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上脘按摩手法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上脘按摩手法

正坐,双手伸向胸前,手掌放松,大约呈瓢状,手心向下,中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双手中指同时用力按揉穴位,以有刺痛感为度,每天早晚,两手上下交替揉按穴位,每次揉按1-3分钟。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5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再向上量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2.位上腹部正中线,肚脐中央垂直向上7横指处即是上脘穴。


脑户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脑户按摩手法

1.正坐,两手伸过颈项,放在后脑处,手掌心向头,扶住后脑勺,四指的指尖指向头顶,大拇指的指腹所在部位取穴。

2.大拇指的指尖相互叠加向下,用指腹或指尖按揉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

3.分别用两手轮流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5分钟。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上脘的作用机制

上脘属任脉,位于上腹部,内应于胃,为中焦所在地,接近贲门,为任脉与足阳明经,手太阳经的交会穴,故可健脾和胃,理气降逆,利膈化痰,临床可治疗中焦气滞的胃脘胀满,疼痛,胃气上逆的反胃,呕吐,膈气不利的呃逆,脾失健运的腹胀纳呆,中焦湿热,胆气不疏,胆汁外溢的黄疸。加之足阳明经别上通心,手太阳经络心,其经别通心,故该穴除治胃腑疾病外,还可用于中焦痰热上扰心神的癫痫,癫狂,起到清胃热,除痰涎,开心窍,宁心神的作用。注意孕妇慎用。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片 上脘类属功效

类属:为任脉与足阳明,手太阳经交会穴。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降逆,利膈化痰。

主治:胃脘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呃逆,腹胀纳呆,黄疸,癫狂症。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脘按摩方法

1.用手掌紧贴中脘,与穴位之间不能移动,而皮下的组织要被揉动,幅度逐渐扩大,揉按100-200次,坚持每天按揉,可缓解小儿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症。

2.配伍梁门,内关,足三里一起按摩,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各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可治疗胃脘痛。


上脘在哪个位置 上脘的按摩手法

1、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2、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片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简便取穴:于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上的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先取中脘,于其上1寸处即是本穴。


迎香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迎香保健按摩手法

1.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常用于预防流感。

2.以一手拇指按在一侧迎香穴,先顺时针按揉10-15次,再逆时针揉10-15次,再换另一侧,常用于风寒感冒引起鼻塞,流清涕等症调理。

3.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迎香,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常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

4..用双手食指治桡侧同时按于双侧迎香,并点颤各50下,常用于慢性鼻炎的自我保健。

5.用指尖点压按摩,右侧迎香沿顺时针方向,左侧沿逆时针方向,每次1-2分钟,每天3-5次,再沿鼻外侧到鼻炎,上下反复按摩攒竹穴,每次1-2分钟,可以缓解打呼噜。


相关推荐

承筋的准确位置视频 承筋的准确位置

承筋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腓肠肌的肌腹中央,委中穴下5寸处。委中定位:在膝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中冲的准确位置视频 中冲的准确位置

中冲属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快速取穴法:1.仰掌,微屈指,在中指末端尖端中央,距离指甲游离缘0.1寸处,即为中冲穴。2.任意体位,仰掌,微屈指,中指末端最高点,距离指甲游离缘0.1寸处。

按摩3个穴位减肥

位置:胃的部,肚脐方5寸功效:为食道减负,保护食道可避免饮食过快,造成食物淤积于胃部,产生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体重升。按摩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穴3分钟。中位置:肚脐方4寸功效:刺激中穴,胃部蠕动会加快,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按摩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顺时针按揉3分钟。下位置:在肚脐方2寸处功效:有助排出毒素,避免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按摩

环跳的准确位置视频 环跳准确位置

环跳是足少阳胆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自然站立,同侧手插髋部,四指在前,拇指指腹所在位置即为环跳穴。

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腹部,脐中5寸,前正中线,于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先取中,于其1寸处即是本穴。属任脉,位于腹部,内应于胃,为中焦所在地,接近贲门,为任脉与足阳明经,手太阳经的交会穴,故可健脾和胃,理气降逆,利膈化痰,临床可治疗中焦气滞的胃胀满,疼痛,胃气逆的反胃,呕吐,膈气不利的呃逆,脾失健运的腹胀纳呆,中焦湿热,胆气不疏,胆汁外溢的黄疸。加之足阳明经别

大椎的准确位置视频 按摩大椎的正确手法

正坐或俯卧,左手伸到肩后反握对侧颈部,虎口向下,四指扶右侧颈部,指尖向前,大拇指指尖向下,用指腹或指尖揉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为宜,两侧穴位先左后右,每次各揉按1-3分钟。

攒竹的准确位置视频 攒竹的正确按摩手法

正坐,轻闭双眼,两手肘支撑在桌面,两手手指交叉,指尖向,两个大拇指的指腹向,由下往向眉棱骨按压,轻按有痛,酸,胀的感觉,每次左右两穴各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压。注意:一般人取穴是由面部直接按压在眉棱骨,正确的应该是由下往按。

穴位按摩淡化黄褐斑

按摩祛斑。穴能够刺激肠胃的消化,可以减少食物淤积在胃部,促进肠道的蠕动,助于排出体内的垃圾和废物,减少毒素沉淀。按摩祛斑的具体按摩手法:把食指和中指合拢,以顺时针的方向按揉穴,轻轻地按摩此穴位50次。中按摩祛斑。中穴能够影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长按摩穴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内的消化能力以及排毒的能力。后溪穴按摩祛斑。后溪穴能够增强体内的排泄能力,以及增强身体

阳谷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谷的准确位置

阳谷穴在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快速取穴法:1、屈肘,掌心向外,由腕骨向腕部推,相隔一骨(三角骨)的凹陷处。2、由腕骨直,可摸到两块骨(尺骨茎突和三角骨),在两骨的结合部有一凹陷处。

天池的准确位置视频 天池准确位置

天池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胸部,腋下3寸,乳中穴1寸处。快速取穴:侧坐位,在胸部,先取乳头下的第4肋间隙,再从锁骨中线外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