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咽部涂布疗法的操作方法

咽部涂布疗法的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咽部涂布疗法,是指将药粉或药水涂抹或吹布于咽喉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可分为涂抹法和吹布法两种

一、涂抹法

1.患者取正坐位,头向后仰。

2.医者站于患者右侧,取1长棉签(或用筷子,一端卷紧消毒棉花),蘸药液或药未。

3.令患者张嘴,发“啊”音时,医者用左手持压舌板,按压舌根,随即将长棉签迅速插入口中,把药液或药末涂抹于咽喉壁的粘膜上。

二、吹布法

1.患者取正坐位,头向后仰。

2.医者取喷粉器(见耳内吹药疗法)l个,在喷粉器的长嘴端放上少许药末,站在患者的右前方,令患者张嘴,发“啊”音时,左手持压舌板,按压舌板,右手持喷粉器,迅速将长嘴端伸入口腔内,对着患处,用手指捏压鼓状端,形成一股气流,将药粉喷布于患处,迅速地将喷粉器退出。 若用细竹管、芦管、麦秆或用纸卷成细管代替喷粉器时,一端放上少许药末,从另一端用口轻轻吹出。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1.老人及4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此疗法。

2.有反复发作恶心、呕吐史的病人,不宜使用此疗法。

3.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咳嗽病人,亦不宜用此疗法。

二、注意事项

1.医者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迅速、准确。

2. 涂抹或吹布药物前,最好清洁口腔,用淡盐水或凉开水漱口。

3.在涂抹或吹布药物前15分钟和治疗后30分钟至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水或进食,以免影响疗效。

4.在疾病的急性期,在涂布用药的同时,最好配合服一些内服药,以尽快控制疾病的发展。

5.白喉、溃疡膜性咽炎等病具有传染性,对这些病人应注意隔离,使用过的用具应严格消毒。

拔罐放血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放血疗法一般会选用无菌的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刺破”的方法又可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的穴位也不大一样。例如:高热降温宜选择点刺大椎、十宣放血;咽喉肿痛宜选择点刺少商穴放血;头痛宜选择点刺太阳穴放血;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可在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急性胃肠炎可选择在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等等。

由此可见,放血疗法的操作是有严格规范、讲究和要求的。非专业人士可能因为没有专业的放血工具,同时又因为不能熟悉和掌握操作方法、选择穴位以及放血量的多少等问题,会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

揪痧的操作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2.操作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水后去夹扯起一部分皮肤向前揪,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依上述手法连续向一定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红或发紫发黑(发痧的严重程度表现)但没有皮肤破损为止,此时常发出“叭叭”的清脆响声,由于外力的夹、挤作用,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出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

3.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瘀痕为度。揪痧时,由于夹痧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中医里,揪扯皮肤的方法被称为揪痧或扭痧,可以看作是刮痧的一种简单变形,揪痧是指在身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揪扯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按中医理论,刮痧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理筋整复等作用。 从西医的角度看,体表细小血管中存在较长时间没有代谢循环的血液,受到外力挤压后,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周围细胞组织,产生轻微的创伤反应,既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又能调动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神经、循环、激素、免疫、排泄等系统活跃起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揪脖子

揪脖子简单易行,对着镜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揪痧操作。揪痧时,将 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或蘸唾液后,夹起脖子侧皮肤向前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依上述手法连续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发红或者发紫发黑(发痧的严重程度表现)但没有皮肤破损为止,蘸唾液相比蘸水揪则更容易出痧并可以减少揪痧时的疼痛感。另外要注意痧条要揪的美观整齐,粗细相同,长短适中,距离均匀,痧条与痧条之间要清晰并且空隙无痧点,给人以美的印象。同时,揪过痧后要放下思想包袱,不必含羞,敞开衣领大大方方的走到人群中和大街上,这样心情反而更舒服,还能带给别人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针灸疗法的优点

(一)治疗范围广:不论内、外科或妇、儿科以及五官科等疾病,都可用针灸疗法来治疗。

(二)见效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一切病症-如对胃痛、腹痛、腰痛、头痛以及关节痛等-往往针到痛止,比吃药来得快。

(三)安全稳当:只要依照针灸的操作常规,不乱针瞎灸,通常不会引起什么乱子,比药物治疗容易掌握。

(四)方便、节约:只要随身带几根针和一些艾条、酒精、棉花等东西,到处可以治病,不受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并且非常节约。

(五)易学易用:学习针灸疗法的人,只要能熟悉穴位的部位和主治,以及操作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等几个环节,就能替人治病。

背部拔罐的操作方法

在家操作方法

1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2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3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4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罐减肥的操作方法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重视自己健康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观,可是很多白领苦于没有时间没用精力进行运动减肥,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便于操作在家就可完成的拔罐减肥方法,供大家使用,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应用,效果非常不错。

1拔罐减肥作用机理,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的功能,扶正祛邪来达到减肥这一目的的。拔罐减肥是一种安全,有效、不反弹的减肥方法。不仅能够辩证施治、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

2拔罐穴位的选择,双侧天枢(脐中旁开2寸),双侧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双侧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3拔罐减肥操作,选取好穴位后选用大小合适的火罐或抽气罐均可。火罐操作一次大概15分钟左右,真空气罐根据力度适当延长至20分钟左右即可。坚持一周即可见效。

小针刀的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普鲁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1、口对口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3)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在常温下,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所以,进行人工呼吸时,速度要快。一旦病人呼吸顺畅时,也应尽快送到医院详细检查治疗。

走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又可称为推罐疗法,现代应用较为广泛。本疗法疗效确实,尤其对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的疾病,有其他疗法无法代替的功能。但由于使用手法上有一定要求,加之病人接受治疗时又有一些不适感,因此,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合作往往会成为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

操作方法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

走罐疗法一般分为局部走罐和循经络走罐两种。

1.局部走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转推行。如肩周炎,可以在肩部作顺逆时针走向的缓慢旋转。

2.循经走罐:以与病变相关连的经脉为主,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如腰肌劳损,即循经过腰部的督脉经和膀胱经作上下往返移动的走罐治疗。

禁忌症

1.皮肤有过敏、溃汤、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使用本法。

2.年老体弱多病者,慎用本法。

注意事项

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

2.推罐时,动作缓慢,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有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

浣肠的操作方法

根据浣肠的目的不同而分为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浣肠清洁灌肠即通过灌肠导泻,以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有毒物质。保留灌肠多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使灌入的液体在体内留存一定的时间 ,以使药物在肠内得以充分吸收而发挥作用。在灌肠之前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争取病人的配合,让其尽量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病人取左侧卧位,身体自然曲屈,暴露臀部,施术者站在病人的背侧,选择好适宜的无菌的灌肠器,带无菌手套,将灌肠器上端的漏瓶调整到一定的高度,将灌肠所用的液体注入其中,将灌肠器管内的气体排出后用血管钳夹住上端,然后再将灌肠器下端肛管涂石蜡油,并将其沿肛门缓缓插入约10厘米时,松开上端的血管钳,液体则缓缓灌入肠内。灌入液体的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及目的而定。如用于结肠镜检查,则采取清洁灌肠,灌入的量以保证肠内食物残渣能排净为度。

拔罐的操作方法

1、应先将罐体上端的阀杆向上提一下,以保证气体的畅通;

2、罐具扣于所选位置,将真空抽气口套住罐体上端后,垂直提拉拉杆次左右,达到目的适当负压(至罐内皮肤隆起,人可耐受为度)。

3、罐具吸附体表后,将真空抽气左右轻轻旋转后拔下;

4、使用自拔管(将小头一端插入真空抽气头,大头一端套在罐体上端),把罐具入在所选穴位上,提拉拉杆4-6次即可。

5、根据体位,采用留罐法: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一般为5-15分钟),闪罐法

(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体快速外拔发出响声,以不留印痕为宜),走罐法(罐具吸拔后,将罐自上而下反复拉动直至皮肤潮红)及刺络拔罐法等多种方法;

6、拔罐结束起罐时,将罐体上端阀杆轻轻提起(罐体吸拔力度太大,不易起罐时,可用手指按下拔罐部位外围皮肤某一点,至气体进入罐中)罐具便可取下。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手法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小儿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1.直线方向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

有青春痘用什么洗脸 不要把洗脸不当一回事

青春痘患吝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天的洗脸“必修课”,并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1、艾条灸艾条灸法就是将艾绒卷制而成的圆柱,直径为1.5厘米、长20厘米,有的也加一些药物,称为药艾条。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2、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

头痛针灸治疗有效果吗 头痛针灸有效果吗

头痛针灸有效果。针灸疗法主要是以亳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经络上的腧穴施以一定的操作方法,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对头痛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夏天喝黄芪水好吗 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中药材比较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泡茶喝,也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它的操作方法是比较简单的,直接取30g左右的黄芪,然后食用沸水直接冲泡或者煮沸后代茶饮,都是可以的。黄芪红枣茶一般是直接煮的,效果会更好一些的,它的操作方法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的,首先把红枣的核去掉,然后把黄芪和红枣用水浸泡半小时左右,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之后,在使用小火煮20分钟以上,把渣过滤掉直接喝就可以了。黄芪除了当茶泡着喝以外,我们也是

膝盖疼有积液怎么办 局部封闭治疗

封闭疗法也叫“局封”,是由局部麻醉演变而来的一种治疗疼痛的方法。封闭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局麻药和激素类药物的混合液注射于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封闭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缓解骨质增生患者膝盖疼有积液的治疗方法。

男人得了阳痿要如何自我保健

双掌推腹:仰卧,两手重叠,先沿上腹中线向下推摩至下腹部;重复做20次。再分别从两侧的肋弓下缘向下推摩至大腿根部;各重复做20次。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脐部周围,并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按摩2-3分钟后,再按逆时针方向用同样的方法按摩腹部2-3分钟。此法的操作要领是:动作要缓慢、用力。鱼际环推:仰卧,用右手大鱼际自耻骨联合处(即小腹阴毛处)沿阴囊左侧,/顷推至会阴部,再从阴囊右侧回推至耻骨联合处;以此方

三九灸怎么灸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进行:由于三九灸操作比较简单,因此很多人想自己在家进行三九灸,但其实三九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疾病疗法,是具有一定讲究的,自己擅自操作,方式不正确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身体亏损,对自身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生活中进行三九灸,建议去专门的机构,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比较好。

鼻咽炎的治疗

(1)中药含片中药含片治疗咽炎的主要为清火、败毒、清咽利喉类药物,对于一般性、初期咽炎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对咽喉粘膜组织也不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因此,在轻微性咽炎的治疗中比较普遍。但由于中药起效慢、难以改善病变组织环境,对于急性鼻咽炎、顽固性性鼻咽炎等重症起效甚微。(2)西药西药治疗咽炎的主要为抗生素类药物,在急性期治疗效果确切,但抗生素对人体组织细胞破坏性很强,同时抗生素还具有很强的抗药性,使用频次

平推法的四种操作方法

(1)掌推法:嘱患者端坐方凳或站裆势(两手插腰),穿单衣,医者立于一侧取站位,一手扶住患者(推胸腹扶背,推背扶胸),另一手成虚掌,着力患者体表,作直线左右平推,由上而下慢慢移动,并由下而上反复3次。前胸由锁骨下起,至上腹部中脘穴处,左右侧至腋中线。背部由大椎穴始至12胸椎,左右侧到腋后线。然后医者站于另一侧,重复平推胸腹及背部,再立于患者后面,两手同时平推两胁肋,由腋后上向前斜下方作直线来回推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