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惊厥的特征
小儿热惊厥的特征
任何颅外感染所致的突发高热,均可引起小儿惊厥,故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祖国医学认为幼儿系“纯阳之体,患受诸邪,生热甚速,热极生风”。
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纯阳之体),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生热甚速,热极生风),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但自此以后,30%~50%的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出现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若高热不退,反复惊厥或持续惊厥不止,应注意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
高热惊厥的原因
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容易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山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镇惊
本证多见予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可首选本品清热解毒,镇痉安神。山羊角有清热镇惊的作用,故可用来治小儿高热惊痫,将山羊角,烧焦研末,每次15克,日服2次,即可奏效。
高热惊厥是小儿癫痫元凶
高热惊厥是小儿癫痫元凶
高热惊厥在小儿6个月~4岁比较多见,常发热达38℃以上,惊厥发作时间较短暂,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异常体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阵挛性抽搐,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无异常。但是,有些小儿患高热惊厥后,可有经常发作转为癫痫的可能。高热惊厥是小儿癫痫的一大元凶。
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神经原产生过度放电而出现的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小儿高热惊厥是体温在38℃以上,脑部神经原异常放电引起。临床上将高热惊厥转化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归纳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占2.4%;双亲及兄弟姐妹有癫痫病史而出现的高热惊厥病;在高热惊厥首次发作前,合并存在可疑或肯定的神经发育缺陷者。
临床上常把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热初期24小时内,体温38℃以上,高热惊厥发作呈全身性痉挛,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发作后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24小时内只发作一次,称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停止后7~10天脑电图正常,很少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复杂性高热惊厥则在生后6天内或5岁后首次发病,发热后惊厥时间超过15分钟,甚至30~160分钟,呈局限性或左右不对称抽搐,清醒后多有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24小时内反复多次发作,停止后7~10天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容易转化为癫痫。因此,高热惊厥的患儿7~10天后要做必要的脑电图检查,并根据家族史和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确定是否转化为癫痫后遗症。
惊厥是什么意思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第一次高热惊厥往往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亲属中也常有高热惊厥病史。一般在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后几小时出现全身性抽搐,表现为两眼上翻或凝视,面部和四肢不断抽动,意识丧失,有的甚至面色青紫和排便排尿失禁。抽搐时间短暂,为5~10分钟,在一次惊厥病程中一般只抽搐1次。抽搐发作后全身及一般情况良好。30%~50%的小儿以后一遇高热,高热惊厥即可发生。
小儿惊厥的特点
惊厥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 由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肉呈强直性和阵挛几天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 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 — 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儿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 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会危及生命,还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孩子惊厥发作前 少数可有前兆,如在问诊或体检时,见到下列临床征象的任何一项,应警惕惊厥的发作:极度烦躁,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 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惊厥多数为骤然发作,典型者为突然意识丧失或跌倒,两眼上翻或斜视,头向后仰或转向一侧,口吐 白沫,牙关紧闭,四肢强直,经数秒或数分钟后惊厥停止,进入昏睡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的惊厥表现有些不同,他们表现为全身性抽者不多,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眼球震颤、眨眼或吸吮等。发作持续时间不一,有时很暂短,须仔细观察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小儿热伤风怎么办
1一般来说,风热引起的热伤风,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而且有咳嗽现象,也会伴有少量的痰液,不易咳出,这时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可以缓解小儿这些不适症状。
2其次,也可以选择汤药来治疗,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草药煮水:金银花20克、菊花20克、薄荷10克、蜂蜜30克.放一起煮沸,开锅后10分钟让患儿饮用,可起到清热发汗的作用,对于缓解小儿热伤风效果明显。
3最后一些家庭小偏方也对治疗小儿热伤风也是不错的,如用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或用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这两个适合稍大点的孩子,对有痰的患儿,可以用生梨煮水喝。能止咳化痰。
注意事项:
热伤风的患儿一般食欲差,所以家长要注意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另外要补充充足的水分,定时喝水。当患儿高烧达到39℃时,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以防引起高热惊厥或其他的不良后果。
小儿高热惊厥影响大脑吗
惊厥是一种孩子常见的疾病,它导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会让家长特别担心,而且对孩子的影响也需要我们重视,在平时也要注意这种情况的预防。
孩子惊厥影响智力吗
对于热性惊厥,家长普遍担心是否影响孩子智商、是否会发展为癫痫、是否反复出现发作、是否会危及生命。过去认为,除继发癫痫外,热性惊厥可继发脑损伤,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学习和行为障碍等,这些合并症,与患儿热性惊厥发作前健康状态、发作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及是否及时正确处理有关。近期研究发现,单纯性热性惊厥,对儿童以后的行为认知、学校表现、注意力等无不利影响。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要更加注意复杂性惊厥的预防与处理。曾经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在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如①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主要擦洗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②冰枕,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小儿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小儿高热惊厥伤大脑吗
小儿热性惊厥多见于婴幼儿即3岁以下的孩子。发作时孩子突然发烧,意识突然丧失,面色发紫,两眼上翻,肢体抽动,持续时间约五分钟症状缓解。当家长第一次突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惊慌失措,急急忙忙抱着孩子赶往医院,等到医院时,孩子都清醒了。遇到这类情况,请家长注意把孩子的头部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内。这种惊厥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伤害的。如果孩子惊厥持续超过半小时以上,就要警惕有没有脑炎,脑外伤,脑部肿瘤的发生。小儿热性惊厥常常会有反复发作,这次病程结束后,下一次突然发烧时又可能再次发作。等到孩子到六岁时就很少发作了。建议家长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还有孩子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