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子宫粘膜下肌瘤分型
详解子宫粘膜下肌瘤分型
肌壁间肌瘤:以子宫肌瘤初发时较多见,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四周均为肌层所包围。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约占所有子宫肌瘤发病率的60~70%。
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约占10%左右,是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黏膜层直接接触形成的。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20%。肌壁间肌瘤向浆膜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子宫颈肌瘤:是较少见的子宫肌瘤类型,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宫肌瘤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肌瘤大小的增加常会引起不孕。子宫肌瘤引起不孕的原因常是由于肌瘤正好堵住子宫颈口或输卵管内口而影响精子通行,或肌瘤占据了受精卵着床的部位而不能坐胎。即使受孕,也常因影响胚胎发育而流产。至于到了妊娠晚期,可由于子宫收缩力的异常,而引起早产、阻碍分娩或造成产后大出血。
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子宫肌瘤保守治疗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子宫粘膜下肌瘤一是肿瘤不超过6周妊娠大小;二是已绝经且无症状;三是近绝经能用非手术治疗减少出血量者;四是不能耐受手术者。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期待疗法与药物治疗。
1、期待治疗适应人群:患者年龄在40-50岁以上,并开始有绝经现象的,临床上又无明显出血过多、疼痛等症状的。
具体方法:不用任何药物和其他治疗。每3个月进行一次妇科内诊、B超检查。若无瘤体快速增长,出血、疼痛症状未加剧,则可通过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的日益下降,期待子宫肌瘤的日渐萎缩。
2、药物治疗优点:目前的保守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后遗症,一般药物治疗不理想再考虑微创或手术治疗。
中药治疗:采用“桂苓消瘤丸”等来调节女性患者的内分泌和体内微循环,调血理气,散淤化结,从源头上消除子宫肌瘤。
西医治疗:雄激素治疗,年近绝经,月经紊乱,子宫内膜无恶变者,常用甲基睾丸素治疗。
二、手术疗法适用人群:肌瘤大小相当于妊娠子宫一个半月以上的。此外,子宫粘膜下肌瘤若肌瘤生长速度较快的,瘤体向腹腔内突出并有扭转倾向的也应手术切除。当然,确定手术还应考虑其他适应证如严重贫血、心脏疾患、全身状况等。
1、子宫切除术适用人群:肌瘤体积大、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恶性病者。
优点:该手术完全摘掉了子宫,也根除了其症状。
缺陷: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并不会再有月经。34%的妇女在术后2年内出现卵巢衰竭和更年期症状。子宫切除影响盆底的完整性,缩短了阴道,性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早衰雌激素减少,心血管发病率上升,患者易出现肥胖、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等不良反应。病人术后需要4-8周的恢复期。
2、宫、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优点:切口小,盆腔粘连形成少;术后恢复快,多数病人手术当天下午即可下地行走、进食;伤口疼痛及术后发热少,很少需用镇静止痛药;切口小,美观,符合年轻人审美心理;缩短了住院时间,一般术后48小时就可出院。
缺陷:对较大(5cm以上)黏膜下肌瘤无能为力。
三、凝固刀微创技术优点:保全子宫、不出血、痛苦少、不住院、恢复快。该方法被美国权威人士认定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上佳选择。
缺陷:对带蒂浆膜下肌瘤、肌瘤有恶变者无能为力,并发有急慢性生殖器官炎症,要炎症控制后才能手术。
子宫粘膜下肌瘤有哪些症状
1、白带增多 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2、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3、继发性贫血 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4、月经改变 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子宫粘膜下肌瘤应要及时进行治疗,其对女性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可造成肌瘤感染引起蒂扭转或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后果,感染后可引起化脓引发炎症;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的腹痛;也可由于肌瘤的增大,压迫输卵管到孩子不孕,如果是妊娠期可引起流产。
子宫粘膜下肌瘤怎么预防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宜宽大。若白带过多,应注意随时冲洗外阴。
2、确诊为子宫肌瘤后,应每月到医院检查1次。如肌瘤增大缓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复查1次;如增大明显,则应考虑手术治疗,以免严重出血或压迫腹腔脏器。
3、防止过度疲劳,经期尤须注意休息。
4、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5、不要额外摄取雌激素,绝经以后尤应注意,以免子宫肌瘤长大。4需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又必须手术治疗的,可采用肌瘤挖除术。
6、如果月经量过多,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防缺铁性贫血。
7、避免再次怀孕。患子宫肌瘤的妇女在做人工流产后,子宫恢复差,常会引起长时间出血或慢性生殖器炎症。
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三种。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前提要求肿瘤不超过6周妊娠大小,而且患者需是已绝经且无症状或者是近绝经能用非手术疗法减少出血量或是患者由于身体条件原因无法接受手术的。
保守治疗包括期待疗法与药物治疗。其中期待疗法适合年龄在40岁以上,已开始有绝境现象的,临床五出血过多、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具体只需每3个月进行一次妇科内诊、B超检查。若瘤体无发生病变,则可通过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的日益下降,期待子宫肌瘤的日渐萎缩。而药物治疗则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肌瘤的生长,能够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后遗症,一般除非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才考虑手术。
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一般适用于肌瘤大小相当于妊娠子宫一个半月以上的。此外,若肌瘤生长速度较快的,瘤体向腹腔内突出并有扭转倾向的也应手术切除。手术还应考虑患者的身体其他因素。手术一般包括子宫切除术和宫、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会完全摘除子宫,也根除了其症状,但患者不再具有生育能力。而宫、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则是采用腹腔镜或内窥镜技术切除一个或多个肌瘤,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的优点,美中不足就是对较大的肌瘤无能为力。
微创治疗
主要技术是凝固刀微创技术,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此方法能够保全子宫,过程中不会出血,恢复快。
子宫粘膜下肌瘤症状
一、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可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黏膜下肌瘤坏死伴感染时,有不规则出血或脓血性排液。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阴道外,部分患者因阴道脱出物就诊。黏膜下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二、白带增多
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三、不孕
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四、继发性贫血
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五、月经改变
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六、感染及化脓
肌瘤感染多系瘤蒂扭转或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后果,血源性感染极为罕见。感染有时可为化脓性,少数病例在肿瘤组织中形成脓肿。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后发生肠粘连,可受肠道细菌感染,发炎的肌瘤与子宫附件粘连,引起化脓性炎症。
七、子宫肌瘤扭转
浆膜下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瘤蒂扭转严重者若不立即进行手术或不能自行转回,则可能由于瘤蒂扭断而形成游离肌瘤,已如前述。扭转的肌瘤也可带动整个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
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有哪些
1.不孕症。用以了解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的原因,它不但能了解子宫及输卵管有无先天性畸形或病理情况存在,还能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从而找到不孕原因。有些病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后,可促使不通畅的输卵管变得通畅而受孕。
2.子宫异常出血。寻找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了解子宫粘膜及宫腔情况,判断不正常出血是否由于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所致。
3.输卵管再通。对输卵管结扎后欲再通,必须了解子宫输卵管情况,以决定是否能作手术。
4.肿瘤。观察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及其他盆腔脏器对子宫输卵管的影响。
5.畸形诊断。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
6.异物诊断。金属宫内节育器异位。
7.粘连诊断。宫腔粘连、宫颈粘连等。
子宫肌瘤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子宫肌瘤常规检查包括:
1、B超检查:可测出子宫大小及形状,肌瘤可显示出低回声区,并可排除因妊娠而增大的子宫及确定肌瘤是否合并妊娠。
2、宫腔镜检查:通过宫腔镜可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内情况,而且可通过宫腔镜直视下摘除粘膜下肌瘤。也可在宫腔镜下了解子宫内膜情况。并可通过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3、腹腔镜检查:可在直视下正确诊断妇科疾病。能清楚地辨认子宫肌瘤。即使是较小的浆膜下肌瘤也容易发现,并可正确鉴别肌瘤与卵巢肿瘤。腹腔镜下也可同时通液了解输卵管的情况。
4、X线检查:比如子宫输卵管碘造影,对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有一定的价值,可见到宫腔内有充盈缺损,特别对年轻不育的患者可同时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输卵管手术
1、不孕症:用以了解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的原因,它不但能了解子宫及输卵管有无先天性畸形或病理情况存在,还能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从而找到不孕原因。
2、子宫异常出血:寻找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了解子宫粘膜及宫腔情况,判断不正常出血是否由于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所致。
3、输卵管再通:对输卵管结扎后欲再通,必须了解子宫输卵管情况,以决定是否能作手术。
4、肿瘤:观察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及其他盆腔脏器对子宫输卵管的影响。
子宫肌瘤的分类
子宫粘膜下肌瘤,这是临床常见的子宫肌瘤类型,其特点是,肌瘤向子宫腔内突出,表面仅为一层子宫内膜覆盖,约占肌瘤总数的10%左右。子宫粘膜下肌瘤,容易通过阴道,实施手术摘除。即使没有医学常识的人,也可以想像一下,这样的肌瘤,就象子宫内的一个胎儿,医生在手术时,用器械扩开阴道,差不多就可以看到肌瘤,手术摘除时,当然要容易。
子宫肌壁间肌瘤,这里要说明一下,子宫肌壁间,就好比是一面墙的夹层,肌瘤生长在夹层中间,当肌瘤越长越大的时候,就会向子宫腔内或子宫的外表面突出。妇产科的医学教科书上说,肌瘤生长在于宫肌壁中,周围是肌肉包围,占肌瘤总数的60一70%。对于患者而言,这种类型的肌瘤,手术方式,通常是要在腹部开刀的。肌壁间的子宫肌瘤,也是可以通过阴道,实施手术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肌壁间肌瘤都可以实施经阴道手术,需要根据子宫肌瘤的生长位置来确定。
子宫浆膜下肌瘤,这一类型的肌瘤,与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生长特别正好是相反的。如果把子宫看作是一个葫芦,子宫粘膜下肌瘤是生长在葫芦里面的,而浆膜下肌瘤是生长在葫芦外表皮上的。因此,医学类教科书上才这样描述:肌瘤肌瘤生长大部分突出于子宫浆膜面,约占肌瘤的20一30%。这种类型的肌瘤,如果位置合适,也可以通过阴道,直接进行手术摘除。
具体到每一名子宫肌瘤患者,因为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及大小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肌,出现尿频、尿急;压迫直肠,造成排尿困难。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还会引起剧烈腹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手术,切除肌瘤。由于肌瘤使子官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会出现白带增多,如果伴有感染,则会出现脓性白带。一项统计表明,大约25%一35%的肌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
宫颈息肉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宫颈息肉易被忽略因为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显症状,只是医生检查时才发现。即使有症状大多也轻微,主要是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有时被误认为是“回经”。妇女在非经期中,阴中流出似血非血的红色粘胶,且绵绵不断者,称“赤带”。而子宫颈息肉是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血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
宫颈息肉鉴别诊断
宫颈息肉vs粘膜下子宫肌瘤
粘膜下子宫肌瘤由子宫粘膜表面突出于宫腔,其蒂长时。在子宫收缩后可将肌瘤排出宫颈外悬于阴道内。一般肌瘤都有蒂在宫腔,触诊较硬较圆;而宫颈息肉有蒂与宫颈相连,质地软,大者可露于颈外口。
子宫颈息肉vs子宫粘膜下肌瘤
子宫颈息肉务必与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一经确诊后再行治疗。鉴别时除外观性状外,可借助探针检查,如果蒂较深,不附着于颈管内,则应排除宫颈息肉,亦不可草率按宫颈息肉的切除方法治疗。
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
1.不孕症用以了解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的原因,它不但能了解子宫及输卵管有无先天性畸形或病理情况存在,还能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从而找到不孕原因。有些病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后,可促使不通畅的输卵管变得通畅而受孕。
2.子宫异常出血寻找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了解子宫粘膜及宫腔情况,判断不正常出血是否由于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所致。
3.输卵管再通对输卵管结扎后欲再通,必须了解子宫输卵管情况,以决定是否能作手术。
4.肿瘤观察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及其他盆腔脏器对子宫输卵管的影响。
5.畸形诊断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
6.异物诊断金属宫内节育器异位。
7.粘连诊断宫腔粘连、宫颈粘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