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动脉高压检查

肺动脉高压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肝功能与肝炎病毒标志物、HIV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动度、BNP或NT-proBNP。

2.心电图

提示右室超负荷、肥厚和右房扩张。

3.胸片提示

肺动脉高压的征象有:右下肺动脉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3mm,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肺血管丢失形成“残根征”,右房、右室扩大,心胸比增大。

4.超声心动

用于估测肺动脉压力,排除其他病因,如先心病、瓣膜病等,还可评价右心功能、判断预后。

5.肺功能测定

用于明确气道和肺实质病变,重点参考一氧化碳弥散能力。

6.肺通气/灌注扫描

帮助判断有无肺栓塞。

7.高分辨率CT和增强CT

提供更详细的肺实质和肺血管影像学信息。

8.磁共振成像

能直接评估右室形态、大小和功能,也能无创评估部分右心血流动力学特征。

9.多导睡眠监测

用于排除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10.心肺运动试验

可评价心功能、气体交换能力,最大氧耗量和EqCO2可用于预测预后。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分几大类

第一步:肺动脉高压:第一大类是真正的肺动脉高压,包括特发性和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属于罕见病。先天性心脏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所以说肺动脉高压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左心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压:第二大类常见病是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叫结缔组织病。叫做它的免疫性风湿、类风湿性疾病。比如说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等都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这个发病人数也很多。心脏病的终末期都叫心衰,心衰都会影响肺静脉高压,传到肺动脉引起肺动脉高压。病人需要注意: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的一部分患者最后会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和没有肺动脉的心脏病预后是不一样的。

第三步: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压:第三大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压。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老慢支、慢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高发。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后多多少少都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还有一些夜间睡眠障碍的病人,这些病人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

第四步:血栓栓塞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第四大类就是栓塞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其中肺栓塞经排成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心血管疾病,实际上是一个发病率极高、致死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如果肺栓塞没有致死,它的后果就是肺动脉高压而致残,最后也一般死于心衰。

第五步:混合型:第五大类就是各种混合性的,原因不清楚的代谢性疾病。非常多见的血吸虫病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另外,艾滋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五种病因

肺动脉高压的五种病因

1.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约占全部肺动脉高压的78.8%。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后期经常会并发心功能不全,在中、重度患者中会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导致肺动脉高压。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主要由心内分流引起。未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30%,而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约为15%。

3.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包括各种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在我国发病人数很多。这一类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比例很高,且能显著影响预后,而原发病的识别与处理至关重要。

4.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我国是烟草大国,由此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等慢性肺部疾病高发;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后也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缺氧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国外少有而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些患者,由于肺泡缺氧,继而发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

5.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由此而诱发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也有很高的发生率,临床上也很常见。

肺动脉高压的检查事项

1.心电图

肺动脉高压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有:1)电轴右偏;2)Ⅰ导联出现s波;3)右心室肥厚高电压,右胸导联可出现ST-T波低平或倒置。如果没有上述心电图特征,也不能排除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心电图检查作为筛查手段,其敏感性(55%)和特异性(70%)均不是很高。

2.胸部X线片

胸片的改变包括肺总动脉及肺门动脉扩张,伴外周肺血管稀疏(“截断现象”)。还可发现原发性肺部疾病,胸膜疾病,心包钙化,或者心内分流性畸形,因为后者可出现肺血管增多。胸片检查可以帮助排除中到重度的肺部疾病或肺静脉高压患者。但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和肺部放射性检查的结果可不一致。

3.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

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有助于区别气道或肺实质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表现为肺弥散功能障碍和轻到中度肺容积减少。由于过度换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通常降低。COPD导致缺氧性肺高血压,肺功能和血气表现为残气量增加,一氧化碳弥散功能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

4.超声心动图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能够反映右心血流动力学变化,如肺动脉压力(PAP)。每一个疑似PH患者都应该进行该项检查,是筛选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无创检查。

5.通气/灌注显像

通气/灌注扫描用于肺动脉高压(PH)中怀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ETPH)的患者。通气/灌注扫描在确诊CTEPH中比CT的敏感性高。

6.高分辨率计算体层成像

可了解有无肺间质病变,肺及胸腔有无占位;肺动脉内有无占位,血管壁有无增厚及充盈缺损性改变。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有无淋巴结挤压等。一般对肺动脉高压患者需要完成CT肺动脉造影,这样大多数慢性血栓拴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以获得明确诊断而避免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高压的检查事项

1.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肝功能与肝炎病毒标志物、HIV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动度、BNP或NT-proBNP。

2.心电图

提示右室超负荷、肥厚和右房扩张。

3.胸片

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征象有:右下肺动脉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3mm,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肺血管丢失形成“残根征”,右房、右室扩大,心胸比增大。

4.超声心动图

用于估测肺动脉压力,排除其他病因,如先心病、瓣膜病等,还可评价右心功能、判断预后。

5.肺功能测定

用于明确气道和肺实质病变,重点参考一氧化碳弥散能力。

6.肺通气/灌注扫描

帮助判断有无肺栓塞。

7.高分辨率CT和增强CT

提供更详细的肺实质和肺血管影像学信息。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如今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病的意识明显提高。但忽视了对另外一种“高血压”的关注,那就是肺动脉高压。

大部分肺动脉高压患者起病隐袭,发展比较缓慢,开始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可能仅有一些气短、胸闷,休息后可以好转,所以对该病不易引起注意。后期随着肺动脉压力的进一步升高,可出现气喘、胸痛、头晕,容易晕厥。严重的患者出现右心衰的症状,如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甚至出现腹水或胸水等症状。一旦出现右心衰的症状,患者的预后就不容乐观了。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统计资料表明,一般从诊断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后,患者的中位生存率为2~3年,比很多恶性肿瘤的存活时间还短。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常常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所以这种高致残高死亡率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常规的血压计不能测量肺动脉高压,绝大多数肺动脉高压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精确测量肺动脉压力需要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后者直接在肺动脉测压,得到的结果最准确。所以,当发现肺动脉高压后,最好到医院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肺动脉高压既是一种疾病,又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哪些疾病或哪些因素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呢?

按照国际上最新的分类,肺动脉高压一共可分为五大类,三十几种疾病可以引起。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由于减肥时尚的流行,部分服用过氛氟拉明、右氛氟拉明等食欲抑制剂(减肥药的一类)的人也会患上肺动脉高压,还有多种食欲抑制剂是否导致肺动脉高压还在争论之中。

由于环境的污染等等原因,怀孕的妈妈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之中,导致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最高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肺循环的压力大于体循环的压力(正常时肺循环的压力只有体循环的五分之一),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丧失了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机会。

门诊经常会有不明原因的胸闷、气急的患者,检查后发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检查发现肺动脉血栓栓塞,有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卧床、活动少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一些新药的研制成功,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国内的一些医生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取得一些疗效,目前国外正在使用该类药物进行临床前的试验。

由于肺动脉高压发病隐蔽,以前受诊断水平的限制,以及没有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等原因,很多病人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余生。现在随着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多种新药的上市,治疗肺动脉高压不再只是梦想。

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

1.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约占全部肺动脉高压的78.8%。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后期经常会并发心功能不全,在中、重度患者中会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导致肺动脉高压。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主要由心内分流引起。未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30%,而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约为15%。

3.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包括各种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在我国发病人数很多。这一类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比例很高,且能显著影响预后,而原发病的识别与处理至关重要。

4.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我国是烟草大国,由此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等慢性肺部疾病高发;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后也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缺氧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国外少有而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些患者,由于肺泡缺氧,继而发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

5.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由此而诱发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也有很高的发生率,临床上也很常见。

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那么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还有哪些?

1、血管收缩

患者早期为小动脉中层肥厚和无平滑肌的细动脉肌型化,这提示血管收缩可能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初始机制。

门电压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不能提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内钙含量,但能增加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内钙水平,表明某些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平滑肌细胞KV通道缺失或下调,提示钾通道异常可能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中起一定作用。

2、肺血栓栓塞

组织学上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不同于致丛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中层肥厚较轻,内膜纤维化呈偏心性,从不发生扩张性病变,类纤维素动脉炎及丛样病变形成,与致丛性肺动脉病不同。

3、家族因素

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是常染色体占优势的疾病,伴不完全的外显率和基因早现遗传。

4、药物与饮食

口服避孕药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尚不明确,某些患者发病可能与其有关。多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没有不规则的用药和异常饮食的历史。

5、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似部分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雷诺病、CREST综合征、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均可合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6、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肝硬化患者可发生肺动脉高压,组织学改变与原发性者不能区别,二病合并发生为肝硬化尸检的0.016%~0.26%。

7、与妊娠和月经周期有关的因素

肺动脉高压经常在孕期被发现,妊娠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加重。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什么

相关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较常见,部分患者尤其婴幼儿,若不及早治疗,可形成重度肺动脉高压,失去手术机会或使手术死亡率升高。婴幼儿患者左向右分流量较大、体格发育不良、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反复心衰及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应尽早施行心血管畸形矫治术。这样不仅可挽救生命,且可阻止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对心肺的损害。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血压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最终致使右室扩张,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正常收缩压(sPAP)、舒张压(dPAP)及平均压(mPAP)约为24、9、 16mmHg。静息状态下sPAP>30mmHg、dPAP>15 mmHg、mPAP>20 mmHg或运动过程mPAP>30mmHg均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mPAP在21~30 mmHg、31~50 mmHg和>50mmHg分别为轻、中和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多发生在2岁以后。但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可早期发生肺血管病变,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完全性房室通道、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等。

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肺动脉高压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冠心病、肺部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肺动脉高压发病基因的研究已取得进展,目前至少发现了一种基因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有关。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肺动脉高压的鉴别诊断分别是什么

肺动脉高压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最终致使右室扩张,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指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PAP),静息状态下大于25 mmHg ,运动状态下大于30 mmHg 。临床上常用超声心动图来估测。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收缩压( sPAP)>40mmHg。

肺动脉高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因涉及多个学科,临床医生诊断意识不高,容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要仔细全面地对多个系统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询问和检查,如心血管病相关性、呼吸病相关性、风湿病相关、血栓栓塞疾病相关性和其他。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筛查,充分利用常规检查,正确的诊断思维能少走弯路,减少检查费用,减少漏诊和误诊。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原因不明的疾病,临床上诊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需要排除所有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继发因素。几乎所有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都可能被误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不少医生仅凭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就诊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上要诊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应该除外以下常见疾病:1.肺动脉栓塞(血栓、肿瘤);2.结缔组织病;3.左→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4.肺血管炎(大动脉炎累及肺血管等);5.肺间质或肺实质性疾病;6.心脏瓣膜病;7.限制型心肌病;8.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9.门静脉高压;10肺静脉闭塞病;1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2.肺毛细血管瘤样肺灌注显像有肺段性灌注缺损。

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几种常见疾病鉴别要点。

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特点

(1)常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2)病程较长,一般在数年以上。

(3)X线胸片提示肺动脉缺支,肺血分布不均匀,肺部阴影等。

(4)PaO2 和PaCO2均较低。

(5)肺动脉增强CT和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有助于确诊。

2.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特点

(1)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

(2)可有间断发热,皮肤、关节、肌肉、骨骼等异常表现。

(3)雷诺氏现象、多浆膜腔积液、心、肾、血液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4)可有间质性肺病征象,如肺Velcro啰音,X线胸片示肺间质纤维化和磨玻璃样等改变。

(5)血沉快,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水平升高。

(6)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异常。

(7)呼吸系统疾病或低氧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特点

(8)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憋病史、打鼾病史。

(9)长期吸烟,粉尘职业史等。

(10)查体: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哮鸣音、湿罗音、 Velcro啰音、管状呼吸音,杵指状(趾)、紫绀、胸廓畸形、脊柱畸形等。

(11)X线胸片和胸部CT:肺气肿、肺实质和间质异常改变等征象,胸膜、胸壁、脊柱及隔肌等改变征象。

(12)化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多,血气:PaO2下降,PaCO2增加。

(13)肺功能:明显通气(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和/或弥散功能异常。

(14)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特点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主要见于瓣膜病和限制型心肌病。后者容易误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以下是限制型心肌病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为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症状(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和右心功能不全症状(颈静脉怒张、腹水及周围水肿等)。

(2)胸部X线平片:双房扩大,肺淤血。

(3)超声心动图:双房扩大,右心扩大,左室不大,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退,一般伴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

(4)心电图:房颤、传导阻滞、低电压等

(5)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可提供重要的诊断性依据。

4.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特点

少见部位的心房间隔缺损(上腔型、冠状静脉窦型等) 、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无分流的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有时被误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下列情况有助于考虑先心病诊断。

(1)自幼体弱、易感冒、心脏杂音。

(2)P2亢进伴固定性分裂,连续性杂音。

(3)胸部X线平片:肺血增多。

(4)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有助于减少漏诊。

(5)心血管CT或右心导管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临床上也有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伴卵圆孔开放误诊为心房间隔缺损,并行修补术或封堵术。

5.多发大动脉炎(肺动脉型)特点

(1)体动脉和肺动脉均受累,也可见单纯肺动脉受累。

(2)多为中青年女性,间断发热,反复咯血,合并体动脉受累时出现无脉症、高血压等。

(3)查体:四肢血压不正常,颈动脉杂音、肺血管杂音。

(4)化验:病变活动期:血沉快,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5)X线胸片:双肺纹理不均匀、肺血管缺支、肺动脉变窄。

(6)肺血管增强CT和肺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可见肺动脉狭窄、扭曲、扩张,有时可见肺动脉内血栓形成。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可以作为一种疾病而独立存在,更常见的是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其致残和致死率颇高,也是严重危害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1.症状:包括原发病的症状及肺动脉高压引起的症状,肺动脉高压本身症状是非特异的,轻度肺动脉高压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有以下表现:(1)劳力性呼吸困难:由于肺血管顺应性下降,心输出量不能随运动而增加,体力活动后呼吸困难往往是肺动脉高压的最早期症状。(2)乏力:因心输出量下降,组织缺氧的结果。(3)晕厥:脑组织供血突然减少所致,常见于运动后或突然起立时,也可因大栓子堵塞肺动脉,肺小动脉突然痉挛或心律失

预防肺动脉高压注意事项

预防肺动脉高压注意事项有哪些?肺动脉高压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七成多患者是年轻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癌症愈后差,但没人知道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疾病,其愈后是灾难性的,可以说,这种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的内皮肿瘤,相当于内皮细胞恶变后快速在肺动脉血管腔中生长并长满,所有静脉血因此都被肺动脉挡在一侧。如无正确治疗,患者很快会

中度肺动脉高压怎么办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严重的疾病。75%的患者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15%的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包括:呼吸短促、易于疲劳、晕厥、胸痛以及腿部和踝部水肿。此外,心脏听诊可闻P2亢进。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会逐步加重,甚至使寿命缩短。多数肺动脉高压相关的症状源自右心衰竭。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确实缺少治疗手段。但此后一些新的药物陆续被研发出来,患者5年或1

先天性心脏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一、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2)体检可有胸骨后缘第2肋间ⅱ~ⅲ收缩期吹风样喷射性杂音,多不伴震颤,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分裂且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3)x线检查可有肺野充血、肺动脉总干弧明显突出。肺门舞蹈征,右心及左室增大。(4)心电图可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5)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可助诊断。家庭应急处理(1)轻症无紫绀者,可适当休

婴儿肺动脉高压的症状有哪些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1)症状 除原有基础疾病的临床症状外,肺动脉高压本身的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肺动脉高压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提示已到了疾病的晚期,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因心输出量下降,氧气运输受限,组织缺氧故病人易疲乏无力,由于肺血管顺应性下降,心输出量不能随运动而增加,病人表现为劳动性呼吸困难,脑组织供氧突然减少引起晕厥,也可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动过缓,由于右心室肥厚心肌相对供

肺动脉高压治疗

治疗目的是主要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量、预防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PAH患者的治疗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而应该是一套完整的治疗策略,包括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支持治疗、血管反应性的评价、药物有效性的评价和不同药物联合治疗的评价。根据PAH的不同临床类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PAH的功能分类,选择降低PAH药物。[2]不同类型PAH治疗原则不尽相同,正确认识引起PAH的相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吗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药。临床研究显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速效救心丸治疗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疗效令人满意。 肺动脉高压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通常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并最终致患者死亡,其临床症状没有特征性,出现气短、晕厥、胸痛等症状而不能用常见心肺疾病解释时,应考虑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因滥用减肥药

动不动就气喘吁吁,走几步路就得坐下歇息……出现这种症状的不是年迈老人,而是一名只有34岁的年轻女性。她得的病名叫肺动脉高压,由于确诊得太迟,医生估计,她的生命最多只剩下两年。肺动脉高压,相信绝大多数人对这个病名都感到非常陌生。事实上,它确实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正是这种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的“杀手”。先天性心脏病、硬皮病、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抑制食欲的减肥药……这些因素都能导致肺动脉高压

肺纹理稀疏是什么情况 肺动脉高压

如果出现肺动脉高压时会出现肺纹理稀疏的情况,因为当出现肺动脉高压时,中心肺动脉分支反射性痉挛收缩,最终导致不可恢复的内膜增生和纤维化,使肺动脉硬化成为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X线检查时就表现出肺纹理稀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