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骑自行车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项锻炼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和关节)的全身性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仍将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和锻炼身体的两重功能。骑车的速度、距离和次数可根据各人体力酌情而定。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渐增高,应尽量不在刮风、下雨、严寒或酷暑时锻炼。在交通拥挤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独有的强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过调身(调整姿势)、调息(调整呼吸)和调心(调整精神)的锻炼达到协调身体各部的作用,增强体质,增强防病和抗病的能力。练功时应摆好姿势,坐、卧、站可按各人习惯选取,均需使身体端正和肌肉放松,达到“调身”的姿态要求;然后作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周而复始,进入“调息境界。练好气功的关键是练”意志“,有意识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达到”调心“的目的。”调心“和”调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对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发挥较好的作用。采用何种气功方法,遵循哪个气功流派,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有功效。应避免道听途说,把气功说得玄乎和神秘莫测,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传来欺骗大众,这是在发挥气功的保健作用时应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传统健身法还有八段锦 (一套由八套运作组成的保健操)、保健按摩(依次自我推拿、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位)和武术锻炼等,都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年人根据本人身体的条件,自己设计出一套保健操,长期坚持锻炼也能发挥良好的保健作用。
老人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1)锻炼强度不宜过大。冬季人的活动量都比较少,到了春季一开始锻炼身体,不要操之过急。锻炼身体之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春天的气温还不是很稳定,一天中的温差相差比较大。早起的温度还是比较低,所以最好是等太阳出来后,温度上来了,再去锻炼。
3)老年人在锻炼之前,最好不要空腹,可以适当的吃一些东西。但是不要吃的太饱,吃完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去锻炼。
4)老年人春季锻炼要注意保暖,即使是锻炼过后,出汗,也不要马上脱衣物,防止着凉感冒。
5)老年人的体质本身就比较弱,不比年轻人,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循序渐进,建议锻炼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再继续。
6)老年人锻炼身体最好不要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者是结伴锻炼,以防身体有所不适。
老年人怎么锻炼身体
任何体育锻炼都应当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老年朋友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两天晒网,3天打鱼,进行间断的锻炼,那么身体器官势必得不到连续有效的刺激,这样以前的锻炼效果就会消失。如果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并且从体育锻炼当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样才是更科学的锻炼方法。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老年朋友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安全,体育锻炼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每一个锻炼的动作的节奏以及重力的大小都应当按照要求来操作,不要莽莽撞撞的锻炼身体,在运动锻炼之前必要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完成,还要注意睡眠的环境的安全性,不要在水塘边、高坡上、悬崖边锻炼身体。
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骑自行车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项锻炼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和关节)的全身性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仍将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和锻炼身体的两重功能。骑车的速度、距离和次数可根据各人体力酌情而定。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渐增高,应尽量不在刮风、下雨、严寒或酷暑时锻炼。在交通拥挤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独有的强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过调身(调整姿势)、调息(调整呼吸)和调心(调整精神)的锻炼达到协调身体各部的作用,增强体质,增强防病和抗病的能力。练功时应摆好姿势,坐、卧、站可按各人习惯选取,均需使身体端正和肌肉放松,达到“调身”的姿态要求;然后作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周而复始,进入“调息境界。练好气功的关键是练”意志“,有意识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达到”调心“的目的。”调心“和”调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对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发挥较好的作用。采用何种气功方法,遵循哪个气功流派,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有功效。应避免道听途说,把气功说得玄乎和神秘莫测,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传来欺骗大众,这是在发挥气功的保健作用时应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老年人锻炼法则 学会自我监测
老年人喜欢锻炼无非就是希望通过锻炼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老年人锻炼注意事项要牢记,否则是会适得其反。那么,老年人如何锻炼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老人养生之道,揭秘老年人锻炼法则。
老人坚持抬头挺胸可增加肺活量
科学家研究发现,挺起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20%左右。肺活量增加了身体的各部位获得的氧气也便增加了,这样人就不容易疲劳。养成抬头挺胸、直腰的良好姿势还可减少腰背酸痛感和脊柱的弯曲。
人体中的脊柱长约70厘米。由24块椎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柱和中轴,由四个生理性弯曲形成了人体美丽的曲线,避免椎骨与椎骨“狭路相逢”。如果长期弯腰驼背,其椎骨向前边的椎间盘组织就要萎缩消失,成了真正的驼背老人。
人到老年,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于是骨的生长减缓,钙盐沉积减少,骨质就变得疏松,骨质疏松就容易驼背缩胸。如遇上轻微扭挫、过度疲劳、感受风寒、内分泌失调等诱因。就可能出现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压迫,甚至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多种临床综合征。
因此,老年人要养成“站如松、坐如钟”的良好习惯,越老越要挺起你的胸膛。切莫高兴了就趾高气扬,稍一碰到了麻烦就垂头丧气、腰都直不起来,时间久了将会出现龟缩的体型、呆滞的眼神。
老年人锻炼要学会自我监测
很多年老人特别推崇运动健身,每天花很多的时间进行各种运动。事实上,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在健身运动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监测。
一、呼吸频率
在健身运动过程中,由于需氧量增多,呼吸会稍快一些,属于正常现象,但不可过快,呼吸次数以每分钟24次为宜,如在运动中出现频繁咳嗽、喘气、胸闷和呼吸困难,则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继续运动。
二、心率快慢
从测脉搏中获得,60岁以内的中老年人,如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20次,说明运动量适宜,如果每分钟达130次~140次,则说明已超量,应减少运动量,以免心脏负荷过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中脉率应保持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如出现脉搏次数减少或脉律不整齐,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一般健康老人在运动后10分钟,脉率应恢复正常,如不能及时恢复,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调整。
三、饮食情况
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改善食欲,食量稍增。如食欲下降,需考虑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是否合适,应进行适当调整。
四、睡眠状况
老年人通过运动,一般都会改善睡眠,睡得香一些,若通过一段时间锻炼,反而失眠加重,且出现腰酸体痛难忍,则考虑是否运动过量,应及时进行调整。
五、疲乏程度
一般说来,老年人在运动后,特别是刚开始锻炼后,会有轻重不等的疲乏感,而随着锻炼的经常化,适应性增强,疲乏感会逐渐消失。如果在健身锻炼后,不仅不觉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反感困乏越来越重,甚至产生厌倦感,这说明运动量过大,可适当调整。
六、测量体重
老年人在健身运动的过程中,可每周测体重1~2次,最好在每周的在同一时间测量,一般刚开始锻炼的人,3~4周后体重会适当下降,这是新陈代谢增强、消耗增多、脂肪减少的缘故,随后体重会相对恒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如果体重呈“进行性”下降,可能是运动过量或其他原因,应及时查明。
老年人锻炼中的6要和6不要
老年人锻炼中6不要
不要制定太机械太严格的锻炼时间和太高的目标
进行老年人锻炼,贵在参与,要求太高太苛刻反而流于形式,不利于强身健体。
老年人锻炼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老年人的体能、素质、承受能力不可与青壮年相提并论。锻炼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因人而言,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不要随心所欲乱练一通
任何一项运动都要讲究科学性,老年人锻炼不能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如果锻炼时动作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乱“练”一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不要选择过于偏僻或繁华的地点进行锻炼
老年人锻炼地宜在离家较近且附近有良好通讯、交通条件的地方,以便有事时能及时求助或报警。
不要非去中高档活动场所
最自然最简洁的体育运动条件,其锻炼效果往往最佳。老年人锻炼在这环境中,锻炼者的心理波动小,生理节律相对平稳。
不要在思想高度紧张和情绪剧烈波动时进行锻炼。
老年人锻炼中6要
要选择缓慢的锻炼形式
老年人对剧烈运动力不从心,缓慢的运动路散步、太极拳、健身操、气功、慢跑、保健按摩等较适宜老年人锻炼。
老年人锻炼要运动量合理适宜
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运动量要作适当调整。一般来说,每次锻炼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佳、睡眠好、无头昏心悸等反应,说明运动量适度,锻炼效果好。
要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
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锻炼环境,比如心情不畅者,宜选择到鸟语花香的公园等处活动,心火较重、心情烦躁者,老年人锻炼宜到江河湖海边或有树木的地方活动。
要坚持不懈的锻炼
无论从事何种运动,只有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锻炼,才会产生延缓衰老的有益作用。希望即刻奏效、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进行老年人锻炼,饮食搭配要合理,营养素要全面,主副食要多样化,并做到用餐定时定量。糕点和油炸食物,并力戒烟酒。
要注意结伴锻炼
锻炼时约几位伙伴共同锻炼,即可以相互督促和勉励,又能相互照料。防止不测。
冬季锻炼效果最显著
在寒冷的冬天,如能坚持锻炼,效果将远大于其他季节。原因是随着气温降低,人们体温也会随之降低,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开始消耗热量,所消耗的卡路里也就会相对其他季节有所上升。据统计,冬天运动可以使人体新陈代谢量增加10%左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体为了散发热量,会在肌肉收缩过程中燃烧脂肪热量,从而可达到减少脂肪的目的。但一味追求运动效果,穿着单薄万不可取。在遭遇冷风袭击时,身体会不自觉颤抖,如此反复进行对维持身体恒温没有效果,因此冬季运动最基本也是重要的就是保温。
如何穿衣就变成一大重要问题。据专家介绍,应多穿几件轻薄吸汗的衣服。另外围巾、帽子、手套等冬季必备品也具有维持人体恒温的效果。
此外,冬季运动也并非对所有人都有益。对高血压和脑中风等血管疾病的人而言,过度锻炼反而会为健康埋下一颗炸弹。冬季气温较低,人体肌肉、关节灵活性也随之降低,从而使参与新陈代谢酶的活性也逐渐降低,由此会导致人体运动能力减弱,受伤几率即随之上升。
老年人健身有什么原则
老年人如何科学健身,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选有氧运动 对老年人来说,应首选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严格地来说,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至75%。
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慢跑、快步走、游泳、舞蹈、登山、爬楼梯、骑自行车以及某些球类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强度可大可小,呼吸比较均匀,各人可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锻炼时还可以与同伴交谈。 掌握适宜强度 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何掌握适度呢?可以从表象来判断,精神愉快,活动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等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老年人锻炼后,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1小时的体力活动,或走步累计5000至60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初练者应循序渐进,每天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爬楼梯从气喘到不太喘,运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 要客观评价适宜的运动量,一般推荐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减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保持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营养成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纤维素和水等等,缺一不可。膳食平衡包括氨基酸、热量、营养素、酸碱等的平衡。
老年人健身原则
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何掌握适度呢?可以从表象来判断,精神愉快,活动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等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老年人锻炼后,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1小时的体力活动,或走步累计5000至60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初练者应循序渐进,每天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爬楼梯从气喘到不太喘,运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
要客观评价适宜的运动量,一般推荐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减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保持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营养成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纤维素和水等等,缺一不可。膳食平衡包括氨基酸、热量、营养素、酸碱等的平衡。
中老年正确锻炼方式有哪些
1.忌不做准备就开练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老年人在开始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放松肌肉、深呼吸等,同时还要注意运动装备,不能随便,一定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
2.避免做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渐渐衰老,体力、耐力都变弱,过分剧烈的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游泳、调高、跳远等,都不适合老人做,老人宜选用运动量小的方式进行锻炼,如散步、跳舞、慢跑等。
3.最好不要单独锻炼
老年人很多身上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如果一个人锻炼万一出现意外状况没有旁人在侧,严重的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尤其是有心脏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找三两个同伴一起。
老年人锻炼身体是好习惯,但是大家最好是结伴而行,否则自己独自出去的话也是不太让人放心的。毕竟老年人还有很多的不便。平时外出的时候邀几个好友一起出行,不仅可以共同锻炼、运动。而且大家还可以聚到一起聊聊天,使老人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