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与脑出血相鉴别
脑血栓与脑出血相鉴别
脑血栓(缺血性中风)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但是,二者在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进行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
鉴别的要点是:脑血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在睡醒时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缓慢,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越来越明显,意识常保持清晰。脑出血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儿排便、用力举重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吸深沉,带有鼾声。有的病人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仅靠临床表现难以鉴别,此时则需要做椎部穿刺检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扫描(CT)检查。
脑血栓和脑梗塞有什么区别 脑脊液检查不同
脑梗: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脑血栓: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
脑血栓后遗症的鉴别诊断
脑血栓后遗症是伴着脑血栓而来,所以只要确定了脑血栓,便可以诊断。脑血栓形成除了与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外,还需与脑栓塞、TIA鉴别。此外,也要与其他颅脑疾病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鉴别。但根据病史及检查,常不难鉴别。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脑出血
发病更急,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典型者不难鉴别。但大面积梗塞与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临床症状相似,鉴别困难,往往需要做CT才能鉴别。
(二)脑栓塞
起病急骤,一般缺血范围较广,症状常较重,常有心脏病史,特别是有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或其它掀因容易产生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症状,与脑血栓相似,应注意有无高颅压的症状及体征,必要时可做腰穿、CT等检查以资鉴别。
脑血栓的治疗可以采取家庭治疗法:脑血栓后遗症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靠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所以使大部分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失去了康复痊愈的机会,永久性的留下了肢体残疾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走出脑血栓后遗症的治疗误区。
脑血栓后遗症病人由于留有持久的肢体残废和语言障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常需家属陪伴和照顾,他们渴望得到治愈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脑血栓后遗症是否还能治好呢?一般来说,脑血栓后遗症治好的可能性不大,药物治疗收效甚微。
脑血栓后遗症所引起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等,经过一年的治疗仍无改善的症状,即为脑血栓后遗症。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急性期能够挽救生命的患者增多,脑血栓后遗症的病人也相应增加。而且,往往是年龄越大,高血压、动脉硬化时间越长,发作次数越多,并发症越多,则后遗症越重、越多。
对脑血栓后遗症病人,切实可行的治疗应该是认真查找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复发,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性锻炼,对抗肌肉痉挛、关节挛缩,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争取残存功能的最好发挥。
脑血栓患者还可以采取脑通疏络宁栓疗法:“脑通疏络宁栓疗法”治疗系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综合应用中医理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与传感器技术等,而研发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规范化诊疗设备。使疗效达到客观化、标准化水平,且无副作用,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供血不足取得了显著疗效,治疗有效率达93.8%,充分反映了现代中医治疗“脑通疏络宁栓疗法”的优越性。
最后,脑血栓患者的心情也是影响病情的重要因素。要时刻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都不是问题。
脑出血如何鉴别诊断
脑出血鉴别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
起病急,多见于青少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
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
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助鉴别。
(4)脑肿瘤
起病缓慢,常有头痛、呕吐且进行性加重症状,体检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局灶性神经体征等,可助鉴别。
(5)其它原因所致昏迷
如药物中毒、低血糖及乙型脑炎等,均有各自病例特征,一般可与脑出血昏迷区别开来。
如何鉴别脑出血与脑血栓
脑血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在睡醒时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缓慢,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越来越明显,意识常保持清晰。脑出血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儿排便、用力举重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吸深沉,带有鼾声。有的病人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仅靠临床表现难以鉴别,此时则需要做椎部穿刺检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扫描(CT)检查。
此外,发生脑血栓时,病人需要应用脑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治疗。脑出血病人需要安静,应尽量减少搬动,最好就地救治以防止出血加重,可用止血剂,酌用降压药物。
脑出血和脑血栓的区别 起病情况不同
脑血栓:脑血栓常常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发生,如休息、睡觉时发作,发病较为缓慢。
脑出血:脑出血则大多在活动状态下发生,病情发作快,病情严重。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区别 诱因不同
脑血栓:脑血栓大多是由于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变窄火阻塞,使血液流动缓慢形成血栓或是由于血压低,出汗过多,使血液变缓而诱发。
脑出血:脑出血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紧张或因用力过猛等,导致血压骤然升高,使脑内动脉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
老人脑出血鉴别诊断
1、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呕吐及明显的脑膜刺激征,无或较轻的意识障碍,很少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呈血性,加上CT、MRI表现,一般不难鉴别。
2、脑出血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鉴别
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一般发病年龄轻、出血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故先出现脑膜刺激征,而后出现偏瘫等表现,CT、MRI及脑血管造影可以鉴别。
脑血栓脑出血的原因
一、脑血栓的病因
1、血管病变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脑小动脉硬化有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血管的改变是引起脑血栓病因。此外,血管 发育异常、结核病、脑血管畸形等血管的其他病变也是引发脑血栓的原因,所以大家应注意血管的其它病变。
2、血液动力学改变
脑血流量的调节也是引起脑血栓的原因,而血压的改变又影响着脑局部血量。当平均动脉压低于一定千帕时 ,再加上血管本身存在的病变,管腔会变得狭窄,其会丧失自动调节功能,最终导致局部脑组织供血障碍。
3、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液中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含量增加也是导致脑血栓的原因,这会增加血液粘度,导致血流速度减 慢。此外,很多常见血液病,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和各种影响血凝固性增高的疾病也是此病的诱发因素。
4、生活习惯
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过多摄入高脂、高糖类食物,长时间静坐、缺乏体育运动,熬 夜工作或通宵工作等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脑栓塞疾病的发生。
二、脑血栓危害
同侧上、下肢的瘫痪称为偏瘫,为一侧锥体束损害所致,是最常见的瘫痪形式,也是脑血栓最常见的症状。那么,脑血栓为什么会引起偏瘫呢? 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支配身体运动。以某人站起来想调换电视频道这一简单动作为例。他厌烦了体育节目,想看文艺演出,决定作出之后,开始付诸行动。首先,他将手中拿着的啤酒放在桌子上,接着,手按沙发扶手站起来,并向电视机走去。为了顺利地进行这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必须做到手、脚和躯干肌肉的协调运动。命令从运动中枢发出后,脑的各部为顺利进行运动而开始协调工作。而且运动正在顺利进行的信息又从手、足等部位反馈给脑,以便随时进行调控。人体每天都要进行千百次诸如此类的动作,这就必须通过位于头颅中的"超级精密电子计算机"--大脑的调节方有可能。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半球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因此,左侧大脑半球发生病变后,将使右半身包括右面、右舌及右上下肢等的肌肉运动受到影响,反之亦然。脑血栓后,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会使脑的某一特定区域发生梗塞,功能遭到破坏。左侧大脑半球的破坏,造成支配右上下肢的命令不能传达。反之,右侧大脑半球的破坏,支配左上下肢的命令不能传达,这便引起了偏瘫。
三、脑血栓的早期症状
1、突然出现短暂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2、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心里明白”(意识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3、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工作效率降低;
4、检查出脑动脉硬化(眼底检查)或高血压,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脑血流图有供血不足的改变;
5、近期出现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6、时常头晕,有的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7、近期曾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四、脑血栓的急救措施
1.适当地活动 可以起到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 维脑路通、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药。
3.溶血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 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4.高压氧治疗 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 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5.调节血压,控制高血脂,高血糖 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 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
五、脑出血的病因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血管炎、瘤卒中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六、脑出血的症状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 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 大脑的出血侧。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 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以上就是造成脑血栓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了,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一定要从控制饮食和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一旦发生脑血栓出血就证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加以控制的话,极有可能因为脑血栓后遗症引起偏瘫,所以脑血栓一定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像是饮食方面注意多吃一些粗粮,平时注意不要熬夜,要适当的运动一下,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一和抵抗力,最好可以经常服用鱼肝油来控制血糖和血脂。
脑血栓如何预防 艾灸预防
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预防脑血栓、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具体做法是,把艾条点燃,对准关元穴(肚脐下3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一次20分钟,连续三个月即可。
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区别 病变性质不同
脑血栓:脑血栓是由于在脑血管内形成了血栓,堵住了脑血管,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死亡,而形成的。
脑出血:脑出血是由于脑内动脉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周围组织,导致血肿在脑实质内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