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地使用喷鼻剂
怎样正确地使用喷鼻剂
病人患了鼻炎鼻窦炎以后,医生会推荐使用抗炎药物或抗组胺药物,这些药物一般都是通过喷鼻的方式作用于鼻腔局部来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病人采用正确的喷鼻方法,否则,即使使用了正确的药物也不能减轻鼻部症状。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喷鼻方法呢?下面就按步骤说明。
1,擤出鼻涕,可以再用生理性海水清洁鼻腔。
2,轻轻地晃动瓶子使药液充分混匀,拔掉瓶盖。
3,用右手拇指托在瓶底,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喷头的两侧,夹住喷头(见图)。
4,保持自然头位(不必抬头),用右手将鼻喷剂的喷头放进左侧鼻孔,喷头方向朝向自己左侧的眼睛,即朝向左侧鼻腔的外侧,保持瓶子基本竖直,不要过度倾斜。由于鼻腔的内侧是鼻中隔,所以不要将喷头朝向鼻腔的内侧,以避免喷在鼻中隔上。
5,轻轻地用鼻吸气,同时用右手指揿压小瓶,喷出1喷药液。可以按医嘱再喷1次。
6,将鼻喷剂换至左手,用左手将鼻喷剂的喷头放进右侧鼻孔,喷头方向朝向自己右侧的眼睛,即朝向右侧鼻腔的外侧。
7,轻轻地用鼻吸气,同时用左手指揿压小瓶,喷出1喷药液。
8,用纸巾擦干喷头,盖上瓶盖。
鼻喷剂使用一周或更长时间后,喷头可能会堵塞,应按下述方法清洁装置,一般每隔1周左右清洁喷头一次。
打开瓶盖,将喷头浸泡在温水中数分钟,有的鼻喷剂可以将喷头取下,直接放在温水中浸泡,然后用水冲洗,擦干,再将喷头装回到瓶子上。千万不要用针头捅戳喷头,以防损坏。
对于鼻炎鼻窦炎的治疗,以前常用的滴鼻液通常已经不选用,而改用鼻喷剂喷鼻,这种方法能使药液分布均匀、剂量容易控制。鼻喷剂使用方便、起效时间快、作用明显、副反应小,正日益得到普及,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一定能让患者重新获得顺畅的呼吸和清新的感觉。
常用的滴鼻剂有哪些
常用的滴鼻剂有哪些
常用的滴鼻剂有:1.血管收缩剂:主要为麻黄素类滴鼻液,可快速消除鼻黏膜充血肿胀,解除鼻塞,作用迅速而持久。鼻少量出血时,用药棉蘸少许麻黄素滴鼻液塞于出血侧鼻内,有止血作用。
2.鼻粘膜润滑剂:如复方薄荷油、石蜡油等,可减轻干燥症状,促进粘膜润滑。
3.抗过敏滴鼻剂和喷鼻剂:如地塞米松麻黄素、酮替芬、色甘酸钠滴鼻液以及伯克纳、辅舒良、雷诺考特、内舒拿喷鼻剂等,能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鼻黏膜的水肿和渗出。
4.抗菌素类滴鼻剂:如磺胺二甲嘧啶麻黄碱滴鼻液等,用于鼻塞伴脓涕的病人。
怎样使用滴鼻剂
只有正确的滴鼻方法,才能保证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滴药前把鼻涕擤干净,如果鼻腔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滴药时,患者后仰,头向后垂使鼻孔朝天,将药液滴入患侧或双侧,每侧4-5滴,滴后轻捏鼻翼数次,休息5分钟再起来,使药液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触。每日滴药3-4次。使用喷鼻剂时,头不要后仰,将药瓶的喷嘴插入鼻子,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以防鼻中的黏液和细菌进入药瓶。在一侧或双侧鼻孔中喷药后,轻轻地用鼻吸气2-3次。
滴鼻剂使用的3个小窍门
滴前保持鼻腔清洁。在使用滴鼻剂前,首先应清洁好双手。如果鼻腔分泌物较多,应尽量擤净鼻腔,以利于药物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触。否则,滴入鼻腔内的药液可能溶在鼻腔分泌物中,难以发挥药效。
滴时要注意仰卧、垂头。滴鼻时最常采用的姿势是仰卧垂头位,即平卧后,头尽量后仰,肩部可适当用枕头垫高,使鼻孔向上(与天花板垂直),最好头部垂下,使鼻腔低于口咽,避免药液流入咽腔。将药液滴入患侧或双侧,每侧3—4滴。药物滴入后,可能出现一些刺激症状,因此滴完药后用手指轻捏鼻翼数次,使药物布满鼻腔,保持滴药姿势3—5分钟再坐起,使药液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触,就可以避免药液流入咽喉引起不适。向鼻内滴药时,药剂的滴头尽量不要深入到鼻腔内或与鼻腔接触,以免污染药液。每日一般需滴药3—4次。
先用收缩血管的滴鼻剂。如果同时使用多种滴鼻剂,使用两种的时间应间隔3分钟以上,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同时需要使用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的滴鼻剂和有消炎作用的滴鼻剂,则应该先用收缩剂,这样能使鼻腔通畅,利于之后使用的消炎药物的分布和吸收。一些收缩鼻腔的药液,一般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一周。各种滴鼻剂还有其他注意事项,应在使用前咨询医生并详细阅读使用说明。
宝宝鼻塞怎么办
蒸汽熏鼻子:缓解轻度鼻粘膜水肿
很多聪明的家长都试过一些缓解宝宝鼻塞的小窍门,比如准备一杯开水放在宝宝鼻子边,通过吸入热腾腾的水蒸气来缓解水肿,或是在浴室里制造水蒸气,让宝宝去浴室里待一会,甚至用热毛巾来敷在鼻子上。其实这些做法都是有道理的,宝宝的鼻腔吸入水蒸气之后,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肿,也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不过,这些小窍门通常是见效快失效也快,如果宝宝的感冒还没有好,那么鼻塞的烦恼还是继续来袭。
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
如果宝宝的鼻腔里有太多的分泌物,比如鼻涕或是鼻屎,就会阻塞呼吸道。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只要擤鼻涕就可以了,有鼻屎也可以挖掉。但是太小的宝宝是不会擤鼻涕的,加上不会用嘴呼吸,所以鼻塞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大灾难。
因此,爸爸妈妈还是有必要来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可以将生理盐水滴鼻剂(可以自制,0.65%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中,以软化分泌物,并刺激宝宝把分泌物从后往前推,然后用球形吸鼻器将分泌物吸出。
也有医生认为,不应该给孩子使用吸鼻器,认为将有损鼻粘膜,其实正确使用且不要频繁使用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为了让宝宝呼吸顺畅,方便睡觉和喝奶,适当用一下也未尝不可。
小宝宝由于鼻腔较小,棉签显得过大了,其实并不实用。大点的孩子虽然可以放入棉签,但由于使用棉签时是一个从外向里推动的力,可能会将分泌物推得更深。
喷鼻药:缓解感冒引起的重度鼻塞
如果上述处理方法都无法缓解宝宝鼻塞,而宝宝又因为鼻塞睡不好,也无法好好吃奶,甚至挣扎大哭,那么就要考虑使用喷鼻药了。一些解充血的喷鼻药通过压缩鼻腔血管,使肿胀的粘膜萎缩,从而打通鼻腔。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给宝宝使用滴鼻药,尤其是大人的滴鼻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通常要使用不含麻黄素的滴鼻药。而且一天使用不能超过3次,不能连续使用3天,食用过多可能会产生反效果,造成更严重的充血。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抗胆碱药:传统药物为阿托品,对过敏性鼻炎并无明显效果。第四代即异丙托溴铵喷雾剂,喷鼻对流清涕、打喷嚏效果显著。将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还可有效缓解鼻塞,作用迅速。主要副作用有鼻干涩和鼻出血,需注意用量不可太大,喷鼻次数不可太频繁。
糖皮质激素:采用喷雾治疗效果较好,常用制剂包括0.5%可的松、0.025%倍氯米松等喷雾剂。糖皮质激素与其他抗过敏药联合效果显著。但要短程应用,且适应症主要为单独使用其他抗过敏药效果差时,即作为二线药物来用,且不主张使用口服或静脉滴注之途经。
减充血剂:又称缩血管剂,一般仅用于滴鼻,不作为口服用药。常用药物有麻黄素滴鼻剂和鼻眼净,根据流涕多少,每日数次滴鼻。应当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停药后可产生反跳现象,久用还可产生依赖性,且不良反应较多,故而这类药物目前已较少用于临床,不再作为过敏性鼻炎的常规用药。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主要有色甘酸钠喷雾剂和酮体芬口服剂。这类药物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一般用作预防复发。在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特别是患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可提前几天预防性服用酮体芬,每日1次;或在外出时随身携带色甘酸钠喷雾,遇有鼻不适先兆时,立即喷鼻1次。一旦过敏性鼻炎发作,这类药物无效,不要继续用药。
抗组胺药:对鼻痒、喷嚏、流清涕有良好效果,但对鼻塞无效果。目前已有两代抗组胺药,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敏、扑尔敏、非那根和乘晕宁等,第二代包括息斯敏、克敏能和西替利嗪。两代药物相比,以第二代作用时间更为持久,一般每日只需1次服药,并且无服药后的嗜睡副作用,是当前首选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
宝宝鼻塞的解决方法
1、蒸汽熏鼻子——缓解轻度鼻粘膜水肿
很多聪明的家长都试过一些缓解宝宝鼻塞的小窍门,比如准备一杯开水放在宝宝鼻子边,通过吸入热腾腾的水蒸气来缓解水肿,或是在浴室里制造水蒸气,让宝宝去浴室里待一会,甚至用热毛巾来敷在鼻子上。其实这些做法都是有道理的,宝宝的鼻腔吸入水蒸气之后,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肿,也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不过,这些小窍门通常是见效快失效也快,如果宝宝的感冒还没有好,那么鼻塞的烦恼还是继续来袭。
2、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
如果宝宝的鼻腔里有太多的分泌物,比如鼻涕或是鼻屎,就会阻塞呼吸道。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只要擤鼻涕就可以了,有鼻屎也可以挖掉。但是太小的宝宝是不会擤鼻涕的,加上不会用嘴呼吸,所以鼻塞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大灾难。
因此,爸爸妈妈还是有必要来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可以将生理盐水滴鼻剂(可以自制,0.65%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中,以软化分泌物,并刺激宝宝把分泌物从后往前推,然后用球形吸鼻器将分泌物吸出。
也有医生认为,不应该给孩子使用吸鼻器,认为将有损鼻粘膜,其实正确使用且不要频繁使用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为了让宝宝呼吸顺畅,方便睡觉和喝奶,适当用一下也未尝不可。
小宝宝由于鼻腔较小,棉签显得过大了,其实并不实用。大点的孩子虽然可以放入棉签,但由于使用棉签时是一个从外向里推动的力,可能会将分泌物推得更深。
3、喷鼻药——缓解感冒引起的重度鼻塞
如果上述处理方法都无法缓解宝宝鼻塞,而宝宝又因为鼻塞睡不好,也无法好好吃奶,甚至挣扎大哭,那么就要考虑使用喷鼻药了。一些解充血的喷鼻药通过压缩鼻腔血管,使肿胀的粘膜萎缩,从而打通鼻腔。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给宝宝使用滴鼻药,尤其是大人的滴鼻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通常要使用不含麻黄素的滴鼻药。而且一天使用不能超过3次,不能连续使用3天,食用过多可能会产生反效果,造成更严重的充血。
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咳嗽就加重了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白天咳嗽不明显,一到晚上就咳个不停。因为夜间平躺时呼吸道分泌物无法下流,会聚集在咽喉后部,引起咳嗽加重。可以在将床垫靠头一侧抬高成一个倾斜的坡度或是把宝宝上半身略垫高一些,能缓解症状。或者晚上入睡前,用喷鼻剂喷入鼻内,以减少鼻腔分泌,也能帮助缓解夜间咳嗽。
此外,哮喘是另一种可能引起夜间咳嗽的原因,如果你无法判断,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
如何合理搭配使用多种喷鼻剂
宝宝患鼻炎就医后,面对一些喷鼻剂、滴鼻剂,不少家长搞不清该如何用,为方便家长掌握使用方法,特介绍如下:
目前喷鼻剂或滴鼻剂大致可分为五大类:1、糖皮质激素类(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康酸莫米松、曲安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2、炎性介质拮抗剂暨抗组胺类(盐酸氮卓斯汀、盐酸左卡巴斯汀等);3、炎性介质阻释(色苷酸钠、酮替芬)类;4、收缩血管类(盐酸羟甲唑啉、盐酸赛洛唑啉、麻黄素等);5、其他类。
1、 激素类的使用已在前面一篇《如何正确使用激素类鼻喷剂》中做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
2、、炎性介质拮抗剂暨抗组胺类喷鼻剂可以与激素类联合使用,联合使用时仍然是早晨喷激素类,抗组胺类可以在中午及晚上用或仅晚上使用,作为对激素类治疗一种补充、协同,这样互补性使用既能减少二种药物的使用次数从而相对减少产生副作用的机率,又能节省医疗费用。如与色苷酸钠滴鼻剂或酮替芬滴鼻液联合,可以每种药每天使用二次,交替使用,不必同一时间同时用。如单纯使用抗组胺类,可以每天喷鼻3次,暨早晨起床一次,下午一次,睡前一次。
3、炎性介质阻释类滴剂或喷剂,有些医院仅有色苷酸钠滴眼液,可以用来滴鼻腔,这类药可以与抗组胺类联合交替使用,每种每天二次,也可以与激素类联合使用,同样是早晨用激素类,中午及晚上或仅晚上用此类滴鼻剂。如单独使用可以每天3-4次,每次每侧鼻腔2-3滴;酮替芬滴鼻剂每天2-3次,每次每侧鼻腔1-2滴。
4、血管收缩类,此类鼻喷剂或滴剂仅适应于过敏性或急性鼻炎发作,鼻甲高度水肿导致鼻腔完全堵塞或鼻窦炎患儿,使用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鼻腔或鼻窦内分泌物排除,使用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周内,如确需继续使用应停3天后再用,仍不超过一周,因此类药物有反跳作用,使用时间长了反而会加重鼻塞甚至导致药物依赖性鼻炎。此类药物与其他喷剂滴剂联合使用时应该先用,待鼻腔肿胀黏膜收缩、分泌物排除后再用另一种药。一天使用2-3次为宜。
5、其他类:目前市场已有多种械(准)字号而不是药(准)字号喷鼻剂,如生理海水、活性银离子等等及其他一些具有消炎抗过敏作用的喷剂。这些喷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喷剂联合交替使用。
另外大佛水喷雾剂是一种具有多种抗原成分的鼻腔黏膜收缩脱敏药,喷鼻腔后会诱发喷嚏,对部分能耐受的患儿可以单独使用。
如何预防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们应积极的预防分泌性中耳炎。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呢?下面就根据专家的介绍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1、保持外耳道的干爽,尽量不要进水,洗澡游泳后,可以将一侧耳朵向下,空出里面的水,或用干布擦拭耳廓等容易清理的地方。
2、帮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清洁卫生;
3、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应及早治疗。如果鼻涕多,擤涕时适合采用吸入而后吐出或一侧擤的方法,不要过分用力,以防鼻涕进入鼓室引起感染;
4、鼻和鼻咽部的炎症导致咽鼓管阻塞时,应及早使用喷鼻剂,使鼻腔黏膜收缩、咽鼓管通畅,令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促进中耳内的渗出物及时吸收。
以上就是专家做出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看了上面的介绍,也希望家长们能及时给自己的孩子进行预防。
鼻炎不能滥用喷鼻剂
鼻黏膜血管收缩喷剂,与医生处方的鼻用激素成分有别,长期依赖会令血管不断扩张和收缩,易致药效‘失灵’,甚至鼻腔黏膜下组织肥厚而出现药物性鼻炎”。有些患者因长期鼻塞,单纯应用鼻腔喷剂治疗,而且应用比较随意,一天累计多达5—8次,十分危险。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因此疗程不宜超过一周,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同时,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根治过敏性鼻炎的特效药,对于“可以药物显著根治”等夸大的宣传,切忌随意使用。发生过敏性鼻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化治疗。
鼻子干燥怎么办
1.加湿器
改善外部环境条件是首要缓解方式,秋冬季节空气湿度降低,所以需要使用加湿器增加环境的湿度,可以很好的缓解鼻子干燥,预防再次出血。
2.喷鼻喷雾
改善内部环境是最直接的缓解方式,使用喷雾增加鼻腔内湿润度,增加黏膜水分,就可以很好的改善鼻子干燥。
3.润滑性滴鼻剂
润滑性滴鼻剂滴鼻也是改善鼻腔内部环境的方法,它可以防止黏膜水肿,调节渗透压和黏度,促使鼻黏膜分泌增加,减轻鼻子干燥症状。
4.涂香油
在鼻前庭涂香油同样也能改善鼻腔内部湿润度,形成一层保湿层,使鼻腔不那么干燥。
5.热敷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也是缓解的方法,使用热毛巾敷鼻子扩张毛细血管,增加鼻腔分泌物就能缓解鼻子干燥症状。
怎样正确地使用喷鼻剂
1,擤出鼻涕,可以再用生理性海水清洁鼻腔。
2,轻轻地晃动瓶子使药液充分混匀,拔掉瓶盖。
3,用右手拇指托在瓶底,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喷头的两侧,夹住喷头(见图)。
4,保持自然头位(不必抬头),用右手将鼻喷剂的喷头放进左侧鼻孔,喷头方向朝向自己左侧的眼睛,即朝向左侧鼻腔的外侧,保持瓶子基本竖直,不要过度倾斜。由于鼻腔的内侧是鼻中隔,所以不要将喷头朝向鼻腔的内侧,以避免喷在鼻中隔上。
5,轻轻地用鼻吸气,同时用右手指揿压小瓶,喷出1喷药液。可以按医嘱再喷1次。
6,将鼻喷剂换至左手,用左手将鼻喷剂的喷头放进右侧鼻孔,喷头方向朝向自己右侧的眼睛,即朝向右侧鼻腔的外侧。
7,轻轻地用鼻吸气,同时用左手指揿压小瓶,喷出1喷药液。
8,用纸巾擦干喷头,盖上瓶盖。
宝宝鼻塞怎么办
哪些原因会引起宝宝鼻塞?
哪些原因会引起宝宝鼻塞?一般来说鼻塞是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常见症状,分泌物的增多阻塞了鼻腔,水肿的鼻粘膜也使得呼吸道变得更狭窄。此外,也有单纯因长期不清理鼻腔而导致鼻痂过多,影响了呼吸道的畅通。
宝宝鼻塞怎么办?
蒸汽熏鼻子:缓解轻度鼻粘膜水肿
很多聪明的家长都试过一些缓解宝宝鼻塞的小窍门,比如准备一杯开水放在宝宝鼻子边,通过吸入热腾腾的水蒸气来缓解水肿,或是在浴室里制造水蒸气,让宝宝去浴室里待一会,甚至用热毛巾来敷在鼻子上。其实这些做法都是有道理的,宝宝的鼻腔吸入水蒸气之后,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肿,也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不过,这些小窍门通常是见效快失效也快,如果宝宝的感冒还没有好,那么鼻塞的烦恼还是继续来袭。
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
如果宝宝的鼻腔里有太多的分泌物,比如鼻涕或是鼻屎,就会阻塞呼吸道。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只要擤鼻涕就可以了,有鼻屎也可以挖掉。但是太小的宝宝是不会擤鼻涕的,加上不会用嘴呼吸,所以鼻塞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大灾难。
因此,爸爸妈妈还是有必要来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可以将生理盐水滴鼻剂(可以自制,0.65%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中,以软化分泌物,并刺激宝宝把分泌物从后往前推,然后用球形吸鼻器将分泌物吸出。
也有医生认为,不应该给孩子使用吸鼻器,认为将有损鼻粘膜,其实正确使用且不要频繁使用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为了让宝宝呼吸顺畅,方便睡觉和喝奶,适当用一下也未尝不可。
小宝宝由于鼻腔较小,棉签显得过大了,其实并不实用。大点的孩子虽然可以放入棉签,但由于使用棉签时是一个从外向里推动的力,可能会将分泌物推得更深。
喷鼻药:缓解感冒引起的重度鼻塞
如果上述处理方法都无法缓解宝宝鼻塞,而宝宝又因为鼻塞睡不好,也无法好好吃奶,甚至挣扎大哭,那么就要考虑使用喷鼻药了。一些解充血的喷鼻药通过压缩鼻腔血管,使肿胀的粘膜萎缩,从而打通鼻腔。
过敏性鼻炎总是打喷嚏怎么治疗好
一、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效果好,对鼻痒、喷嚏、流清涕有良好效果,但对鼻塞无效果。目前已有两代抗组胺药,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敏、扑尔敏、非那根和乘晕宁等,第二代包括息斯敏、克敏能和西替利嗪。两代药物相比,以第二代作用时间更为持久,一般每日只需1次服药,并且无服药后的嗜睡副作用,是当前首选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总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喷雾治疗效果较好,常用制剂包括0.5%可的松、0.025%倍氯米松等喷雾剂。糖皮质激素与其他抗过敏药联合效果显著。但要短程应用,且适应症主要为单独使用其他抗过敏药效果差时,即作为二线药物来用,且不主张使用口服或静脉滴注之途经。
三、抗胆碱药是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打喷嚏的要,传统药物为阿托品,对过敏性鼻炎并无明显效果。第四代即异丙托溴铵喷雾剂,喷鼻对流清涕、打喷嚏效果显著。将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还可有效缓解鼻塞,作用迅速。主要副作用有鼻干涩和鼻出血,需注意用量不可太大,喷鼻次数不可太频繁。
四、减充血剂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又称缩血管剂,一般仅用于滴鼻,不作为口服用药。常用药物有麻黄素滴鼻剂和鼻眼净,根据流涕多少,每日数次滴鼻。应当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停药后可产生反跳现象,久用还可产生依赖性,且不良反应较多,故而这类药物目前已较少用于临床,不再作为过敏性鼻炎的常规用药。
鼻塞是感冒吗?这些因素也会引起鼻塞
1.不良的环境刺激
约1/3的鼻塞患者的鼻道内炎症并非由过敏引起。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儿科学系教授gerald b. lee博士表示,如果过敏原检测为阴性,你的鼻塞也许是由于非过敏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是很常见的非过敏性鼻炎,由香烟烟雾、香水或干空气的刺激引起。温度的波动也可能引起鼻塞。
缓解方法:
建议远离致病源。如果无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解充血药或者含抗组胺、皮质类固醇成分的喷鼻剂。
2.药物依赖
解充血喷鼻剂(例如羟甲唑啉)对过敏和感冒往往有奇效,但连续使用不应超过3天。过度用药会导致“反弹性鼻塞”,也就是药物依赖。当你想停药时候,鼻塞就会复发甚至加重,结果就是继续用药,如此恶性循环。
缓解方法: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你应该努力戒断这种药物依赖。如果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做到,可以求助医生,使用口腔或鼻腔类固醇药物或许也有所帮助。
宝宝鼻塞可以喝姜水吗
新生儿鼻塞不可以喝姜水。
鼻塞与鼻内分泌物阻塞或鼻黏膜水肿有关。观察一下鼻腔内是否有分泌物阻塞。若有粘稠或干涩的分泌物阻塞,用温湿毛巾敷鼻或海盐水喷鼻,利于分泌物排出;若鼻黏膜肿胀,可用羟甲唑林等缓解黏膜肿胀的喷鼻剂,会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