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和虾可以一起吃吗 虾仁上汤苋菜
苋菜和虾可以一起吃吗 虾仁上汤苋菜
1、鲜虾去虾丝虾头和壳,把姜片,蒜和肉末备用
2、苋菜摘掉老根老叶后用淡盐水泡十分钟,然后沥干备用。
3、热油锅,下姜片,蒜,肉末和虾仁炒至变色
4、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并加入洗好的枸杞子一起煮开。
5、水开后加入苋菜煮至熟,加盐调味即可。
苋菜怎么吃 苋菜汤的做法
苋菜汤是用苋菜为主要食材做成的家常汤菜,口味清新,营养丰富,有开胃消食、利水通便等作用,苋菜可以和排骨、海带、虾仁等一起炖汤喝,夏天喝上一碗苋菜汤,还能消暑解渴,尤其适合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
宫外孕患者术后如何进行饮食
鸡丝炒宽菜:苋菜500克,鸡脯肉100克。将苋菜洗净,去根,切成每段约3厘米长,鸡脯肉切丝。炒锅中放水,先悼苋菜,沥干;锅中放油,待六成热,炒鸡丝使变色,加盐、味精、清汤,倒入苋菜,搅匀,水沸5分钟后即可食用。觅菜,味甘性寒,清热行水,养血凉血;鸡脯肉含蛋白质、维生素,可养肝补肝。
虾仁海参羹:海参150克,虾仁若干,其他佐料。先将海参放锅内,加清水,用小火烧开后离火,发胀至软,剖开刮净内脏,洗净后再用开水烧开炯至发透,切成肉丁;把虾仁用黄酒浸软。锅内放鸡汤,人海参、虾仁,加盐后煮沸20分钟。加味精、胡椒粉,湿淀粉勾薄芡,装入场盆,即可食用。虾仁含丰富的蛋白质、磷、铁、维生素,能补肾壮阳;海参填精益髓,助阳益阴。
蒜味圆鱼汤:约200克重的圆鱼1条,杀后开水烫,去外衣、内脏,洗净;去皮大蒜20克,稍微敲碎。将圆鱼放汤碗中,加黄酒、姜块、葱段、盐,先蒸20分钟,捞去姜、葱,加蒜、味精、水适量,再放蒸笼内蒸40分钟,喝汤及肉。圆鱼,即鳖,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养肝阴而活血和血;蒜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并有挥发油、蒜味素,可利水活血。
参芪母鸡:老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淮山药50克,大枣50克,黄酒适量。将宰杀去毛及内脏的母鸡,加黄酒淹浸,其它四味放在鸡周围,隔水蒸熟,分数次服食。具有益气补血作用。适用于流产后的调补。
苋菜和虾如何做出美食
苋菜虾仁馄饨的做法
1、苋菜择洗干净。
2、葱姜切碎末。
3、肉馅加入葱姜沫、料酒、食用油、盐、虾皮味精调拌均匀。
4、苋菜吸入开水锅中淖一遍水,捞出浸入凉水沥净水分。
5、虾去皮挑去虾线剥成仁,用料酒腌制10分钟,苋菜切沫。
6、苋菜、香油加入肉中调拌均匀。
7、取馄炖皮包入馅料,另取一个虾仁放到肉馅上。
8、折叠封口捏好。
9、包好的馄炖。
10、包好的馄炖下入开水锅中煮熟。
11、碗中加入适量生抽、香香菜沫,煮好的馄炖勺入碗中,调拌均匀。
12、煮好的馄炖皮薄馅大透出虾仁的颜色很是诱人。
虾仁上汤苋菜
1、鲜虾去虾丝虾头和壳,把姜片,蒜和肉末备用
2、苋菜摘掉老根老叶后用淡盐水泡十分钟,然后沥干备用。
3、热油锅,下姜片,蒜,肉末和虾仁炒至变色
4、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并加入洗好的枸杞子一起煮开。
5、水开后加入苋菜煮至熟,加盐调味即可。
上汤苋菜的做法
苋菜有白苋菜和红苋菜之分,其营养价值丰富,苋菜的做法中属上汤苋菜最为常见,之所以上汤苋菜常见是因为它的做法简单,味道鲜美所以深得人们的喜爱;以下就是它的做法,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材料:
苋菜400克,蒜头2瓣,高汤3勺,盐,食用油
做法:
1.苋菜择去老根烂叶,洗净沥干,大蒜拍成蒜粒;
2.热锅入油至七成热,下苋菜翻炒;
3.待锅中苋菜塌下去时,放蒜粒,倒入高汤炒匀(苋菜本身会出水),闭盖中火焖煮一会;
4.苋菜煮软后,加盐调味,即可起锅。
红苋菜营养价值
苋菜的维生素C含量高居绿色蔬菜第一位,它富含钙、磷、铁等营养物质,而且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还能促进儿童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如果按照「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的说法,苋菜理应归属「菜根」一类。过去认为,吃菜根,一可以食贫,二可以习苦,对於现代人富贵病增多的情况来说,苋菜是最适当的保健食物了。
食疗作用
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菜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保健食谱
1.凉拌苋菜苋菜500克,大蒜子5克。将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菜放入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此菜清淡凉爽,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痞满等病症。
2.苋菜豆腐汤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火上,加入食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后下海米和豆腐块,用少许盐焖1分钟,再加水和适量盐;将汤烧开,下苋菜一滚即离火装碗,调味精即可。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炒苋菜苋菜250克,虾仁20克。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入虾仁,炒熟。起锅时入盐少许即可。此菜具有补虚助长的功效,尤宜儿童食用。
红苋菜的营养价值大家应该了解了,它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的价值都是很高的,现在很多的野菜都是大家在平时经常吃到的,生活条件好了,反而越发喜欢吃野菜了,不仅野菜的味道好,更重要是有营养,而且是纯天然的。
苋菜和虾能一起吃吗
营养医师介绍苋菜是可以和虾一起吃的,虾肉历来被认为既是美味,又是滋补壮阳之妙品,让你每一天都精神饱满,充满“正能量”。
我们也可以来吃虾的禁忌。
1、和维生素C同食或可致砷中毒。
2、与南瓜同食会引起痢疾,可以用黑豆、甘草解毒。
3、生吃虾肉与果汁同食会腹泻,这是所有海鲜类食物都要小心的。
4、与黄豆同食会消化不良。
5、与红枣同食会中毒。
6、与猪肉同食,会产生肝肾衰竭。
7、河虾与番茄同食易中毒。
虾皮炒苋菜的做法
1、苋菜洗净备用。
2、入沸水中略焯变软捞出放凉备用。
3、虾皮提前用水略泡洗净。
4、准备焯好的苋菜和洗好的虾皮。
5、锅中放入适量油,入虾皮炒香。
6、当虾皮开始变色时,加入一勺料酒。
7、炒至虾皮金黄,加入蒜碎和干红椒。
8、加入苋菜。
9、炒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出锅。
红苋菜和虾可以适当一起食用。建议平时饮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另外要加强身体锻炼,每周至少进行体育活动3-5次,如球类运动、游泳、骑车、跑步等,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身体健康传统医学认为,苋菜性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苋菜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股肌肉痉挛。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和虾如何做出美食?
苋菜虾仁馄饨的做法
1、苋菜择洗干净。
2、葱姜切碎末。
3、肉馅加入葱姜沫、料酒、食用油、盐、虾皮味精调拌均匀。
4、苋菜吸入开水锅中淖一遍水,捞出浸入凉水沥净水分。
5、虾去皮挑去虾线剥成仁,用料酒腌制10分钟,苋菜切沫。
6、苋菜、香油加入肉中调拌均匀。
7、取馄炖皮包入馅料,另取一个虾仁放到肉馅上。
8、折叠封口捏好。
9、包好的馄炖。
10、包好的馄炖下入开水锅中煮熟。
11、碗中加入适量生抽、香香菜沫,煮好的馄炖勺入碗中,调拌均匀。
12、煮好的馄炖皮薄馅大透出虾仁的颜色很是诱人。
虾仁上汤苋菜
1、鲜虾去虾丝虾头和壳,把姜片,蒜和肉末备用
2、苋菜摘掉老根老叶后用淡盐水泡十分钟,然后沥干备用。
3、热油锅,下姜片,蒜,肉末和虾仁炒至变色
4、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并加入洗好的枸杞子一起煮开。
5、水开后加入苋菜煮至熟,加盐调味即可。
宫外孕患者的饮食疗法
1.鸡丝炒宽菜:苋菜500克,鸡脯肉100克。将苋菜洗净,去根,切成每段约3厘米长,鸡脯肉切丝。炒锅中放水,先悼苋菜,沥干;锅中放油,待六成热,炒鸡丝使变色,加盐、味精、清汤,倒入苋菜,搅匀,水沸5分钟后即可食用。觅菜,味甘性寒,清热行水,养血凉血;鸡脯肉含蛋白质、维生素,可养肝补肝。
2.虾仁海参羹:海参150克,虾仁若干,其他佐料。先将海参放锅内,加清水,用小火烧开后离火,发胀至软,剖开刮净内脏,洗净后再用开水烧开炯至发透,切成肉丁;把虾仁用黄酒浸软。锅内放鸡汤,人海参、虾仁,加盐后煮沸20分钟。加味精、胡椒粉,湿淀粉勾薄芡,装入场盆,即可食用。虾仁含丰富的蛋白质、磷、铁、维生素,能补肾壮阳;海参填精益髓,助阳益阴。
3.蒜味圆鱼汤:约200克重的圆鱼1条,杀后开水烫,去外衣、内脏,洗净;去皮大蒜20克,稍微敲碎。将圆鱼放汤碗中,加黄酒、姜块、葱段、盐,先蒸20分钟,捞去姜、葱,加蒜、味精、水适量,再放蒸笼内蒸40分钟,喝汤及肉。圆鱼,即鳖,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养肝阴而活血和血;蒜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并有挥发油、蒜味素,可利水活血。
4.参芪母鸡:老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淮山药50克,大枣50克,黄酒适量。将宰杀去毛及内脏的母鸡,加黄酒淹浸,其它四味放在鸡周围,隔水蒸熟,分数次服食。具有益气补血作用。适用于流产后的调补。
5.乳鸽枸杞汤:乳鸽1只,枸杞30克,盐少许。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杂物,洗净,放入锅内加水与枸杞共炖,熟时加盐少许。吃肉饮汤,每日2次。具有益气、补血、理虚作用。适用于人流后体虚及病后气虚、体倦乏力、表虚自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