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原则 肩关节周围炎穴位推拿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原则 肩关节周围炎穴位推拿手法
点按肩井,秉风,天宗,肩内陵,肩贞,肩髃等穴,以酸胀为度,对粘连部位或痛点弹拨手法,以解痉止痛,剥离粘连。
肩井:在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秉风: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向平。
肩内陵:在肩关节内侧喙突处,垂臂,在肩前,腋前纹端与肩髃连线中点。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肩部出现两个凹陷,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即是。
肩周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吃肥腻食品。如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均属肥腻食品。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痹队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血痹阻不畅所致,而高脂厚昧的食物容易影响脾目的运化而牛湿。湿属阴邪,易加重气血痹阻。医学专家发现,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如果每天吃大量的高脂肪类食物,将出现关节强直、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关节炎的症状明显加重。
2.忌吃用铁锅烧的饭莱。关节中过多的铁,导致铁蛋白饱和,它和游离的铁能促进关节的发作。因此,患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最好不要用铁锅煮饭。
3.忌吃海味。因为海参、海带、海菜、海鱼等含有一定的尿酸,这些尿酸被身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炎的病情加重。因此,患了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不宜吃海产品。
4.忌饮酒及大量饮咖啡、浓茶。
肩关节周围炎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4、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据调查,肩关节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发作的几率下降了很多,所以,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肩关节周围炎食疗药膳
1、蛇肉汤: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具有祛风、散寒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2、白芍桃仁粥: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先将白芍水煎取液,约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络者。
3、桑枝鸡汤:老桑枝60g,老母鸡1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4、川乌粥:生川乌头约5g,粳米50g,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侵袭所致者。
5、当参羊肉汤: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煮沸服食。
6、芪归炖鸡:黄芪30克,当归20克,童子鸡1只,生姜、盐适量。先将童子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再将黄芪、当归、生姜洗净放入鸡腹中,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及盐,用小火慢炖2小时,吃鸡肉喝汤,3天1剂。
7、当归血藤鸡蛋汤:全当归、鸡血藤各15克,木香、陈皮、赤芍各10克,桑枝20克,鸡蛋1枚。将鸡蛋与诸药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5~10分钟,食蛋饮汤,每日3次,每次1个。
8、附桂猪蹄汤:附片10克,桂枝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猪蹄1对,调料食量。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开,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煮沸服食。
9、当归二枝粥:当归、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大米100克。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
10、桑枝大枣粥:桑枝30克,大枣10枚,大米50克。桑枝水煎取汁加大米、大枣煮粥,每日2次,作中、晚餐服食。
11、葛根桂枝苡仁粥:葛根30克,桂枝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盐适量。先将葛根、桂枝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薏苡仁、粳米放入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慢熬至米烂粥熟时加盐调味,分2次温服,每日1剂。
肩周炎的推拿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便推拿手法
1.患者取坐位,放松颈肩部肌肉,可滚按肩部肌肉,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后部,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旋外和旋内活动。
2.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操作。
3.扳动肩关节。
4.拿捏肩部约2分钟,然后握住患者腕部,将患肢慢慢提起牵拉提抖。
5.用搓法从肩部搓到前臂,并牵抖患肢,结束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
本病由于肩周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肩关节活动所致。可因外伤、慢性劳损、较长时间不活动或固定、或局部受风寒侵袭等诱因而发作。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病因至今不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3.6.1 肩部原因
(1)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如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2)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于身旁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3.6.2 肩外因素
由于肩关节以外的疾病,如颈椎病、冠心病、肺炎、胆囊炎等反射性地引起肩部疼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有哪些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以肩部疼痛为表现特征,一旦病发时,患者们会感到疼痛不已,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希望大家能够细心阅读并从中加深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识。
一发病原因
肩关节周围炎病因至今不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由于肩关节以外的疾病,如冠心病,肺炎,胆囊炎等反射性地引起肩部疼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
②因上肢骨折,颈椎病等使上肢固定于身旁过久;
③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变,如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二发病机制
Depalma1983将冻结肩病理过程分为3期:早期为凝结期,此期病变主要位于肩关节囊,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紧缩,关节囊下皱褶互相粘连而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与腱鞘间有薄的粘连,以后随着病变程度加剧,进入冻结期,此期除关节囊严重挛缩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退行性变加剧,滑膜充血,组织缺乏弹性,喙肱韧带挛缩限制了肱骨头外旋,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挛缩,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经7~12个月后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逐渐恢复,称解冻期,Depalma在1例15年前患双侧冻结肩而自愈病人,尸体解剖中发现两侧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肱骨结节间沟均获得新的骨附着点,而肌腱关节囊内部分均已消失,作者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是引起冻结肩的主要原因,一旦长头腱黏附于结节间沟获得新的骨附着点,而肌腱关节囊内部分发生病理性撕裂,则肩关节功能改善,冻结肩趋向好转,也有人发现长时间侧卧抱肩,喙突和肱骨头挤压关节囊出现肿胀或坏死是冻结肩病因。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不能忽视,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希望大家可以在了解病因的前提下针对病因,时刻远离诱发肩关节周围炎的因素。
肩关节周围炎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临床上常见的伴有肩周炎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等。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质各不相同,病变的部位不尽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发症可供鉴别。
肩关节周围炎的秘方
一、本病预防当必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式,睡眠时上肢应向前伸,或轻度上举位,避免上肢压于身体下侧,尤其老年人。肩外伤,不应固定于传统位置,上臂应置自然下垂外旋位,最好固定于外展上举位。
遇有轻微外伤,应将上肢保持外展上举位休息,尤其肩撕裂,并保持固定二周。
肩关节外伤手术后,固定时间缩短。最好不超过三周,以免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避免寒受、劳累。
二、既病防变 本病虽然病程较长,但通过适当的治疗都能痊愈。若早期发病而未及时治疗,就会使肩关节疼痛加重,功能障碍,久之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一)中药熏洗法 用药生芪、当归、川芎、桂枝、荆芥、防风、细辛、桑枝、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肉桂、僵蚕、天麻、乳香、羌活。 将上药置脸盆中,水加至多半盆,煮20分钟后,用毛巾蘸热敷洗肩关节。洗后避风。每日洗一至二次,一付药洗七天,每次洗完将药盆放到阴凉处。
(二)针灸 取穴肩髃、巨骨、肩髎、臑俞、肩点臂臑、条口等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三)按摩推拿疗法
1.按揉穴位舒筋法:病人取坐位,上肢肌肉关节呈松弛状态。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拿住患臂腕部,另一手拇指由上肢远端取穴至近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舒筋作用。
2、痛点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韧带放松。术者立侧方,一手点按痛点的上方,另一手按揉痛点的下方,双手并用,逐渐下移,反复5~10次。
3.腋下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握住病人上肢,另一手拿病人腋下大筋。手法要适当,以病人能够耐受为限。
4.肩关节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于侧方,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按揉肩关节,先按揉内侧,后外侧,继而肩背部。手法要先轻后重。
5.肩胛推按法:病人取坐位,双手扶膝,肩背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方,以双手拇指推按肩胛肌肉及关节,先从肩胛手缘开始,逐渐向下。
6.腋下牵位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关节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牵拉病人腕部,另一手拳在腋下做顶推,两手动作协调有力。
7.肩臂旋前、旋后法:病人取坐位,肩肘关节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侧方,一手扶按肩关节,另一手握住病人肘关节,反复作旋前、旋后运动。两手要协调,切不可用蛮力,以免拉伤肌肉组织。
8.平拉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测方,一手拉住病人腕部作上下抖动,另一手推按肩部,两手用力相反。 通过按摩推拿起到松驰肌肉,活血化瘀,解痉消肿,松解粘连,活动关节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物理疗法如超短波、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蜡离子导入等。
封闭疗法:用强的松龙注射液25毫克加0.5%普鲁卡因10毫升,痛点封闭,每周一次。
功能锻炼:除采用上述办法外,自己可以加强锻炼,主动做旋转上肢,上举,后伸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中医如何针灸治疗肩周炎
二间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取右侧二间穴,直刺0.3寸,小幅度捻转,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治疗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手阳明经筋结于肩髃部,其分支悬绕肩胛部,夹脊柱,二间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荥穴,能行阳明经经气,对本经经筋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颈中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颈中”位于天鼎穴外斜下1寸,即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其深部为臂丛神经所在,患者取正坐位,头后仰歪向健侧,取患侧“颈中”穴,用1.5寸32号毫针常规消毒后进针1寸左右,不可过深,然后针尖指向大椎穴方向,施以雀啄手法,以患侧上肢抽动2~3次为度,患者自述电击样针感传至指尖为有效,不留针。针刺要注意避免伤神经。
按: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故又名“五十肩”,多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尤以妇女多见。常规针刺多选肩关节局部穴,针感局限于“病灶”周围。笔者自创“颈中”穴可通经气,利关节,活血化瘀,除湿祛痹,多数患者针刺后可见手心汗出,本穴针感强,疗效高,且取穴少,病人易于接受。
条口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条口透承山,取患侧,采用26号3-4寸毫针,刺入条口,针尖透向承山,得气后施捻转之泻法(强刺激),使针感放射到肩部,针感有酸麻胀热,留针15分钟而愈。
阳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阳陵泉穴,进针2寸,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活动患肢,10分钟后顿觉肩部轻松,上举、外展功能恢复正常。
中平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左侧中平穴。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号毫针3寸1根,行直刺法,病人感到针感闪电式传至大脚趾,疼痛立即缓解,令其活动患肢,上举达170°,外展达70°。
肩关节周围炎症状
肩周炎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
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该病是长期的慢性劳损或加营养不良所致,采用中医治疗相对较好,但治病不如防病,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该病易因受凉诱发,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当然,一旦发现及时治疗也很重要。
肩周炎辅助检查方法
肩周炎又被称为冻结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由于劳损,或者是慢性的损伤造成的肩关节周围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的这种症状,通过主诉以及体格检查可以明确肩关节周围炎症的表现,但是,X线片对于肩周炎的帮助不大,磁共振可以明确发现肩关节周围炎症的反应,有没有肩部的损伤,有没有冈上肌的钙化,有没有损伤等一系列情况,所以肩周炎的辅助检查建议是磁共振检查。
肩关节周围炎的按摩治疗
1.原则早期应以舒筋通络,祛瘀止痛,加强筋肉功能为主;晚期则以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活动功能为主。
2.施术部位伤侧肩关节周围,肩胛部及上臂。
3.取穴肩偶、肩贞、肩井、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内俞)、天宗、秉风、缺盆、极泉、巨骨、曲池。
4.施数手法推、揉、滚、搓、拨、动。
5.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二十五分钟,每日1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以右侧为例,常规手法分六个步骤)病人取坐位(体虚者可取卧位),术者立于伤侧。
(1)分推抚摩肩部法术者以双手大鱼际或掌部着力,在患肩周围作前后、内外分推及抚摩手法数十遍。
(2)揉滚肩周上臂法术者用单、双手掌或多指揉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数分钟;然后,用左手握伤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动肩关节,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在肩部周围及上臂施滚法5分钟左右。
(3)揉拨肩胛周围法术者一手固定肩部,另手鱼际或掌根部自肩胛骨脊柱缘由上而下揉数遍,拇指拨2到3遍;而后,以食、中、环三指从肩胛骨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肩胛下肌3到5遍,拇指或大鱼际揉、拨肩胛骨腋窝缘数遍。
(4)按摩俞穴痛点法术者用双手拇指对压中府、天宗穴、肩贞、肩内俞,拇指重揉压肩处俞、秉风、巨骨、缺盆、肩偶,揉拨极泉及肩部痛点各半分钟左右。
(5)被动运动肩部法根据肩关节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可选用下列方法:
推肩拉肘内收法术者立于健侧后方,一手推住健侧肩部(固定),另手从健侧胸前托其伤侧肘部,缓缓牵拉使其内收,在极度内收位用体侧抵紧健侧肩后部,一手空拳叩击伤侧肩部周围数遍。
前屈后伸捏筋法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伤肢肘部使上臂前屈后伸,另手在上臂后伸位捏拿肩前筋,前屈位捏拿肩后筋。
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原则
对初期疼痛为主要症状者,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对后期粘连患者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肩周炎牵引治疗方法
肩周炎全名为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一般此病可以自愈,但自愈后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生活,洗脸、背手、梳头和穿衣等都可能有一定困难。
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加强患肢运动,适当应用止痛药物、激素药物等对症治疗。用力向上抬或扭动您的胳膊是为了锻炼你的肩膀减少后遗症出现。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推拿,牵引,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其实现在针灸治疗肩周炎还是比较不错的,主要是针刺主穴:肩痛穴 次穴:颈痛穴 每次一次,3周为一个疗程,建议你还是最好先去医院检查下和确诊下,如果有肩周炎,就及时治疗。
肩周炎患者忌吃肥腻食品。如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均属肥腻食品。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痹队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血痹阻不畅所致,而高脂厚昧的食物容易影响脾目的运化而牛湿。湿属阴邪,易加重气血痹阻。医学专家发现,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如果每天吃大量的高脂肪类食物,将出现关节强直、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关节炎的症状明显加重。
肩周炎的危害大,对人们的影响也是比较广泛的,所以患者们要注意对肩周炎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该忌口的一定要忌口,并且注意多运动,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站起来,扭动一下肩膀,这样可以避免肩周炎的病发,而且还可以预防肩周炎的反复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