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的独立性表现
三岁宝宝的独立性表现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大多数活动,包括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很可能是成人喜欢以“简单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对劳动和学习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三岁宝宝的独立表现
首先,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给1岁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孩子醒着时经常抱在怀里,或经常让他们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父母应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独立性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三岁宝宝吃什么营养好 三岁宝宝每日所需营养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份,三岁宝宝每日供给量应为35-40克。主要来源有肉、蛋、鱼、豆类和各种谷物类。
脂肪调节体温,保护神经和体内器官,促进维生素的吸收,三岁宝宝每日食谱中脂肪摄取量为30-40克。主要来源为动植物油、乳类、蛋黄、肉类和鱼类。
矿物质是宝宝骨骼和牙齿生长的主要原料,三岁宝宝食谱中每日保证600毫克。其中钙主要来源奶类、蛋类、鱼类、豆类等食物;铁主要来源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及绿叶菜;锌来源于花生、香蕉、豆类和动物内脏;碘来源于海带、紫菜及碘盐。
维生素维持宝宝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维生素A、B1、B2、C、D,主要来源蔬菜、水果、粗粮、豆、奶、蛋和肉。
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热能,三岁宝宝每日摄入量需140-170克。主要来源有谷类、豆类、食糖、蔬菜、水果等。
水维持体内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三岁宝宝每日应补充水分125-150毫升。
三岁宝宝的早餐饮食
三岁宝宝早餐吃蔗浆大米粥是很好的,用500克甘蔗和60克大米,甘蔗去皮后切段榨汁。大米煮粥后加入甘蔗汁,再沸后即可食用。百合花山药粥,需要十克百合花和三十克山药,三十大米和适量冰糖。山药洗干净后削皮,切薄片。大米洗干净后和山药放入锅中,加水熬粥,快熟时放入百合花。粥沸后加入冰糖。
三岁宝宝早上喝山药红枣粥比较好,先准备一些红枣、山药、粳米及盐。红枣泡软后洗干净,粳米洗净,山药去皮后切块;红枣、粳米及山药同时放入锅中煮粥。喝的时候可以放些盐即可。
三岁宝宝早餐可以吃番茄火腿蛋卷,用两个鸡蛋和半个番茄、一片火腿,还要一些盐、胡椒粉。鸡蛋打到碗里,西红柿和火腿切丁。西红柿丁及火腿丁炒香后倒入蛋液,等蛋液凝固的时候就把蛋饼卷起,煎到金黄色即可。
三岁宝宝早餐还可以吃黑米粥,黑米和大米一起煮粥就可以了。黑米内含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以益肝补脾,养胃滋肾。红枣粥也可以,红枣可以补气血和益肝健脾,可以治疗气血不足、贫血、慢性肝炎及营养不良等。
三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一切变化都要记在心里,这样子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三周岁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标准的身高还有体重更是要清楚,这样子才能知道自己地孩子成长是否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
三周岁宝宝身高体重以及其他技能标准都是非常值得期待和认识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宝宝如果发育不好,对一生都有影响。
首先,三岁宝宝身高体重范围如下:男宝宝身高范围是91.1-98.7厘米,体重范围是13.0-16.4千克;女宝宝身高范围是90.2-98.1厘米,体重范围是12.6-16.1千克。
其次,在语言发育上,三周岁的宝宝可以和成人进行简单地交谈,有时候会自己自言自语。家长可以问随心地指着一个东西问宝宝“这是什么”。这样可以增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
宝宝睡觉要用多高的枕头
因为每个宝宝的枕高度都不太相同,所以要因人而异。不过现在还和大人一起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尤其是男宝宝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性,应该在三岁左右与大人分床睡觉,现在枕那么高当然没有什么好处了,小心日后颈椎落下什么毛病,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6岁多的宝宝应当给他做一个高5厘米~6厘米的枕头,关键是宝宝睡着一定要舒服。
如何让宝宝独立睡觉
孩子上学前都要和父母睡,方便照顾
有人说,孩子在五岁前都要和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他们太小了,需要有人在晚上照顾他们,而且还能增加亲子情感。
宝宝三岁前就应该与父母分床睡,培养独立性
也有人说当宝宝三岁的时候,有些宝宝就会有明确的性别意识,如果与父母长期睡在一起,在以后的生活里,会对父母形成依赖,更为严重的会有恋父、恋母情结。
宝宝的睡眠质量差
中国爸爸妈妈在宝宝小的时候,怕宝宝晚上掉下床或者是踢被子,常常会把宝宝放到两人中间睡觉,方便他们的照顾,可是这样法尔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对宝宝的健康不利,宝宝睡在爸爸妈妈中间,周围全是被子,不小心就会让宝宝被被子压倒,而且很多人在睡觉的时候喜欢翻身调整睡姿,虽当时并不知道,但是孩子会在无意间打扰到宝宝睡觉,就更别说那些睡着后会打呼的爸爸妈妈了,张扬宝宝的睡眠质量会降低。而且爸爸妈妈睡觉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也会围绕着宝宝,那么宝宝就难以会吸到新鲜的空气,取之而代之的都是废气,便会让宝宝做噩梦。有的妈妈怕宝宝晚上着凉,就和宝宝一个被窝睡,那么妈妈身上的细菌、病毒便会伺机传染给宝宝,这样宝宝就会生病了。
宝宝难以独立
宝宝经常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虽然已经三、四岁了,但是还是会念着父母,那么日后就会对父母形成过度的依赖,难以独立,那么他也就没有自理的能力了 ,甚至会出现性别识别障碍,这种类型的孩子,日后的心理年龄是比较小的。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就会常常感到孤独寂寞,甚至会感到无助,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
影响夫妻关系
总是与宝宝一起睡的爸爸妈妈,这边是在溺爱宝宝,那么就一定会影响到夫妻关系。有了宝宝后,很多爸爸妈妈的生活重心就会放在宝宝身上,这也不是不正确的,可是如果过多的围绕着宝宝的话,那么夫妻之间就会减少沟通,而感情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了,还有些爸爸妈妈会因宝宝的教育问题而吵架,。就拿哄孩子来说,为了让宝宝安安静静的睡觉,夫妻俩便会轮流上阵,还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那么宝宝睡着之后,疲惫的两个人由该要怎样沟通感情呢?只怕是多说两句,就会被睡神打败吧。
那么宝宝几岁的时候分床好呢?
专家建议,爸爸妈妈应该在宝宝三岁的时候分床,在宝宝六岁的时候分房。在国外,很多家庭在宝宝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将他放在婴儿床上睡觉,但基于方便照顾,也会选择部分房。其实当宝宝在2、3岁的时候,就开始逐渐拥有自我意识。此事进行独自睡觉,不仅会让宝宝有自理和自立的能力,还会在日后不对父母产生过度的依赖,并且会把自己当作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个体存在。
和宝宝分床睡、分房睡对每个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让那个彼此让人拥有私人空间,提高睡眠质量。但是每个家庭也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而且年龄并不是主要的原因,而宝宝的独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建议父母,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具体能力来考虑什么时候和宝宝分床睡。
如何让宝宝感到分床睡的快乐
爸爸妈妈嘴还是在宝宝满三周岁的时候,培养他们拥有独立睡觉的好习惯,在分床睡的最初阶段你可能碰到一些问题,你可以实现做好准备工作,以避免宝宝认为你不爱他了,而抗拒一个人睡觉。
1.找个伴:若是宝宝比较敏感,父母可以让孩子和自己喜爱的玩偶作伴,安抚他的情绪。
2.打开房门: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有事情可以随时去找爸妈,这样宝宝比较有安全感。
3.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这一点需要宝宝来配合,你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来布置房间。宝宝自己动手后,心里会有参与的满足感,比较容易接受独眠的环境。
4.营造轻松的气氛:父母可以给宝宝讲个睡前故事,让宝宝将心情放松下来。你也可以在孩子的房间播放柔和的睡前曲,应避免节奏感过强的音乐。
5.父母的心绝对不能软: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与父母同睡,突然让他独睡肯定会有所抵触。遇到这类情况,父母一定不能心软,不能改变“独睡”的想法。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当宝宝生病或者遇到难过的事时,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睡,这样不但能安慰他,也能方便你照顾。
6.制定合理的分床计划:你可以和宝宝制定个“分床计划”比如周一到周五得自己睡,到了周六周日可以和爸爸妈妈睡。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宝宝会慢慢地独立起来,以后也会选择不和爸爸妈妈睡,独立睡觉了。
三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及发育状况
三周岁宝宝身高体重以及其他技能标准都是非常值得期待和认识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宝宝如果发育不好,对一生都有影响。
首先,三岁宝宝身高体重范围如下:男宝宝身高范围是91.1-98.7厘米,体重范围是13.0-16.4千克;女宝宝身高范围是90.2-98.1厘米,体重范围是12.6-16.1千克。
其次,在语言发育上,三周岁的宝宝可以和成人进行简单地交谈,有时候会自己自言自语。家长可以问随心地指着一个东西问宝宝“这是什么”。这样可以增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
再次,在精细动作上,三周岁的孩子可以独立或者合并地使用自己的每一根手指,可以自己画画涂鸦,这样对孩子的肌肉控制和集中力都有帮助。
再次,运动能力上,大部分的三周岁宝宝已经可以动作比较协调地跑步了。可以做一些诸如向上纵跳、立定跳远的动作。
最后,在认知能力和情感社交上。三周岁宝宝经常有自己的一个特别的遐想空间,开始认识表象思维。
此时的孩子能绕开行进中的障碍物跑到你的跟前;当你站在孩子对面不少于1.8米远的地方时,他能把皮球比较准确地扔给你了。
孩子能正确地区分大小不同的东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区分性别;会用积木独立完成搭多层高塔,能用绳子将各式各样、大小各异的珠子串起来;还能独立地用勺子搅动杯中的液体。
这时的孩子能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能够将自己的姓和名分开说;还能对一些日常动作进行命名;带孩子去一趟公园或超市,回来后孩子就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次简单的经历。
孩子能模仿大人随着音乐拍手、踏步、前进,也可以伴着音乐自由跳舞或做出有节律的动作;能和妈妈一起有韵律地说出他会的儿歌或歌谣;参加需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等待轮流进行的游戏时,能遵守轮流排队的规则;会主动向熟悉的人问声好。
对于一个三周岁的宝宝,与其相关的一切标准我们的家长都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其身高还有体重更是要清楚。三周岁的宝宝这个时候已经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并且能够模仿大人的一些行为,我们我们的家长对于这个时候的宝宝一定要给予一个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一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是可以看到一些一岁的宝宝有不同的差别,如体重、身高。那一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是什么呢?
生长指标
男宝宝体重7.21-14.00kg,身长68.6-85.0cm;女宝宝体重6.87-13.15kg,身长67.2-83.4cm。
能力指标
这阶段宝宝热衷于叽里呱啦地说话。宝宝独自站立时,能够将两手高举,也能弯下腰捡东西。
周岁宝宝发育标准
针对一周岁宝宝智力发育标准是什么?她们应该到达哪种程度?我们应该如何来对一周岁宝宝宝宝智力进行开发呢?下面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下1周岁宝宝的智能发育水平。
出生52周(12个月)是婴儿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行为模式会有飞跃性的发展,同时也是宝宝期的最后一个月,宝宝的独立性不断加强,应当积极作好即将过渡到幼儿期的准备。
大运动:放松把住宝宝的双手,宝宝能独自站立10秒钟以上;拉住宝宝一只手,能向前行走3步以上。
精细动作:宝宝能捏住小丸往瓶里投,但不一定成功;可以用手握住笔在纸上画,能在纸上留下笔道。
适应能力:会将瓶盖正确盖在瓶上。
语言:宝宝看到爸爸和妈妈时,能主动称呼“爸爸”和“妈妈”。
社交行为:父母向宝宝要东西时,他能主动给,并会松手把东西放在父母手中;给宝宝穿衣时知道配合父母,如穿衣时手会伸向袖口;穿裤时,会配合把腿伸直。
小提示:当然每个孩子的发育都是不同的,大致发育差不多就可以。但是当宝宝发育明显缓慢时请及时就医。
宝宝学校教育要抓住独立性萌芽关键期
小班的悦悦入学一周了,活泼可爱。可是李老师发现她的依赖性实在太强了,她什么事情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小便要老师给她脱裤子、穿裤子,午睡时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老师想让她自己做,她总是以“我不会”而拒绝。李老师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悦悦妈妈,悦悦妈妈无奈地说:“是啊,有一阵子,她老是要自己做,我还嫌她烦;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叫她自己做,她总是不肯。”
在李老师的耐心鼓励下,悦悦终于开始自己穿衣服了,老师大大地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下午,当妈妈来接悦悦的时候,悦悦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是吗?”悦悦妈妈一边回答着女儿,一边习惯性地把挂在教室外面的悦悦的外套拿下来,然后给她穿上。
这一现象在刚入学的小班的宝宝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宝宝0-3岁时,父母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喂养上,想方设法让宝宝吃得多,吃得好。这是对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还有一点很重要,却容易被很多父母忽视,就是宝宝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是幼儿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也是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有独立性的幼儿,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宝宝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如果宝宝的自理能力好,进入幼儿园后,就会在群体中表现出色,自信心也会增强。相反,一个自理能力差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时常有挫折感,无形中产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影响他的自信,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宝宝的上进心。
宝宝的这种独立性倾向,是一种积极的表现,父母一定要予以鼓励,并引导他学会“自己来做”。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宝宝的能力有限,虽然他想自己来,但常常还做不好。例如,自己吃饭,不仅吃得满脸、满桌都是饭菜,而且边吃边玩,饭菜都凉了,这时有些父母就干脆夺过勺子喂他了。孩子自己扣钮扣,也是好长时间扣不上一个,父母也会忍不住代劳。
2-3岁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关键期。这时,宝宝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他事事都想尝试自己做,尝试自己动作的力量和效果,他常常表示要“我自己吃”“我自己拿”,而且讨厌大人的帮助或干预。其实,当宝宝用手抓饭自己吃,用手来夺大人手里的勺子时,已经意味着独立性的萌芽。
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耐心指导不容易,但是应该坚持这样做。如果在宝宝独立性倾向正在发展的时候,没有给他适时的锻炼,错过了这个时机,孩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重,你再想让他自己做,就很困难了。同时,如果生硬地干预或限制孩子的独立行动,常常会遭到宝宝的拒绝,伤害他活动的积极性和独立性。
所以,一定要创设条件,让宝宝自己做,慢慢培养他的独立性。以下是具体操作的几点建议:
2-3岁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关键期。
进入幼儿园以后,再培养独立性已经晚了。
不要生硬地干预或限制孩子的独立行动。
创设条件,让宝宝尝试自己做。适时地给予宝宝必要的指导。
宝宝的这种独立性倾向,是一种积极的表现,父母一定要予以鼓励。
如果担心把宝宝的衣服、地板等弄脏,可以事先垫些毛巾或报纸等。
在时间充裕时,比如下午放学和晚上睡觉,尽量让宝宝自己做,如穿脱衣服等。
在宝宝自己做的时候,最好有大人在一旁鼓励,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适时的帮助。
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做得不够好而训斥宝宝,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尽量满足宝宝要求“自己做”的心理需求,让他自己做。
不要生硬地干预或限制宝宝的独立行动。如果时间紧,先与宝宝商量,让宝宝先试一两次,再由父母帮忙。
不要因为嫌宝宝烦,索性让他自己来,一点也不帮他,等着看他自己受不了挫折,再放弃。
尽量头一天晚上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好第二天宝宝要穿的衣服,提前准备好早饭,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