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明参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清肺
川明参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清肺
川明参性味甘、微苦、凉,归肺、胃、肝经,作用到人体后可以起到养阴清肺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长时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比如长时间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甚至是肺结核等,都可以进行调养。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阴虚体质
症状:如果你喜欢吃辣的,也经常上火、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再加上面色暗淡无光,时而潮红,时有烘热感,口干,喜欢喝冷饮、咽干咽痛、心烦易怒、五心潮热,而且容易失眠。
方法:滋阴+清热!
调理:用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沙参5克,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玉竹各5克,养阴润肺,清火生津的麦冬10克,补益脾胃、养血宁神的红枣2枚,瘦猪肉100克煲汤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清肺
北沙参甘润微苦微寒,能够补肺阴兼能清肺热,宜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人症见干咳少痰、久咳劳嗽,或者咽干声音嘶哑着使用,亦可用于治疗阴虚劳热、咳嗽咯血等症。
慢性咽炎预防预后
积极治疗可能引起本病的其他原发病如急性咽炎、鼻炎及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口腔炎症、牙齿炎症。戒烟酒。少食辛辣刺激物。避免用嗓过度或大声喊叫,注意好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
慢性咽炎偏方有效吗?
偏方对对于一部分患者会有用,但是要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效。而且同个患者不同的时期的身体状况,也要有所区别。表现为咽干、咽痛、大便干结的可以用养阴清肺汤,表现为咽异感,胃纳差,大便稀的可以用陈夏六君汤。
慢性咽炎偏方验方:
阴虚内热型:病人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咽痒,咳嗽、少痰,喜喝水,大便干结,难寐等;若看舌苔,会比较红;脉搏较细。对于这类慢性咽炎,治疗宜采用养阴清热和利咽生津的方法。可以选用养阴清肺汤,材料包括:玄参12克,生地20克,麦冬12克,川贝9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杏仁12克,杷叶12克,藏青果12克,白芍12克。
脾虚痰凝型:病人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微痛,痰黏不适,腹胀,呕酸水,胃纳差,大便较稀,乏力;若看舌苔,显得较淡胖;脉细弱。这类病人宜用健脾利咽化痰的方法,可用陈夏六君汤,材料包括:陈皮6克,法半夏12克,党参3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猫爪草20克,玄参12克,苏叶9克,佛手12克,杷叶12克,藏青果12克。
鼻子干燥是什么引起的
1、风热所致
一般的状况下。鼻子如果有呈现枯燥的状况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性事由于风热导致的,常常表现为头痛的状况的。
2、由肺燥引起
肺燥也是会引起鼻子干燥的情况的,会出现鼻子干但是没有鼻涕的情况的,还会有咳血的情况的发生的。
3、由肾阴亏损所致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肾阴亏导致的鼻子枯燥的状况的。这种状况,是可以运用六味地黄丸来进行处理的,期望我们可以留意。
4、由阴虚肺燥所致者
症见口燥鼻干,咽痛口糜;五是心烦热,宜养阴清肺,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鼻子干燥怎么回事
1、风热所致
症见头痛发热,鼻干脉浮。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2、由肺燥引起
症见鼻干无涕,伴有干咳、咳血等症,宜养阴清肺,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3、由肾阴亏损所致
症见鼻干、潮热、舌红少津等,宜养阴润燥,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玄参。
4、由阴虚肺燥所致者
症见口燥鼻干,咽痛口糜;五是心烦热,宜养阴清肺,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川明参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补血
川明参有补气补血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滋补身体,使身体更强健,提高对外界疾病的抵抗能,是非常适合用于调养身体虚弱,以及想要改善身体机能的人群食用。
喉咙痒咳嗽怎么办
湿咳的症状是咳个不停,且喉咙带痰。常发生于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心脏瓣膜等疾病。咳嗽严重或咳嗽时痰中带血或呈绿色,最好能尽快接受医生诊治,此外,也须留意有无胸痛,头痛,腹痛或发烧等症状。此时可服用桂龙咳喘宁胶囊,对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邓均有较好的疗效。如果小儿咳嗽带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宝泰康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具有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小儿风热外感。
若干咳的症状加剧,会演变成湿咳。因此患者在家中静养时,尽量不要消耗体力。因此如果有干咳的现象,应尽早治疗,可服用养阴清肺膏,养阴清肺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的功效,药性温和,对于干咳少痰十分对症。另外栀子金花丸对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咽部红肿、咽痛、失音声哑、口干舌燥、干咳少痰非常有疗效。
引起鼻子干燥的因素
1、风热所致
一般的情况下,鼻子如果有出现干燥的情况的话,很有可能是因为风热所导致的情况的,经常表现为头痛的情况的。
2、由肺燥引起
肺燥也是会引起鼻子干燥的情况的,会出现鼻子干但是没有鼻涕的情况的,还会有咳血的情况的发生的。
3、由肾阴亏损所致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肾阴亏导致的鼻子干燥的情况的,这种情况,是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来进行解决的,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4、由阴虚肺燥所致者
症见口燥鼻干,咽痛口糜;五是心烦热,宜养阴清肺,用养阴清肺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