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不足怎么按摩
肝气不足怎么按摩
一、肝气不足冬季易寒冷
气血是维持人体基本活动和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体内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而我们气血的运行和生成是离不开五脏的,我们肝主藏血、生血,同时调理气机,从而维持气血的运行。
首先,当肝气不足时,则容易出现气滞血瘀。血的源头在于气,气行则血行,肝气不足自然会血液循环差,出现怕冷现象。
其次,肝气不足还会引起眼睛的问题。在《灵枢·脉度篇》中记载“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同时,肝气不足、疏泄不及时,则会导致气机郁滞,出现胸闷、腹胀和喜欢叹息的现象,而女性则容易出现月经失调。
所以,冬季护肝养肝也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一同来了解按摩哪些穴位可护好肝。
二、按摩7个穴位护好肝
1.太冲穴
太冲穴在我站的多篇文章都有提及,其位于脚背,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其属于循肝经商的中封穴,经常按摩能够燥湿生风,同时能梳理肝气,缓解发怒现象。
按摩这个穴位一般采取大拇指或食指关节揉按即可,也可在泡脚时按摩,起到治疗感冒的作用。
2.曲泉穴
曲泉穴属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中医常常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肾虚等。同时,在中医里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曲泉穴正是位于膝盖的关节部位,所以可以调理肝气。
曲泉穴的位置寻找也非常简单,一般采取站姿,弯曲腿部,在膝盖内侧的横纹上面的一个凹陷处,按摩时候只要采取大拇指揉按即可。
肝气虚的介绍
肝为疲劳之本。长期劳累,劳伤肝气,肝气不足,目酸而易疲劳;气不上行,津液不能布散头面,则口干面燥;气不载血上行,则脑部缺血,头目昏花,视物模糊,思维不清,面色萎黄;肝气不足,肝经壅滞,易为暑湿所伤,而易中暑。肝阳不足则晨起经络僵硬、酸冷;肝阳不足夹风湿郁热则目红而肢痛。
肝血不足则中午易疲劳、思睡;肝血不足,肝虚火而多梦。熬夜加重。
肝气血不足,肝不疏泄脾胃,食而腹胀,日久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后天失养则肝气血不足日重。
阳气不足怎么按摩
1.搓腰
选择舒适的姿势坐好,坐好后将两脚分开至与肩同宽。放松身体的同时将两手掌对搓生热。手掌热了之后将其放到腰眼穴处用力揉搓。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呼吸,尽可能呼吸得深一些,以助增强肾的功能。揉搓的范围尽可能大一点,这不仅对腰有好处,对尾骨部位也能起到按摩的功效。
2.捏腰
揉搓之后,腰及其周围的经络得到了疏通,因此会有发热的感觉。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要再接再厉,对命门穴至尾椎处的肌肉进行夹捏。夹捏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捏一下松一下,反复夹捏3~4次就可以了。
肝气肾气不足的症状
1、爱吃味道浓的东西
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这主要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此时说明肾气已经不足。
2、每天17~19点发低烧
有些人认为发高烧不好,实际上发高烧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烧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甚至经常出现低烧的状况,特别在下午17~19点的时候,很容易发低烧,这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表示肾气已经大伤了。
3、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刚三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只想多赚钱维持生计,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肾气不足了。
4、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其实这也说明了这个人的肾精不足。
气血不足按摩哪里 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的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重点,属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为补气要穴。
按摩此穴可打开“气闸”,让全身之气畅通无阻。按摩膻中穴多选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每次按摩10分钟,6次为1遍,每天按摩5遍,力度稍有痛感为宜。
气血不足按摩这3个部位
1、按摩大敦穴
双腿屈膝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在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2、按摩太冲穴
双腿屈膝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按揉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感觉轻微酸胀即可。
3、拍打足背
双腿屈膝端坐,在足背部沿肝经循行,五指并拢拍打足背,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为什么会肝气肾气不足
1、多因房事过度,或少年频繁手淫。
2、思虑忧郁,损伤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
3、恐惧伤肾,恐则伤肾。
4、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若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条达,则宗筋所聚无能。
5、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6、饮食不当,没规律,营养单一。经常食用油腻食物或辛辣食物、吸烟饮酒过度等。
按摩对肝脏有益 按摩足少阳胆经疏泄肝气
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本经主干(直行脉)由缺盆下行腋下,沿胸侧过季胁,向下会合于髋部,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腓侧下行腓骨头前,直下至腓骨下端,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入第四足趾外侧,由足背分出支脉散入足大趾趾缝间,沿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绕爪甲出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按摩方法:胆经不需要费劲去找,只要好好从脚底沿下肢外侧慢慢敲打到大腿根部,用适当力度,有酸酸的感觉为止,每次敲10-20遍。
按摩功效:肝胆互为表里,按摩胆经也是疏泄肝气的好方法。
肝气虚吃什么药好呢
肝气虚吃什么药好呢
此病因肝阳气不足,肝血不足导致。肝为疲劳之本。长期劳累,劳伤肝气,肝气不足,目酸而易疲劳;气不上行,津液不能布散头面,则口干面燥;气不载血上行,则脑部缺血,头目昏花,视物模糊,思维不清,面色萎黄;肝气不足,肝经壅滞,易为暑湿所伤,而易中暑。肝阳不足则晨起经络僵硬、酸冷;肝阳不足夹风湿郁热则目红而肢痛。
肝血不足则中午易疲劳、思睡;肝血不足,肝虚火而多梦。熬夜加重。
肝气血不足,肝不疏泄脾胃,食而腹胀,日久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后天失养则肝气血不足日重。
一般人的肝气是不会虚的,人肝好虚的肝血,如果你确定你肝气虚你就要注意了,你的胸中大气可能下陷对生命可能都有威胁,肝气虚是可以补的,中医上有同气相求的理论,所以黄芪可以补肝气虚,因为黄芪是升阳,可以用升陷汤,生黄芪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知母9克,桔梗6克,山萸肉15克为一剂,但是你必须确定的确是肝气虚你那是肝血虚,吃些养肝明目的药,比如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有的时候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光靠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也是要服用药物的,上面就是对肝气虚吃什么药好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干气虚最好通过重要来进行治疗。
肝气不足怎么调养比较好
1、调理方法多以养肝为主,“逍遥散”:为疏肝理脾常用方剂,方中仍以柴胡为君,顺其条达之性以疏肝解郁,当归、杭芍、白术、云苓以养血柔肝健脾。
2、“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和血止痛见长,亦在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药中佐以杭芍养血柔肝,以免耗伤肝体。肝火旺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能够帮助清火的食物,如黄瓜,橙子,苦瓜等。
气血不足按摩哪里 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最重要的补气穴位之一。
脾脏中的湿气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脏受损,气血就会虚弱,脾俞穴是负责湿气外散的穴位,每天20点左右对脾俞穴进行按摩,可以更好的排出废气,补充新气。
肝气不足如何进行诊断
多见于脏腑兼病中,如肝硬化见肝肾阴虚导致肝气阴两虚;肝气虚弱,血失归藏的出血证;肝气虚衰,心神经失养的忧郁证,肝肾气虚,以致肾失封藏固摄能力,出现性功能泌尿方面的病症。
《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气虚与脾气虚 两者均可见乏力、舌淡、脉弱等气虚证候。脾气虚除出现上述症状外,往往兼有纳呆、呕吐、泄泻、腹胀、食后胀甚等脾虚不运之证。甚则脾不统血而见呕血、便黑,其形体多为消瘦。肝气虚之患者,则多常兼见神思不得伸展及筋失所养之症状,如悒悒不乐、表情淡漠、犹豫不决、腿困等。虽可因木不疏上,见脘腹胀满,但此满都为虚满,按之柔软,很少见呕、泻等证。
肝气虚与肝郁 虽然两者均有悒悒不乐、胸肋隐痛、少腹坠胀等郁滞症状,但肝气虚证都是劳则郁甚,不为情志所转移。予疏肝解郁药无效或使其病情加重。而肝郁者,其病情常随情志因素而有所变化,适当运动往往使症状好转,脉象多为弦。且肝气虚证有明显的气虚症状,为肝郁者所无。
肝气虚与肝血虚 两者均见肢体麻木、爪甲不华、视力减退、月经衍期等证。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属气虚者.以筋腱弛纵、伸缩无力为主,每兼虚寒之象,如形寒肢冷、四肢不温等。属血虚者,以肢体麻木,肌肉跳动为多,常兼虚热之象,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中医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黄元卿强调“人之生气不足者,十之八九”。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表现。生理上,五脏之正常功能赖五脏之气,病理上,脏腑的功能失调,也会引起脏气失常。肝气虚是肝气失常之一,是肝脏功能失调的一大病理机制,否认或忽视肝气虚,脏腑辨证理论是不完善的。五脏皆有气虚,惟不言肝脏,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局限。由于对肝气虚的忽视,直接导致临床辨证对“肝气虚”的空白。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慢性肝炎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就是正虚,主要是肝气虚。正虚不能抗邪外出,邪之久存进一步加重正虚。肝气虚证为疾病长期发展演变后而形成的一种病理表现。总之,重视肝气虚,既能从理论上丰富对肝病及疑难杂症的认识,又能拓展临证思路,调补肝气是提高慢性肝病及疑难杂症诊治疗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由之路。
调理方法多以养肝为主,
“逍遥散”:为疏肝理脾常用方剂,方中仍以柴胡为君,顺其条达之性以疏肝解郁,当归、杭芍、白术、云苓以养血柔肝健脾。
“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和血止痛见长,亦在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药中佐以杭芍养血柔肝,以免耗伤肝体。
“一贯煎”: 本方乃于滋养肝肾药中,少加疏肝利气之川楝子组成,以使肝体得养,气机条达。
气血不足按摩哪里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直下3寸,为任脉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三焦元气所发之处,联系命门真阳,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
经常按摩关元穴,对气虚体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