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上脘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上脘的作用与好处

适当的按揉上脘穴,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对于促进脾胃的健康是有帮助的。

每天按摩上脘穴,可以缓解胃脘疼痛、反胃、胃胀、打嗝、呕吐等症状,因为该穴位直接与胃部有关,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都聚集在这里,所以只要与胃部有关的疾病,按摩上脘穴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还对于那些消化不良、虚劳吐血、咳嗽痰多、癫痫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按摩中脘的作用 中脘主治疾病

中脘主治腹痛腹胀,胃脘痛,反胃吞酸,呕吐,呃逆,完谷不化,肠鸣,泄泻,赤白痢疾,便秘,黄疸,疳积,中暑,癫狂,头痛,喘息不止,月经不调,经闭,妊娠恶阻等症。


缓解腹痛的按摩方法 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处。

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点按中脘穴半分钟,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腹痛,腹胀有较好的疗效。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胃消化吸收能力,排出肠胃道胀气,改善便秘的状况。


腹胀按摩什么穴位

1、腹胀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治疗腹胀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意为“天地之中枢”,为胃经腧穴,具有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的作用,性善下行,擅于分消水谷糟粕,清导浊滞。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方法: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天枢或在天枢穴旋转,按揉20次左右,力量适中。

2、腹胀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剑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按摩中脘调整气机升降。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生而胃主降。中脘位于胃脘附近,按摩中脘能直接刺激胃部,促进胃蠕动,从而达到行气消胀的作用。按摩时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中脘10次左右。

3、腹胀按摩下脘穴

位置:前正中线上,肚脐往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点按下脘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

3、腹胀按摩气海穴

位置:肚脐直下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中指指端放于气海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发热时疗效佳。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男子阳痿、早泄、遗精等。

按摩上脘的作用与好处 上脘配伍疗法

1、上脘穴配丰隆穴:治纳呆;

2、上脘穴配天枢穴、中脘穴:治嗳气吞酸、腹胀、肠鸣、泄泻。


胃疼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取仰卧位,双手掌微屈紧贴腹壁,先沿正中任脉即两侧足阳明胃经,连推带摩由上腹推摩至丹田部,每次均由上而下进行,用力宜稍沉,但勿过重,每日进行2遍,每遍上下推摩20次。

按摩作用: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运化不健,食积而致之胃疼,腹胀诸症,亦可用于通导大便。

取仰卧位,双手合掌,互相擦热,然后右手掌紧贴腹壁,左手按于右手背上,以掌心着力,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可进行1-2次。

按摩作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适宜于脾胃久病,阳虚寒盛之脘腹冷痛,泄泻等症。

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脘穴,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穴。

按摩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宜于各种胃疼。

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法

【取 穴】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

【操 作】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法采用焦穴法、掌推上腹、摩全腹、摩小腹及双擦小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摩。点穴法依次点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穴,点上脘、中脘、下脘穴时采取仰卧位,以右手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中指指间关节微屈,并与相邻的两指分开,以食、中、无名指分别着力于上脘、中脘、下脘的同一水平线上,呼气时颤点3穴6~9次,之后用中指指端在呼气时向下用力,点气海、关元、天枢穴6~9次;掌推上腹时,以一手掌根部置于剑突下,由上向下经胃脘部推至脐上10~15次;摩全腹则用手掌自左上腹开始,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各36次;摩小腹时双掌重叠,自左侧开始,以关元穴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摩小腹各36次;双擦少腹则用两手小鱼际由髂前上棘向耻骨联合方向同时擦下,以局部透热为度。

【功 效】 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法具有补脾健胃,消食导滞,补益气血,理气止痛,通二便等作用,尤其对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最为明显,坚持应用对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温里散寒通便法

【取 穴】命门、肾俞、大肠俞、脾俞、气海、关元、大横、中脘、支沟。

【操 作】 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点按命门、肾俞、大肠俞、脾俞穴各2分钟。之后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5分钟,再点按气海、关元、大横、中脘、支沟穴各2分钟。最后擦摩下腹部2~3分钟,以温里通便。

【功 效】 温里散寒通便法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明寒积滞型便秘患者。

肚子疼按摩是怎么按摩 按压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但肚脐中上4寸,也就是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仰卧,双腿屈曲或者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2-3分钟。

按揉中脘穴不仅可以止痛,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排出胃肠道的胀气。


按摩中脘的作用与好处 中脘穴的配伍功效

1、中脘穴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

2、中脘穴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3、中脘穴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4、中脘穴配阳池穴、胞门、子宫穴(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

5、中脘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上脘穴特效按摩法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1-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坚持推拿,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病症。


按摩中脘的作用

中脘穴属任脉,为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人体脏腑的正中,是人体正气与疾病的必争之地,故本穴可用于治一切腑病。


胃疼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按摩中脘,下脘,梁门,内关,公孙,足三里

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脘穴,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穴。

按摩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宜于各种胃疼。


中脘按压痛是什么原因 中脘的作用

中脘胃的募穴,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痛,胃胀,反酸,嗳气,胃腹泻,呕吐,黄疸等消化系统的疾病。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下垂,急慢性肠炎等。

中脘穴还有平肝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可以用于癫狂,失眠等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常与神门,三阴交等穴配伍。


相关推荐

宝宝胃疼怎么推拿 小儿胃疼穴位按摩

1.取穴:中,下,梁门,内关,公孙,足三里。推拿方法: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梁门,下,内关,公孙,足三里穴。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用于各种胃痛。2.取穴: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夹脊。推拿方法: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沿患儿脊柱及其两旁做滚法按摩5-10分钟,然后点按膈俞

宝宝腹泻的按摩治疗手法

按摩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操作:1、揉中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2、摩中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按摩脾俞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穴位:脾俞位置:第11胸椎棘

消除胃溃疡疼痛按摩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

按摩穴位:中、气海、天枢、足三里各穴。按摩方法:让病人仰卧,按摩者坐在病人身体的右侧,先用轻快 的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自病人的剑突下至中向左沿着肋弓推 按,往返按摩5 - 10遍,然后按揉其中、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 按揉病人的足三里穴。最后用手掌轻拍病人的胃部3-5分钟。_止呕按摩按摩穴位:内关、手三里、肩井、合谷各穴及两胁部。按摩方法:让病人坐在椅子上,按摩者分别对其内关、手

宝宝贫血按摩哪里好 揉按中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上4寸处。操作: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端按揉中1分钟。

肠道不好如何调理 自我按摩调理

在平时进行自我按摩能够增强胃肠道功能,有助于健康恢复,长期坚持,可使胃肠功能保持在较佳水平,防止肠胃不适。具体按摩方法:摩腹法:每晚于睡前或者早晨醒来,用手绕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揉摩压50-100次,初时腹中咕咕作响,后有温热感觉。点按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并拢,在腹部上、中、下、神阙穴、天数等穴位缓缓用力按下片刻,然后慢慢放开,反复多次,以调理胃肠、疏通经络。

按摩的正确方法

推揉中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黄疸、头痛等。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一般3—5分钟。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

胃溃疡按摩疗法有哪些

—、消除腹胀按摩法:按摩穴位有三焦俞、膈俞、肝俞、胃俞、脾俞、大椎、肩井、命门、肾俞各穴。按摩方法:按摩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病人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病人的膈俞至三焦俞穴—段的膀胱经内侧线。按摩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病人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赖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病人的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其大椎和命门穴。按摩

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上按摩手法

正坐,双手伸向胸前,手掌放松,大约呈瓢状,手心向下,中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双手中指同时用力按揉穴位,以有刺痛感为度,每天早晚,两手上下交替揉按穴位,每次揉按1-3分钟。

丰胸按摩图片步骤 按摩灵台,中府,中

按摩取穴:灵台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状突起处的凹陷;中府位于上方锁骨下,靠上臂形成三夹角的凹窝;中在肚脐上约10厘米。按摩方法:要想消除胸背脂肪,可以按压灵台,中府,中三个穴位,每次按压15分钟,每天按摩多次。按摩功效:可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还能通畅乳腺,起到丰胸作用,使胸型健美。

腹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 按摩

功效:天枢是治疗腹胀气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为胃经腧穴,具有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的作用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排出腹部胀气。位置:天枢穴位于肚脐两侧约2横指宽处。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按压两侧天枢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功效:中穴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中位于胃附近,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