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献血的好处 献血的坏处

献血的好处 献血的坏处

对于初次献血者,如果献血前过于紧张或者过度疲劳,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献血可诱发晕厥,献血后需要休息半小时,以防在途中发生晕厥。

若献血者本身属于营养不良体质,在短时间内献血次数过多,有可能发生贫血。

在献血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共用抽血器材,不排除感染疾病的可能,但只要是属于正规的国家采血机构都不存在这种现象。


献血对身体好吗 对献血的担忧

有人担心献血对身体不好,其实这都是多虑了。一个健康的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总血量约为4000毫升,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时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献血后,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器官里的血液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人体的造血组织也会自动加速造血,几天内,就可以使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恢复到原来水平。

至于献血感染,只要你是前往正规医院或献血站进行献血,就是安全的。目前采血用的相关器械都是由国家严格监控的,耗材都是一次性的、无菌的,“献血感染”这种说法一点都不靠谱。

志愿者在献血前要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检验程序,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献血。事实上,有不少志愿者因为体检不合格而暂时或长期被拦在献血队伍外,因此能献血说明你很健康。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


如何预防雌激素过高

雌激素过高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果平时不注意生活习惯,等到了婚育阶段的时候,会因为雌激素水平过高引发不育等。那么,如何预防雌激素过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降低雌激素过高的风险。

1、身体健康就去献血:献血不仅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还可以大大促进自身代谢的能力,不但不会损害健康,定期献血还是维持健康的方法之一。因此,只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就去尽义务吧。

2、随时随地做个按摩:体内淋巴液与血液循环是否通畅,会影响身体对于废物、毒素等物质的排出速度。正确的按摩手法,能维持血液循环的顺畅,加速代谢、顺利处理体内废物。从四肢末梢朝心脏方向按摩,可以推动淋巴及血液的流动,能使肌肉的代谢更加旺盛,提供细胞更多促进代谢的营养素和帮助脂肪燃烧的氧气,同时加速排出废物。每天看电视时顺便做做按摩,轻轻松松就能更健康。

3、多运动,少吃黄豆及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是专门补充雌激素的。此外,还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适当运动。适当喝酒可以,但是一定要有个度,不能酗酒。

孕妇献血了怎么办

孕妇献血了怎么办?有的孕妇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情况下献了血,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休息,并且补充好营养。

1、如果孕妇献血,献血之后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过度虚弱,有没有贫血,胎儿发育有没有受到影响等。贫血的孕妇,生下来的孩子可能会体质不佳,所以孕妇一定要谨慎对待。

2、献血后补充营养是十分必要的,如牛肉、鸡蛋、鱼肉、瘦肉、动物内脏、深海鱼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能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所以献血之后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

3、献血之后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猪肝、鸡血、鸡肉等。

4、大米、果蔬中也含有铁元素,孕妇在吃肉的同时也要平衡膳食,蔬菜、水果、主食合理搭配,水果中不仅富含维生素,有机酸还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

5、献血之后不要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在注意休息的前提下,均衡饮食即可,2到3周之后血液中的成分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老医生揭露无偿献血的危害

1. 献血 造成的血管破损是终身无法修复的。由于献血造成的血管创伤在发生不可知的外力挤压下,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2. 献血 会上瘾。经常性的献血,会造成体内造血功能强化,导致时常会有血管膨胀的感觉,唯有经常性的抽血才能够降低这种不适感。

3. 献血后,体内血量减少,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此时,体内会产生一种酸性成分,提高血液带氧量,而这种酸性成分,对人体的脑细胞有巨大的不良作用,所以献血 后人会觉得头晕。长期献血者会造成反应迟钝,思维敏捷性降低。所以,对于需要脑力工作者来说,最好不要献血 。

4. 人体总共大约4000-5000cc的血液,其中脏器存有20%左右的库存血液,在人体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可以迅速进行补充。但是,人的器官是会老化的,在年龄老化和体质虚弱下,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体内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快速的造血。此时,你会因为出血量过多而供血不足造成死亡率的增高。

5. 增加过多的被感染机率,诸如爱滋、乙肝等等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尽管已有安全防护,可是难免万无一失。感染机率总是存在的。

6. 其他:未经科学证明,但网络上有不少献血者表示,经常性献血对体重有促进作用。换句话说,经常性的献血 容易导致发胖。关于此点,网上有不少献血者的评说。有的献血者说自己体重是缓慢增长的,也有的说是体重直线上升的。

编后语:自愿献血,献爱心我是赞同并提倡的!!本人也献过血,但我觉得大家更应该从这个无偿献血用血的体制和制度去考虑。不尽要无偿,而且要适中和方便献血用血者。毕竟国家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有很多,我们并不懂医,所以很多事情是我们并不知道,这篇文献也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这个老医生没有公布真实姓名,所以它的可信度就要靠专业人士来评定了,很多人会说笔者无知,不懂还转载这种文献,但无风不起浪,不是吗?很多地方说献血对人有益,现在网上也说有害,笔者现在也很疑惑,献血到底对人的身体有无危害?

献血浆对身体有害吗 献血和献血浆有什么区别

献血:献血是个人对社会的爱心和贡献,因此,属于无偿行为,并且献血的数量可以自身选择,一般都是200ml或者400ml,很少有一次献800ml的。

献血浆:献血浆不是用于贡献和爱心,是用来做药物的原材料,是送去药物工厂的,因此,属于有偿献血,会给予一定的营养补助费用。


和艾滋病人生活一起会传染吗 如何正确预防艾滋病

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献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预防艾滋病意识。

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献血和献成分血有什么区别

献血可以献全血,也可以献血小板。

现在捐献的全血,到血站后也都去除了白细胞,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给病人输血是缺什么输什么。

捐献血小板的同时也采了血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同时采集差不多250毫升血浆,用于保存血小板,同时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和血浆(单独用)的来源就是全血,献全血必不可少。

由于血小板用量越来越大,全血也可以提取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需要2000余毫升的全血,为了节约血源,单采血小板也就必不可少了。

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恢复很快,只需间隔14天就能再次捐献,而两次全血的间隔则需6个月。

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的条件要求更高:血管要明显、血小板计数要高,献血时间要长(一个多小时),献血前的检测项目更多。

符合各种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其实都可以尝试一下。

有人是两种都献,很多献血者捐献了血小板后不愿意在献全血,间隔时间太长,往往想献血时不到间隔期,捐献血小板也没有什么不适,尤其是女性,捐献血小板不会采集红细胞,是红细胞恢复比较慢。

献血的口号

用爱心给予生活的希望

我献血我健康我快乐

点滴小爱汇聚大爱

献血流程示意图

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亲暖人家

献血救人功德无量

让爱燃气生命的希望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生命度过难关

加入我们共同参与无偿献血

世界献血日我们一起去献血

维系他们的生命希望与我们一起共同无偿献血

安心献血传递生命

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

一份爱心=一份生命

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公德无量

献血献真情

爱要有你才完美

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爱心+勇气=光荣的献血者

定期献血引领健康生活

无偿献血者因为有你生命才有奇迹

献血对人体的好处

1.血细胞的生长。献血后刺激造血器官即骨骼加速血细胞的生产,使造血机能更加旺盛,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

2.献血增强肝脏功能。研究表明,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中铁等一些重金属的含量,减轻解毒器官肝脏的负担,增强肝脏的功能。

3.献血改善器官供血。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稀释血液、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4.科学规律的献血。可以使血脂、胆固醇降低,血流加速,血液中的脂肪、重金属等物质不容易沉积、粘附于血管壁,可预防血管弹性下降、硬化,起到防治高血压病、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作用,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5.献血可以延年益寿。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老人献血成瘾不献就发烧

户县老人献血成瘾不献就发烧 18年献血1.88万毫升

“我已经献了18年血了,献上瘾了,现在每年不献几次血,身体会很不舒服,口干舌燥、发热发烧,一献就没事了。”近日,家在户县57岁的魏东(化名)老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只要一献血,人就变精神

魏东介绍,第一次献血是听说献血对身体有好处,于是每年都会献两次血。献了7年后,发现如果不献血身体就会不舒服,心情烦躁、口干舌燥,还有发热发烧的情况出现,只要一献血,身体马上感觉很清爽,人也变得精神。

在我国,正常的公民一般献血年龄为18至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每六个月献一次血,一生可献血上限为74次。魏东说:“一年献血两次对我来说有点少,我就想各种办法,每年献三次血。”

18年献血47次,身体健康

记者计算了一下,魏东前7年每年献血两次,每次400毫升,此后11年每年献血3次,每次献血400毫升;18年来,献血已达47次,总量竟达1.88万毫升。

每个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若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为50公斤,其血液总量约为4000毫升。也就是说,魏东献出的这1.88万毫升血液,相当于4.7个成年人的全部血液量。魏东称,也担心自己献血成瘾的事,但检查后,医生说他身体没什么问题,血液也正常。

医生说献血成瘾是心理问题

昨日下午,在钟楼附近的钟楼邮局门前捐血点,西安市中心血站一名姓吴的医生告诉记者:“献血成瘾属于心理问题,献血并不会真的使人上瘾。”在小寨百盛门前捐血点,一名姓张的血站医生也表示,献血成瘾是心理问题。

据科学测定,人体中平时只有80%的血液在循环,还有20%(约有8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肝脏、脾脏、皮肤等小血库中备用。按规定献血后,这些储备中的血液会很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来,不会影响健康。

小资料

他现在的献血量可获9.4枚金奖章

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累计满1000毫升、1600毫升、2000毫升者,分别可获得无偿献血铜质、银质、金质奖章一枚;满3400毫升者,可获得无偿献血奖杯。魏东已献血18800毫升,按这些奖项来看,分别可获得铜质、银质、金质奖章18.8枚、11.8枚、9.4枚,无偿献血奖杯5.5个。

献血对身体有好处吗?国外机构的一些研究表明,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可以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

献血前后如何饮食对身体更好

一个健康人每次输血不超过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献血前应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空腹献血,献血前应当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食物。

献血前饮食应清淡

前几天应吃素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献血前几日应以吃素食为主,最好少进油腻食物;不要食用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免蛋白变质,致使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

前一天不能喝酒

献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得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饮酒,更不能饮烈性酒。吃清淡食品,不要吃肉、鱼、蛋、牛奶以及豆制品等食物,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献血前要吃早餐

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献血前不能空腹,献血当日早晨应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鸡蛋等,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反应。

另外,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应该暂缓献血;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间以及前后三天献血。

献血后要注重营养搭配

献血后,适当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 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更快恢复。但切忌暴饮暴食,也不要饮酒。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注意休息

献血后的1~2日应注意休息,最好能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献血后,不要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少做学习、看书、看电视、上网等耗神的工作,休息好就等于是吃大补药。献血后还应该增加饮水量,以补充流失的体液;也可喝些红糖水,以达到补铁、补血的目的。

别喝浓茶

献血一个月内最好别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它易与蛋白质和铁相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的吸收,进而影响献血者血细胞的再生。因此有饮茶习惯的朋友,在献血后的一个月内最好与茶暂时保持距离,喝点果汁(如猕猴桃汁、橙汁等),既可解茶瘾,又可补充维生素和叶酸,以促进血细胞的再生。

无需大补

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瓜果和蔬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和肉蛋等,但无需大补,避免进食过量。

多吃造血食物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身体尽快吸收这些物质,能达到快速补血的目的。含有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圆等,猪肝、肾和牛肉等叶酸含量高,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维生素B12含量丰富。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推荐几种补血药膳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

山药龙眼粥

龙眼肉20克,山药40克,大米75克。将大米淘洗干净与龙眼肉、山药同入锅中,加适量冷水文火煮至烂熟,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食用,每天1次。

猪肝参枣汤

党参10~15克,大枣15~20枚,猪肝50~100克。将党参和大枣洗净,加温水浸泡20分钟,再加适量冷水,文火煎煮30分钟后滗出汁液。然后,加适量水煮20分钟取汁。两次汁液混合在一起,与洗净的猪肝一同入砂锅中煮熟,调味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

猪血汤

猪血500克冲洗干净,葱、姜、黄酒少量入锅煸炒。然后加入适量水煮沸至熟,放少量盐、味精即可食用。

红枣花生粥

红枣15枚,带皮的花生仁50克,大米75克。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可每日早晚服用。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是什么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为保证献血的充足,有专家呼吁放宽至17-60周岁。

献血时患者必须做健康检查,符合条件后才可献血。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有:

1.年龄:18-55周岁。【注:指《献血法》提倡参加献血的人士年龄,但不是限制献血的年龄标准】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脉压差:≥30mmHg。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多与患者的健康相关,当患者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时,即可献血。当患者有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均不能献血,否则血液会把疾病传播出去,会造成接受血液的患者感染上疾病,对接受血液的人是很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建议献血的时候寻找正规的部门或是医院去献血。

相关推荐

献血间隔多长时间可以再献血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献血后稍事休息,不要急起,并用棉球三个手指加压穿刺部位,禁止搓揉,直至5~10分钟后不出血为止。2、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3、献血后,一般不必增加特殊营养,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维持正常的饮食即可。适当吃些瘦肉、鸡蛋、猪肝、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也要吃一些白菜、菠菜、芹菜等新鲜蔬菜。4、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

献血时需要注意什么

献血虽然是件有爱心的事情但是献血之前有很多注意事项是你一定要注意的。不然会引起很多疾病和身体不适。献血可能被感染调查显示,人们不愿献血的首要原因是担心感染。事实上,只要是正规机构、通过正规途径,其所用的血袋等都是经严格灭菌的,不会感染疾病。献血可能伤元气所谓献血后的气虚、血虚等,多数是一种心理感受。献血后,机体会立即对身体进行补充,如果不出现晕血等不适,稍事休息后,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献血检测

献血检测转氨酶高?献血总共查几项?无偿献血检测几项?会不会搞错了张冠李戴了?献血检测准确吗?只是丙谷转氨酶暂时偏高一点点而已不必紧张、也不需要治疗。只是要注意饮食平衡,不要暴饮暴食,喝酒、敖夜、吃脂肪量太高的食物都会增加你肝脏的负荷不用太担心,注意休息就可以了,过几天在去医院查一下!一点资料你可以看看丙转氨酶偏高有以下原因:1、饮酒,酒会使谷丙转氨酶偏高,过一段时间不饮酒就好了。2、抗生素,在体检

献血前检查项目及献血前注意事项

献血前测血压、听心肺、测心率,检测血型、血色素、乙肝、有条件还检测转氨酶,献血前大家要注意很多事项,血液才会更健康。1.献血前几天应吃素献血前注意事项是什么?为了确保血液质量,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献血前几日应以吃素食为主,最好少进油腻食物;不要食用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免蛋白变质,致使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2.献血前要吃早餐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献血前不能空腹

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前几天应吃素献血前注意事项是什么?为了确保血液质量,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献血前几日应以吃素食为主,最好少进油腻食物;不要食用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免蛋白变质,致使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2.献血前要吃早餐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献血前不能空腹,献血当日早晨应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鸡蛋等,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反应。3.献血前不要

献血多久可以献一次

捐献全血每人一次可捐献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多捐献400毫升;如果是捐献成分血,每人一次可捐献一至两个治疗量,最多捐献两个治疗量。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到机体正常运转。所以,规定每次献血200~400ml比较适宜。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

无偿献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无偿献血主要是检查有无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或者是不适合献血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乙肝、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血液成分异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异常)等。献血后还会检查有无艾滋病、梅毒等血液系统传染病。一般的无偿献血直接去血战或是献血车上就可以了,他们会抽取你的血液进行检查的,一般检查主要包括:血色素,血型,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转氨酶,梅毒抗体,HIV抗体。献血前初筛项目如下

我国对于献血有何规定

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献血法》,从法律层面上保证医疗临床 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这部法律规 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法律对献血人的身体检查、献血数量及间隔时间、血站采集血液的医务工 作者的职业资格、采集血液使用的一次性采血器材销毁等都有 严格规定,并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不是什么人想献血就可以献 血的,法律规定必须是身体健康的公民。如果有传染病那就不 允许

献血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虽然说献血是值得鼓励的一件事,但是在献血的时候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您的血液不达标或者身体状况不好,医生都是不建议献血的。而且在献血之后为了让身体尽快恢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献血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无上的功德,通过自己的无私爱心,帮助社会大众,不得不说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献血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血液,较快新鲜血液的制造,使体内的废旧物质及时代谢掉,进而生成新鲜的血液物质。当然,献血后,也会造成一

无偿献血应鼓励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2.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3.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