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加强三级预防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危险因素而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全人群策略和高危对象的个体策略,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从儿童时期即开始,为全面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二级预防:对老年人坚持定期体检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其对患者系统治疗,可减少患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主要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的病死率和病死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心理医疗,家庭医疗护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残,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尤其是收缩压)、糖尿病、超重、左室肥厚、心脏扩大、高龄、冠心病、心脏杂音等。冠心病、高血压或心瓣膜病的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程度变化较大,主要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心脏的符合影响不同有关。Framingham研究中, 50%~60%的心力衰竭发生在有以上危险因素的病人中。因此,认为有高危因素的人应做无创性心功能,评价以了解有无心功能受损。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大量实验研究结果,目前已知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年龄 各个调查结果都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增加。

2.性别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以男性比女性高。佛明汉心脏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发病率与男性发病率的比率为0.6,比男性发病率低1/3。

3.高血压 血压升高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佛明汉心脏研究结果中,70%的男性和78%的女性患者在心力衰竭发病之前有高血压病史;还发现在年龄较轻的男性中,患高血压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比无高血压者高4倍,女性则高出3倍;即35~64岁者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4.0,女性为3.0;在65~94岁者中,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男女均为1.9;但是若伴有左室肥厚,则相对危险性明显增加,例如佛明汉资料显示。17%的男性和18%的女性患者在心力衰竭发生之前有心电图左室肥厚,35~64岁左室明显肥厚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男性14.9、女性12.8;65~94岁患有左室肥厚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男性4.9、女性5.4。

4.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大。35~64岁的人群相对危险性为男性4.4、女性7.7;65~94岁的人群相对危险性为男性2.0、女性3.6。

5.冠心病 佛明汉资料显示,59%的男性患者和48%的女性患者在心力衰竭之前有冠心病史。Ertl等报道,心肌梗死存活者5年内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4%。

6.吸烟 佛明汉资料还显示,吸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发生心力衰竭之前,42%的男性和24%的女性患有吸烟史。35~64岁的人群中,吸烟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男性1.5,女性1.1。65~94岁的人群中,吸烟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是男性1.0,女性1.3。

7.其他 蛋白尿、肥胖等。

老人失眠呆滞警惕心力衰竭

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就会缠上老年人,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会引发心力衰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衰。例如,在冬天,老年人本身患有肺心病,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成为心衰发生的重要诱因;另外,长期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导致心肌重塑,也会导致心衰。

老年人心衰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和患者不知情,使得病情加重,最终失去治疗机会。所以,家中有老年人罹患肺心病及其他心脏病时,家属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情况,一旦发现可疑的心衰症状,应及时送老年人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老年人心衰的主要特点:

1、精神症状突出

心衰时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这与心衰时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缺氧有关。

2、心衰症状易被掩盖

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相互影响,造成病情复杂化,症状多样性,掩盖心衰症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率与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以及呈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就要虑及心衰,及时去看医生。

3、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因为白天活动增多,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故而尿量减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成为心功能不全的标志之一。

4、出现消化道症状

心衰往往伴有内脏瘀血,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5、出现肺部体征

如果患者出现可疑症状;可贴近老人的胸部听听。如果听见明显的哮鸣音或湿罗音,表明老人已有心功能不全,必须立即送医院就诊。

心力衰竭疾病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心力衰竭预防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处理上有他的特殊性是哪些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处理上有他的特殊性:(1)诊断较困难。老年人多伴有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 所以多表现为记忆力差,尤其是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的病人,对既 往史、现病史记忆和叙述常常不准确,又常有烦躁、意识障碍等症 状,所以诊断起来就比较困难。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或 漏诊。(2)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老年人多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也有胸闷、气短、呼吸 困难等症状,常有轻度紫绀、肺部啰音等。这些临床表现与心力 衰竭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诊断上要注意鉴别是心力衰竭 还是......

老年人心力衰竭饮食

1.限制钠盐的摄入

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府根据病情选用低沈、大刽、低钠饮食。低徐,即烹调时每大食盐不越过2克,或相当于酱油10毫升,令人别仅合钠量70毫克少于1500毫克。无盐: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全大L副食小含钠量小于70毫克。低钠;即除烹调时个添加食盐处酱油外,应用含钠的食物,全天户副食合钠量小于500毫克。人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的景物预防低钠综合症。

2.钾的摄入

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人衰竭学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临床中最常遇到的为缺钾,主要发生丁混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欲缺少和吸收不良等);额外丢失(如呕吐、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X肾脏丢失(如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以及其他情况(如胃肠外营养、透析等)。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桶户、枣、番木瓜等。

老年人心衰还能治好吗

1.模式转变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经历了如下模式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仅以强心、利尿、限盐和休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治疗心衰,但不能降低再住院率,死亡率及改善预后;70年代开始应用血管扩张药,但仍不能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80年代开始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1)确立了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里程碑,肯定了以ACEI加利尿药,加或不加洋地黄制剂为心衰的基本治疗,循证医学也证实了可降低总死亡率并改善临床症状。90年代的多中心试验,肯定了比索洛尔(bioOprlol1)、美托洛尔(metoprlol1)及卡维地洛(carvedlol1)的有益作用,确立了β受体阻断药在治疗慢性收缩性心衰的地位,可使总死亡率降低,并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20年来,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的概念已有根本性的转变,从改善血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从短期的药理学措施改善症状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

2.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防治病因,去除诱因,逆转心室重塑,最终达成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与一般心衰类似,但由于老年人心衰时有其特点,故在治疗中有其特殊性,应密切注意,谨慎处理。

(1)去除或减缓基础病因:①抗缺血:药物或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室壁瘤手术矫正。②瓣膜病:修补或换瓣。③其他: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等。

(2)去除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积极控制感染,去除心律失常,纠正贫血及电解质紊乱,并注意是否并发肺梗死等。

(3)改善生活方式

3.药物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

(1)利尿药:老年心衰病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因此,应用利尿药是处理心衰的重要一环。利尿药的不良反应较多,老年人各种生理代偿功能低下,尤易发生,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药的基本原则:①剂量适当:小量开始,缓慢利尿,不可过急,老年心衰病人利尿量以每日1500ml左右为宜。尽量选择口服利尿药,如肌酐清除率(Ccr)>30ml/min,选氢氯噻嗪12.5~2mag,1~2次/日;如Ccr<30ml/min,只能应用袢利尿药呋塞米(速尿)20mg,1~2次/日。

②保钾排钾利尿药联合应用:尤其是保钾利尿药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药,其临床作用被临床医师重新评估,建议对近期或目前为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考虑加用20mg/d。③监测血生化指标:老年人利尿治疗常致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因此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监测血生化指标,有助于避免发生尿毒症,低钾和低钠血症。④联合用药:不要将利尿药作为单一治疗,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一般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1),β受体阻断药,地高辛合用。⑤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出现利尿药抵抗时或顽固心力衰竭时,可静脉给予利尿药,如呋塞米20~80mg静脉注射;或两种以上利尿药联合使用,顽固性水肿大多联合使用利尿药,如大剂量袢利尿药和噻嗪类、保钾利尿药联用,间断辅以静脉推注袢利尿药,并可同时应用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如短期应用小剂量的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2~5μg/(kg·min)],但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用强利尿药治疗时,发生尿失禁或尿潴留的并不少见,应引起注意。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1):此类药具有扩张动、静脉,减轻前、后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的作用等,可逆转左心室肥大,防止心室重塑,不仅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而且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ACEI作为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老年心衰。

1)适应证和应用原则:①全部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包括NYHA I级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均需应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而且需无限期终生应用。②老年人应以最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应以耐受量为依据,而不以患者治疗反应来决定。剂量调整的快慢取决于每个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一般每隔3~7日剂量倍增1次。③ACEI一般与利尿药合用,亦可与β受体阻断药和(或)地高辛合用,一般不需补充钾盐。④应告知患者,症状改善常在给药后2~3个月才出现,即使症状无改善,也能防止疾病的进展。

2)禁忌证: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无尿性肾衰竭、妊娠妇女、双侧肾动脉狭窄、严重低血压、难以忍受的干咳和高血钾。

(3)p受体阻断药:目前有证据用于心力衰竭的p受体阻断药有选择βp1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兼有β1β2和和α1阻滞作用的制剂,如卡维地洛等。

1) 应用原则:①所有慢性收缩性老年人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者(LVEF、<45%),病情稳定者,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断药起始治疗前已无液体潴留,利尿药已维持在合适剂量;NYHAⅣ级患者,待病情稳定后(4天内未静脉用药,已无液体潴留并体重恒定),在严密监下应用。②不能应用于“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难治性老年人心力衰竭需静脉给药者。③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美托洛尔12.5mg/d,比索洛尔1.25mg/d,卡维地洛3.125mg,2次/日,每2~4周剂量加倍。④应在ACEI、利尿药、洋地黄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断药。⑤目标剂量因人而异,应达最大耐受量,可长期维持。⑥应告知患者,症状改善常在治疗2~3个月后才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在早期,但一般不妨碍应用,长期应用可防止疾病进展。⑦在用药后应监测:防止低血压,在治疗开始3~5日内注意有无心衰恶化和液体潴留,有无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并及时处理。

2)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禁忌证:①支气管痉挛性疾病。②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③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④有明显液体潴留,需大量利尿者,暂时不能应用。

3)老年人应用p受体阻断药尤需注意:老年人因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相应降低,使β受体敏感性也降低,B受体阻断药代谢、清除能力减弱,常同时合并存在其他疾病,因此更应严密观察,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用药更应个体化。

(4)洋地黄制剂:慢性心力衰竭中使用的洋地黄为地高辛,应用的目的在于改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具有直接和间接改善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异常的作用。

1)应用原则:①地高辛可应用于全部心力衰竭患者以及伴快速心房颤动和有症状的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②不主张早期应用,不推荐直用于NYHAI级患者,也不适用于单纯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③应与利尿药、ACEI和J3受体阻断药联用:④地高辛常用剂量为0.25rag/d,70岁以上老年人或肾功能减退者宜给0.125mg/d或隔日一次。与传统观念相反,适量的地高辛是安全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见于大剂量时;尚无证据支持应用地高辛的合适剂量。

2)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其原因为①老年人肝功能减退,肾清除率降低。②随增龄心脏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③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使地高辛的浓度升高导致洋地黄中毒,老年人洋地黄中毒与青年人中毒的表现基本相似,但可不以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开始,而是先出现头痛、头晕、色视、肌无力、神志改变等神经症状,故应注意认真识别,及时处理。

(5)其他药物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ARB是一作用于AngⅡAT,受体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有效,目前认为其效应约相当于ACEI,目前的建议是:对ACEI耐受良好或未用过ACEI者不必应用ARB;对那些有咳嗽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而不能耐受ACEI者可以ARB取代,ARB联合.ACEI治疗对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控制、左心室重塑作用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治疗,代表药有氯沙坦(10sar—tan)和缬沙坦(valsartan)。

2)钙拮抗药:钙拮抗药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缺乏有效证据,临床试验仅显示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在长期应用时对存活率无不利影响,亦不提高生存率。

3)血管扩张药:适用于NYHAⅢ、Ⅳ级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尤其对瓣膜反流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可减少反流或分流,增加前向心输出量。动脉扩张药不宜用于阻塞性瓣膜病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力衰竭亦可选用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

4)环腺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的静脉应用:此类药包括:β肾上腺素能激动药,如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米力农(mih·inone)、氨力农(amrinone)等。由于缺乏有效的证据及考虑到此类药物的毒性,仅适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应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2~5ttg/(kg·min)或米力农50tLg/kg负荷量,继以0.375~0.750μg/(kg·min)。

以上治疗方法不能同时用于一个老年人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以及相互干扰妨碍了一些治疗的应用,应根据病情选用不同药物治疗。

(6)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快速房颤可诱发心衰,或使心衰症状恶化,对持续性房颤不易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应联合应用地高辛及β受体阻断药,使心室率维持在70~80次/分,对于近期出现房颤者可推荐使用低剂量的胺碘酮转复,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升高,需长期抗凝治疗,合并房颤的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合理治疗措施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诊断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依然是老年人心衰的主要症状,但由于他们可能同时合并肺部疾病、去适应状态、肥胖等,使这一症状的特异性下降。乏力也很常见,但同时存在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肺部疾病、贫血和抑郁等也可以导致类似症状。意识模糊、恶心、腹泻、厌食、不明原因出汗、慢性咳嗽等非典型症状在老年患者也常出现。

老年人由于基础合并疾病较多,心衰体征的诊断意义有限。比如下肢水肿,还可能由于静脉回流障碍、久坐以及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等导致。第三心音以及肺部啰音经常仅出现于心衰的急性失代偿期,肺部啰音还可由急性或者慢些肺部病变导致。对于收缩功能尚存的心衰,可能出现第四心音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心肌缺血,特别是有无陈旧心肌梗死,提示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胸片可以显示肺淤血以及肺部感染,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可以评价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心脏结构。BNP等生物标志物也有助于诊断并提供预后信息。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检查

血循环时间测定:左心衰臂者至舌循环时间延长,多在20~30s(正常值为9~16s),右心衰者臂至肺时间延长,可>8s(正常4~8s),同时有左心衰者,臂至舌时间亦可明显延长,单纯右室衰者,臂至舌循环时间应在正常范围。

1、X线检查

心脏的外形和各房室的大小有助于原发心脏病的诊断,心胸比例可作为追踪观察心脏大小的指标,肺淤血的程度可判断左心衰的严重程度,慢性左心衰时可见肺叶胸膜增厚,或有少量胸腔积液;肺间质水肿时在两肺野下部肋膈角处可见到密集而短的水平线(Kerley B线);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右心衰者继发于左心衰者,X检查显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单纯右心衰者,可见右房及右室扩大,肺野清晰;也可见上腔静脉阴影增宽,或伴有两侧或单侧胸腔积液。

2、心电图

可有心房,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基础心脏病变,V1导联上P波终末负电势(Ptf-V1)与肺楔压有一定关系,在无二尖瓣狭窄时,Ptf-V1<-0.03mm·s,提示早期左心衰的存在。

3、超声心动图

测定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出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平均周径缩短率,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测量收缩末期室壁应力(半径-厚度比)/收缩末期容量指数比(ESWS/ESVI),是超声心动图测定整体左室功能较为精确的指标,可在不同的前,后负荷情况下反映左室功能,测定二尖瓣前叶EF斜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或流速积分(ETVI/ATVI)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评估老年人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可靠而实用的办法,其优点是价廉,快速,适宜床边应用,Morgan等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老年人左心室射血分数,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老年人心力衰竭,结果表明,70岁以上老年人左心功能不全现患率为7.5%,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82%的老年人中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可靠的,而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亦较可靠,Gardin等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最大流速随增龄而减少,房性充盈最大流速随增龄而增大,而且二者在女性显著大于男性,提示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随增龄而减退。

4、运动耐量和运动峰耗量测定

动耐量试验能在一定程度内反映心脏储备功能,正常值:运动做功量6~10METs,运动时LVET增高>5%,运动时最大氧耗量>20ml/(min·kg),AT>14ml/(min·kg)。

5、放射性核素与磁共振显像(MRI)检查

核素心血管造影可测定左,右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可计算出左室的最大充盈速度和充盈分数以评估左室舒张功能,MRI能更精确地计算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心搏量和射血分数,MRI对右室心肌的分辨率也较高,故能提供右室的上述参数。

6、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应用漂浮导管和温度稀释法可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和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Ⅰ),在无二尖瓣狭窄,无肺血管病变时,PCWP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PCWP正常值为0.8~1.6kPa(6~12mmHg),PCWP升高程度与肺淤血呈正相关,当PCWP>2.4kPa(18mmHg)时即出现肺淤血;>3.3kPa(25mmHg)时,有重度肺淤血;达4kPa(30mmHg)时,即出现肺水肿,CⅠ正常值为2.6~4.0L/(min·m2)当CⅠ<2.2L/(min·m2)时,即出现低排血量症状群。

老年人心衰是如何引起的

一、病因及特点

(一)病因

(1)常见病

因冠心病、高血压使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约70%以上为高血压和(或)冠心病引起。我国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40.86%为冠心病所引起,占老年心力衰竭病因的首位。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肌梗死后的主要死因。

(2)其他原因

老年患者中非风湿性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初年增多趋势。主动脉瓣钙化、狭窄机关闭不全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脱垂引起的返流也占有相当比例。

较少见而易被忽视的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二)病因特点

多病因性,老年人往往患有几种心脏病和或其他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以七种一种疾病为主要病因,其他则参与并加重心力衰竭,使病情复杂化。据文献报道,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同时有2种以上心脏病者占38.61%。

心力衰竭预防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慢性心力衰竭预防

主要有三方面:①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②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③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对于以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注意进行以下的预防措施:1.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相关推荐

​老年左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哪些呢

1.一般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手段探明引起力衰竭的多种病因及其先后顺序,尽量采用根治病因的疗法,如需要手术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如控制肺部及泌尿或消化系感染,纠正贫血或营养不良,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加强支持疗法,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包括医院及家庭护理)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会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如下:(1)休息:对

​老年人心衰还能治好吗

老年人心衰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老年心衰病因复杂,一定要先进行各种检查,先了解清楚引起心衰的病因和先后顺序。尽量通过根治病因,需要手术的话就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老年人心衰的治疗要去除诱因。同时还要加强支持治疗,患者日常要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做到护理,包括了医院和家庭的护理。以上做法都有助于老年人心衰的治疗。休息对充血性心衰的治疗主张控制运动减少身体所需血流,增加肾血流以及冠状动脉,帮助静脉血回流,提高

心衰典型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

心力衰竭泛指心脏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以致组织血流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病理状态。处于失代偿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时感到疲倦和乏力,这是由于他们的肌肉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所致。水肿也引起许多症状。除了受到重力的影响外,水肿的部位和程度也取决于心脏受损的部位主要在哪一侧,是以右心力衰竭为主或是以左心力衰竭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体征基本同成年人,但其特征

​防止老年人心衰

大多数老年人心力衰竭都有诱发因素,这些诱因对心衰的影响,往往大于原有疾病,故纠正或控制诱因,是防治老年人心衰的关键。促发老年人心衰的诱因有以下方面:感冒、发热及呼吸道感染;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房颤动及心动过速等;过量利尿引起电解质紊乱;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等。临床观察发现,促发老年人心衰的诱因以“感冒、发热及呼吸道感染”多见。这是因为:感冒伴发热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

老人心衰下肢浮肿能活多久

1、老人心衰下肢浮肿能活多久一旦患上心力衰竭这一疾病,不少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下,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也失常会担心,自己患有心衰这一疾病,还能够活多久。心衰能活多久,与疾病治疗是密切相关的,医院专家表示,心衰的治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去除或缓解基础病因,去除诱因和控制心力衰竭状态。识别、迅速治疗和尽可能预防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的特殊疾病,对于成功地处理心力衰竭至关重要。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控制感染和心律

充血性心力衰竭预防措施

1.慢性心衰的预防目标(1)防止初始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已逐渐上升为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调脂治疗和戒烟等,可减少发生慢性心衰的危险性,除积极控制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在国内控制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预防风湿热和瓣膜性心脏病,戒除酗酒以防止酒精中毒性心肌病亦是重要的措施。(2)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期间,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使有效再灌注的心肌节段

心力衰竭后果是什么

当心力衰竭这个疾病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就过得非常的提心吊胆,因为这个心力衰竭疾病会给人带来严重的危害,心力衰竭疾病不好好控制的话还会诱发我们不知道的后果,很多人一边治疗,一边担心心力衰竭疾病会加重,这样下来人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无法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当心力衰竭出现之后人的精神一下子就会突然的病危,那么这个心力衰竭的后果到底有哪些呢?慢性心力衰竭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的肝脏,会长期的处于淤血和缺氧的状态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常见发生在重体力活动时,休息时可自行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发作。病人突然醒来,感到严重的窒息感到和恐怖感,并迅速坐起,需30min或更长时间后方缓解,通常伴有两肺哮啼音,神经张力增高,肺小支气管痉挛及卧位时隔肌抬高,肺活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卧位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常在卧位1—2min出现,须把枕头抬高,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左心衰

老年人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室衰竭,较少单独出现,后者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临床上心衰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1.心力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病因很多,有心内、心外的,也有原发或继发的。关于心力衰竭的病因分类方法也不少。本节拟以国内卢兴教授提出的分类法并结合临床介绍一下心力衰竭的各类病因。(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减弱:A.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常常累及整个心脏,表现为广泛的心肌病变、心壁变薄、心腔扩大。也有以一侧病变为主或临床上仅发现一侧病变者。扩张型心肌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常常使收缩舒张功能均减退,且以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