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按摩哪里 按揉风池穴
脑供血不足按摩哪里 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置: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凹侧处。
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两侧风池穴处,其余4指抱头,由轻而重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颈项、强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脑供血不足等。
穴位按摩 祛寒保暖
手部——按揉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2、3掌骨之间,握拳时,中指尖处即是。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右手拇指按于左手劳宫穴上,顺时针方向按揉劳宫穴9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9圈。然后左右手互换,同法按摩右侧劳宫穴,均以掌心产生酸胀感为宜。
耳部——搓揉耳朵 双手食指贴耳廓内,用食指和大拇指自上而下捏揉耳轮直至耳垂,并同时将耳垂向下拽拉,连续操作18次,以耳部产生温热感为宜。
颈部——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条大筋之间陷窝中,与耳垂齐平。取正立位,举臂抬肩,双手放在耳后,四指指尖向上,轻轻扶住头的两侧,用大拇指的指腹按压风池穴,顺时针方向按揉9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9圈,以风池穴处产生酸胀感为宜。
腹部——摩揉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四横指)。取正立位,两手相叠,一手掌心放在关元穴处,以顺时针方向摩揉9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9圈,以关元穴处产生温热感为宜。
腰部——擦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背部,第2腰椎下旁开1.5寸,与脐平齐。取正立位,两手对搓至掌心发热,先将两手放到肾俞穴,再上下做擦摩动作,一上一下为1次,连续操作18次,以肾俞穴处产生温热感为宜。
按摩头部有利降低血压
预备动作
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坐姿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于大腿上,膝关节呈900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按揉太阳穴
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按揉此穴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按揉风池穴
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摩头清脑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分别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可舒筋通络、平肝熄风、降血压、清脑。
脑供血不足按摩有用吗
中医按摩对于脑供血不足症状是有缓解作用的。
脑供血不足可能是因为动脉硬化、血液粘稠、颈椎疾病等因素导致脑部血流缓慢、不畅,从而出现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中医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废物代谢,对于缓解脑供血不足症状是有帮助的。
腰酸腿疼按摩这5个穴位
腰背酸困加疼痛,承山昆仑来帮忙
外出旅游的人都会有腰酸腿痛的感觉,有些人用力不当,还会造成腰背四肢肌肉的扭挫伤。这种情况下,按揉小腿后面的承山穴和外踝后方的昆仑穴,可帮助消除腰背的疼痛。
这两个穴位按起来都会觉得比较酸痛,但按摩后却会感觉很轻松。
承山穴和昆仑穴是专门治疗腰背疼痛的穴位,进行正确的按摩,就能很好地解除腰背的酸痛了。手法不难掌握,承山穴主要是找到正确的位置(相当于小腿后方的正中间,由上方肌肉丰厚处向下滑移,至肌肉较平处即是),用手指按住此穴,坚持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昆仑穴可用手指按住外踝后的凹陷处,向后面的大筋拨动1~2分钟。
头昏体沉没精神,风池百会连中冲:
很多人为了玩得尽兴,夜间赶路或熬夜狂欢,一路下来,头脑昏昏沉沉不说,眼睛酸胀不适,记忆力也下降了许多。
配合艾灸或按摩百会穴(头顶正中凹陷),揉风池穴(在颈项后两侧大筋两旁的凹陷中)和掐按中指末端的中冲穴,可帮助你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精神。
百会穴是百脉之会,善于调节所有阳脉的功能,在此做艾灸,可有效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精力快速恢复。百会穴被头发遮盖,因此,做艾灸时,需用一片厚纸盖住,以免头发被艾火烧到。按摩风池穴,每天10分钟,对脑部、颈部的疲劳恢复非常有益,方法是:按住风池穴所在的陷窝,坚持不动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缓慢地按揉此处。按摩中冲穴可排解体内的郁气,使气血畅通,是消除头脑昏沉很好的辅助方法,可不拘时间,随时操作。
此外,对消除疲劳、增长精神来说,用热水泡脚,搓足心的涌泉穴,也是长假回来后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提神醒脑的方法 按摩法
进行面部按摩可以双手手掌摩擦脸部,还可以通过按揉太阳穴进行。太阳穴位于左右两眼眉梢与眼外角连线的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经常大脑疲劳的人或者是有头痛的人可以经常按揉太阳穴,但是不宜使用过大 的力气进行。
想要提神醒脑进行头部按摩可以重点按揉风池穴和百会穴。按压风池穴不仅能够帮助提神醒脑,还能缓解肩颈酸痛、视力疲劳;按揉位于头顶正中最高点的百会穴不仅能够帮助提神醒脑还能汇聚阳气。要注意按揉风池穴和百会穴的时候保持身体挺直,帮助血气更好的通畅运行。
脑血栓辅助治疗有哪些
气功疗法
老年人存在脑血栓易患危险因素时,在未中风之前,可以采取气功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功法可供参考:升降调息功、中风导引功、导引静坐功、健脑功、舒筋活血功。
按摩疗法
1、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揉风池穴,以达到酸胀为度。
2、按摩涌泉穴:晚上睡前,端坐,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摩两足底中心的涌泉穴,或者用左足跟搓右足的涌泉穴,用右足跟搓左足的涌泉穴,各按摩50次,按摩时只能搓向足趾方向,不可回搓。
运动疗法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强壮、长寿。运动的方式很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脂,增强抗病力。
风池的作用与好处 风池穴的好处
1.风池穴是头部要穴,具有抵御外邪及清热解毒的功效,而感冒头痛多由于风邪入侵或湿热引起,因此刺激风池穴可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
2.颈部疼痛多由疲劳引起,风池在头颈之间,多条经脉从头部由此向下行,按揉风池可活血通络,缓解疲劳,从而减轻或消除颈部疼痛。
颈性头晕是由颈部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因素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的一类病症,风池位于头颈交接处,具有疏通经络及益气之功效,常按摩刺激该穴位,可消除颈椎压力,恢复颈椎正常功能,以改善头部供血,消除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多由外邪入侵引起,风池是头部抵御外邪的门户,具有预防风寒感冒的功效,当出现感冒症状的时候,适度按压该穴位还有缓解病情的作用。
保健按摩轻松告别职业病
职业病一:颈椎病
穴位与部位:
风池穴: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两寸处。
方法与步骤:
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
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
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分钟。
职业病二:头痛
穴位与部位:
印堂部:即前额部;印堂穴:两眉中点处;太阳穴;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中、无名指由内而外按摩印堂部1~3分钟。
两手中指按揉印堂穴1分钟。
两手拇指按揉两太阳穴1分钟。
职业病三:腰痛
穴位与部位:
腰部阿是穴;两侧腰肌;委中穴:腘窝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双手掌擦热后,擦揉两侧腰肌,致局部温热为度。
右手握拳,轻揉腰部阿是穴。
两拇指按揉两委中穴。
职业病四:慢性胃肠炎
穴位与部位:
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10分钟。
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
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保健按摩 缓解头痛失眠
头部是身体重要的部位之一。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没事挠挠头,具有耳聪、目明等功效,还可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平常可经常按摩头皮,挠挠头,刺激头部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脑部气血。
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头皮是大脑的保护层,分布着许多穴位,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起经头面部,故又说“头为诸阳之会”。如手、足阳明经分布前头部及面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侧头部,足太阳经分布后头及头项背部等。人们平时经常以手指挠头。不仅能疏通脑部气血,且对全身脏腑的功能也有协调作用。
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头皮血液循环改善了,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老年人经常按摩头皮,能够延年益寿。
按摩头皮的按摩方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均可,按摩时将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开,用手指头在头皮上轻轻按摩,先前后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后转圈按摩,一般5-1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不过贵在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脑萎缩按摩什么穴位
1、脑萎缩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可以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刺激此部位,可直达脑府,使头脑清利,浑身舒爽。
2、脑萎缩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3、脑萎缩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4、脑萎缩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该穴有改善脑血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5、脑萎缩按摩开天门
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脑供血不足怎么按摩 按揉太阳穴
太阳穴位置:在头侧,眉梢与眼外角延续交叉处,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脑供血不足等。
脑供血不足按摩哪里 揉擦大椎穴
大椎穴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
按摩方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落枕、颈背强痛、咳嗽、气喘、脑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