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有哪些内容
神经内科护理有哪些内容
1.机械性并发症
鼻咽食管损伤是长期经鼻咽食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与长期放置鼻饲管压迫刺激胃食管黏膜有关,喂养管质地过硬或管径过大均是导致鼻咽食管损伤的因素。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发现肠内营养常见的机械性并发症有鼻咽部不适,鼻咽部黏膜糜烂和坏死,鼻部脓肿,急性鼻窦炎,声嘶,食管炎,气管食管瘘等。护理方面应给予加强监护,熟练掌握规范操作技术,选择直径小、质软的鼻胃管。
2.腹泻
腹泻是肠内营养最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为鼻饲操作过程污染,输注量过多,速度过快,温度过低,高渗营养快速进入胃肠道时,胃肠道会分泌大量的水分稀释营养液,刺激肠蠕动加速。因此,应保证质量,使用营养均衡的营养液,护士应注意:
(1)通过肠内营养泵于16—24 h连续性滴入,根据营养液的总量调节滴速,开始时速度可减慢至20 ml/h,待胃肠适应后,根据病人胃肠功能调节最大速度不超过120 ml/h。
(2)控制速度的同时要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和浓度,在输注管道上使用输液加温器,但须定时更换位置,以免局部温度过高,并根据加温器离输入口的距离调节温度,保持温度38℃左右。
(3)定时评估肠鸣音及排便次数与性状。
(4)已开启的营养液,最多放置不宜超过24 h,如并发肠道感染,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暂停鼻饲。
3反流、误吸
误吸为肠内营养中最严重和最危险的并发症,由于气管导管和胃管的插入,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病人不适感增加,易产生恶心、呕吐,从而引起反流;插管病人的吞咽反射减弱或丧失,呕吐、咳嗽、吸痰有可能引起营养液误吸入气管内。据有关报道,气管切开病人鼻饲反流率高达30%,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鼻饲反流率高达12.5%。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1)胃管插入深度为55—60 cm使胃管前端到胃体部或幽门处,食物不易反流。鼻饲前确定胃管位置正确,吸痰时动作轻柔,若出现呛咳严重,暂停吸引。(2)实施肠内营养时,除有禁忌证者,应抬高床头30 o -45 o卧位。借助重力作用加速胃排空,防止胃潴留、反流的发生。(3)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气囊压力保持25~30 cmH2O,达到气道密闭,防止吸人性肺炎。(4)当出现呕吐、反流时,使病人保持侧卧位,尽快吸尽呼吸道、口鼻腔的呕吐物,暂停鼻饲。
4.代谢性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的护理包括水、电解质、糖、维生素和蛋白质代谢的异常,临床上常见有高血糖、水过多、脱水、低血糖、钠、钾离子失衡及脂肪酸缺乏。护理时应每日记录出入量,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营养开始阶段,每2 d测1次血糖、肌酐、尿素氮、血清电解质的变化。以后1次/w进行测定。应注意血清胆红素、氨基转移酶等的变化情况,以调整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及输注量。对危重患者血糖的控制,必要时应按医嘱给予静脉泵入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急性期血糖控制目标1.0~2.0 g/L,病情平稳后应控制于1.0~1.5 g/L。
5.感染性并发症
(1)吸人性肺炎:误吸是EN最严重和致命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表现肺部浸润影。如有大量的胃肠内营养液突然吸入气管,可在几秒内发生急性肺水肿。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常常合并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每次EN时都应采取适当体位,鼻饲前验喂养管的位置,喂养过程中避免管道移位,监测胃潴留情况,如果潴留量>200 ml,应暂时停止输注和降低输注速度。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呼吸改变及发绀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EN,并将胃内容物吸净,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予以清除,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糖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2)营养液的污染:通常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所致。因此,在EN时营养液配制要保持清洁无菌,操作前要洗手并戴口罩。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开启后未用的液体应放人冰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24 h。营养液输注时应适当加温,一般保持在37—38℃,尤其在冬季,以避免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
猫抓病如何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用退热镇痛药退热及止痛;淋巴结化脓时可穿刺抽脓,以减轻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不宜切开引流,以免形成瘘管;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预防该病应避免被猫抓伤及咬伤,若发生抓、咬伤时,可局部涂抹碘酒及酒精。
1.一般治疗:有发热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和水分。有急性脑病表现者按神经科有关常规处理。
2.抗菌治疗:选用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等抗菌药物,静脉或肌内注射,疗程5~7天。
3.局部伤口:作消毒处理。
4.护理:
1)按一般内科护理常规,患者不必隔离。
2)高热或淋巴结肿痛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补充高热量,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多饮水。
3)抓伤处保持清洁干燥。
外科病理学的内容
各个器官虽然在功能和结构上互不相同,但在各种致病因子的影响下,不同器官却可呈现同样的基本反应和结构改变,这就是病理学总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例如,肝炎、肺炎、脑膜炎、阑尾炎、腹膜炎等,虽然各有其本身的病因和独特的病变,并发生于不同的器官,但却都属炎性疾患,都具有细胞、组织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性渗出和细胞、组织增生等共同的炎症的基本改变,其本质也都是病因对机体的损伤和机体对损伤的防御反应在相应局部的表现医学、教育网。病理学总论是阐述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及体液循环障碍、免疫病理、炎症、遗传与疾病以及肿瘤等基本病理过程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其本质,以便运用这些知识去更深刻地发现和认识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本质。
然而,各个疾病又各有自身的病因、发病机制、好发部位及其形态学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各论就是阐明各种疾病的病因、病变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防治的意义。
显然,病理学总论与各论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也必须联系运用总论知识,同时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两者互相联系,密切相关,学习时不可偏废。
癫痫护理之自我护理内容
一、生活的自我管理:包括控制引起癫痫发作的环境因素。
二、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最简单的理解是患者按照大夫的嘱咐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
三、发作的自我管理:包括控制发作和控制发作所带来的后果的措施。
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着,自我管理的最终结果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癫痫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空作业与机械、烟火、熔炉接触的工作。不做消防员、飞机驾驶员、汽车司机等工作。不要独自游泳,洗澡时尽量坐在矮凳上淋浴,不使用浴盆。避免熬夜、过度饮酒。独自做饭时最好使用微波炉。可以参加绝大多数的体育活动,但应该避免跳水、单杠、双杠、吊环、竞技性的自行车运动、爬山、攀岩、滑翔、跳伞、冲浪等活动。
不参加易造成脑损伤的拳击运动。服用癫痫药时必须注意按时服用。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应定期找牙医就诊,防止牙龈增生。同时建议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两年内最好不要驾驶机动车,建议癫痫患者佩戴写清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疾病名称的自救卡。
神经内科病常与心理因素有关
各大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常常是门庭若市。其中有这样一部分病人,他们总是感觉头痛、胸闷,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十分痛苦。但经过各种检查,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或者疾病的实际程度与病人的不适感觉不相称。这时,病人往往会怀疑医生的诊断,倒不是他们希望自己有严重疾病,而是希望找到原因。其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心理问题,但是他们认识不到,而有些医生也认识不到。临床实践证明,这些病人的症状,的确都跟心理因素有关。
我曾接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位女性,一次突然感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将要昏厥,家人赶紧把她送往医院急救,到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却没什么问题,就回家了。从那以后,她总感觉头痛,身体难受。有次她感觉非常难受,快要死了一样,家人连忙打“120”,医生急急忙忙赶来,没想到检查结果却没什么异常,用了一点镇静剂她就好了。就这样,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她成了医院神经内科的常客,医生们说她“太焦虑了”,劝她“放松点,别想那么多”,可医生说着容易,她却做着难。
药物解决不了她的症状,她意识到她的病跟心理有关,便找我接受心理治疗,进行了两年的心理咨询,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她过去只要一出现头痛、胸闷,就觉得自己又要犯病了,一想到犯病的样子她就更加害怕,对病的恐惧让她更加焦虑。通过心理治疗,她重新建立了自信,找回自己的生活,逐步摆脱了对药物的依赖。她也学会接纳焦虑情绪,焦虑就越来越少、越来越轻了。
还有一个病人,总感觉头晕,后来医生诊断是颈椎问题引起的头痛,建议手术。手术很成功。按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他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了,但他出院后,总觉得头还是昏昏沉沉的,就担心是不是手术做得不好,担心会不会伤到哪根神经了。他一遍又一遍地去找医生做检查,医生说没问题,但他不相信。在家里,他无心顾及孩子和妻子,觉得需要躺着静养,家人只好把饭端到床前。向单位请的假到期了,他觉得自己无法上班,就又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可上班的日期又要到了,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是不能上班,但又担心长期不上班自己的工作职位不保。这让他心里更加难受。
我在跟他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这样的情绪是很容易引起头部不适的,但他却把原因归为手术没做好。
类似以上情形的患者很多,但大多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究其原因,与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有关。在众人的眼里,看精神心理科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找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是问题很严重的人。病人也是这种看法,起码也认同这种看法,于是就怕别人认为他不是正常的人。因此,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若不是家人死劝活拽,他是不会看心理咨询师的。
心理疾患意识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心理有困惑、有问题,对每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感冒对每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一样。感冒了要看医生,心理有困惑、有问题就要看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就是在提高心灵的免疫力。
神经内科检查方法是什么
1. 影像检查:
X射线电脑断层(CT)
这种检查运用X射线和电脑技术在选择的部位形成平面图像,有时病人的静脉中需要注入造影剂以获得更好的图像。除了注射造影剂引起的疼痛之外,这种检查没有疼痛。
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获得脑内部影像的先进的检查方法。这种检查运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不造成伤害。检查时,病人躺进一个小检查室30分钟。因为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很强的磁场,如果你佩带牙齿充填物之外的金属物品,或装有金属成份的心律调节器或骨骼固定器,应该告诉医生;如果患有幽闭恐惧症(担忧被隔离),你一定要告诉医生,医生会提供建议并帮助你放松。这种检查没有疼痛。
2. 血管超音波检查
颈部血管超音波检查及颅内血管超音波检查
这种检查是利用超音波动态观察大脑的主要血管并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在头颈部不同的部位放置超音波的探头,并同时收集其回音,以观察血管型态及血液流动的情况。这种检查不会引起疼痛。
3. 神经电生理检查
脑电图(EEG)
脑电图透过记录大脑持续的电活动来帮助诊断脑部结构性疾病(如脑中风、脑瘤),或追?脑部功能性疾病(如癫痫)。这种检查会在头皮上黏贴许多电极做为记录,记录过程不会疼痛。
神经传导速度(NCV)
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在检查周边神经疾病,如腕隧道症候群、糖尿病神经病变、坐骨神经痛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会施以微量电流来刺激神经,然后经由贴在皮肤上的电极片做记录。刺激神经的感觉会有如触电般的不适,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肌电图(EMG)
肌电图测量和记录肌肉的电气活动。这项检查帮助确定引起肌肉或神经疼痛、麻木、或无力的原因。检查时,将细小的针头插入肌肉中,并请受检者配合指示对欲检查的部位用力或放松,此项检查会有轻微疼痛,也仰赖受检者的配合。大部份的人都能顺利完成检查。
诱发电位(EP)
诱发电位分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和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SSEP)。这种检查记录大脑对听觉刺激、视觉刺激及感觉刺激的反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有助於评估眩晕或桥脑小脑角的疾病,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只需受检者注意看萤幕的画面,便可评估视神经的病变,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帮忙评估感觉疾患的定位,此项检查会用微小的电流重覆刺激神经,可能会带来轻微不适。
4.脑脊髓液分析(腰椎穿刺)
这种检查用於检测脑、脊髓及神经的感染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局部麻醉腰部欲穿刺处,用一个细针,避过腰椎,穿入含有脑脊液的部位,采集诊断所需脑脊髓液量,然后抽出穿刺针。这种检查有助於评估神经发炎及感染性疾病。检查后须平躺几小时,以避免脑脊液外泄太多,造成短期的头痛。这种检查也许会带来不适。
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区别
神经科是一个大名词,它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统称。而在没有区分的情况下,神经科默认的是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是治疗神经性内在疾病的科室,像脑瘫,面瘫,面神经麻痹这些都是属于神经内科的诊疗范围。
神经外科指的是治疗创伤性神经性疾病,比如说脑部手术,脑瘤这类的疾病,需要到神经外科就诊。
三者之间存在的意义不一样,治疗范围也不一样,具体的你在去医院的时候,导医护士会告诉你的。
神经衰弱的患者挂号时应该挂神经科或者神经内科。因为神经衰弱属于中脑神经性疾病,很多医院都是在神经内科对他进行治疗的,但是也有一些医院,他并没有神经内科这个科室,这时候就应该挂神经科进行治疗。还有就是现在的专科医院有很多,有些医院他没有神经科,那么一定要带患者去具有治疗资质的医院进行挂号治疗。否则的话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一些影响。
三叉神经痛分布区域 三叉神经痛看什么科室
三叉神经痛发病之后反复发作,经常出现刀割样、烧灼样的疼痛,可根据不同医院的科室选择神经内科、疼痛科和神经外科。患者三叉神经痛的疾病,多数的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所导致的,早期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疼痛服药治疗,可以挂神经内科内科或疼痛科,随着病情的进展服药效果往往欠佳,在后期的治疗中,患者可以挂神经外科,通过手术解除患者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