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咳嗽和热咳嗽区别
寒咳嗽和热咳嗽区别
首先感冒在中医方面分为风寒和风热感冒,但是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比如孩子早期感冒时受凉导致的,但是如果孩子感冒长时间不好就有可能转变成风热感冒等,一般风寒感冒主要是怕冷,流清鼻涕伴有鼻塞发热打喷嚏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但是还需要通过看舌苔和号脉来确定,风热感冒主要是流黄稠鼻涕鼻塞头痛咽喉肿痛舌苔厚黄等表现,指导意见:一般感冒在西医角度认为是抵抗力下降导致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所以会出现流鼻涕咳嗽咽喉部充血等表现,治疗也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和优卡丹护彤等感冒药物治疗同时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小孩子嗓子痛怎么办 葱白利咽汤
原料:葱白2根,桔梗6克,甘草3克。
做法:桔梗、甘草先煮沸5~7分钟,之后加入葱白,焖l~2分钟后趁热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甘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解毒散寒,清利咽喉。主治风寒外袭之咽炎。
甘草除了能治疗嗓子疼外还能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中药治疗咳嗽常见误区
中医如何区分看待咳嗽
1、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2、按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
3、按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
4、按咳嗽发病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等。
中药治疗咳嗽常见误区
1、鲜竹沥制剂是将鲜嫩的竹块加水煎煮浓缩后,加适量的糖而成,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2、蛇胆类的感冒制剂由蛇胆汁、川贝母、杏仁水等研制而成,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该药偏寒,由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者勿用。
3、由麻黄、细辛、干姜、桂枝等组成的小青龙口服制剂,以及由苏叶、杏仁组成的杏苏糖浆,药性偏热,适用于各类人群的寒喘咳嗽,不能用于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
肺热咳嗽和肺寒咳嗽的区别
肺热咳嗽和肺寒咳嗽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症状方面的差别。
肺热咳嗽一般表现为咳嗽面红,痰粘难咯,喉痛咽干,便秘等症状。而风寒咳嗽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痰多色白,畏寒,鼻塞不通。
另外,二者在用药方面也存在区别。
治疗肺热咳嗽时,一般会选择麻黄、石膏、甘草、知母、杏仁等中药。而治疗肺寒咳嗽,则宜选择具有疏风散寒作用的中药,比如:含有杏仁、紫苏、前胡、桔梗、半夏等成分的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等。
经期可以吃百合吗
来例假可以吃百合。
百合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治肺燥、肺热或肺热咳嗽、热病后余热未清、心烦口渴等病症。油性皮肤的人多吃百合对皮肤特别好。 但是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嗓子疼吃什么好 甘草
相信大多数都知道甘草治嗓子疼很有疗效,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用甘草根来煎煮成汁饮用,对喉咙发炎以及疼痛都有改善的效果,对扁桃腺发炎或突然喉咙剧痛也有缓解的效果。甘草除了能治疗嗓子疼外还能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区别
1、病因
寒咳: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
热咳: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2、表现
寒咳: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热咳: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3、治疗与护理
寒咳治疗: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
护理: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注意空气消毒,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空调房间时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受凉而加重咳嗽。不要喝饮料,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贪凉饮冷。
热咳治疗: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 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
护理:与寒咳一样,爸妈要加强宝宝居室卫生,冷暖、干湿适度,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4、食疗、脐疗与药浴
食疗
寒咳:生姜3片,大米3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同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暖脾胃,散风寒,利肺气。
热咳: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药浴
寒咳:生姜适量,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可温肺散寒。
热咳: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方如上法水煎取汁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脐疗
寒咳:麻黄、细辛、五味子、罂粟壳各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蜂蜜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热咳:黄芩20克,鱼腥草15克,青黛、丹参各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蜂蜜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嗓子痛吃什么好 甘草
相信大多数都知道甘草治嗓子疼很有疗效,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用甘草根来煎煮成汁饮用,对喉咙发炎以及疼痛都有改善的效果,对扁桃腺发炎或突然喉咙剧痛也有缓解的效果。甘草除了能治疗嗓子疼外还能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偏寒咳嗽应该如何治疗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于治疗咳嗽的药物如川贝枇杷散和强力枇杷露均不适宜风寒咳嗽时使用。风寒咳嗽,当以祛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
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重要的是能促进排出气管内之痰,和减少气管内的分泌,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的区别
一、病因不同
风寒咳嗽,风寒袭肺引起咳嗽;风热咳嗽,风热犯肺引起咳嗽。
二、症状不同
风寒咳嗽症状为: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风热咳嗽症状为: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三、脉象、苔色不同
风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四、治疗方法不同
风寒咳嗽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
风热咳嗽常用“桑菊饮”加减治疗
小儿推拿肺俞怎么推拿
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系肺之背俞穴。
小儿推拿肺俞有揉肺俞,推肺俞(分推肩胛骨)之分。
以两手或一手之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着力,同时在两侧肺俞穴上揉动50-100次,称揉肺俞。
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同时从两侧肩胛骨内上缘自上而下推动100-300次,称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着力,擦肺俞部或至局部发热,称擦肺俞。
揉肺俞,分推肩胛骨能调肺气,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鸣等病症;
风寒咳嗽,寒喘用揉肺俞或擦肺俞,风热咳嗽,热喘用推肺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