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俞怎么找 胃俞主治疾病
胃俞怎么找 胃俞主治疾病
刺激胃俞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等病症。
脾俞怎么找最简单 艾灸脾俞主治疾病
1.消化系统可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急慢性肠炎,痢疾,泄泻,肝炎,黄疸,肝脾大,胃痉挛。
2.治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子宫下垂。
3.治营养不良,水肿,四肢沉重,失眠,喘息。
4.治荨麻疹,湿疹。
按摩背部的好处
1)按摩上背时,
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有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2)按摩下背部时,
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键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3)按摩左右肩胛,
刺激到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按摩背的侧部,
也可以起到宽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的疾病;还可以尽量挺胸,肩胛向后,按摩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等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脾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旁正中线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为脾的背俞穴,是脾俞输注背部之处,善利脾脏水湿,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及脾脏保养要穴。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主治脾的病症。
主治疾病:呕吐,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白浊,吐血,便血等症。
脾俞养生保健用法
1.脾俞穴使用时可采用艾炷灸5-9壮,累计至百余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
2.亦可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3.针灸时则采用俯伏或俯卧为,向内斜刺1.0-1.5寸,其局部以有酸,麻,胀感,并向腰部放射为宜。应注意进针的方向及深度,该穴内侧肌肉丰厚,向内斜刺较为安全。穴区深面及外侧肌肉较薄,直刺或向外斜刺易刺穿胸壁进入肋膈窦内,甚至伤及肝脏或肾脏等重要器官。
厥阴俞的作用 厥阴俞主治疾病
厥阴俞与心包络内外相应,能反映和治疗心胸疾病。利用该穴的近治作用,能治疗胸背酸痛;临床常配心俞,内关,宁心通络,治心痹和心动过速;配神门,三阴交,理血宁心安神,治心痛和惊悸。
肝俞的简易找法 肝俞穴治疗疾病方法
1.治疗胸胁支满:配伍支沟,期门穴,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肝俞和膈俞配伍使用,既养肝,又活血;与太冲搭配,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胃俞怎么找 胃俞穴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背侧的内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12神经后支外侧支。
胃俞怎么找最简单
俯卧,胃俞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胃俞穴是胃的背俞穴,为胃腑之气输注之所,按摩胃俞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当寒邪犯胃,引起胃疼,腹泻等症时,刺激胃俞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上述症状。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
胃俞常用按摩方法有以下三种:
1.推揉运摩法:俯卧,按摩者沿被按摩者膀胱经胃俞穴以掌缘推揉运摩10分钟,并以搓法结束,可以帮助缓解胃肠痉挛腹痛。
2.搓摩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以温暖脾胃,适合脾胃虚寒者。
3.按揉法:取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按压或揉压左右两侧的胃俞穴3分钟。
肾俞的按摩方法 肾俞穴主治疾病
1.肺主呼吸,肾主纳气,故本穴有补肾纳气,止咳平喘之功,是治疗肾虚喘咳要穴。
2.腰为肾之府,本穴还有补肝肾,强腰脊,止痹痛之功,是治疗肾虚腰膝酸痛的常用穴。
3.刺激肾俞还有助于小便淋沥,尿频,遗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腰脊痛等病症。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脾俞怎么找最简单
胃俞通过膀胱经背十一脾俞十二胃的歌诀来记,也就是胃俞在胸椎的第12椎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找浮肋,双手叉腰的时候食指在肋下缘所碰到的肋骨是第11肋,沿着两个肋,用两个11肋端拉成一条线,跟正中线的交汇点是腰2,只要再往上推两椎,就很容易找到胸椎第12椎体。
胃俞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为胃的背俞穴,内应胃腑,是胃经气输注之处,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刺激胃俞可增强胃的功能,起到和胃调中,祛湿化痰,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等症。
胃仓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胃仓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与两髂前上棘水平连线相平即为第4腰椎,向上数4个椎体,即第12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3寸处,平胃俞,按压有酸胀感。
胃仓穴的作用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理气消积,舒筋活络,健脾和胃
主治疾病:
1.饮食积滞,脾胃不和之胃痛,腹胀,小儿食积,疳积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脊背痛诸症。
三焦俞的定位与主治 三焦俞主治疾病
三焦俞为三焦的背俞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益肾助阳之功,为治疗三焦疾病及通利三焦的预防保健要穴。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水,肠鸣泄泻,痢疾,呕吐等脾胃肠腑病症;小便不利,水肿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腰背强痛。
吃多了胃疼怎么办 指按胃俞穴
拇指按揉胃俞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胃俞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痉挛、恶心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