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如何预防
小儿高血压如何预防
儿童高血压的预防应视为是预防成人致死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一部分,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期做起。
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降低血压以减少或避免脏器受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应采用综合措施,对血压偏高的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做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
饮食上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
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经常看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的表现
【小儿高血压的表现】
孩子血压偏高,会有哪些症状呢?王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高血压患儿并无特别明显症状,这就要家长平时仔细注意孩子的状况。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会向家长说出自己头晕、头痛、乏力,或者上学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高血压预防方法
一、 改变膳食结构
1、 限盐:我国人群每日每人平均摄钠量折合食盐相当于7——20克,远高于WTQ建议的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标准,出不应该控制在10以下,待适应后再减至7克,争取3—5年达到5克的标准。
2、 增加钾的摄入:我国膳食普遍低钾,钠比钾比值偏高,北方尤甚。
在人体的盐分食入量限制以后,还要增加钾的摄入量,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的病发。
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月吃蔬菜12千克(相当于每天400克),水果每月1千克。
3、 增加钙摄入,钙可降低血压,我国人群普遍摄入不足,大部分人达不到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600毫克的标准。
在生活中大家要注意适量的食用一些奶制品,这样可有效的补充人体的钙质。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饮牛奶是增加钙的有效措施,也增加富含钙的其他事物如豆制食品及海产品等。
二、 防止超重和肥胖
防止超重和肥胖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从膳食摄入过多的热量;二是增加体育活动,这在做静态工作缺乏体力活动的人和儿童尤其重要。
防止超重减少膳食总热量应该减少食物中含量多的成分如脂肪、精制糖、糕点等,还要适当控制主食的进食量。
开展露天的体育活动也有助于减轻体重。有高血压危险倾向的人控制及减轻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小儿高血压如何预防
(1)减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上升到约为7%,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体重与血压直接有关,肥胖者高血压病发病率比正常者体重高3倍以上。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病首先都应减肥,必须在增加运动量的基础上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
(2)控制饮食:肥胖儿童每日摄入热量不应超过1300千卡。提倡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及粗粮等低热量食物,如胡萝卜、芹菜、生梨等;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汉堡包及巧克力等。
(3)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动植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能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少吃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如肥肉、奶油蛋糕、汉堡包、炸鸡块等,宜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小儿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你知道吗
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小儿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你知道吗?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
提起高血压,人们总以为是成年人的常见病,而无法想像小儿也可能患这种病。那么小儿怎样才算是高血压呢?
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大于12.8千帕(96毫米汞柱);
1个月~2岁的小儿大于14.9/9.8千帕(112/74毫米汞柱);
3~5岁大于15/10千帕(116/76毫米汞柱);
6~9岁大于16/10.4千帕(122/78毫米汞柱);
10~12岁大于16.8/10.9千帕(126/82毫米汞柱);
13~15岁大于18/11.5千帕(136/86毫米汞柱)。
超过上述标准就可确定为高血压。由于小儿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明显,家长们往往注意不到。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小儿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2.3%。
继发性高血压是原发性的4倍
小儿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占20%;继发性高血压可找到明确的病因,占80%。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不很明确,可能与遗传、饮食中含盐量过高、肥胖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有关。
如何预防小儿高血压
预防小儿高血压的方法有: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常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一、一般治疗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一般情况下可适量活动,以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并使患儿情绪愉快;
低盐饮食,必要时限制水份;
重度高血压时应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让患儿卧床休息;
病因治疗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肾上腺病变、主动脉缩窄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高血压,应针对不同的病因予以治疗。
二、降压药物的应用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胍乙啶:适用于各种肾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每日0.2mg/kg,分2~3次口服;
(2)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尤其当患儿有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静点1~4mg/(kg·min),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副作用有心动过速。
(3)哌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无心动过速副作用。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与利尿药及β阻滞剂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剂量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眩晕、无力。为了减少反应性晕厥,应减少首次剂量并于睡前服用。
(4)柳胺苄心定(labetalol):兼有α和β受体阻滞作用。起郊迅速疗效高、对心、脑、肾无不良影响。可用于轻、中、重度各型高血压。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抢救,开始0.25mg/kg,无效时10分钟后0.5mg/kg,缓慢静注,必要时最后一次静注1.0mg/kg,总剂量≤mg/kg。静脉注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降压作用平稳,有效后改成口服。
家长在照顾高血压患儿的时候,在其饮食的安排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限制钠盐摄入量。采用低盐饮食防治高血压病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重点。每天食盐量限制在2~2。5克(钠摄入量2000毫克左右)。对于早期高血压病严格限制食盐是很有好处的。年轻人血压虽正常,但直系亲属中有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也以低盐饮食为好。
2、多吃含钾高的食物。钾可以缓冲钠的不良影响。钾摄入量多,可使钠的排出增加,从而减低其升压作用。要使钾的摄入与钠保持1。5∶1的比例,对降低血压才有帮助。市场上出售的食盐代替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钾,但含量多少不等,采用时必须注意其说明。当前治疗高血压病常采用利尿剂,而利尿剂又有增加排钾和保留钾盐的不同类别,饮食上应如何配合,要听从医师的具体指导。
3、增加钙和镁的摄入。钙的摄入量每天应有800~1500毫克。镁缺乏时可引起血管痉挛。应用利尿剂治疗时需补充镁盐,每天每公斤体重应达到8毫克。此外,还需补充锌,每天可口服50~200毫克。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多的食品对防治高血压有益。
小儿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治疗小儿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呢?预防小儿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呢?小儿高血压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很隐蔽
“高血压?你说我儿子患了‘老年病’,有没搞错?我儿子才8岁,不是58岁!”每当我给患儿下高血压的诊断时,家长们总是如此愤愤不平。
8岁小孩,血压比正常成人还高
小明今年8岁了,除偶尔有喊头疼外,身体并无不适。妈妈认为小孩子哪会头疼,一定是撒娇或者是想偷懒不做功课,故一直没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期末考试结束时,学校组织学生们去游乐园游玩。紧张了几天的孩子们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高兴极了。小明与小伙伴们一起,玩了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林中飞鼠等项目。不久,小明就觉得头痛不适、恶心、呕吐,老师见状即送小明回家。路上小明不停地用手捶打着头部,把老师和同学吓坏了,于是将小明直接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时发现小明血压异常升高,达21.3/13.3千帕(160/100毫米汞柱),大大超过了该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血压,进一步检查发现小明患有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此病通常无明显症状,只在体检时才发现有高血压。较大的小儿往往能自诉有头痛或眩晕。严重的高血压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而出现抽搐、晕厥,通过肾动脉造影检查可确诊。目前这种病采用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医生让小明立刻入院治疗。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
提起高血压,人们总以为是成年人的常见病,而无法想像小儿也可能患这种病。那么小儿怎样才算是高血压呢?
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大于12.8千帕(96毫米汞柱);
1个月~2岁的小儿大于14.9/9.8千帕(112/74毫米汞柱);
3~5岁大于15/10千帕(116/76毫米汞柱);
6~9岁大于16/10.4千帕(122/78毫米汞柱);
10~12岁大于16.8/10.9千帕(126/82毫米汞柱);
13~15岁大于18/11.5千帕(136/86毫米汞柱)。
超过上述标准就可确定为高血压。由于小儿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明显,家长们往往注意不到。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小儿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2.3%。
小儿高血压症状
1、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升高的判断,新生儿超过10.7/6.7kPa,婴幼儿超过13.3/8.OkPa,学龄前儿童超过16.0/10.5kPa,学龄儿童超过17.3/12.OkPa,即可诊断高血压。任何年龄组血压超过20/13.3kPa即为重度高血压。持续严重高血压,或短期内血压快速升高,可出现高血压危象,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视物模糊或失明,甚至惊厥,昏迷,如不积极治疗,常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
2、肾损害症状常不明显,至晚期可出现夜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临床特点为男性化与高血压并存等;
3、嗜铬细胞瘤可有多汗、心悸、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症状,血中儿茶酚胺过多;
4、皮质醇增多症可有软弱、肥胖、体型变化、多毛、瘀斑等;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则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软弱、手足搐搦、多尿、烦渴等;
6、眼底改变分4度。Ⅰ度:正常眼底;Ⅱ度:可见局灶性小动脉痉挛;Ⅲ度:伴渗出或有出血;Ⅳ度:伴视乳头水肿。Ⅲ或Ⅳ度眼底改变提示恶性高血压,并可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的可能,应积极降压治疗。
高血压预防
高原发性高血压经过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使脑卒中、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使肾功能得以保持甚至改善。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提示,经降压治疗可能使冠心病病死率降低。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应该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治疗包括非药物及药物治疗两大类。血压家庭预防和非药物治疗。
1(一)合理膳食: 1、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6g为宜。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素菜和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 3、限制饮酒 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 (二)适量饮茶: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三)减轻体重:体重增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活动等方法达到。 (四)运动: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约6-7mmHg),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五)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气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意念的有道和气息的调整发挥自我调整作用。长期的气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低药量,并可使脑卒中发生率降低。 (六)其他: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戒烟等对高血压患者均十分重要。
2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因此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然而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过程中不能坚持科学治疗,陷进误区,从而给自身健康带来了伤害。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到是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小儿高血压的基础知识
小儿血压正常值因年龄不同而异,年龄愈小血压愈低。目前认为血压高于相同年龄段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低压)20毫米汞柱,或学龄前儿童≥110/70毫米汞柱,学龄儿童≥120/80毫米汞柱要考虑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一、病因
1、继发性高血压:
①、肾脏疾病;
②、血管病变;
③、内分泌疾病;
④、颅脑病变;
⑤、中毒及药物。
2、原发性高血压:
①、遗传;
②、性格;
③、饮食;
④、肥胖;
⑤、运动;
⑥、其他。
二、临床表现
小儿高血压的症状随血压增高程度、有无原发疾患及其严重程度而异。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诚意晕、头痛、恶心、呕吐,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继发的眼底、脑、肾脏及心血管的改变,表现为眩晕、视力障碍、惊厥、偏瘫、失语等高血压脑症状或心力衰竭症状。因此专家提醒,对惊厥、心力衰竭患儿必须测量血压。
此外,小儿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症状常不明显,至晚期可出现夜尿。某些疾患有特殊症状,如嗜铬细胞瘤可有多汗、心悸、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症状,血中儿茶酚胺过多。
当小儿高血压患者的皮质醇增多可有软弱、肥胖、体型变化、多毛、瘀斑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则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软弱、手足搐搦、多尿、烦渴等;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临床特点为男性化与高血压并存等。
另外,儿童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占多数,其中近半数与肾脏疾病有关。孩子不长个,家长首先想到营养问题或是生长激素不足。
三、治疗
对原发性高血压应首先试用非药物性治疗。注意规律的生活制度,消除各种精神紧张因素,加强饮食指导,限制含盐入量至2~2.5g/d,肥胖儿应降低体重,加强体育锻炼。如坚持1/2~1年后血压仍无下降趋势或有靶器官受累现象或有潜在疾病时可试用药物治疗。对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应针对病因治疗。
四、预防
儿童高血压的预防应视为是预防成人致死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一部分,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期做起,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降低血压以减少或避免脏器受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应采用综合措施,对血压偏高的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做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饮食上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经常看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避免吸烟,饮酒等。
高血压预防保健
成年人有病无病都应每年测量血压一次. 高血压患者都要长期与医务人员合作,找出自身的发病危险因素(如吸烟、家族史、肥胖、体力活动少等),作出预防保健对策,坚持执行。
高血压预防保健
高血压的预防保健也是一种基础治疗,高血压患者在服降压药的同时也要坚持预防保健。 降压药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要常服降压药。首选简便价廉的有效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可以调整剂量,但要保持血压稳定。不可血压一下降就停降压药,血压上升又服药,血压波动对健康更为不利。
高血压患者应每月找有关医生复查指导,不可自作主张,要把自己的感觉体会和想法如实告诉医生。 高血压是可防可治可控制的病,关键在本人重视,加强自我保健,既不可麻痹大意,也不必成为精神负担,物治疗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