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修复是怎么做
盆底肌修复是怎么做
第一节 腹部锻炼
1.平躺在地板上,双膝弯曲;
2.将左手的手掌正好放在腹部纽扣的上面;
3.吸气,然后呼气,将头和双肩从地板上抬起,将右手移至大腿靠近膝盖处。这样会拉紧腹部,你可以感觉到伤口的状况。如果伤口是三指宽或者更宽,你需暂缓做这种运动,先从大腿和骨盆锻炼开始;如果伤口很窄,只有一两指宽,而且你可以轻松地将头部和双肩抬起16次,你便可以做腹部锻炼了。
从每周2-3天,每天15分钟,到每天都做运动,每次20分钟,做一些散布、伸展和肌肉调整运动。如果你感觉到精力充沛、瞌睡时间减少
---你可以重复多次,或增加动作难度,也许你还想做更高级一些的运动。
第二节缩肛运动:仰卧,两臂直放于身旁,交替做肛门的收缩与放松运动。做4个8拍。第三节伸腿动作:仰卧,两臂直放于身旁,双腿轮流上举和双腿并举,与身体保持直角。做4个8拍。
第四节腰背运动:仰卧,髋和腿略放松,分开稍屈,尽为抬高臀部及背部,使之离开床面。做4个8拍。
第五节仰卧起坐:仰卧,两手叉腰坐起,两腿伸直。做4个8拍。
第六节腰部:跪姿,两膝分开,肩肘成垂直。双手平放床面,腰部做左右旋转动作,做4个8拍。
第七节全身运动:跪姿,双臂支撑床面,左右腿交换向背后高举。做4个8拍。
产后保健操的伸腿和仰卧起生动作可以增强腹肌张力;缩肛动作能锻炼盆底肌和筋膜,改善阴道松弛状况;胸膝卧位可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上述动作一般每日3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运动量应逐渐加大。
盆底肌修复与蓝丝带专业胯部修护的区别
我们的胯部修护从内在到外在有5项作用,而医院的盆底肌修复一般就只针对盆底肌。医院的盆底肌修复对于阴道松弛、漏尿等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产后骨盆变形导致的“大屁股”并没有什么改善。
而我们的胯部修护则是可以观察到的效果,从内到外,双管齐下。做过之后可以发现臀位上移,臀部上翘,臀横纹变浅,臀外线收缩,大腿内侧收紧,骨盆尺寸变小等,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善产后腰痛、肩酸、步行困难、内脏和子宫下垂水肿、私密松弛、小便失禁、脊柱侧弯等,从而达到提臀、改善长短腿、高低肩、缩小臀围的效果。
1、蓝丝带胯部修护项目针对产后骨盆腰骶关节,髋关节,耻骨联合等受损粘连,进行调整,同步进行骨盆底肌肉、肌腱、韧带的受损、水肿、断裂、纤维化的改善。
2、改善盆底肌松驰、子宫下垂、膀胱括约肌松驰,解决女性产后漏尿的问题。
3、改善妇科:骨盆没闭合,很容易再次受凉,侵入湿寒,引起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如阴道炎、盆腔炎(盆腔容易变大,细菌更容易繁殖)盆腔积液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女人在生产后很容易得妇科炎症,反反复复,治愈不了的根本原因。做胯部修护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骨盆和刺激臀部的反射区而达到改善女性妇科疾病的作用。
4、提高敏感度:骨盆收紧三公分,阴道紧致一公分,所以做胯部修护还有助于提高女性性生活的敏感度,有利夫妻双方性生活和谐、家庭幸福。
5、骨盆位于我们人体的正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耻骨联合不闭合,在张开的状态下,很容易引起错位(很多的不良姿势,如翘二郎腿、扭腰等),稍稍错位就会引起腰疼、腿疼。严重的长期错位,还会引起脊柱侧弯,有的妈妈产后几年内一直容易崴脚,都是因为没有做骨盆没有恢复好。骨盆变宽容易造成屁股塌陷,小腹突出,子宫归不了位,内脏也归不了位,所以,一定要做胯部修护!
产后如何恢复盆底肌呢
妊娠和分娩,是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十月怀胎,不论准妈妈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分娩的过程中,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此外,若是孕期或分娩时存在异常情况,例如胎儿过大、孕妇体重过甚、产程过长、难产、多次分娩等状况的发生,则会加重女性的盆底肌肉受损的严重程度。因此,若不注意及时修复受损的盆底肌肉,容易在日后引致疾病。
现如今,如何让产后新妈妈的盆底肌肉尽可能恢复到产前原有的状态,已成为现代保健的重要课题。良好的盆底肌肉修复可减少女性因怀孕和生产过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提高产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后盆底肌肉的恢复与锻炼,也日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
盆底功能障碍的危害
女性的盆底肌肉,承托并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这些盆腔脏器维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之外,还参与了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
当盆底肌肉受损时,便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初期的盆底功能障碍可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因阴道松弛、性生活过程中不会或不能收缩盆底肌肉,而导致男女双方性快感下降,影响婚姻生活质量。
若没有重视盆底肌肉的恢复,使盆底肌肉功能没有及时康复的话,将逐渐发展为、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等更加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病虽无关乎于性命,但却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在欧美国家,更是把尿失禁喻为“社交杀手病”,足见其危害性。
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要性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中,有45%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而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的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训练等康复治疗。
妈妈在产后42天后,便可以进行常规的盆底肌肉康复疗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日后的性生活质量,更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但遗憾的是,很多女性因自身并没有盆底功能障碍的明显症状,而错失产后康复的最佳机会。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肌肉也会变得更加松弛,此时,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便会显现出来,并且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到那时就只能依靠手术治疗来恢复了。所以,建议生产后的妈妈,重视产后盆底肌肉恢复的问题并积极预防,在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肌修复是怎么做的呢?
很多孕妇在生产后,都会遇到盆底肌修复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患者的盆底肌受到了超重量的压迫,结果导致盆底肌的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很多患者比较想去了解盆底肌修复是怎么做,因为听很多有经验的人说,如果不修复盆底肌的话,可能会留下病根,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解答吧!
其实盆底肌修复前,要检查盆底肌受损的程度到底怎样,因为孕妇体质不同,盆底肌承受的压力不同,胎儿的重量不同等原因,每一个孕妇的盆底肌受损的严重程度就不同。例如如果患者的盆底肌只是轻微的受损,建议患者进行观察,因为人体的盆底肌是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的,就好像我们日常中见的松紧带一样,能拉长,等压力消失后,松紧带又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等孕妇分娩完毕后,盆底肌受到的压力就会非常小了,这个时候自我修复功能也就能够起到作用了。
如果患者的盆底肌受损到不能自我修复的过程了,患者可以做一些能够促进盆底肌修复的锻炼,常见的就是缩肛运动和憋尿法,缩肛运动就是每日三次有频率的收缩肛门,每次坚持10分钟左右,第一次最后是在起床前就做。憋尿法是患者在上厕所时,故意的中断排尿,憋上半分钟左右的时候,再去排尿,这样循环往复的锻炼,也能起到修复盆底肌的效果。
如果患者的盆底肌受损比较严重,患者就需要通过药物或者是手术进行治疗了,药物的话可以选择中医治疗的方法,如果患者的病情需要手术的话,建议患者到国家正规的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以上就是盆底肌修复是怎么做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患者。
什么是盆底肌修复
而针对什么是盆底肌修复这个问题,所谓的盆底肌修复事实上是通过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帮助受损肌肉、神经等得到纠正,帮助盆底肌重新修复。
什么是盆底肌修复?目前来说最普通的盆底肌修复主要是通过运动锻炼来慢慢调节盆底肌的张力和弹性,而针对一些症状极其严重,已经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患者,才会使用到手术治疗或者电刺激等疗法。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盆底肌修复的相关内容介绍,事实上女性在生产过后都需要注意盆底肌修复运动锻炼,只要这样才能够避免盆底肌松弛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一系列不良损害的发生。
盆底肌康复治疗时间为多少及注意事项?
大部分女性朋友在生育以后,非常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即使发生,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检查,身体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此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但是盆底肌松弛以后,身体并不是完全没有按时,例如漏崩、尿频等,这些看似膀胱松弛的症状,可能都属于盆底肌松弛。那么想要改变这种情况,盆底肌修复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盆底肌修复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是什么
首先想要修复盆底肌,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要趁早,一般在生育以后半年内进行修复是最好的。虽然很多女性在生育过后,即使出现盆底肌松弛,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好转。但是如果超过半年以上,情况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就需要及时接受检查与治疗,此时是修复的最佳时机。如果女性朋友没有引起重视,而盲目的持续拖延,可能会造成情况进一步加重。
除此之外在盆底肌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不必感到紧张,只需要在生活中能一如平时一样生活,但是适当增大运动量,并且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即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朋友一定在生活中不要感到过分疲劳,并且尽量保持身体放松,不要造成肌肉紧张,这是帮助身体恢复的关键。另外在性生活的过程中切忌过于猛烈,性生活不要过频,这是保证盆底肌修复的关键问题。
除了以上“盆底肌修复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是什么”以外,女性朋友们一定要了解盆底肌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对部分女性认为产后一个月就应当进行盆底肌修复,但此时生育过后,身体并未完全康复,因此至少应当在生育过后三个月内进行修复锻炼,以确保身体快速恢复和保证身体健康。
凯格尔运动产后多久可以做 盆底肌不修复会自愈吗
根据情况决定。
盆底肌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自我恢复的功能,如果不存在盆腔脏器脱垂,同时排尿功能基本正常,则损伤程度较轻,一般可以自愈。但是自我修复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修复效果可能没有经过修复锻炼的好。
盆底肌如果损伤程度较重,肌肉拉伸功能变差,子宫、膀胱、尿道、阴道、直肠等脏器无法维持到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对应的功能障碍和移位,比如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症状,一般不修复不能自愈,建议通过运动、物理、手术等方法帮助恢复盆底肌功能。
凯格尔运动产后多久可以做
只要能够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在产后5-7天就应该开始做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不同于平时的跑跳运动,它是比较轻松的,可以躺着、坐着完成,主要是利用对盆底肌肌肉的反复收缩和放松,来帮助盆底肌修复,通常产妇自我感觉良好,可以感受盆底肌收缩无不适的话,就能进行凯格尔运动了,具体做法如下:
1、训练前排空尿液,避免训练时引起疼痛或漏尿等问题。
2、躺在床上,彻底放松腹部、臀部及盆底周围的肌肉,可以将手放在腹部,以确保腹部放松,并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盆底肌。
3、呼气并收紧盆底肌-收紧并保持5秒钟-吸气并放松盆底肌10秒,整个过程保持呼吸平稳,切勿屏气。注意如无法保持5秒钟,此时不要强迫自己尽力收缩,而是将保持时间减至2-3秒,之后吸气并放松盆底肌。当可以轻松达到收缩并保持时,可以逐渐增加收缩保持的时间。
4、反复进行次操作10次,10次为一组,一天做3-5组即可。
5、训练完以后保持蛙式姿势5分钟,期间和缓地呼吸,充分放松盆底肌。
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刚刚生好孩子的产妇朋友们来说,了解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减少生产对盆底造成的伤害哦!那么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盆底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我们的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然而,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因此产后需要对盆底进行修复。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有哪些?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如下:
1、盆底操
具体做法是有意识地收缩阴道,因为初学者很难体会阴道收缩的力度,因此可以在排尿时收缩盆底,如尿流在收缩时终止,而放松时继续排出,就表示是正确的肌群收缩。在收缩盆底肌群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缩。
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开始每次收缩尿道、肛门和会阴5~10秒后放松,间隔5~10秒重复上述动作,连续5分钟,每日两次。以后逐渐增加训练量。
2、提肛法
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体做法是反复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而对于重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刺激治疗或者相关的手术治疗。
3、运动法
产后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如屏住小便、提肛运动、收缩运动或其它运动来加强弹性的恢复,促进阴道紧实。经过这些日常的锻炼,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的张力和阴道周围肌肉,帮助阴道弹性的恢复,对性生活有所帮助。除了恢复性的锻炼,产后妈妈还应该保证摄入必需的营养,保证肌肉的恢复。
以上就是关于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对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有所了解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后盆底修复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比较容易,所以产妇朋友们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哦!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做凯格尔运动 剖腹产多久可以做凯格尔运动
建议56天后再做。
剖腹产产褥期完成之后,就可以做凯格尔运动,而剖腹产的产褥期是56天,在产后56天要到产科门诊复查,做产后盆底肌功能的筛查,如果产后盆底肌筛查,明确表明盆底肌肌力降低,或者有一定的损伤,就要做盆底肌修复,通过凯格尔运动可以促使产妇盆底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