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乳房肿块请警惕乳腺癌
发现乳房肿块请警惕乳腺癌
1.根据临床经验,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巧是乳腺癌的特征之一。
2.需要和增生性的乳房肿块相鉴别,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和炎症性的乳房肿块鉴别: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4.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肿块,生长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动,肿块增大时与皮肤粘连,可出现皮肤酒窝征和橘皮征,可使乳头内缩,乳房挛缩与胸壁固定,甚至溃破,流脓血水或出血不止。
怎样检查乳腺疾病呢
1.乳房肿块:一般多出现在单侧乳房,质地较硬,增大的较快,可以活动,如果侵及胸肌或胸壁则活动性差或固定。
2、皮肤改变:乳腺癌侵犯皮肤会造成皮肤的特异性改变,用桔皮来比喻最形象;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房皮肤的炎症性改变,皮肤颜色由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增厚,表面温度升高,可以由局部扩大到全乳房。
3、乳头改变:肿瘤侵犯乳头会造成乳头内陷。如果肿块较大,会造成一侧乳房肿大,使得两侧乳头不能保持同一水平。
4、乳头溢液:如果未发现明显肿块,只是出现乳头血性或液性溢液也应及时就诊,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5、浅表淋巴结肿大:如果发现腋窝,锁骨上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也可以是活动性)的,应怀疑乳腺癌的可能。
知道了以上怎样来检查乳腺疾病,希望每一位女性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之余关注自身健康,定期检查,以防止乳腺疾病等妇科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得以及时的治疗。这样才可以增加痊愈的几率,重新获得健康。
乳腺癌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1、乳头溢液。通常情况下,在患上了乳腺癌以后,患者朋友有可能会在乳房上出现不自觉的溢液现象。乳腺癌溢液的性质多为血性,桨液性或水样,同样是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稀薄的血性溢液多数为癌。乳头溢液中乳腺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2、乳房肿块。在患了乳腺癌以后,女性患者通常都会产生乳房肿块的现象,并且只要用手摸就会比较明显,以乳腺肿块为首发乳腺癌的症状,占90%以上,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表现。大多数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房无痛性,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的肿块,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常被患者误认为是炎症或经前期生理性的乳房变化,而丧失警惕,延误诊治。
乳房肿块不痛不痒更需警惕乳腺癌
很多医生提醒女性要警惕乳房肿块,因为乳房肿块可能暗示着乳房疾病。
针对乳房肿块而言,可能是乳腺增生,但也不排除乳腺癌。但是两者出现的乳房肿块质地不同。乳腺增生肿块质地较软,且多为双侧多发性,呈结节状或片块状,大小会随月经及情绪变化而变化,具有活动性,与皮肤组织无粘连;而乳腺癌的肿块则质地较硬,且多为单侧单发,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活动性差,可以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因此女性可以通过自检大体分辨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针对乳房疼痛而言,很多女性发现乳房有小肿块时不大在意,因为没有疼痛感,而疼痛被多数人认为是疾病的第一征兆,其实不然。专家表示,没有痛感的乳腺肿块实为乳腺癌的几率很高,而往往有压痛感的乳房肿块则可能只是病情相对较轻的乳腺增生。因为疼痛并非乳腺癌的绝对症状,早期乳癌肿块多无疼痛表现,到真正出现疼痛时多为乳癌晚期肿瘤影响到外面的包膜或者累及到皮肤而引起,因此女性切不可掉以轻心。
女性应该学会关爱乳房健康
由此可见,女性无论是发现压迫性的可活动乳房肿块还是质地较硬无压迫感的乳房肿块时,都应该去正规医院进行确诊。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也应该做到关爱乳房健康,学会自检并进行定期检查。
常规的乳腺癌日常自检是在洗澡时观察乳房是否有不对称、皮肤是否有橘皮样改变、乳头是否有凹陷或者溢液,以及自摸是否有肿块等。
女性应该学会定期进行专科检查,除了常见的年度体检外,还可进行一些功能检查,如B超、钼靶X射线、MR等。专家建议,育龄期女性最好每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40岁以上的病人可每年进行一次钼靶X射线检查;此外,有家族史、高危因素的人群可适当提前并增加追踪检查,尽早筛查乳腺癌。
预防乳腺癌保健六误区
误区一:“啊,我摸到乳房内有一个肿块,我肯定得了乳腺癌!”
其实,许多乳房肿块是良性的。之前有项调查显示:40岁以下有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对她们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90%的结果都是良性的。
因为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在生理周期之前或生理周期期间,经常会出现乳房胀痛或摸到乳房肿块,只要生理周期结束之后发现肿块已经消失,就表明并无大碍。
误区二:长期服用激素药和患乳腺癌没有关系
要高度警惕因此诱发乳腺癌的可能,建议在生产第一胎前或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的女性,都不要口服避孕药。
误区三:男性怎么可能得乳腺癌
有乳腺就可能患乳腺癌,乳腺癌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的肿瘤组织所致,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有可能得乳腺癌。
男性乳房没有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因此乳房比女性小得多。但是,正因为男性的乳腺组织较薄弱,一旦发生乳腺肿瘤,很容易向四周扩散,无需太长时间,肿瘤细胞就能扩散到乳房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诊时就已是疾病晚期。
所以,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警惕乳房异物。如果男性在平时发现乳房出现局部疼痛和压痛现象,发现边界不清的无痛性肿块,乳头向内凹陷,或有分泌物时,应立即到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相关咨询与检查。
误区四:“我又没到更年期,乳腺癌和我怎么也搭不上边!”
许多年纪轻的女同胞认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的“专利”,所以平时并不关心乳房健康。然而我国例行体检和抽样调查发现: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20~30岁的年轻女性中,约有50%的人患有乳腺增生。虽然乳腺增生并不是乳腺癌,但如果任其进一步发展,就极有可能癌变。
误区五:“我家没有人得过乳腺癌,我以后肯定也不会得!”
近期的研究表明:尽管没有家族史,不及时防治仍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刘薇主任说,家族病史并不是乳腺癌的主要病因,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缺乏正确的预防意识才是导致乳腺癌的根本原因。
误区六:自我检查时,没有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因此觉得自己肯定没有得乳腺癌
乳房肿块并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状,许多病人的早期症状只是乳房的对称性改变,如皮肤变厚、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变、乳房有分泌物、溢水或溢血等。
可是,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典型症状,也没有感到周身不适。医生仔细检查时,仅仅发现这些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无疑增加了乳腺癌的漏诊几率。
最典型患有了乳腺癌症状
1、乳腺癌患者不难发现自己的乳房里有肿块,但是并没有感觉有痛感。患上乳腺癌后,乳房内就容易产生肿块,但无痛,在少数情况下可转为恶性。这是常见症状之一。
2、乳头溢液是很明显的症状,乳腺癌患者的溢液颜色是多样的。乳腺癌患者的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这也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
3、若是您发现您的乳房乳晕有异常,那您可要警惕乳腺癌了。乳腺癌的症状可出现乳头扁平的现象,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乳头糜烂在乳腺癌的症状里是较为典型的。
定期视察自己的乳房大小,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乳头等地是否有凹陷的情况。是预防乳腺癌的一个有效方法。
乳房胀痛检查诊断
1、乳房肿块。一般多出现在单侧乳房,质地较硬,增大的较快,可以活动,如果侵及胸肌或胸壁则活动性差或固定。
2、皮肤改变。乳腺癌侵犯皮肤会造成皮肤的特异性改变,用桔皮来比喻最形象;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房皮肤的炎症性改变,皮肤颜色由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增厚,表面温度升高,可以由局部扩大到全乳房。
3、乳头改变。肿瘤侵犯乳头会造成乳头内陷。如果肿块较大,会造成一侧乳房肿大,使得两侧乳头不能保持同一水平。
4、乳头溢液。如果未发现明显肿块,只是出现乳头血性或液性溢液也应及时就诊,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5、浅表淋巴结肿大。如果发现腋窝,锁骨上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也可以是活动性)的,应怀疑乳腺癌的可能。女性肥胖,初潮较早,绝经过晚,有家族病史等的人群为乳腺癌高发人群,如出现上述表现更应该加以注意。
哪些妇科病容易在房事中“露马脚”
房事后阴道流血
房事后阴道流血常是宫颈癌的早期信号,但这种信号并不是每次房事后都会出现的,也许半年之后才会再现一次,但那时肿瘤可能已到了晚期而失去了治疗良机。
乳房压痛
相互拥抱时,若发现一侧乳房的某处有压痛,若用手掌平摸痛点,发现有小硬块,并有触痛感,此时应警惕乳房肿块。
乳头溢血或溢奶
抚摸挤压乳头时,若发现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流出,应警惕早期乳腺癌;若乳头有乳汁溢出,则应警惕脑垂体瘤的可能。
下腹绞痛或下腹隆起
房事不久出现小腹阵阵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应警惕卵巢肿瘤;若在房事中发现妻子仰卧时下腹隆起,触摸有坚实感,也应警惕卵巢肿瘤的可能。
总之,在性生活中往往可以觉察到女士癌症之类严重疾病的一些蛛丝马迹,若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对女士的健康意义重大。
女性对乳腺癌六个误解
误区一:
“啊,我摸到乳房内有一个肿块,我肯定得了乳腺癌!”
其实,许多乳房肿块是良性的。之前有项调查显示:40岁以下有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对她们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90%的结果都是良性的。
因为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在生理周期之前或生理周期期间,经常会出现乳房胀痛或摸到乳房肿块,只要生理周期结束之后发现肿块已经消失,就表明并无大碍。
误区二:
长期服用激素药和患乳腺癌没有关系
要高度警惕因此诱发乳腺癌的可能,建议在生产第一胎前或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的女性,都不要口服避孕药。
误区三:
男性怎么可能得乳腺癌
有乳腺就可能患乳腺癌,乳腺癌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的肿瘤组织所致,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有可能得乳腺癌。
男性乳房没有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因此乳房比女性小得多。但是,正因为男性的乳腺组织较薄弱,一旦发生乳腺肿瘤,很容易向四周扩散,无需太长时间,肿瘤细胞就能扩散到乳房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诊时就已是疾病晚期。
所以,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警惕乳房异物。如果男性在平时发现乳房出现局部疼痛和压痛现象,发现边界不清的无痛性肿块,乳头向内凹陷,或有分泌物时,应立即到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相关咨询与检查。
误区四:
“我又没到更年期,乳腺癌和我怎么也搭不上边!”
许多年纪轻的女同胞认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的“专利”,所以平时并不关心乳房健康。然而我国例行体检和抽样调查发现: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20~30岁的年轻女性中,约有50%的人患有乳腺增生。虽然乳腺增生并不是乳腺癌,但如果任其进一步发展,就极有可能癌变。
误区五:
“我家没有人得过乳腺癌,我以后肯定也不会得!”
近期的研究表明:尽管没有家族史,不及时防治仍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刘薇主任说,家族病史并不是乳腺癌的主要病因,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缺乏正确的预防意识才是导致乳腺癌的根本原因。
误区六:
自我检查时,没有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因此觉得自己肯定没有得乳腺癌
乳房肿块并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状,许多病人的早期症状只是乳房的对称性改变,如皮肤变厚、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变、乳房有分泌物、溢水或溢血等。
可是,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典型症状,也没有感到周身不适。医生仔细检查时,仅仅发现这些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无疑增加了乳腺癌的漏诊几率。
专家解读关于乳腺癌的五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我又没到更年期,乳腺癌和我怎么也搭不上边!”
许多年纪轻的女同胞认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的“专利”,所以平时并不关心乳房健康。然而我国例行体检和抽样调查发现: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20~30岁的年轻女性中,约有50%的人患有乳腺增生。虽然乳腺增生并不是乳腺癌,但如果任其进一步发展,就极有可能癌变。
误区二:“我家没有人得过乳腺癌,我以后肯定也不会得!”
近期的研究表明:尽管没有家族史,不及时防治仍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刘薇主任说,家族病史并不是乳腺癌的主要病因,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缺乏正确的预防意识才是导致乳腺癌的根本原因。
误区三:自我检查时,没有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因此觉得自己肯定没有得乳腺癌。
乳房肿块并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状,许多病人的早期症状只是乳房的对称性改变,如皮肤变厚、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变、乳房有分泌物、溢水或溢血等。
可是,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典型症状,也没有感到周身不适。医生仔细检查时,仅仅发现这些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无疑增加了乳腺癌的漏诊几率。
误区四:“啊,我摸到乳房内有一个肿块,我肯定得了乳腺癌!”
其实,许多乳房肿块是良性的。之前有项调查显示:40岁以下有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对她们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90%的结果都是良性的。
因为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在生理周期之前或生理周期期间,经常会出现乳房胀痛或摸到乳房肿块,只要生理周期结束之后发现肿块已经消失,就表明并无大碍。
误区五:长期服用激素药和患乳腺癌没有关系。
要高度警惕因此诱发乳腺癌的可能,建议在生产第一胎前或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的女性,都不要口服避孕药。
男性也会得乳腺癌
有乳腺就可能患乳腺癌,乳腺癌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的肿瘤组织所致,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有可能得乳腺癌。
男性乳房没有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因此乳房比女性小得多。但是,正因为男性的乳腺组织较薄弱,一旦发生乳腺肿瘤,很容易向四周扩散,无需太长时间,肿瘤细胞就能扩散到乳房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诊时就已是疾病晚期。
所以,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警惕乳房异物。如果男性在平时发现乳房出现局部疼痛和压痛现象,发现边界不清的无痛性肿块,乳头向内凹陷,或有分泌物时,应立即到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相关咨询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