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让新生儿退热
如何快速让新生儿退热
一、物理降温法
1、冷敷
所谓的冷敷就是通过对新生儿身体致冷的方法,让新生儿的身体的各个地方或者是某一个地方进行冷敷,使其体温下降。
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常见。
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
但是一定要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更加方便。
2、适当吹风
发热了并不代表要捂严实,给宝宝适当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帮助退热。但注意不能对准宝宝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宝宝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
吹风法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宝宝才能使用。
3、环境降温
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宝宝散热。不要把宝宝捂得死死的,将宝宝的包被解开或脱去衣服都有助于散热。
4、温水擦身
温水可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体内的热量可通过传导的方式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宝宝对疼痛的感觉,使组织松弛,可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
妈妈先将开水放凉至32℃-36℃的水,将毛巾浸湿后擦试宝宝全身皮肤。擦完一遍后可稍停一会,待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完再擦第二遍,直到体温明显下降。谨记不可使用稀释酒精给宝宝擦浴,会导致宝宝体温下降过快。
5、洗温水浴
给宝宝希格温水澡也有助于退热。也可采用温水混合器法将宝宝置温水盆中,水温以38℃为宜,用左手臂托住宝宝的头及肩部,要将宝宝的头露出水面,斜卧在贫中,5-10分钟后将宝宝抱出,将身上的水擦干,用单子包好,半小时后测体温。
但要注意早产儿和体重过轻儿不可用洗浴的方法。
二、药物退热法
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阿鲁片、安乃近、醋氨本分或乙酰氨基酚等。给新生儿用退烧药,不同于成人,要根据年龄、体重决定服用量。
扑热息痛口服每千克重10-15毫克;阿斯匹林口服,每千克体重8-10毫克;阿鲁片是阿斯匹林和鲁米那的合剂,适合于高热有惊厥史的宝宝;
每次每千克体重8-10毫克;安乃近点鼻子,适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25%的安乃近稀释1倍后滴鼻,如2-6个月宝宝每次可滴5-10滴。
对于高热持续不退的宝宝,也可用中药紫雪散。妈妈常用的退热药是美林,即布洛芬混悬液,用量0.25-0.5ml/kg/次,6-8小时可重复使用。一般2-3岁用5毫升/次。
三岁以下小婴儿好用泰诺林,0-3个月用0.4毫升/次,4-11个月用0.8毫升/次,12-23个月用1.2毫升/次,24-36个月用1.6毫升/次。
注意: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要给宝宝多饮水,帮助其发汗,利尿,排毒。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个小时,急于退热,一次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使体温下降过快,出汗太多,导致虚脱。
有些宝宝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因此切勿滥用退热药。好先带宝宝看过医生,根据医嘱取药给宝宝服用,切勿自行买药给宝宝送服。
另外,发热的宝宝应卧床休息,减缓体力流失。发热的宝宝,以利于降温。妈妈还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憋、心慌、腹痛、腹泻、头痛、呕吐、尿色改变、全身有疹子,或局部红、肿、疼等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如何训练新生儿的听力
训练新生儿听力时,可在新生儿头部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可以一边摇一边说:“铃!”“铃!”“铃儿响丁哨!”先不要让新生儿看到摇铃,观察其对铃声有无反应;再训练新生儿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每天进行2~3次。可检验听力,提高视能力。
还可通过日常的生活,让新生儿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以锻炼他的听力。如:①帮助新生儿逐渐区分不同的声响。给新生儿一个有声响的环境,家人的日常活动会发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开门声、流水声、炒菜声、说话声和外界的杂声等。②让新生儿听有节奏的乐曲。但放音乐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选择过于吵闹音乐。③妈妈和家人最好能和新生儿多说话,亲热和温馨的话语,能让婴儿感觉到情感的交流。
新生儿呕吐后如何喂奶
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根据新生儿当时的状况而定:有些新生儿吐奶后一切正常,也很活泼,则可以试喂,如新生儿愿吃,那就让新生儿吃好;而有些新生儿在吐奶后胃部不舒服,如马上再喂奶,新生儿可能不愿吃,这时最好不要勉强,应让新生儿胃部充分休息一下。一般情况下,吐出的奶远远少于吃进的奶,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只要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偶尔吐一次奶也无关紧要。当然,如每次吃奶后必吐,那么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疾病而致的吐奶。
新生儿发热护理方法有哪些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很多新生儿都曾患这种疾病,患病原因多为室温过高、摄入水量不足、病毒感染等。发病时,新生儿体温会比正常婴儿高。经测量后,发现新生儿腋温为37℃以上,若不立刻治疗,高热会损伤新生儿大脑。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重护理。新生儿发热护理方法有哪些?
日常,如果新生儿发热,家长很容易在第一时间知道。因为家长会经常抚摸新生儿的额头,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新生儿很容易因被包裹得太严实而发热,发热后喉咙干燥,不想吸食奶水,而且经常哭闹,由此家长就很容易发现新生儿的异常现象。新生儿发热后,家长要立即用湿毛巾敷新生儿的头部,待头部温度有所下降后,再用温水帮新生儿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水温过高会烫伤新生儿,水温太低会加重疾病。若此方法无效,家长就应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让新生儿服用退烧药。
新生儿退烧后,家长还要注意加强护理,以防再新生儿再次发热。护理的方法有将室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室温超过25度,就要适当降温,若室温低于10度,就要给新生儿添衣。若新生儿被衣服包裹得太严实,体温太高,家长就要适当解开衣服。日常,家长还要多喂温水给新生儿喝,补充体液,体液不足也会引起发热。
新生儿发热护理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告知大家答案。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松解衣被
新生儿体温升高不一定是生病,常受外界环境影响。如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新生儿汗腺发育不良,遇热时排汗能力低,散热不足,而致体温升高。因外在因素引起的新生儿发烧,除了体温升高外,婴儿没有其他症状,精神好、吃奶好。家长只要注意给新生儿洗温水澡、松解衣被、多喂点凉开水,帮助新生儿退烧。
新生儿脐部出血鉴别诊断和缓解方法
1.应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2.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3.尽量少用药: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新生儿打喷嚏怎么缓解 新生儿打喷嚏的护理措施
当新生儿打喷嚏,妈妈可以做好以下护理措施:
1、帮助新生儿清理一下鼻屎。
2、给新生儿洗澡时,不要让新生儿突然遇到冷空气。
3、晚上要给新生儿盖好被子,不要让他着凉。
4、除非新生儿已经流鼻水了,否则家长可以不用担心,也不用让新生儿动辄服用感冒药。
5、如果妈妈发现自己的新生儿每天早上就要打喷嚏,并且流清水鼻涕,可带孩子就诊,警惕感冒或鼻炎。
新生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在38-39℃之间时,可将孩子襁褓打开, 暴露在室中,通过皮肤散热降温,或枕冷水袋降温。2、对39℃以上高热的小儿, 可用75%的酒精加一半水,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处,方可退烧。
注意事项:
1、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
2、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 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4、对新生儿高热,除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 因进行治疗。
5、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入肛门即可,不要给孩子 服泻药。
幼儿呕吐发烧该怎么办
1、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在38-39℃之间时,可将孩子襁褓打开,暴露在室中,通过皮肤散热降温,或枕冷水袋降温。
2、对39℃以上高热的小儿,可用75%的酒精加一半水,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处,方可退烧。
3、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
4、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5、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6、对新生儿高热,除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7、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入肛门即可,不要给孩子服泻药。
婴儿打嗝能喂奶吗
新生儿打嗝能喂奶吗?答案是肯定的,新生儿打嗝后可以喂奶止嗝,也可以喂温水。大多数妈妈都采用喂奶的方法,让新生儿不再打嗝的。新生儿打嗝时,给新生儿吃奶要比较讲究,哺乳时新生儿应处于斜坐位,抱新生儿于斜坐位,让新生儿头肩枕在母亲哺乳侧的肘弯,用另一手食、中指夹乳晕两旁,手掌扶着乳房,使新生儿含住乳晕及乳头而能自由用鼻呼吸。妈妈应该同时轻拍几下新生儿的背部,防止新生儿溢奶,通常在新生儿打嗝后,将肚子里空气排出来就不会容易打嗝了。
新生儿退热的两大方法
新生儿发热退热方法
一、物理降温法
1、冷敷: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更加方便。
2、适当吹风:发热了并不代表要捂严实,给宝宝适当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帮助退热。但注意不能对准宝宝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宝宝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吹风法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宝宝才能使用。
3、环境降温: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宝宝散热。不要把宝宝捂得死死的,将宝宝的包被解开或脱去衣服都有助于散热。
4、温水擦身:温水可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体内的热量可通过传导的方式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宝宝对疼痛的感觉,使组织松弛,可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妈妈先将开水放凉至32℃-36℃的水,将毛巾浸湿后擦试宝宝全身皮肤。擦完一遍后可稍停一会,待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完再擦第二遍,直到体温明显下降。谨记不可使用稀释酒精给宝宝擦浴,会导致宝宝体温下降过快。
二、药物退热法
给新生儿用退烧药,不同于成人,要根据年龄、体重决定服用量。
注意: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要给宝宝多饮水,帮助其发汗,利尿,排毒。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个小时,急于退热,一次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使体温下降过快,出汗太多,导致虚脱。有些宝宝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因此切勿滥用退热药。最好先带宝宝看过医生,根据医嘱取药给宝宝服用,切勿自行买药给宝宝送服。
另外,发热的宝宝应卧床休息,减缓体力流失。发热的宝宝,以利于降温。妈妈还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憋、心慌、腹痛、腹泻、头痛、呕吐、尿色改变、全身有疹子,或局部红、肿、疼等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打嗝放屁是怎么回事 如何预防新生儿打嗝放屁
打嗝和放屁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新生儿在喂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那么如何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1.喂奶过程中经常给新生儿拍嗝,甚至在新生儿还没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因为暂时停止喂奶和不断改变姿势能减缓新生儿的吞咽,以及减少他吞进去的空气。
2.吃完奶后别马上把新生儿平躺在床上。在胃完之后要给新生儿拍嗝,将新生儿竖抱,空手掌轻轻拍打新生儿背部从腰部位置从下往上拍,慢慢将新生儿胃内的气体排出来。
3.平时注意新生儿的进食规律,不要让新生儿过度的饥饿,及时喂养。
4.在吸食过程中控制新生儿的速度,别让新生儿吃得太快。
5.别让新生儿吃的太饱了这样容易让新生儿的胃胀大引起打嗝。
6.果是人工喂养要选择合适的奶瓶,奶嘴洞口不要太大,冲泡完奶粉后要及时喂养不要搁置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