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危害 患直肠癌
便秘的危害 患直肠癌
如果是经常便秘,导致肠道内致癌物质长时间不能排除体外,对肠道造成持续的不良持续则会容易诱发肠道癌症。
便秘危害
1、过度用力排便可致原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发生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发生脑血管意外。
2、合并前列腺肥大者可因粪便滞留压迫而加重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3、长期便秘的老年人可因肠腔内毒素过多吸收而发生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
4、严重便秘可使老年人发生各类疝的可能性增加或加重疝的病情。
5、老年便秘者排便时间较长,由蹲位站起时,可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而跌倒。
6、长期应用泻药可导致结肠黑变病,长期便秘者还易发生结肠癌。
怎样预防患上直肠癌
1、直肠癌的预防,我们应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富含多种防癌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胡萝卜素及天然抗氧化物质等,对防癌有 很大的功效,如果摄入量不足,易患直肠癌。
2、饮啤酒量愈多,罹患直肠癌的几率愈高。
3、钙可与肠道中的胆酸、脂肪酸结合,成为不可吸收的钙盐,从而减少致癌的机会。如果钙摄入量不足,易患直肠癌。
健康男人标准的腰臀比
成年男子腰臀比例如果超过0.9,患直结肠癌的风险将会增加一倍以上,而女性若每天工作间的闲暇累积小于1小时,直结肠癌的患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专家指出直结肠癌也被称为“富癌”,在都市中发病比较多,男性腰臀比如果大于0.9,数字越高,患病危险越大。
直结肠癌主要来源于肥胖因素,高脂肪饮食和纤维素摄取过少,都可能导致直结肠癌症的发生。在直结肠癌的病房中可以看到,患者几乎全是胖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重度肥胖。尤其是中段肥胖也就是肚子较大的人患直结肠癌的更多,所以,肥胖男性最好经常量量自己的腰围和臀围。
45岁以上的男性(有家族遗传史者要在35岁以上)除了注意自己的腰臀变化外,还要每年做一次便潜血的检查和直肠检查。李明说,直结肠癌症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尤其近几年患病数量在明显增加,其中有2/3为直肠癌患者,直肠癌患者中又有2/3可以早期通过直肠指诊轻轻一摸就可判定。
长期便秘的危害性
便秘危害一发生痔疮:便秘时排便用力摒力,直肠颈压力增高,阻断静脉回流,使正常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淤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静脉瘘,最后形成痔疮。
便秘危害二有损美容:长期便秘,有害物质再吸收入血,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形成痤疮、色素沉着、颜面色斑等。
便秘危害三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便秘危害四形成腹疝: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哪类人容易患上直肠癌
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癌症患者在通过手术治疗之后,没过多久病情就又复发了,而二次复发要比每一次要严重的多。调查显示,已经患过直肠癌这种疾病的人群,再患该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十倍左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哪类人容易患直肠癌。
1、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特别是已经患过肠癌的人群,其再患肠癌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10倍左右。
2、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者:主要是指直系血亲中有患大肠癌者,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者,其罹患直肠癌的几率明显增加。
3、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我国大肠癌的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
4、直肠息肉患者: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资料显示有仅80%的直肠癌是经腺瘤性息肉转变来的。
5、慢性直肠炎症患者:特别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由于直肠长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导致恶变。此外,血吸虫病患者其直肠癌的发生率也较高。
此外,胃胆囊切除后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便秘者等,患直肠癌的几率也较普通人高。直肠癌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直肠镜常规检查,这样有利于发现直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以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日常生活中哪类人更容易罹患直肠癌这种疾病,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直肠息肉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为,资料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直肠癌患者的病情是经直肠息肉转化而来的。
为什么得直肠癌
饮食与致癌物质(20%):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进食脂肪多,胆汁分泌也多,胆酸分解物也多,肠内厌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致使肠内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易致大肠癌发生。也有研究认为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个弱的直肠癌始动或促进因子,因此啤酒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维生素摄入不足、油煎炸食品进食过多等因素也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直肠非癌性疾病(15%):
几乎所有的直肠癌都是从息肉开始发展而来的。息肉始发于直肠的内层或肠壁,这类疾病经过多年的迁延而演变成癌。某些类型的息肉(炎性息肉)并非癌前病变,但腺瘤性息肉却能增高癌变的危险性,尤其是多发的或大的息肉。一般认为具有高危险性的腺瘤是大的(>1cm)管状腺瘤、多发性腺瘤、带有绒毛的腺瘤和有一定分化不良的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癌关系较密切,而与直肠癌的发生关系不密切。
遗传因素(8%):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有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比一般人群患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一级亲属患直肠癌的人患该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2倍,而且患病年龄明显提前。由于家族遗传因素引发的大肠癌约占10%-20%左右,这些遗传家系主要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家系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
其它疾病(20%):
部分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伴发大肠癌,但两者未发现有显著相关性。
怎么从大便看身体状况 红色
大便表面附着红色或者便后滴血,应考虑痔疮、肛裂及直肠癌的可能。直肠癌与前两种疾病的区分需观察大便的粗细,如果大便明显变细,患直肠癌的可能性较大。如大便呈糊状,且大便里混合着红色,应考虑是否患急性出血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