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独特药方治白带
中医辨证独特药方治白带
对于白带病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性等,确定治疗方法,对病情多作整体考虑,治疗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原则上是分型加辨证施治。
脾虚型带下色白、无臭味,患者少气乏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下肢轻度浮肿,舌苔白。宜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常给予含有党参、山药、茯苓、苍术、车前子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愈带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用15克。
湿热型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小便黄赤,舌苔黄。宜采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可给予含有黄芩、黄柏、猪苓等组方的中成药治带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
肝火型带下症状为阴部瘙痒,灼热刺痛,局部红肿,带下色黄、量多,伴口干舌燥,舌苔黄舌红。宜采用清热泻肝之法治疗,可选用由龙胆草、柴胡、车前子、山栀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苦胆草片内服,每日3次,每次5片。
肾虚型带下白带稀薄色淡,腰酸肢软,畏寒便溏,舌质淡白。可选用中药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牡蛎等组方,遵照医嘱剂量加水煎服,每日1剂。对于经久不愈的肾虚型带下者,也可以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剂量15克,分2次服用,具有补虚健体的辅助治疗功效。
白内障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肝肾阴虚型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泽泻、茯苓、菟丝子、当归、白芍、楮实子。
2、脾肾阳虚型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明目大补汤加减,生熟地、白术、茯苓、党参、白芍、甘草、当归、黄芪、制附子、肉桂。
3、气血不足型
治法:益气补血。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党参、葛根、蔓荆子、炙甘草、当归、枸杞子。
4、肝热上扰型
治法:清热平肝。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赤芍、青葙子、木贼、荆芥、麦冬、栀子、羌活、大黄。
中医辨证治疗白带病保健药膳
中医辨证治疗
温热型
[临床表现] 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白果豆腐煎:白果10个(去心),豆腐100克,炖熟服食。
2.三仁汤:白果仁10个,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水煎,取汤半碗,每天1料。
3.藕汁鸡冠花汤: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脾虚型
[临床表现] 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
[食疗药膳]
1.鱼鳔炖猪蹄:鱼鳔20克,猪蹄1只,共放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食,每日1次。
2.鸡肉白果煎: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煮汤,去药渣,饮汤食肉。每日1料。
3.扁豆止带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红糖适量。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适量红糖,每日服2次。
4.胡椒鸡蛋:胡椒7粒,鸡蛋1枚,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壳吃,每日2次。
女性吃什么补气血 补气血最快的小偏方
气血的补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并没有什么迅速补益气血的小偏方,如果气血亏虚的情况比较严重,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服用对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
补气血最快的小偏方
并没有快速补气血的方子。
气血的补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并没有什么迅速补益气血的小偏方,如果气血亏虚的情况比较严重,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服用对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
中医辨证特应性皮炎
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现在用中医治疗疾病还是很长久的,所以可以用中药来治疗的,可以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来治疗的,特应性皮炎主要有胎热型,还有就是脾湿型,还有就是阴虚血燥型,所以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如果患者是胎热型的患者,可以用疏风导热散,主要的药材就是玄参,生地,车前子,木通,还有连翘,甘草,茯苓,五灵脂,栀子等这些的,对患者都是很好的,还有就是如果患者是脾湿型的患者,在平时可以吃些除湿胃苓汤,主要的药材就是苍术,茯苓,炒白术,黄芪,还有炒苡仁,蛇床子,木通,陈皮等的药物,对患者都是可以进行治疗的。
使用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多一味药少一味药的作用肯定会大不相同,并且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也不一样,有些患者并非单纯只患有特应性皮炎这一种疾病,甚至还伴有糖尿病或是恶性肿瘤这样的严重疾病,所以在治疗前必须清楚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此才好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治疗。此外,患者朋友平时还应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E,这些对患者的病情都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忌口,治疗期间一切发物都是不可以吃的。
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
中医诊治低血压,临床表现以头晕为要,但当依兼证之不同分清病变脏腑所在。兼见腰膝酸软、腰痛、小便余沥者,其病多属肾;兼见纳差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其病多在脾;兼见心悸气短、健忘多梦者,其病多在心。气虚者多见气短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等症;血虚者多见心悸、健忘多梦、神疲、面色苍白等症。气血两虚者可兼见上述证候。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显示出巨大优势,无论辨证论治,还是专方治疗,对于升压、稳压都有明显的作用。
气血亏虚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茯苓、熟地各15克,白术、川芎、白芍各9克,炙甘草、当归各10克,肉桂6克。
加减:若偏于脾虚气陷,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脾阳虚衰,可用理中汤加首乌、当归、川芎、肉桂等温运中阳;若发生晕厥,可急用针灸促其苏醒,内服六味回阳饮,重用人参以益气固脱。
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滋阴,宁心安神。
方药: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党参、阿胶(烊化)、白芍、制首乌、生地、麦冬、当归、枳壳各15克,炙甘草10克,夜交藤、茯苓各12克,黄芪20克,五味子6克。
加减:若兼血瘀,症见胸闷憋痛,口唇紫黯者加丹参30克,桂枝10克,檀香6克,以活血通络;气虚及阳,加制附片、肉桂各6克;心阴不足,虚火内盛,口干咽燥者,加玄参15克,知母12克。
脾肾双亏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参黄甘杞汤化裁。枸杞子、胡桃肉、茯苓、白术、黄精、远志、炙甘草各10克,党参、酸枣仁各15克,黄芪20克,首乌12克,木香6克。
加减:若兼腹中冷痛,加高良姜9克,制香附10克,以理气止痛;兼见脾阳亏虚,腹泻者,加肉豆蔻、补骨脂各10克,以温中止泻。
肝肾不足
治法:补肾柔肝,滋阴降火。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菊花、丹皮、麦冬、党参、泽泻各10克,熟地、茯苓、山萸肉、黄芪各15克,山药20克。
加减:若兼见两胁胀满不舒,加川楝子、枳壳、郁金各10克,以疏肝理气;潮热,咽干痛,舌红,虚火较甚者,加知母12克,黄柏6克,地骨皮10克。
心肾阳虚
治法:温补心肾,振奋阳气。
方药:养心汤合肾气丸加减。党参、当归、远志、制附子、山萸肉、枸杞子、山药、炙甘草各10克,茯苓、酸枣仁各15克,黄芪20克,肉桂9克,干地黄12克。
加减:若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各10克;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者,加泽泻、车前子各15克;唇绀,舌紫黯,心血瘀阻者加丹参30克,红花6克。
肾精不足
治法:补益肾精,充养脑髓。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附子6克,肉桂3克,熟地、山萸肉、茯苓、肉苁蓉各12克,山药、仙灵脾各15克,黄芪20克,麦冬9克,当归、五味子、炙甘草各10克。
加减:重症可加用鹿角胶(烊化)10克,龟板、鳖甲各15克以补髓填精;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加用牡蛎、石决明各15克,钩藤12克。
女性白带多中医辨证分型治
1、肾虚型
带下白带稀薄色淡,腰酸肢软,畏寒便溏,舌质淡白。可选用中药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牡蛎等组方,遵照医嘱剂量加水煎服,每日1剂。对于经久不愈的肾虚型带下者,也可以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剂量15克,分2次服用,具有补虚健体的辅助治疗功效。
2、脾虚型
带下色白、无臭味,患者少气乏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下肢轻度浮肿,舌苔白。宜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常给予含有党参、山药、茯苓、苍术、车前子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愈带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用15克。
3、湿热型
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小便黄赤,舌苔黄。宜采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可给予含有黄芩、黄柏、猪苓等组方的中成药治带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
4、肝火型
带下症状为阴部瘙痒,灼热刺痛,局部红肿,带下色黄、量多,伴口干舌燥,舌苔黄舌红。宜采用清热泻肝之法治疗,可选用由龙胆草、柴胡、车前子、山栀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苦胆草片内服,每日3次,每次5片。
白内障的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病程较长,药物及其他外治法仅适用于病变早期。在早期病变时行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延缓白内障的发展,提高视力。但如白内障已严重影响视力,已发展至成熟期或近成熟期时,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①肝肾亏损、肝肾俱虚
症状:白内障初期,晶状体混浊,视物模糊,伴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或石斛夜光丸等加减、或生熟地黄丸合皂角丸等加减。
②脾胃虚弱
症状:白内障初期,晶状体混浊,视物模糊,伴见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缓。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明目。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补中益气汤。
③肝经风热、肝热上扰
症状:晶状体混浊,视物不清,伴见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头痛目涩,尿黄便秘,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清热兼以疏风,明目退翳。
方药:防风散、石决明散加减。
④阴虚湿热
治法:养阴清热,宽中利湿。
方药:甘露饮加减。
中医治疗白内障验方
方1:枸杞熟地汤治老年性白内障
配方:枸杞子、熟地、黄精、首乌各15克,云苓、菟丝子、楮实子各12克,海藻、昆布各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滋补肝。肾,消痰软坚。主治老年性白内障。
方2:珍珠末治老年性白内障
配方:珍珠末1克。
制用法:口服珍珠末每次l克,每日3次,2周为l疗程。视力提高再服2周,以后改为每次1克,每日1次,维持半年。
功效:主治老年性白内障。
方3:决明汤治老年性白内障
配方:生石决明30克,草决明15克,谷精草、生地、赤芍、女贞子、密蒙花、白菊花、沙苑子、白蒺藜、党参、黄芪、黄芩各12克,炙甘草6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热,清肝明目。主治老年性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