主动脉,以及把心脏泵出的血液带往身体其他部分去的大动脉。偏食,每天食多种蔬菜、水果,最好达6种以上。这样可以预防脑血管病变,延年益寿。
2、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不急躁、少发脾气,减少肾上腺素色额外分泌,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
3、对于已有动脉瘤潜在疾病的患者,如何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十分必要。如: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治愈咳嗽、避免情绪激动,减少对颅内压的影响,避免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