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症状表现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症状表现

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劳累,精神紧张、寒冷、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注射胰岛素及葡萄糖等均能诱发。不少病例发作时血钾减低,钾盐可以预防或终止麻痹发生。

当周期性麻痹症状较重而甲亢症状不典型时,由于病人常多诉周期性麻痹症状,而临床上亦有典型的周期性麻痹体征,故对甲亢易造成漏诊。

因此提示临床上出现原因不明的肢体瘫痪,尤其是在高糖饮食或情绪激动后症状明显者,必须详细询问有否甲亢的其它表现及病史,并作相应的有关甲亢的辅助检查,以此来区别二者。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害有哪些

一、甲亢性心脏病

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二、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

1、血钾

2、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

4、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⑤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甲亢会引起哪些病症

一、甲亢性心脏病: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二、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

①血钾<3.5mmol/l,系钾代谢异常;

②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

④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⑤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三、甲亢危象型:发病占甲亢1%~2%,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并发病等因素有关,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经活动功能加强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发热达39℃以上,脉率达120~160次/min,躁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发展至半昏迷与昏迷,昏迷患者说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险,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gpt,got,胆红质等均可升高,可有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较高,必须当地及时抢救。

四、甲亢危象: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时,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病情加剧,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文献中报道有人采用更加积极措施将血中甲状腺激素移出体外,如换血疗法及腹膜透析。

五、甲亢眼病: 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依据病的轻重可分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可表现过度流泪,怕光,眼内灰渣感,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甚至视力丧失,失明,良性突眼较常见,一般为双侧突出,有时可见到单眼突出;浸润性突眼很少,对于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疗,仅治疗甲亢即可,浸润性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可服甲状腺片,病情重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少数需用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治疗期做好眼部护理(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眼药,涂眼膏或戴眼罩等)是很重要的。

六、甲亢肌病: 较多见的是起病较慢的慢性肌病,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及上楼困难,另外肌病较特殊的有周期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均少见,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甲亢手术后遗症预防治疗

患了甲亢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甲亢后遗症,甲亢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甲亢性心脏病、甲亢眼病、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甲亢危象,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

1. 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甲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是心脏扩大、或是心力衰竭者,以病史较久未能良好控制者和老年甲亢多见。本病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常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过早搏动(早搏)或阵发性房颤,甚至出现持久性房颤。治疗主要是控制好甲亢,如果出现心衰、心律失常可以对症处理,甲亢控制好后一般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2. 甲亢性突眼

甲亢性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可分为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可表现为过度流泪、怕光、眼部肿痛、刺痛、异物感,眼睛不能闭合、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对于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疗,仅治疗甲亢即可。浸润性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少数需用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治疗期做好眼部护理是很重要的,眼部护理包括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眼药、涂眼膏或戴眼罩等。

3. 慢性甲亢性肌病

本病较多见,可发生于80%的甲亢患者,起病较慢。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上楼及梳头动作困难。治疗方法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可以随着甲亢病情的缓解而减轻。

4.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诱发本病,常在半夜发作。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发作性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严重时可有呼吸肌麻痹,伴有腱反射消失,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发作频数个体差异很大。本病可能与钾由细胞向细胞内转移有关。治疗主要是补钾治疗,对于以前没有甲亢病史的患者,如果发生了低钾导致的瘫痪,一定要明确是否存在甲亢。

5.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常见于甲亢病情长期未控制者,以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等有关。主要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常高于40℃)、脉率增快(常高于160次/分)、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兴奋和颤抖,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本病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

甲亢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平时我们要注意饮食和生活的规律性,一旦出现甲亢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大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出现甲亢后遗症,有些甲亢的症状开始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有时候甚至会当做是别的疾病进行治疗,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平时我们可以多了解些甲亢的知识。

甲状腺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1.甲状腺危象(thyrotoxic crisis,thyroid storm):也称甲亢危象,或迅速发展的甲亢或甲状腺风暴,是甲状腺毒症在病情的极度加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不常见,却是甲亢严重的合并症,病死率很高。在Graves病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可发生。

2.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年龄15~73岁,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达34年,最短仅有半个月,平均病程10.26年,男性平均病程6.65年,女性平均疗程9.15年。

3.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眼病是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浸润性和炎症性眼部疾病,主要发生于Graves病人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及原发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在后者仅有3%病例伴有甲状腺眼病。

4.甲亢性慢性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慢性肌病是甲亢时神经肌肉的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在甲亢突出的表现体重减轻表现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慢性肌病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本症发生于70 %-80%Graves病患者中,女性居多。

5.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时,血钾常降低。周期麻痹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也可发生在甲亢症状明显时或缓解以后,本病在欧美澳等国家少见,而中国和日本均是容易发病的国家。国内报告本症占甲亢病人的3%左右,中年男性更常见。通常在对症治疗及用抗甲状腺药以后病情可以缓解。随甲亢病的复发,周期麻痹可能再度发生。

6.甲亢合并妊娠:本病发病可达0.8%,以Graves病最常见。

7.血白细胞减少:甲亢本身,由于末梢血管的扩张,或甲状腺激素对骨髓的影响,可以出现末梢血中白细胞相对或绝对的数量减少,临床可见血清白细胞在正常值的低限,在治疗后,随着甲亢病情的好转可上升到正常水平。

8.其它并发症: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白癜风、Addison病、糖尿病、斑秃、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随的疾病不完全相同。这些并发症在临床上均不常见。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什么并发症

1、甲亢性心脏病

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2、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

(1)血钾<3.5mmol/L,系钾代谢异常;

(2)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

(4)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

(5)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3、甲亢危象型

发病占甲亢1%~2%,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并发病等因素有关,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经活动功能加强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发热达39℃以上,脉率达120~160次/min,躁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发展至半昏迷与昏迷,昏迷患者说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险,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GPT,GOT,胆红质等均可升高,可有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较高,必须当地及时抢救。

甲亢危象: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时,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病情加剧,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文献中报道有人采用更加积极措施将血中甲状腺激素移出体外,如换血疗法及腹膜透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症主要是文章中讲解的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会形成新的疾病,身体的疾病划分会更细,疾病的症状也会更多些,患者做好检查判断就能明确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医治多是药物治疗,有普通的药物,也有放射治疗的药物,而身体出现并发症时还要结合病情制定出合理的医治。

甲状腺肌能亢进的并发症有哪些

甲亢型心脏病

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甲亢型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

①血钾<3.5mmol/L,系钾代谢异常;

②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

④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

⑤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甲亢危象型

发病占甲亢1%~2%,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并发病等因素有关,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经活动功能加强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发热达39℃以上,脉率达120~160次/min,躁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发展至半昏迷与昏迷。昏迷患者说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险。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GPT、GOT、胆红质等均可升高,可有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较高,必须当地及时抢救。

了解了甲状腺肌能亢进的并发症,这对所有患者而言其实是有很大程度的帮助的。因为在现实之中,不少患上甲状腺肌能亢进的人,确实是存在这些并发症的。而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单纯地治疗甲状腺肌能亢进是不能够痊愈的。只有我们连同并发症一起治疗,才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甲亢患者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1、甲亢性心脏病

多见于16~73岁,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2、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

(1)血钾<3.5mmol/L,系钾代谢异常;

(2)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

(4)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

(5)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3、甲状腺危象

发病占甲亢1%~2%,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并发病等因素有关,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经活动功能加强而致危象。

危象前期即可发热达39℃以上,脉率达120~160次/min,躁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发展至半昏迷与昏迷,昏迷患者说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险,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GPT,GOT,胆红质等均可升高,可有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较高,必须当地及时抢救。

甲状腺危象: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时,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病情加剧,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文献中报道有人采用更加积极措施将血中甲状腺激素移出体外,如换血疗法及腹膜透析。

甲亢眼病: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

依据病的轻重可分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可表现过度流泪,怕光,眼内灰渣感,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甚至视力丧失,失明,良性突眼较常见,一般为双侧突出,有时可见到单眼突出;浸润性突眼很少,对于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疗,仅治疗甲亢即可;浸润性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可服甲状腺片,病情重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少数需用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

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治疗期做好眼部护理(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眼药,涂眼膏或戴眼罩等)是很重要的。甲亢肌病 较多见的是起病较慢的慢性肌病,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及上楼困难,另外肌病较特殊的有周期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均少见,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或危及视力的甲亢突眼,建议手术治疗。

​甲亢的危害到底如何

1.甲亢性心脏病属于比较常见的甲亢的并发症之一,甲亢病人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过早搏动(早搏)或者是阵发性房颤,甚至发生持久性房颤。

2.甲亢的并发症还容易产生甲亢性眼突眼突的急性阶段症状是眼外肌以及眼球后组织的炎症性反应。出现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充血、水肿等等,影响视力,严重的甲亢病人出现失明。

3.甲亢的并发症会发生肝病改变,肝脏肿大、压痛、全身瘙痒、黄疸、尿色深黄、大便次数变多,不过食欲还不错,无厌油。

4.甲亢病白细胞减少的症状与甲亢性贫血也是甲亢的并发症。

5.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甲亢病人比较容易死于阿-斯综合征或者是呼吸肌麻痹。

低钾血症补钾原则 排除钾向细胞内转移

(1)糖原合成增强:使用大量葡萄糖液(特别是同时应用胰岛素时)。

(2)急性碱中毒或酸中毒的恢复期:细胞外液钾急剧转入细胞内。

(3)周期性麻痹:如家族性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甲亢周期性麻痹等。

(4)某些毒物或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甘草类制剂、抗精神类药物等。

周期性麻痹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我国大多数为散发,欧美国家以遗传性或家族性多见,散发性仅占20%,故称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位于1q31~32,与二氢吡啶受体基因相连,可能由基因突变致病。

高血钾性(高钾型)周期性麻痹又称遗传性发作性肌无力症,强直性周期性麻痹,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近年来,发现位于17q23.1~25.3上的骨骼肌钠通道α亚单位基因(SCN4A)存在错叉突变,高钾型和正钾型周期性麻痹与这种基因突变相关,而被认为是一种骨骼肌钠通道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太明了。大多认为钾代谢障碍和肌细胞内外的钾平衡失调是引起发作的主要原因。还与膜内外其他离子的分布及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改变有关。而糖代谢过程和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对钾的代谢亦有广泛影响。

近年来,发现位于17q23.1~25.3上的骨骼肌钠通道α亚单位基因(SCN4A)存在错叉突变,高钾型和正钾型周期性麻痹与这种基因突变相关,而被认为是一种骨骼肌钠通道病,这些突变可引起钠离子通道蛋白的结构改变;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则认为是一种L型骨骼肌钙通道(双氢吡啶受体)疾病,双氢吡啶受体基因位于1q31~32,基因的突变可引起L型钙通道功能异常。这些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可能引起肌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和膜电位的改变,使肌纤维失去兴奋性而引起骨骼肌瘫痪。

甲亢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1.甲亢性心脏病 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2.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①血钾<3.5mmol/L,系钾代谢异常;②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④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⑤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3.甲亢危象型 发病占甲亢1%~2%,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并发病等因素有关,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经活动功能加强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发热达39℃以上,脉率达120~160次/min,躁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发展至半昏迷与昏迷。昏迷患者说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险。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GPT、GOT、胆红质等均可升高,可有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较高,必须当地及时抢救。

甲亢危象 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时,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病情加剧,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文献中报道有人采用更加积极措施将血中甲状腺激素移出体外,如换血疗法及腹膜透析。

甲亢眼病 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依据病的轻重可分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可表现过度流泪、怕光、眼内灰渣感、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甚至视力丧失、失明。良性突眼较常见,一般为双侧突出,有时可见到单眼突出;浸润性突眼很少。对于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疗,仅治疗甲亢即可。浸润性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可服甲状腺片,病情重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少数需用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治疗期做好眼部护理(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眼药、涂眼膏或戴眼罩等)是很重要的。

甲亢肌病 较多见的是起病较慢的慢性肌病,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及上楼困难,另外肌病较特殊的有周期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均少见。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瘫痪患者如何诊断好

瘫痪患者如何检查才好?近年来,瘫痪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前的检查也是很关键的,所以需要大家了解一下瘫痪的检查方法。那么,瘫痪患者如何检查才好?我们来看看专家是如何介绍的吧。

瘫痪患者如何检查才好?

1.查血

钾浓度。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血清钾浓度下降。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在不发病时的血清钾常增高,发作时仅半数病人有血清钾的适量增高。

2.心电图改变。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见T波降低,出现U波。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见T波升高而尖。

瘫痪患者如何检查才好?上述就是对瘫痪的检查方法介绍,希望对于您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甲亢会引起哪些疾病

1、甲亢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心脏病。年龄15~73岁,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达34年,最短仅有半个月,平均病程10.26年,男平均病程6.65年,女平均疗程9.15年。 2。甲状腺危象(thyrotoxic crisis,thyroid storm):也称甲亢危象,或迅速发展的甲亢或甲状腺风暴,是甲状腺毒症在病情

无花果叶治痔疮方法 无花果治痔疮需注意

1、脑血管患者、脂肪肝患者、腹泻者、正常血钾周期麻痹等患者不宜食用无花果。 2、孕妇、糖尿病人食用无花果需注意量,以免引起血糖升高现象。 3、仅依靠无花果治痔疮效果是不大理想的,建议从病症出发,就医对症配合治疗。

周期麻痹有哪些症状

1.低钾型 是最为常见的类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男多于女。国内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遗传史,呈常染色体显遗传。有的在发作前可有暴食、酗酒、高糖饮食、疲劳、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寒冷等诱因。大多在夜间睡眠或清晨睡醒时发病,也有在午睡时发病。醒时发现四肢软瘫、麻木、酸痛、无力。严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 肢体瘫痪双侧对称,近端为重,亦可仅波及双下肢,波及四肢时一般也以下肢为重。有时颈肌无力,抬头困难。肢体瘫痪程度不等,可由轻瘫至全瘫。肌无力一般于数小时内

无花果一次吃几个合适 无花果要注意什么

无花果同番木瓜一样,不仅可以当水果鲜食,也可用于烹饪菜肴。脑血管意外、脂肪肝、正常血钾周期麻痹等患者不宜食用。大便溏薄者不宜生食。

哪些人不能吃无花果

1、正常血钾周期麻痹患者不适宜食用。 2、脂肪肝患者及脑血管意外患者忌食。 3、腹泻者忌食吃无花果。 4、大便溏薄者不宜生食。

无花果一次吃多少合适 哪些人不适合吃无花果

1、大便溏薄的朋友不宜生食无花果。 2、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腹泻、正常血钾周期麻痹等患者不宜食用无花果。

无花果干可以直接吃吗 吃无花果干的禁忌

1、无花果具有滑利,容易引起腹泻,用无花果制成的无花果干也不宜多食,因此大便溏薄、腹泻人群不宜多食。 2、无花果中脂肪含量较多,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腹泻、正常血钾周期麻痹等患者不宜过多食用无花果干。

甲状腺实质弥漫改变有什么并发症状

甲状腺实质弥漫改变有什么并发症状: 1.甲亢眼突 主要症状:眼突的急阶段表现为眼外肌及眼球后组织的炎症反应。眼外肌可显著变粗,较正常增加3至8倍,球后脂肪和结缔组织、浸润、体积增大可达四倍之多。慢阶段的改变以增生为主。泪腺中也有类似的病理改变。自觉症状有眼内异物感、灼痛、畏光及流泪等,当眼球肌部分麻痹时,眼球转动受限制,并发生复视。由于眼球突出明显,可至眼睑闭合困难使角膜及结合膜受刺激而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充血、水肿等,影响视力,严重时溃疡引起全眼球眼以致失明。 2.甲亢肝损害 主要症

早期甲亢会影响寿命吗

甲亢严重会有生命危险。甲亢属于“慢折磨”疾病,甲亢不会立即导致人死亡,但是甲亢会促使过量产生甲状腺激素,使人体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女月经紊乱、闭经及不孕等表现甲亢长期下来治疗不当患者相继会出现甲亢心肌病、突眼、肝脏疾病、白细胞减少。 恶贫血、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严重者可以并发甲亢心脏病,甲亢危象危急生命安全。 一般情况下甲亢是不会影响人的寿命的,如果甲亢症状比较明显,只会对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甲亢可以出现心动过速,烦躁,潮热,多汗,多食易饥,呕吐,腹泻或者大便次

家庭无花果干怎么做 无花果的宜忌人群

宜:消化不良者、食欲不振者、高血脂患者、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患者、便秘者适宜食用。 忌:脂肪肝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腹泻者、正常血钾周期麻痹等患者不适宜食用;大便溏薄者不宜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