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儿童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儿童常见传染病有麻疹
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流鼻涕,发病的3-4天后颊粘膜有白色小点,继而从耳后、颈、躯干、四肢陆续出疹,出疹后脱皮。出疹后5天可以解除隔离,合并肺炎者隔离期延长5天。对于接触过麻疹的易感儿,应从接触后的第7天起隔离观察直至第21天。如接触麻疹后用过被动免疫制剂的孩子,应延长隔离期到第28天。
儿童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2、儿童常见传染病有流感
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主要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热、畏寒、全身酸痛、上感症状较轻。从发病到症状完全消失都应该隔离。
3、儿童常见传染病有风疹
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流涕,1-2天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且在一天内出齐,疹退后无脱皮,耳后淋巴结肿大。发疹后5-7天为隔离期。接触患儿的有关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以免间接传播风疹。
4、儿童常见传染病有手足口病
这个属于儿童多发病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也很强。
主要是通过儿童之间接触玩闹,还有如果接触其他患病儿童用过的牙刷,杯子,毛巾,甚至衣服,也都会导致感染。所以如果发现有患病儿童在,尽量带孩子远离。
打喷嚏会传播手足口病吗
孩子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记者日前从本市疾控部门获悉,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为此,疾控部门提醒市民预防感染手足口病。由于现在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最为重要。
胃肠道、呼吸道都是传播途径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肠道病毒EV71引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较有可能会引致严重后果(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类小儿麻痹瘫痪),甚至死亡。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星期内自行痊愈。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和喉咙痛等症状。一至两天后,口腔出现疼痛的溃疡。另外,手掌及脚掌亦会出现红疹,有时会带有小水泡。患者在病发首星期最具传染性,而病毒可在其粪便中存活数星期。患者痊愈后,会对相应的肠道病毒产生抗体。但日后仍可感染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约3-7天。
水泡变干后方可参加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现在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专家建议患者应多喝水多休息。为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的儿童应该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直至所有水泡变干。
手足口病是新发的传染病吗
手足口病不是新发的传染病。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病,不是新发的传染病,已有50余年历史。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婴儿起风疹的原因是什么
风疹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
儿童常见的皮肤病
1、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之风疹
风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多见于3~7岁学龄前儿童,春秋两季流行。
风疹开始发热(中度)约1天就出现皮疹。皮疹为粉红色小斑丘疹,散在于躯干而四肢稍少。孩子一般情况较好,除发热外,有流涕、轻微咳嗽,但全身无中毒症状,2、3天后皮疹消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耳后及枕部的淋巴结稍有肿大,很少出现合并症,化验白细胞总数偏低。
儿童常见的皮肤病
2、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之猩红热
俗称“痧子”,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冬春季节散发或小流行。
3岁以上至学龄期儿童易患此病。由带菌者或病儿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2~7天,突然发病,高热达39℃以上。自诉咽、喉部疼痛,舌乳头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第2天全身皮肤出现弥慢性、猩红色、细小皮疹,压之退色,稍痒。皮疹之间不能见到健康皮肤。以胸背部最明显。
3、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之痱子
儿童在夏季最易患上该玻发病的原因是:夏天出汗过多,尤其儿童喜欢活动,更易大量出汗。过多的汗液可使表皮细胞肿胀,将汗孔或汗腺导管堵塞,加上儿童汗管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使汗管膨胀破裂,汗液便渗入邻近组织,潴留于皮内,刺激皮肤产生炎症而形成热痱。
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什么
麻腮风三联疫苗及麻腮风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给宝宝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一般建议18-24月龄宝宝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
手足口病传染大人吗 手足口病大人会得吗
大人会得,但一般不发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之中,而大人在小时候多半就已经被感染过此病,这种病在感染治愈后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因此对于大人来说,即使感染了多数都不会发病,这也是为什么手足口病被称之为流行于小孩子之间的疾病。
怎么预防冬季传染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1、勤洗手、讲卫生,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大人会不会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这种疾病青年人也是容易患病的,而这种疾病是由于感染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类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是手、足、口腔、臀部出疹并伴有发热等症状的疾病,多数患儿可以自愈,但是不排除成年人也会患上这种疾病。
手足口病打喷嚏也传播
胃肠道、呼吸道都是传播途径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肠道病毒EV71引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较有可能会引致严重后果(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类小儿麻痹瘫痪),甚至死亡。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星期内自行痊愈。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和喉咙痛等症状。一至两天后,口腔出现疼痛的溃疡。另外,手掌及脚掌亦会出现红疹,有时会带有小水泡。患者在病发首星期最具传染性,而病毒可在其粪便中存活数星期。患者痊愈后,会对相应的肠道病毒产生抗体。但日后仍可感染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约3-7天。
水泡变干后方可参加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现在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专家建议患者应多喝水多休息。为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的儿童应该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直至所有水泡变干。
夏季小儿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一、腹泻 夏季如饮食不当、气候不适或细菌感染,都会造成小儿腹泻。因此,小儿饮食应定时定量;生吃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净,奶具、食具要注意消毒。
二、皮肤病 小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 疮、虫咬皮炎等。
预防皮肤病就要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做好灭蚊防虫工作。小儿洗澡后要擦爽身粉或痱子粉。要勤换衣,衣服宜柔软宽大,经常保持清洁干燥。
三、热痉挛 盛夏因出汗较多,体内的钠、钾盐也随之大量流失,如果经常给孩子大量饮用白开水,血液中的钠离子还会进一步下降,导致电解质不平衡,从而使孩子出现腹部及四肢肌肉痉挛性收缩,同时伴头痛、乏力症状。防治热痉挛,首先是要加强室内通风,让孩子多吃些水果,大量出汗后,应及时给孩子喂些淡盐凉开水。
四、暑热症 由于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散热功能差,故在炎夏常易发高烧。此时患儿大都不出汗,且伴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及烦躁不安等症状。防治暑热症首先要改善居住条件,及时给孩子多喂些淡盐凉开水,经常用温水洗澡。这样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汗液蒸发。
五、传染病 夏天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这些传染病大都是经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立秋后多吃花生好处多多
花生是中国人喜欢的传统食品,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古人称之为“人参果”,而且花生属平肝润肺的食物,故立秋后不妨多吃些花生。肠道传染病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立秋后儿童多吃点花生,还能提高机体抵抗肠道传染病的能力。
如今,美国宇航局将花生定为航天食品之一。因为美国科学家在花生中发现了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含量的908倍,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具有抗氧化和稀释血液的性能, 有助于降低人的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
在我国,花生也被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预防医学院检验结果表明,每百克花生油的含锌量达到8.48毫克, 是色拉油的7倍,菜籽油的16倍,豆油的7倍,锌能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激活中老年人的脑细胞。
因此,立秋后多吃些花生、花生油、花生酱、花生饮料等花生制品会有助健康同时抑制肥胖,此外,还可多吃些百合、藕、木耳、枸杞、鸡鸭肉、鲫鱼等。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