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突在哪个部位 天突的按摩手法
天突在哪个部位 天突的按摩手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并做环状运动,按摩时应控制力度,不要伤到喉咙。
天突的按摩方法 按摩天突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当致病邪气,侵犯肺脏的时候,肺多以咳嗽或气喘的信号来发出警告,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当咳喘发生时,气机从肺部上冲经过天突,按揉该穴位可以抑制咳嗽气喘的发生,所以天突善于治疗咳喘,并且对于肺系疾病引起的其他症状,如胸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有特效。
天突居于胸部中央,内通胸气,具有宽胸力气,和胃降逆,化痰散结之功,主治胸中气逆,噎膈,梅核气,瘿气等;此外还有清肺泄热,利咽开音,消肿止痛之功,主治咽喉肿痛,暴喑等症。
小孩感冒按什么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刮痧减肥肚子的方法 刮痧减肥肚子穴位疗法
刮拭穴位:天突至膻中穴,天枢,关元,气海穴。
刮拭步骤
1.先刮拭胸部的任脉,即天突至膻中穴。
2.以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走行自内而外刮拭。
3.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用刮痧板进行刮拭按摩,力度均匀。
4.采用角揉法按揉天枢穴,关元穴和气海穴,力度要适中。
支气管哮喘按摩哪里 寒哮的按摩方法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痰白而黏,或者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背部寒冷,口和不渴,或渴喜热饮,或伴随发热,恶寒,头疼,舌苔白滑,脉浮紧。
按摩取穴:膻中,天突,璇玑,列缺,太渊,风池,风门,丰隆,肺俞,定喘,胸部,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推拿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拇指,食指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各1分钟;再以拇指按,揉或禅推法推肺俞,定喘,风门诸穴。反复推拿各1分钟。
2.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拇指按,揉丰隆,列缺,太渊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继以中指勾揉天突穴约2分钟,然后用拇指禅推法推膻中,璇玑两穴,持续操作3-5分钟,进而推擦前胸及全腹部,反复操作3-5次,以局部发热为度。
咽喉炎刮痧刮哪里 辨证加减刮痧疗法治疗咽喉炎
主要症状:咽部不适,干燥微痛,干咳少痰,盗汗颧红,气短乏力,形体消瘦,手足心热。
刮拭穴位:肺俞,天突,列缺,鱼际,照海。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肺俞,再刮颈前 天突,上肢列缺,最后刮下肢照海。
主要症状:咽部不适,干涩微痛,吞咽困难,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足心热。
刮拭穴位:肾俞,天突,列缺,太渊,照海。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肾俞,再刮颈前天突,上肢列缺,最后刮下肢照海,太溪。
主要症状:咽干不适,有痰粘附,色黄难咯。
刮拭穴位:天突,中脘,丰隆,三阴交,太冲。
刮拭步骤:先刮颈前天突,再刮腹部中脘,最后刮下肢丰隆,三阴交,太冲。
小儿哮喘的按摩疗法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小儿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小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一些护理哮喘小儿的常识,中医介绍,按摩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哮喘,帮助小儿尽早恢复健康。
这里所述的哮喘主要指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该病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秋冬二季易发病,每遇气候变化,或某种过敏因素(花粉、鱼虾、某些药物、煤烟、霉菌、棉绒、油漆和灰尘等)即可发病。
小儿哮喘的治疗:
1. 治疗原则:宣肺降气,化痰平喘。
2. 手法处方:清肺经,调脾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擦肺俞,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推天柱骨。
3. 方义:清肺经,擦肺俞──清宣肺气,理气平喘。调脾经,运内八卦──调中助运,理气化痰。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推天柱骨,推揉膻中──宽胸畅膈,理气化痰,降逆平喘。
4. 加减治疗:
⑴ 寒喘: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掐揉风池以温阳散寒。
⑵ 热喘:加清天河水,推脊柱,清大肠以清热泻火。
⑶ 虚喘:加揉关元,按揉足三里,捏脊以补益脾肾,温阳纳气。
小儿哮喘的日常护理:
1. 天气突变时,注意保暖。
2. 避免接触过敏物。
3. 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这里所说的推拿疗法,如果你不会就要先学习推拿手法,不可再小儿身体上试手法,以免点到穴位,对小儿的身体健康不好。
呃逆的刮痧疗法
一、胃火上逆
(一)症状
以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天枢、合谷、足三里、内庭、公孙。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问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天枢,前臂内关、合谷,最后刮下肢公孙、足三里、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公孙、内庭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气机郁滞
(一)症状
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加重,胸胁满闷,嗳气纳减,肠鸣矢气。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侠溪、期门、太冲。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问,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胁部期门,接着刮前臂内关,最后从下肢足三里刮至侠溪、太冲。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c次,出痧。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脾胃阳虚
(一)症状
以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面色咣白,食少乏力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见图2-11-2、图2-11-3、图2-12-1)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再从背部膈俞刮至胃俞,重点是膈俞、脾俞、胃俞,然后刮腹部中脘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经脾俞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刮30次,出痧。然后刮腹部,从中脘至气海穴,由上至下,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
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第3招:按摩止咳
当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我们身边又没有药物时,最安全方便有效的止咳方法,要数按摩止咳了,按摩能够有效的疏通身体穴位,通过揉、压、按的方式,帮助患者血液流通,达到止咳目的。具体操作穴位方法如下所示: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囟会,百劳等穴,以及气管,肾上腺等耳穴。
按摩方法:1.按揉百会,百劳各50-100次,按揉迎香,囟会各30-50次,力度适中;2.棒推气管,肾上腺,内伤咳嗽积压推3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缓和为宜;外感咳嗽积压推五分钟,频率每分钟120次,力度轻重兼施,以轻柔为宜。
有效穴位:太渊,鱼际,少商,合谷等。
按摩手法:点揉渊,鱼际,少商,合谷等穴各30-50次,力度适中。
有效反射区:甲状旁结,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反射区每个区按30-50次。
有效穴位: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位。
按摩手法:单指扣拳,点按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各50-100次,力度适中。
有效反射区:甲状旁腺,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喉及器官,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反射区每个区按50-100次。
有效穴位:天突,膻中,中府,中脘,气海,关元,肺俞,大肠俞等穴位。
按摩手法:按揉天突,膻中,中府,气海,关元,肺俞,大肠俞各穴位50-100次;用手掌掌面顺时针抚摩中脘穴100-200次。
风池穴:以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2-3次,力度适中。
肺俞穴: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肺俞穴1-2分钟,力度适中。
中府穴:用拇指指腹按揉中府穴,时间1-2分钟。
膻中穴:用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时间为1-2分钟,力度适中。
点揉合谷穴: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穴1-2分钟。
刮擦少商穴:将食指弯曲,以食指中节侧面刮擦患儿的少商穴1-2分钟。
按摩功效:咳嗽病在肺,按俞募配穴法取肺俞,中府调理肺脏气机,宣肺化痰;风池疏风解表祛邪;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合谷解表清热祛风,少商善清泻肺火,驱邪外出,可以治疗外感风热的咳嗽,咽喉肿痛,发热等病症。
按3穴位可缓解宝宝感冒症状
认准这三穴位
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按摩穴位治疗
穴位:天突、涌泉、肾俞、肺俞、合谷、列缺、少商等穴。
方法:
第一步:按揉天突穴3分钟,背部的肺俞、肾俞各5分钟。
第二步:掐揉合谷、列缺、少商等穴各两分钟。
第三步:擦涌泉穴100次,每日一次,直至痊愈为止。
巧按穴位缓解宝宝感冒症状
认准这三穴位
中医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谢予朋表示,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天突的定位和主治 按摩天突的方法
按揉法:用自己的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天突穴,每次30下,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
按压法:指垂直于天突穴按压,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要持续几秒种,按压10-20次,可以起到镇咳平喘的作用,如果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可以用拍打按摩法,由上至下,由外至内,注意揉搓或拍打用力不可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