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泺的准确位置视频 消泺的别名
消泺的准确位置视频 消泺的别名
“消泺”又名“臑窌穴”,“臑交穴”,“臑俞穴”,臑,指动物的前肢,前为阳,后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窌,地窖的意思,“臑窌”的意思指穴内的天部之气在此化为地部经水,理同消泺名解。“臑交”的意思指穴内的气血为天部之气。
消泺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2寸)与臑会(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下3寸)连线中点处。
简易取穴:先取肩髎穴,其与肘尖连线上,肩髎下7横指处即是该穴。
消泺的准确位置图 消泺穴配伍应用方法
配风池,天柱,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治颈项强急;配大椎,肩中俞,通经散邪,活血止痛,治肩臂痛;配太阳,印堂,疏通经络,清热止痛,治头痛;配肩髃,肩贞,肩髎,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治臂痛不举。
颅息准确位置视频 颅息准确位置
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快速取穴:
1.侧坐位,在头部,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2.侧坐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角孙取穴: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翳风取穴: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瘛脉取穴: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所连弧线的下1/3折点处。
消泺是什么意思
1、消泺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
2、“消泺穴”:“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清冷渊穴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消泺穴”。
消泺是什么意思 消泺的治疗用法
1、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刺方法:消泺穴,直刺0.5—1寸。
3、艾灸方法:消泺穴,艾条灸5—10分钟,消泺穴艾炷灸3—5壮。
横骨的准确位置视频 横骨穴的别名
横骨又名“下极”,“屈骨”,“屈骨端”,“曲骨端”。“下极”的意思是指此处穴位物质是阴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汽,因其寒湿滞重要靠不断吸热才能上行,而本穴是肾经下部经脉气血上行所能达到的最高点。“曲骨”和“屈骨”的意思都是指肾经的气血于此处穴位的向外散失而处于亏缺状态。
消泺按摩酸痛原因 消泺自我取穴按摩手法
1.正立,双手下垂,先把左手的手掌放在右手臂中间位置,再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臂中间位置。
2.左右手四指向手臂施加压力,中指所在的部位即为消泺穴。
3.双手交叉,一只手的掌心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臂上,四指并拢,向穴位施加压力,一压一松。
4.每天早晚分别按压两臂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
消泺的准确位置视频 消泺的准确位置
消泺位处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位,在臂外侧,前臂旋前,臑会与清冷渊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按压有酸胀感。
臑会定位:在臂外侧,在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处,三角肌的后缘。
清冷渊定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
消泺的定位在哪里
消泺的准确位置
消泺位处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位,在臂外侧,前臂旋前,臑会与清冷渊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按压有酸胀感。
臑会定位:在臂外侧,在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处,三角肌的后缘。
清冷渊定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
消泺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除湿降浊,清热安神,活络止痛,有效治疗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等疾患。
消泺自我取穴按摩手法
1.正立,双手下垂,先把左手的手掌放在右手臂中间位置,再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臂中间位置。
2.左右手四指向手臂施加压力,中指所在的部位即为消泺穴。
3.双手交叉,一只手的掌心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臂上,四指并拢,向穴位施加压力,一压一松。
4.每天早晚分别按压两臂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
廉泉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廉泉的别名
廉泉也称“本池”,“舌本”,“结本穴”。“本池”指本穴为任脉水湿的收聚之地;“舌本”指本穴聚集的天部水湿为任脉气血的来源根本。因为任脉气血在此位处天之下部,天之上部的气血为空虚之状,阴维脉的气血随之而入,所以此穴也是阴维脉的交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