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了伤寒沙门氏菌有什么症状
人得了伤寒沙门氏菌有什么症状
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肠胃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源于奶制品、禽产品和肉产品;鸡肉和鸡蛋尤其是高风险食品。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通常是肠胃出现问题,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呕吐和腹泻,一般最多持续7天。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沙门氏菌感染将导致生命危险。三方圆沙门氏菌测试片(FilmplateTM Salmonella BS205)含有选择性培养基、沙门氏菌特有辛酯酶的显色指示剂和高分子吸水凝胶,运用微生物测试片专有技术,做成一次性快速检验产品,一步培养15~24h就可确认是否带有沙门氏菌,非常适合各级检验部门和食品企业使用。本产品适用于肉和肉产品、蛋及蛋制品、冷饮等的快速检测。
伤寒沙门氏菌怎么回事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其中与人体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等。除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和副伤寒乙杆菌引起人类的疾病外,大多数仅能目引起家畜、鼠类和禽类等动物的疾病,但有时也可污染人类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伤寒沙门氏菌的相关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沙门氏菌是具有繁殖性的,只是在水中不容易繁殖,如果沙门氏菌污染了人们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大家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食物有剩,存放在冰箱中可以使用保鲜膜。
沙门氏杆菌的定义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包括肠伤寒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但它和大肠杆菌,特别是与病原性的副大肠杆菌(Paracolon)、巴氏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具有共同的抗原成分,区别并不明显。沙门氏杆菌是(1—3)×(0.5—0.8)微米的杆菌,除几个例外,多具有周生鞭毛可进行活泼的运动。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孢,物质代谢依其种类而显示同型乳酸发酵和大肠杆菌型的中间型,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一般不良。不利用乳糖和蔗糖,不形成吲哚、乙酰甲醇(acetyl me-thylcarbinol),但能产生硫化氢。该菌在普通肉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必需营养的界限不高,虽然有不少是原养型(prototroph)的,但不能自由生活,都是作为动物(从人至鸟)的寄生菌而被发现的。用热或酒精处理后调查结果表明,菌体抗原(O抗原),是由2—4成分的组合构成(用Ⅰ,Ⅱ,Ⅲ表示),处理前的鞭毛抗原(H抗原)因各种菌大抵是呈二种不同类型的相(phase)而生长,称为第一相和第二相。对沙门氏杆菌O抗原成分的化学研究,证明是由多糖构成的。这种多糖以半乳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的重复单位为基本结构。毒素与其它肠道细菌的情况一样,是内毒素,鼷鼠致死量约为0.5毫克左右,是一种多糖磷脂质的复合体。鸟、人、猪对许多菌都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症状上与肠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主要是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一样,有各种不同的程度。治疗上氯霉素最有效。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统称为沙门氏杆菌。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现有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血清型,所致疾病称沙门氏菌病。
根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可分为三类:①对人致病;②对人和动物均致病;③对动物致病。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沙门氏菌有:伤寒沙门氏菌(S.typhi),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yphiA、B、C),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十余种。一般可简称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
急性肠炎的病因
饮食不当(24%):
常因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或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主要由于有刺激性、生冷及腐败污染食物等因素引起。
肠道感染(32%):
如常见的嗜盐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全身性感染(15%):
如伤寒、副伤寒、肝炎及败血症等。 (
药物所致(5%):
如水杨酸制剂、砷、汞及泻药等。
食物过敏反应(10%):
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
环境改变:
旅行者腹泻。
急性胃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瞿麦的营养价值 杀菌抑菌
瞿麦中含有的水杨酸甲酯对大肠杆菌、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沙门氏菌引发的疾病
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见表)。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DNA的G+C含量为50~53%。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在水中存活2~3周。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沙门氏菌属
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4个亚属。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传播媒介
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使大多数食物不含沙门氏菌,从而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病。为此,人们在探索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过程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有关进展报告如下,并介绍两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试剂盒。
急性胃肠炎会传染吗 哪些病菌感染可以导致传染性胃肠炎
我们吃的食物被病菌污染之后,食用后进入人体,产生大量的毒素,通过肠道吸收之后,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常见的病菌有:
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幽门螺杆菌,其中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最主要的病原体;
沙门氏菌包括有: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等。
什么是急性肠胃炎
概述
急性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
病因
急性肠胃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肠胃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什么情况不能办健康证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常见症状有:持续高热、特殊中毒面容、肝脾肿大、皮肤玫瑰疹等,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生活能力较强,易感染。伤寒可由血常规、便常规、尿常规检查出来,患有伤寒时办理健康证将不予通过,可以在伤寒痊愈后再去办理健康证。
荜茇的功效与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荜茇所含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T和B、卵黄色八叠菌、流感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
伤寒沙门氏菌的简介
伤寒沙门氏菌是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引起伤寒的沙门氏属细菌。
引起伤寒的沙门氏属细菌。细菌杆状,周身鞭毛,能产生内毒素。内毒素注射到家兔静脉可引起类似人类的病变,如发热、白细胞减少等,大量注射可引起死亡。
对1987-1992年从苏州地区分离的591株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监测发现,1987-1988年耐药菌株流行后的4年间,伤寒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对耐药菌株进行的质粒检测,结果转移,转化及除试验证明:伤塞杆的多重耐药性系一分子量为98.6Mdal的质粒所介导。
沙门菌感染的病原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族。菌型繁多,迄今世界已发现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
沙门氏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具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生长繁殖。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物中能生存数月。加热60℃30分钟可灭活,5%石炭酸或1:500升汞于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沙门氏菌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根据菌体抗原结构分为A、B、C、D、E……等34个组,再根据鞭毛抗原的不同鉴别组内的各菌种或血清型。在沙门氏菌中,有些仅对人类有致病性,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甲和丙)等;有些是动物和人类的共同致病菌,如副伤寒乙沙门氏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有些仅对动物有致病性如鸡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主要属于A、B、C、D、E5组,其中除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外,以B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组的猪霍乱沙门氏菌、D组的肠炎沙门氏菌及E组的鸭沙门氏菌等10多个型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