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训练方法
运动的训练方法
运动金字塔(Sports Pyramid),位于运动金字塔顶端的是每周两次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使人的骨骼坚硬、肌肉强壮、加快新陈代谢。强壮的肌肉还有助于消耗更多的热量,这对减肥也是非常有益的,实际上这种运动不但会降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对糖尿病、结肠癌等其他一些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做这类运动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散进行。如每次10分钟,共做3次。如果要想减肥的话,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小时。
第一种
生活中的运动。次数:每天数次。时间: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强度:适中。这类活动主要包括走路、爬楼梯、骑车上班、园艺活动、家务、逛街、购物等。在这其中最好的是走路、骑车和园艺。如果平时没有机会做园艺,可多走路和骑车,最好每次能坚持30分钟以上。家务劳动中,擦窗、拖地、洗衣服都能起到不错的运动效果。
第二种
伸展运动。次数:每周5—7次。时间:6—10个动作,每个持续30秒。强度:伸展至有拉紧感。这类运动主要包括瑜伽、拉筋动作、柔软体操等。上班族应多做肩颈背部的拉伸,比如站在墙边,双手沿墙不断向上伸的“爬墙运动”;双手在身后握拳拉伸背部;手举过头顶,腰部后弯,拉伸腹部。
第三种
有氧运动和休闲运动。次数:每周3—5次。时间:每次20分钟以上。强度:中等偏高。有氧运动有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登山、有氧舞蹈、健身操等;休闲运动包括网球、篮球、高尔夫等球类运动。这类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休闲运动还能陶冶情操。体重较重的人,可以首选游泳,以减轻关节负重。
第四种
肌肉运动。次数:每周2—3次。时间:每10个动作为1组,做1—3组。强度:略超肌肉负荷。包括重量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撑、拉力带等。日常生活中肌肉力量训练最容易被忽视。有氧运动对肌肉的影响很小,所以每周要抽出时间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适合日常训练的有仰卧起坐、起卧撑(先做一个俯卧撑,然后收腿、站起来,再重复上述动作),还可以用哑铃进行一些上肢的负重练习。
第五种
静态活动。不要连续超过60分钟。这类活动包括看电视、玩电脑、工作等,虽然坐着也能消耗能量,但量很小。最好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比如上班族,可以规定自己每次上完厕所回来后站3分钟,或做上一组伸展运动。
心绞痛适宜运动训练吗
一、选择运动项目
一般以步行、等有氧运动为主要推荐项目。运动前后及运动中应进行准备活动、整理运动和伸展性体操,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同时,要避免受伤,促进恢复。最近,曾有人利用器械提高下肢肌力,效果很好。
二、运动强度
缺血性冠心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症和肥胖症,其中高血脂症是三大生命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从脂代谢角度决定运动强度是很重要的。研究认为,应由达到脂质最大消耗量时的心率决定运动强度,这个运动强度相当于AT水平,即50~60%最大摄氧量强度或稍低水平。
三、一次运动的时间
一般推荐运动热消耗量是300千卡/日,如果按这种强度进行运动的话,需持续运动30~60分钟。为降血脂则必须持续运动20分钟以上,否则很难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要适当 但是如果你是比较严重的就应该卧床休息了。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应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以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最大活动量以不发生心绞痛症状为度。但应避免竞赛活动和屏气用力动作,并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婴儿大运动训练
宝宝从出生至一个月称为新生儿期,一天半数以上处于睡眠状态。1个月以后的宝宝觉醒的时间增多,白天的浅睡比较多,还不能区分昼夜;2个月时,逐渐能区分昼夜了,白天觉醒时间长,晚上能睡长觉;不经过有计划的练习,3个月的宝宝支持头部的颈部肌肉尚不发达,还不能很好的支撑头部。所以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发育的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大动作训练:
1、抬头练习:对一个月内的宝宝进行训练时,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家长在宝宝头顶上方唱歌或者用玩具发出声音吸引宝宝,一开始吸引宝宝抬头,逐渐可以达到让宝宝抬头挺胸的效果。每次练习可根据宝宝情绪控制在3-10分钟内,每天可重复数次。抬头练习能很好地锻炼宝宝脖子和脊椎的力度,在新生儿时期就经常进行俯卧位练习的婴儿,满1个月的时候就能将头抬起数秒,头能摆正不歪,抱起来时脖子不会太软;2个月时可以在俯卧位抬头呈45度,到了3个月时就能用双臂支撑着挺起头和胸部,上举到90度。抬头练习不但能锻炼颈肌、背肌和胸肌,加快宝宝的发育,而且宝宝抬头后周围环境的一切都会映入眼帘,他就能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更好地探索着这个五彩缤纷的未知世界。
2、转头练习。妈妈让宝宝面超前,背靠着妈妈胸腹,抱起孩子。宝宝的头颈部由于靠在妈妈身上,比较容易竖起头。此时,让爸爸或者其他人在宝宝旁边边用玩具逗引他边说:“宝宝看这边,爸爸在这呢!”宝宝会随着玩具出现的方向左右转头寻找,他会觉得很有趣。转头运动同样可以训练宝宝的颈部肌肉,而妈妈这种抱姿也为宝宝直视周围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每次练习5分钟左右,时间不宜过长。
3、足蹬练习。宝宝俯卧练习抬头的时候,会存在匍匐反射,双下肢仍然交替做蹬的姿势。这是家长要用手顶住宝宝的足底,给他一点蹬的力量。这样做有利于促进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正常发展。
4、翻身练习。3个月时,让宝宝仰卧,在宝宝的一侧拿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训练他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开始时家长用手托住婴儿一侧的手臂和背部慢慢推向一侧,帮助小儿翻身。冬天衣服穿得比较多,翻身可能有一定困难,可以安排在临睡前或洗澡前练习。每日2-3次,每次几分钟。坚持锻炼可以使腰部的肌肉力量增加。
5、扶站练习。宝宝2-3个月大时,用双手托住婴儿腋下使其站立,让他体验直立的感觉,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大动作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宝宝尽早掌握运动技巧,促进运动机能的发展。但家长切记凡事应有度,切勿揠苗助长,适得其反。要牢牢遵循“宝宝喜欢则继续,宝宝不喜欢就立即停止训练”的原则。身体的健康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而心灵的健康则需要细心的呵护。
莲房的营养价值 清除自由基
利用莲房原花青素在清除自由基以及抗脂质过氧化方面所表现的出来的生理活性,能够有效减轻大强度运动训练致小鼠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损伤,对大强度运动训练小鼠的骨骼、心脏、肝脏及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性依赖关系。
平板支撑3分钟什么水平 练核心同时有氧运动不可少
其实,单纯的做核心训练效果不是特别的大,最佳的方式是做完核心训练后搭配有氧运动训练,如慢跑、游泳、跳绳等。
心绞痛如何锻炼呢
①根据心衰程度安排。良好的或比较好的心脏功能是运动训练的一个先决条件。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晚期心衰患者不应进行运动训练,以防导致心衰加重。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量的床上或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生活能基本自理的状况,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②掌握最大运动耐量。运动训练前最好在医生监护下作平板或脚踏车运动试验,以此来判断患者最大运动耐量。最大运动耐量的标准通常以心率来表现。在做运动训练时的最大心率应低于运动试验时测得的达到最大运动耐量时的心率,决不能超越这个界线。
③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提倡进行持续的中度肌肉活动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具体运动方式可根据个人爱好及病情来选择。运动应从小量开始,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加重。
④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每次运动训练时都应有3个步骤,即5—10分钟屈伸关节,逐渐增加运动量的“预热”过程;20~30分钟的运动过程:5—10分钟逐渐减少运动量,并做一些整理动作直至停止的过程。这样的运动训练每周至少要有3次,若持续8周以上,就会使运动耐力明显增加,疲劳感消失,休息时心率和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同时由于运动促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心肌供血较以前增多,使得心肌血氧供需失衡这一矛盾得到缓解。
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运动前应备好硝酸甘油片并随身携带,运动中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l—2片。
自闭症孩子进行运动训练
1、顺应学生的兴趣,增加训练的游戏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闭症孩子也是这样。在训练时如果孩子注意到一样玩具,就应当顺势引导,教他这种玩具的玩法。然后通过这种游戏将其他玩具引入到游戏中,使他们在无意之中学到一些玩具的游戏方法,积累游戏经验,加强大运动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本身的运动计划能力。
2、做好示范。
一些游戏需要老师做好示范性的动作,在确信孩子对某种教具产生注意时,应当迅速示范相应的游戏方法,应当注意的是,示范要正确,示范完之后要协助学生去完成游戏活动,以巩固他所观察到的游戏方法。
3、做好辅助并注意辅助的适时减退和消失。
自闭症在做一些游戏是由于感觉统合能力差,很难正确把握一些游戏训练的动作和方法,因此,要给他们一些必要的辅助来完成游戏训练活动。当然,在做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能力发展情况逐步减少对他们的辅助,直至消失辅助,能独立完成游戏训练活动为止。
4、多种训练器材多种方法相结合。
在训练时要注意多种训练器材和多种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加训练的趣味性,而且能使自闭症同时得到更多方面能力的锻炼。这比单纯的训练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这个运动训练的过程引导孩子多开口讲话,多与其他人进行团队合作,提高与外界接触的频率,让他们抹去自卑的心理。
运动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
运动训练可于妊娠3~4个月开始。训练时孕妇应仰卧,全身尽量放松,先用手在腹部来回抚摸,然后用手轻戳腹部的不同部位,并观察胎儿的反应。开始时动作宜轻,时间宜短,几周后,胎儿就逐渐地适应了这种训练方法,能积极做出一些相应的反应。这时,可稍延长训练时间,每次以5分钟为宜。
到了妊娠6个月以后,可以轻轻拍打腹部。到妊娠7~8个月训练高峰时,每次也不宜超过10分钟。
运动训练时,手法一定要轻柔,一定要坚持每日进行。另外在妊娠早期和分娩前期都不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