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冬季注意事项 注意添衣保暖
孩子冬季注意事项 注意添衣保暖
在穿衣方面,经常摸摸孩子的手,如果小手凉凉的,就给她加一件衣服。而出门时,则给她穿上一件大些的外套挡挡风,最好戴口罩,避免着凉。需注意的是,有的家长给孩子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孩子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
一岁以下宝宝最易冬中暑
1岁以下宝宝最易“冬季中暑”
一到冬天,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生怕年幼体弱的孩子冻着,因此往往是给孩子从头“武装”到脚:棉帽子、厚围巾、厚棉衣、棉手套、棉鞋,婴幼儿出门甚至还要再围个被子,有的孩子只能露出眼睛和鼻子。然而这种过度保暖却暗藏着健康隐患,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捂出毛病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专家李梅指出,近年来随着一些家长科学的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加,“冬季中暑”的孩子数量有所下降,但在一些老人照顾的孩子身上,和外地来的患儿身上,这种情况还比较多见。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雪峰指出,“捂热综合征”的患儿大多是一岁以下的婴儿。而最严重的患儿送到医院时已经因为严重脱水而死亡。
专家分析,“捂热综合征”的出现,主要是家长过于担心孩子会着凉感冒,甚至会引发肺炎等严重后果。于是,很多家长不但在家给孩子穿得暖暖和和,出门时更是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殊不知,由于衣物过多,不易透气,加上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来,无法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冬季中暑”,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发烧等导致孩子脑部神经系统受损。李梅还指出,哪怕还没到“冬季中暑”的情况,仅仅是出汗也反而会增加孩子感冒的机会。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在非常保暖的情况下,出现大汗淋漓、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潮红或苍白、心率加快等症状,那么很可能就是“冬季中暑”了。特别是当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昏迷甚至休克等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就医。但在带发热的孩子就医途中,不要把孩子包裹得太严实,这会让孩子的脱水问题更严重。对于发烧的孩子来说,一味地捂着发汗不但孩子不容易退烧,而且还容易出现抽搐。
孩子衣物厚度以母亲衣着为准
李梅建议,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另外,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征”。
张雪峰还提醒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冬季出汗受凉易致儿童感冒
流感为何总是“大约在冬季”
天冷易冻要加衣,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和常识。不过,近日,日本熊本县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跑步比赛,孩子们只穿短裤,赤裸上身在只有4摄氏度的户外奔跑。据报道,这是日本幼儿园的传统。
这对“捂习惯”了的中国父母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肯定担心孩子感冒。其实,美国国家过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专家表示:“跟人们的常识相反,寒冷并不一定会引起感冒。”
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稍有风吹草动,家长就把孩子捂着。一般认为,感冒是因为天气降温冻着了,所以家长拼命地给孩子添加衣服,裹得像个皮球似的。“要 想孩子保平安,三分饥与寒”,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是到了自家的孩子,却很难言行一致。其实,并不是所有感冒都是因受冻引起的。研究发现,即便对身体体质 稍差的小孩,也是如此。
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喜动不爱静,汗腺较发达,怕热不怕冷。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孩子间难免玩耍跑动,稍一动都会促进热量产生导致出汗,何况很多孩子经常处于停不下的活动状态。
专家这样说:“目前没有实验证据证实暴露在寒冷中会提高感冒的几率。”冬季,家长更要担心孩子的出汗问题。它就像一把隐形的杀手,最容易让家长忽视却又不得不提防。
诱发孩子感冒的误区:冬天不出汗,何来排汗需要
确实,冬季出汗往往不易被察觉。它不像夏季,大汗淋漓汗如雨下。
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孩子睡觉的最佳环境温度,可是孩子们却热衷于“踢被子”、“乱脱衣服”、“敞开衣服”。其实,这是孩子们的自然反应:出汗了,汗液浸到衣服里排不出去而不舒服。但孩子们这么做常常引起感冒,这是家长们都深有体会的。
孩子遇到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孩子汗湿不舒服,就易“踢被子”,表面上看是蹬被子受冻着凉感冒,其实根本原因是出汗着凉感冒,根源在出汗不排汗。
这是因为出汗后,若不及时排汗,体内吸收汗液后体温便处在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中,就极易着凉感冒。所以,冬天感冒往往不是冻着了,而是因孩子身体活动出汗后不能及时排出。
找到孩子冬季感冒的导火索,对症下药
权威儿科专家认为,除病毒性交叉感染外,感冒的导火索很多都是孩子出汗未及时排出。比如在幼儿园,一些小朋友是被病毒传染感冒的,但最初感冒的那个小朋友很可能是“出汗受凉”引起的。
冬天气温低,家长往往一味地给孩子增加衣服,适得其反。孩子们天性好动,经常动辄汗出,厚厚的各种衣服捂在身上,一活动一身汗,穿脱极不方便,不 换,汗捂在身上,还容易引起细菌滋生,换了一身凉透,特别是体外温度低,频繁的更衣导致孩子着凉,这些都极易导致生病。纯棉虽然舒适、吸湿性好,但吸湿后 不排汗。
专家告诉我们,号称纯棉的保暖内衣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样适合给儿童穿,一般的纯棉保暖内衣大都采用复合夹层材料制 成,在两层普通棉织物中夹一层蓬松化学纤维或其他保暖物质,通过阻挡皮肤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而起到保暖效果。这样一来,内衣的透气性就差,散发得很慢,热 的时候汗湿内衣,湿后冰凉一片。出汗后容易受凉而诱发感冒。而且汗液中的尿素、盐类等会附着在体表,不及时清除会引起皮肤瘙痒。如果大量出汗,还可能引发 意外甚至是窒息。
在欧美国家,同中国市场大不相同的是,他们一年四季的贴身衣物大都是非棉制品,更甚者他们似乎认为夏季衣物单薄温度高而冬季穿着厚实出汗更不易排汗,在冬季更强调排汗功能的贴身衣,这也是在这些发达国家市场上很难找到全棉保暖产品的原因。
宝宝春季穿衣注意做到三暖
春节过后天气逐渐暖和,不少人开始脱掉厚厚的冬装,不过都说春季乍暖还寒,经常暖和几天又有冷空气突袭,特别是宝宝一不留神就可能着凉感冒,所以千万要注意适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春捂”有讲究 根据温度而定
大家都听说过“春捂”,不过“捂”并不是指穿得越多越好,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一般来说,当昼夜温差大于8 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尤其是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地“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拒之门外。当气温持续在15 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春季穿衣注意做到“三暖”
背部、腹部、足部是春季穿衣保暖的重点。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脾胃很重要;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
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专家提醒小儿感冒不能忽视,如果连续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就要立即去医院,不要乱用感冒药,应由医生检查、确诊后再进行治疗。
腹部保暖,最好给孩子戴个棉兜肚,既能保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只有孩子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春季穿衣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面对不稳定的天气,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调整宝宝的穿衣,根据天气情况给宝宝穿衣服。一般建议宝宝比大人多一件,但有些比大人还怕热的宝宝甚至可以比大人穿薄一些,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而定。
春季的早晚比中午气温低,因此早晚可以比中午多穿一件衣服,中午晒太阳的时候更要注意少穿一件衣服。活泼好动的宝宝要比安静斯文的宝宝穿得更灵活一些,玩耍的时候最好减一件衣服。室外如果阴雨蒙蒙,那么带宝宝出门要比室内多穿一件,室外如果阳光明媚则不一定要加衣服,有时候可能室内比室外还阴冷哦。
宝贝冬季穿衣误区你犯了几条
1.穿得越多越好
对于没有经验的新手父母们来说,因为害怕宝贝在冬天寒冷的气候下感冒,给孩子穿了一件又一件,觉得孩子应该是穿得越多就越暖和,感冒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却不知道,孩子心神代谢旺盛,加上孩子活动量比成人大,穿多了孩子反而容易出汗,孩子背上出了汗,大人又没有及时发现的话,感冒的机率反而会加大。因此,家长切不要走入孩子冬季衣服穿得越多越好的误区。而是要适量给孩子加减衣服,尽量穿宽松透气型的衣服,孩子热了时要马上脱外套,如果汗湿了要换,或是隔条小毛巾,以防止汗浸之后孩子感冒生病。
2.孩子穿保暖衣
现在的商家只要是能赚钱,他们也就老少通杀,父母也不知道小孩子不适合穿保暖衣,想着大空穿保暖内衣很温暖,给孩子也买两套吧!保暖内衣之所以保暖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锁住人体毛孔,不散热的原因。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孩子心神代谢旺盛,活动多,热量更高,如果被锁住热量,不散热,不利于孩子的心神代谢,也会导致孩子很快出汗,汗湿之后孩子更容易感冒。孩子根本就没必要穿保暖内衣,穿普通的棉制内衣,透气吸汗型就是最合适孩子穿的。
3.孩子要少运动
有些父母觉得冬天户外太冷了,孩子不要外出,要少运动,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积木就行。这又是一个误区,冬天到了孩子要多到外面锻炼,提高孩子的身体抵抗力,有助于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季。打打雪仗,滑滑雪,看看雪景,堆个雪人,孩子们不知道玩得多开心,温室里的小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只有多到外面锻炼,孩子才会越来越健康。
4.孩子要少喝水
因为怕孩子老是上厕所,冬天穿得又多,很多妈咪们嫌麻烦,就干脆要孩子少喝水。冬季孩子少喝水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神代谢,孩子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正处在生长期,身体需要大量的水份,如果不给孩子喝足水,就会因缺少而容易导致上火咳嗽,皮肤干燥,小便赤黄等不健康症状,影响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冬季。
婴儿肚兜适合多大宝宝
那婴儿肚兜适合多大宝宝呢?其实对于这个说法是没有个定的,因为宝宝一出生就能穿上肚兜了,其实肚兜就相当于婴儿的内衣,至于宝宝要穿到什么时候,这个也是要看宝妈们自己的,对于这点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其实潮汕地区的很多小孩子常年都是带着肚兜,为的是避免大人没有及时给孩子添衣保暖而生病。潮汕人认为,肚子(俗称“软肚”)是身上比较柔弱的部位,特别是肚脐四周是很容易受风着凉感冒肚疼拉肚子的,因此需要特别的保护。所以即使是孩子大些了,孩子继续穿肚兜也是可以的。
两岁宝宝冬天穿衣标准
1、宝宝冬天穿衣标准之穿上贴身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不注意宝宝的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使宝宝不容易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则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体摸上去总是冰冰凉凉的,很容易感冒。
2、宝宝冬天穿衣标准之穿毛线衣裤
尽管已经是春天,但气温依旧寒冷,外出时,一定要给宝宝穿保暖功能好的毛线衣裤。宝宝肌肤柔软,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爸爸妈妈还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容易掉毛的毛线,以防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
3、宝宝冬天穿衣标准之室内穿衣方法
一般来说宝宝都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些,如果室内开有暖气什么的话,温度会保持在25℃左右,宝宝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内穿一件细软的薄棉衬衣就可以了,而如果家里没有配备任何取暖设备的话,就在原本的基础上在给宝宝加上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即可。
4、宝宝冬天穿衣标准之及时添衣脱衣
宝宝天生都是好动的,即使到了冬季穿上厚重的衣服也会到处玩耍,所以宝妈们就要注意,对于这样好动的宝宝,一定要及时为他们添衣脱衣,根据孩子当时的体温、出汗情况来增减,衣着总量也不要超过4层,以免造成孩子的行动不便。
5、宝宝冬天穿衣标准之睡觉穿衣
夜晚宝宝睡觉的时候,应该是要穿上舒适宽松的单衣裤,然后在套上一个睡袋即可,这样宝宝睡觉很方便也不会着凉,或者是用热水袋把被窝捂热,宝宝睡觉时取掉,让宝宝温暖的入睡,切勿宝宝睡觉的时候穿太多的衣服,这样是会影响宝宝睡眠质量的。
冬季如何给宝宝选购帽子
1、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帽子:父母们在选择帽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宝宝配戴的年龄,按照年龄大小来选择帽子的大小,这样宝宝配戴起来才会暖和舒适。
2、帽子的厚度与温度成正比:随着季节的变化,冬季的气温会不断的降温,在选择宝宝的帽子的时候,父母们要注意,随着气温降低帽子也应该适当地加厚,以确保其保温效果。
3、帽子大小与头围相适:父母们在选购帽子的时候应根据宝宝头尾周长放大1-2厘米,或者是头围直径放大0.3厘米的标准来选购,如果选购了太紧的帽子则会影响宝宝的头部发育。
4、不要选择有帽檐或毛边的帽子:市面上有些帽子的款式很新颖和漂亮,但是不实用也会伤害到宝宝,比如说有帽檐或毛边的帽子,有帽檐帽子的会影响宝宝的视线,而有毛的帽子则会刺激宝宝娇嫩的肌肤。
宝宝冬季穿衣攻略:比大人多一件
宝宝冬季穿衣不是越多越好
应对寒冷,加衣服是最基本的,但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代谢快,‘火力壮’,因此,冬天给孩子保暖不能一味加衣或提高室内温度。实际上,孩子被包得多紧过暖时,因为很难自己摆脱闷热的不利环境,一旦环境温度超过34℃,就会引起高热,大量出汗,造成脱水等后果。
宝宝冬季穿衣应比大人多一件
正确的穿衣方法是根据气候、室内温度及孩子情况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3个月大时,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甚至可以在室内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注意别受风即可。
冬季要注意脚部保暖
孩子是个小火炉,但也有自己的弱点——脚。只要家长注意孩子脚的保暖,他们感冒的几率就会减小许多。因为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尤其是儿童的黏膜柔嫩,纤毛和鼻毛尚未长成,对外来细菌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引起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冬季宝宝睡觉时被子不宜过厚、过重
冬天天气寒冷,妈妈担心宝宝着凉,总会给宝宝盖得厚实而暖和。如果睡觉时盖得过暖和过紧,会令孩子觉得过热,这时就很容易踢被子。 宝宝的免疫能力较差,经常踢被子会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导致生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
小孩该如何穿衣服保暖
1、小孩该如何穿衣服保暖之正确穿衣方法
应对寒冷,加衣服是最基本的,但专家提醒,冬天给孩子保暖不能一味加衣或提高室内温度。实际上,孩子被包得多紧过暖时,因为很难自己摆脱闷热的不利环境,一旦环境温度超过34℃,就会引起高热,大量出汗,造成脱水等后果。
正确的穿衣方法是根据气候、室内温度及孩子情况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3个月大的宝宝,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甚至可以在室内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注意别受风即可。
2、小孩该如何穿衣服保暖之添衣的准则
有个最基本的添加衣服的准则就是看月龄、看体重。一般而言,3个月之前的小月龄宝宝穿衣比大人多一件,3个月后的宝宝穿衣比大人少一件。这是根据月龄划分,但同时需要参考体重,有的宝宝体重偏低,身体上没有太多体脂肪来保暖,这时就需要父母摸宝宝颈后判断冷暖,来灵活调整。
3、小孩该如何穿衣服保暖之上衣穿着技巧
别带绳子:最好不要给孩子选择领口和连衣帽处有绳带的衣服,以防勒住孩子。如果已经买了这样的衣服,要把绳子绕好系上结,不要让绳子长长地垂下来。
拉链:冬天的很多外套、棉衣都是带拉链的,在给孩子选择这类衣服时,最好选择拉链不是一直拉到衣服顶部的,这样的容易夹到孩子的下巴。而且拉链顶到下巴,金属在冬天很凉,碰到皮肤会让宝宝觉得不舒服,有的拉链还可能划伤孩子下巴。
纽扣、装饰扣:带纽扣和装饰扣的衣服,买回来后要重新钉紧,以防扣子脱落被孩子误服。
袖口:衣服的袖口有松紧带保暖效果比较好,但是要注意松紧带不能过紧,否则会勒住宝宝的手腕,影响血液循环。有的家长喜欢给宝宝带袖套,也应该注意松紧带问题。
衣服长度:如果担心宝宝受冻,可以给他穿上棉衣和棉裤,而不要指望用一件长长的棉衣来为下身保暖。如果衣服太长,宝宝活动不方便,容易被衣服绊着而摔倒。
宝宝冬天的衣服
俗话说:要使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要想预防婴儿冬季闷热综合征,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了解冬季里小宝宝的着装要求和注意事项,既不能让孩子着凉,又不能保暖过度而适得其反。
穿多少 主要掌握好三个原则就可以了。小孩比大人多一件,这是总体原则,小婴儿御寒能力比成人差,因此还是要注意保暖;玩时比静时少一件,当宝宝在精力旺盛,手舞足蹈时,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运动后再适当添加;室外比室内多一件,冬季室内如有暖气,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要做好御寒工作,多给宝宝加一点衣服,并注意戴好帽子、手套等。
穿什么 冬季,宝宝要穿保暖性能好、轻柔不紧绷的棉质衣物,这样穿上去才舒服。最好准备两套棉衣棉裤,但没必要太厚,以不影响婴儿的活动为宜。棉衣裤的大小也不必太大,能穿一个冬季的就可以了。棉裤可以多准备一条,以方便换洗。棉裤最好用那种背带式的开裆裤,开裆小一点可以保护婴儿的臀部免受风寒,但容易被大小便污染;也可将裆开得大一些,但要做一个薄棉屁股帘以挡风寒;或者直接准备两套连体的棉衣裤,大小一定要合身才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活动。
宝宝春捂要做到三暖二凉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季节,气候特点是阳气渐生、阳寒未尽,时常有冷空气活动,天气多变且昼夜温差大。乍暖还寒的早春天,年轻的父母们要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所谓“春捂。
“春捂”可不是简单地不给宝宝褪衣,这里可是有讲究的。
“春捂”的讲究
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养生家指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面对时而春风和煦,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妈妈应及时为孩子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为妥当,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春季早晨天气比较冷,到中午温度升高时,不能马上将孩子的衣服脱掉。当孩子玩得满身出汗时,也不要立刻脱衣服,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外衣。
BB如此着装 数九寒天也不冷
1.孩子冬季穿衣“捂不得”
很多新手妈咪冬天给孩子穿衣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捂”,加绒的打底内衣+毛衣+加厚的外套,一层又一层,捂得密不透气。这样子的穿衣方式孩子很容易捂得高热出汗,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出汗,在没有擦干汗水及时更换的情况之下,孩子就很容易因此而感冒生病。冬季给孩子穿衣,切记不能“捂”一定要保持透气,这样才能避免因为能散热而导致的“捂汗”。
2.冬季穿衣内衣是关键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冬天穿衣关键是外面的外套,外套穿暖和了,孩子就暖和了。这样子的穿衣观念是错误的,正确的穿衣应该是先里后外,也就是说里层最重要,一定要先穿好里层。孩子的内衣应该是保暖性较好,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吸汗,以纯棉制品最佳,适合、保暖、透气,具备吸汗效果。冬季,家长最少要给孩子准备三套以上的纯棉打底内衣裤,以便安全过冬。
3.孩子穿衣“三分寒”
老人们带孩子经常说:“七分饱,三分寒。”这是她们经常一代又一代总结出来的经验,冬天孩子穿得太过厚实并不合适,孩子活泼多动,加上他们正处在飞速成长期,体内循环要快过成人,穿得过多过厚孩子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汗,出汗之后如果没有及时更换衣物,孩子就会因此着凉。因此,冬季给孩子穿衣时,家长们要把握好“三分寒”的经验,不要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密不透风。
4.棉袄比羽绒更保暖
现在父母追求时尚,觉得孩子穿羽绒棉更漂亮,有气质,有经验的宝妈就提醒新手妈咪们,羽绒服有一定的防风效果,但是保暖却远不如棉花的性能。因此,给孩子准备一两件小棉袄过冬必不可少。
5.冬季穿衣也分场合
冬季家长们在给孩子穿衣时一定要分场合。外出时雨雪交加就一定要穿好棉袄和羽绒服之类的外套,在家玩耍时可以适当换一件不太厚的外套,孩子在玩耍时家长要伸手试试孩子的后面,如果发热就要及时脱衣,出汗了的话,玩完之后要马上换干燥的衣物,只有当家长做到了细心、耐心、爱心并用,才能帮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季。
婴儿冬季怎么穿衣服
1、婴儿冬季怎么穿衣之室内穿衣
一般来说宝宝都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些,如果室内开有暖气什么的话,温度会保持在25℃左右,宝宝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内穿一件细软的薄棉衬衣就可以了,而如果家里没有配备任何取暖设备的话,就在原本的基础上在给宝宝加上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即可。
2、婴儿冬季怎么穿衣之及时添衣脱衣
宝宝天生都是好动的,即使到了冬季穿上厚重的衣服也会到处玩耍,所以宝妈们就要注意,对于这样好动的宝宝,一定要及时为他们添衣脱衣,根据孩子当时的体温、出汗情况来增减,衣着总量也不要超过4层,以免造成孩子的行动不便。
3、婴儿冬季怎么穿衣之睡觉穿衣
夜晚宝宝睡觉的时候,应该是要穿上舒适宽松的单衣裤,然后在套上一个睡袋即可,这样宝宝睡觉很方便也不会着凉,或者是用热水袋把被窝捂热,宝宝睡觉时取掉,让宝宝温暖的入睡,切勿宝宝睡觉的时候穿太多的衣服,这样是会影响宝宝睡眠质量的。
4、婴儿冬季怎么穿衣之贴身衣物选择
冬天,宝宝的内衣一定要选择纯棉的布料。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还能有效防止体热散发,起到较好的保暖作用,给宝宝温暖的呵护。给妈妈介绍一下宝宝冬季衣物一般的纯棉面料,选购时可以做好参考:
4.l、针织棉毛布:是双层有弹性的针织面料,有极佳的伸缩性、保暖性、透气性及较好的手感,适用于秋冬内衣。
4.2、毛巾布:即毛圈纯棉布,因质地较厚,有很强的保暖性及良好的伸缩性和手感,但透气性略差,一般用于秋冬季内衣。
5、婴儿冬季怎么穿衣之宽松保暖外衣
冬季常常吹冷风,又干燥,所以在宝宝外衣的选择上,最好是宽松、能挡风保暖的外衣,如棉防寒服、羽绒服等,使宝宝活动灵活方便。要求外衣的面料要柔软,材料要保温性能好,主要看填充物的成分比例。保暖性能最好的是羽绒、羽毛,其次是棉,化学纤维材料虽轻但保暖性能最差。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宝宝对外衣填充物可能过敏,易诱发皮疹、哮喘等,妈妈要关注宝宝穿衣后的反应。
应对倒春寒的养生方法 适当春捂、重点保暖
“春捂秋冻”的养生方法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总结所得的养生经验。“春捂”,即是指春季应当尽可能脱去冬季的衣物,用衣物“捂”住身体热气,来保存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在倒春寒时节,气温骤降,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群更应当注意添衣保暖,重点做好手、口、鼻以及双膝双腿的保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