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怎么引起的 禽流感是怎么传染的
禽流感是怎么引起的 禽流感是怎么传染的
禽流感的船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禽流感病毒可随着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最终通过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等物体传染给人。
h7n9的潜伏期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此次发现的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症状为: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3例已确诊病例主要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禽流感与流感的区别
近日国内频频爆发禽流感疫情,国内外为之惊慌不断。很多人外出也都做好了防御措施。但是禽流感和流感是一个概念吗?许多人现在抱着宁杀错一个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怀疑是禽流感的人。那么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禽流感和流感的区别吧。
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流感病毒通过患者打喷嚏、咳嗽或讲话时产生的飞沫传给他人。而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流感将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由于流感有极强的传染性,加之现代交通的发展,人口稠密等因素,流感一旦发生大流行,将如热带风暴一般,不分疆土国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横扫全球。
虽然禽流感 与流感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也有以下的区别:
1两者的病原体(病毒)不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禽流感的病原体目前认为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2传染性大小有差异它的传染性还是极强的、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染,可以较长距离传染,在短时间内导致许多人感染,甚至波及全国、乃至席卷全球;禽流感虽然也有一定的传染性,但目前认为禽流感主要是飞沫近距离传染,其传染性相对流感而言较弱。
3表现、轻重及预后不同 流感发病时,全身症状如畏寒、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十分突出,也可出现呼吸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流感患者的胸片多无改变;非典的临床表现与流感非常相似,容易混淆。但禽流感没有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状,病人常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尤其当在临床症状还不甚严重时,胸片已显示病人肺部有阴影,并呈快速发展趋势;从目前的有限临床资料,禽流感的病死率可能高于流感。
4患病后免疫力持续时间的长短可能有差异 患流感痊愈后,可对同一型的流感病毒产生大约1年左右的免疫力,但对其他型的流感病毒无抵抗力,所以人的一生中有可能多次患流感;目前对禽流感感染后是否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及持续时间尚不清楚。
小编温馨提示大家。预防措施的重点有不同 针对流感,预防的重点是及时接种有效的流感疫苗。禽流感的预防重点及时发现病人并隔离治疗,同时观察密切接触者。
禽流感离你的宝宝有多远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 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禽流感病禽或其粪便,似有人之间传播的迹象,但目前并未完全证实。
禽流感离你的宝宝有多远?
每到冬末春初,都是流感和感冒的多发期,如何让宝宝远离这些传染病呢?
近年来,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超越了禽类的范围,并开始侵袭人类。1997年,香港一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流感,首次证实了禽甲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类。而在所有的感染者中,妇女和儿童占了多数。为什么会这样呢?禽流感是怎样传染给儿童的?你的宝宝会不会被传染?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 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禽流感病禽或其粪便,似有人之间传播的迹象,但目前并未完全证实。
那么,我们的宝宝如果不接触病禽或其粪便,有没有通过饮食被传染的可能呢?
Q:“宝宝会因为吃鸡蛋而被传染吗?
医师:“禽流感病毒在70℃下两分钟,100℃1 分钟就能灭活,因此,只要经高温加热的鸡蛋,就不存在有活性禽流感病毒的危险,保险起见一定到大中型市场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鸡蛋,另外就是多煮几分钟。”
有很多市民特别是儿童平时爱吃"溏心"煎蛋,专家建议,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
Q:“蛋黄还是半熟的那种蛋是不能吃了吧?
医师:“是的,应暂时不吃。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区的家禽蛋,不排除吃后有染病风险。近期,五六分熟的鸡排和鸡鸭血、肉火锅,都要谨慎食用。鸡精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过层层提炼和高温煮沸,且传染性病毒对温度、容器等外界环境非常敏感, 因此食用相当安全。”
Q:“还能带宝宝去动物园吗?”
医师:“东南亚地区出现人禽流感疫情,感染禽流感的人群多为幼儿。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少去动物园,少接触鸟类和禽类。”
Q:“家里养了鸽子、小鸟的,宝宝给他们喂食时会被传染吗?”
医师:“如果周围没有疫情,就无所谓。但假如发现鸽子突然死亡,应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
禽流感和流感、以及普通的感冒有什么不同,一旦宝宝发烧,怎么知道宝宝是得了禽流感、流感,还是普通的感冒?
如果宝宝得了禽流感,一般会有发热、可伴寒战,肺炎的表现。但是因为因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禽流感也有不同表现,多半起病急、高热、咳嗽、全身不适、鼻塞流涕、腹痛、恶心、腹泻水样便、眼结膜炎等,病情重者很快出现病毒性肺炎、干咳、胸痛、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心衰及肾衰等多脏器衰竭。部分还有头痛、烦躁、嗜睡及意识障碍。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突然,传染性强,容易诱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在我国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禽流感就属于甲型流行性感冒。
如果宝宝得了流感,一般会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时还伴有胃肠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拉肚子等。很多症状如疼痛、干咳、发热等都比一般感冒严重,而且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患了感冒要多休息,多饮水,不饮酒,不吃肥咸和难消化食物,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H7N9 与H1N1有什么区别吗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 ,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上海2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安徽滁州1名患者正在南京抢救中。截至2013年4月5日23时,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上升为16例,其中6人死亡。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H7N9禽流感新闻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 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 ,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3为人犬共患,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 HxNx共135种亚型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导致禽流感的病因
在一般情况下,禽流感是不会传染给人的。因为人类不具备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受体,也就是禽流感病毒不能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从另一个角度讲,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合不含有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而目前的一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却感染了人,说明这些病毒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这种变异还不具备使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一病原体 禽流感是由甲型禽流感病毒引起。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流感病毒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表面抗原,根据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A甲、B乙、c丙3型,A甲型可见于人类、禽类、猪、马及其他哺乳动物,B乙型和c丙型一般仅见于人类。H和N又可进一步细分,H可分为H1~H15,N又可分为N1~N9,不同的H和N又可组成不同抗原性和不同致病性的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有145个,其中能引起人类流感的主要为H1~H3型,H1N1、:H2N2、H3N2曾在人类引起流感大流行。其他多数亚型的自然宿主为禽类、猪、马等多种动物。
二传染源 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的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但不排除其他禽类、哺乳动物猪、马成为传染源的可能。家禽的国际贸易,迁徙野鸟感染禽流感病毒可能是跨国界跨地区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最近德国报告在1只死猫体内检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
三传染途径 实验表明,通过气溶胶、鼻内、窦内、气管内、口、眼结膜、肌肉内、腹腔内、静脉内、泄殖腔和脑内接种各种不同途径均可引起禽感染。自然条件下传播途径尚示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通过多途径实现传播。
1经空气飞沫传播:病禽或禽流感病毒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空气飞沫播散。
2经水源传播:至今已证实,可从飞翔鸭的泄殖腔,水禽的粪便和湖水中分离出流感病毒。表明流感病毒在水中传播,可通过粪便一水一口这个途径。
3密切接触:存在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密切接触是传播所必需的,而有的认为是非必需的。如有的报道在平养的火鸡中发生了接触传播,但在同一房间离地面一米以上的笼养火鸡则不受传播。有的事实表明,尽管鸡群靠得很近,而且饲养员也没有采取防范扩散的措施,但感染并没扩散到所有的鸡群。
4垂直传播:有报道,7000只受精卵和1100支1日龄小火鸡输入加合大造成8l00只火鸡中流感爆发。由于被感染蛋用于孵化,造成种用火鸡受感染,这在北美注入是常见的,这点从感染的火鸡所下的蛋分离出病毒得到证实。因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该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60-70℃2分钟到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市场上销售的经过煮熟的禽肉、蛋、及其禽类制品可放心食用。不必造成恐慌。
春节期间严防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种什么疾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该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发传染病,最多见的是由h5n1型感染。由于禽流感病毒受体、连接肽及基因结构与人流感病毒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人禽流感并不容易感染人类,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少数个别人,而没有发生稳定人间传播,目前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均为散发,也印证了这一点。
春节人口流动比较频繁,公众应如何预防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一种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的疾病,然而不同于普通流感的是目前人禽流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禽传人,我国还未发现有效的人传人病例,因此单纯的人口流动不会增加人感染禽流感的机会。
日常预防禽流感应做到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特别是病死禽。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人禽流感的传染源有哪些?
至今已分离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宿主有:(1)禽类,包括鸭(野鸭)、鸡、火鸡、鹌鹑、鹅、鸽、黑头雁、斑头雁、鱼鹰、黑头鸥、麻雀等;(2)哺乳类,如虎、豹、猫、猪和人等。因此,被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感染的人群在内,均可成为人禽流感潜在的传染源使人感染。目前最主要的传染源仍为被感染的禽类动物(尤其是散养家禽)。从家庭聚集现象来看,人禽流感患者也可能具有一定传染性。
人禽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人禽流感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吸入具有传染性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的间接接触,病毒在病人的上呼吸道或结膜的粘膜上生长繁殖。不同传播途径的相对传播效率尚未确定,目前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少数和非持续证据支持人际间的有限传播。
禽流感的危害
说起禽流感,在人们的意识里,仿佛就是由于家禽的病毒感染,然后我们吃了病毒感染的家禽的肉才会患上此病,这是许多人对禽流感的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禽流感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禽流感的病毒传播呢?
一、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感染者以直接接触者和幼儿居多。
二、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看了以上的介绍之后,大家是否明白了禽流感的危害呢?禽流感不但有很强的传播性,更是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所以杜绝禽流感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要做到尽量避免和禽类的接触,接触了禽类要及时的用消毒液洗手,不吃半生不熟的鸡蛋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