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

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

高烧:用生大黄、生石膏灌肠

黄生说,治疗孩子高烧不退的灌肠法,主要药物是生石膏和生大黄,这两种药物的泻热通便作用很好,而且烧退后不容易反复,适合高烧三四天不退、大便干结的孩子。灌肠法操作简单,家长可以在家自己做。

3岁左右的孩子用生石膏60克,生大黄15克,药物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煎至50毫升。待药液的温度降至40℃左右,用一个50毫升注射器,把针头换成导尿管,前端涂抹石蜡油,轻轻插入肛门15厘米,缓缓推入药物。灌肠前让孩子排空大便,灌后尽量使药物在肠内多保留一会儿,效果才好。

对于吃东西不当而引起的食积发烧孩子,黄生多给他们贴肚脐。具体方法是,雄黄3克,栀子6克,大黄6克,粉碎研面后,用醋调和,贴在肚脐处,一天一换。

黄生看病极少使用抗生素,对付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岬炎,他用的是中医上病下治的“釜底抽薪”法。即吴茱萸5克,大黄5克,南星3克,胡黄连3克,研面醋调,贴在脚心的涌泉穴(脚心前三分之一凹陷处)。同时服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汤药,如二花、连翘、栀子、大黄等,效果都不错。

腹泻:贴肚脐、洗脚

黄生的爷爷是该院已故全国名老中医黄明志教授,黄生说,爷爷对小儿腹泻很有一套。比如腹泻时间较长,精神、胃口都不好的孩子,采用白胡椒5克,吴茱萸3克,研面醋调贴肚脐。这两样药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爷爷给它起名“暖脐散”。孩子发热、呕吐、腹泻,在口服药物的同时,可在肚脐贴一种叫“泻痢平”的膏药,主要成分是黄连、大黄。黄生称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肚脐“直达病所”。

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腹泻,黄生主张用石榴皮15克,炒苍术30克,藿香30克,煎水洗脚,一天一次。他说爷爷经常对家长说:“洗洗脚,能治屙(腹泻);洗过脚脖,能屙屎橛。”小娃娃的脚嫩,没有长茧,药物好吸收。洗的时候药水要多些,淹住脚脖,边洗边用手指点揉足三里和涌泉穴。会走路的孩子可在晚上洗脚后贴,贴药后套上袜子,药物不易脱落。

久咳:贴脚心涌泉穴

当小孩子外感风寒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时,家长可以看一下孩子的咽喉,只要不红,黄生建议尽早用中药麻黄、细辛研面醋调,外敷在大椎穴(正坐低头,第7颈椎即最高骨椎突下凹陷中)。由于这两样药有较强的发汗散寒作用,贴药后加上适当的保暖措施,许多孩子不吃药也可止咳。

如果咳嗽的时间较长,导致肺肾气虚,需要用补肾化痰法。即吴茱萸3克,白矾6克,研面醋调,贴脚心处的肾经源头涌泉穴。黄生说,这个方子很受欢迎,该院门诊外治室这个方用量最大。

黄生最后强调,由于孩子皮肤比较娇嫩,要求年龄越小,贴药时间越短。半岁以内孩子贴药后10个小时要揭掉,大些的孩子可贴12小时。揭掉药物后,擦净局部皮肤,第二天再贴。

宝宝湿疹反复发作的原因是什么

西医治疗湿疹所用药物一般只能控制和缓解病情的发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湿疹的问题,中医则是从根本上解决,一般治愈后是不会复发的。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针灸法、火罐刮痧法。其中外治法因其效速效验,无需内治法辩证诊断之繁琐,亦无需针灸法之对手法技巧要求之严格,应用最为广泛。

“清湿散”则正是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的专方。本方取历来湿疹外用方之精粹,以外治之宗吴尚先的内病外治法为理论指导来组方合药,达到了不仅能清外毒、拔内毒、祛火毒湿毒,还能内养以扶正气,使气血舒畅,外用以做收敛,使新肌无痕。

刮痧一次多长时间最好 刮痧后能拔罐吗

可以。

刮痧完之后是可以拔罐的,刮痧和拔罐都属于中医外治法,都能起到活血化瘀、排毒祛湿的作用,刮完痧之后如果再进行拔罐的话就能起到更好的调理效果。但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要酌情运动,像那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是不建议同时进行的。


宝宝发烧的7大常用中医外治法

1、洗浴疗法

用药液洗浴患儿全身或局部,既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应,又可经皮吸收而发挥解肌退热的作用。

常用药物:儿感退热洗剂(含柴胡、荆芥、连翘等)、柴胡、细辛、薄荷、冰片等。

2、帖敷疗法

将中药捣烂或研磨,用易于黏附的物质调匀后贴敷于体表,通过药物制直接接触特定穴位,经透皮吸收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

常用药物:连翘、黄连、吴茱萸等外敷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生石膏、山栀、蒲公英等外敷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治疗小儿高热。

3、涂膜疗法

将药剂涂于穴位上直接成膜,这与上面说的贴敷疗法相比,不但吸收快,疗效强,而且更方便使用。

常用药物:柴胡、细辛、黄芩、薄荷脑、冰片等药物。

4、雾化吸入法

将中药制成液体后放入雾化泵中,通过从口鼻吸入,使得药物作用于局部,这种方法吸收快,达到抗炎解热作用。

常见药物:清开灵

5、灌肠、直肠滴注疗法

由于肠黏膜吸收药物成分,而且吸收后不经过肝脏而是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药物的首次过滤效应,同时又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因此这些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葛根、薄荷、枳实、大黄、、金银花、连翘、葛根、石膏、知母等。

6、推拿疗法

通过特定的手法按摩,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疏风解表、解肌散热的功能,常用手法包括治外感发热手法和清解里热手法。

7、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经络上的穴位可以激发和调整体温中枢及大脑皮质的功能,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因为涉及选位和灸治等,具体的针灸手法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痔疮中医外治

一、熏洗法

方一

原料:芒硝150克,明矾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开水将药冲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热气熏蒸肛门,待水温下降后,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到盆中,直至水凉为止,每日熏洗2—3次。

功效:主治外痔。

方二

原料:马齿苋、甘草、五倍子、防风各10克,枳壳、侧柏叶、当归各12克,芒硝30克,川芎15克,红花6克。

制用法:将除芒硝外的上述各味药研为细末,装入小布袋中备用。使用时将药袋和芒硝放入盆中,加入开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患者坐浴熏洗患处20分钟。此方每天1剂,每剂熏洗2次,早晚各1次。第二次使用此药液时,只需将药液加温即可。患处经熏洗后,应涂上少量马应龙痔疮膏。此法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炎性混合痔、嵌顿痔、血栓痔等。

方三

原料: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五倍子3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洗肛门数十分钟,每日2—3次,可连续使用1周。

功效:可治疗各种类型的外痔。

方四

原料:皮硝30克、艾叶30克、莲蓬壳4只。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后倒入盆中,先熏后洗,每日熏洗2次。此药液可反复使用2天。此法可连续使用数日。

功效:主治内外痔。

方五

原料: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荆芥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用此药水熏洗患处或坐浴。每日熏洗1—2次。

功效:主治内外混合痔。

二、敷贴法

方一

原料: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主治患痔疮时间短且无肛瘘的患者。

方二

原料:煅田螺30克,煅咸橄榄核3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敷于患处。

方三

原料:冰片、大黄、黄柏各等份。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细末(冰片后下),装在密闭的瓶中。用时,取出适量药粉,加水调成糊状涂于肛门,再用纱布敷在肛门上,并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药2—3次。换药前可用温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清洗肛门。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方四

原料:云南白药适量。

制用法:先用温水将肛门及肛周洗净,然后取适量白酒与适量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敷于病变处,每天2次。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三、涂擦法(此法可治疗各种痔疮)

方一

原料:大田螺数个,龙脑冰片3克。

制用法:将田螺洗净,用小刀挑开螺盖,放入适量冰片,并用刀尖在螺肉和冰片上捣戳数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螺肉会化成液体。取此液体涂于患处。

方二

原料:红砒(火煅)1克,乌梅(火煅)3克,枯矾3克,辰砂2克,牛黄2克,冰片1克。

制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装在密闭的瓶中备用。用时将药末取出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敷1—2次。敷3—4日病症即可痊愈。此方药有毒,切防误入口中。敷药后,若患处流黄水并发痛,即不可再敷。

方三

原料:活河蚌1只,黄连粉0.5克,冰片少许。

献血前注意事项 不要带病献血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腹泻、咳嗽、或者自身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均应暂缓献血。


痄腮散的治疗优势

痄腮散三大优势:安全便捷,显效迅速,扶正固本,治疗腮腺炎之首选名方!

1.中医外治,安全便捷

痄腮散遵循传统中医外治法之治疗理念,将方剂直接涂敷于患处即可实现治疗效果,不仅用药简单,而且还可避免口服药物之诸多弊端,安全便捷。

2.直达病灶,快速显效

痄腮散直接于腮腺炎患处用药之治法可使药性直达病灶,针对局部病患组织而发挥治疗效果,显效十分迅速。

3.功效全面,扶正固本

痄腮散汇集多味名贵中药材精细配伍而成,既可切断病机、拔除毒邪,又能扶正固本,消除各种并发症,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医治疗腮腺炎之传统名方,由多味名贵纯中药精细调配而成,具疏风清热,活血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痄腮散遵循传统中医治病求本之原则,以外治涂敷之法针对腮腺炎之病理病机,快速拔除邪毒并扶正固本,对于上述各症型腮腺炎皆有神奇疗效,受到广大患者及医家大力推崇,目前已成为治疗腮腺炎之首选用药。

婴儿皮疹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针灸法、火罐刮痧法。其中外治法因其效速效验,无需内治法辩证诊断之繁琐,亦无需针灸法之对手法技巧要求之严格,应用最为广泛。

“清湿散”则正是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的专方。本方取历来湿疹外用方之精粹,以外治之宗吴尚先的内病外治法为理论指导来组方合药,达到了不仅能清外毒、拔内毒、祛火毒湿毒,还能内养以扶正气,使气血舒畅,外用以做收敛,使新肌无痕。

回南天会加重体内湿气吗 拨火罐

拔火罐和艾灸都属于中医外治法,拔火罐也能起到去湿气的作用,同时还能驱出体内寒、热等其他邪气。拔火罐主要是作用在人体表面的经络上,湿气以及体内其他邪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达到祛湿效果,另外拔火罐还能起到较好的疏通经络、缓解疲劳、调理脏腑等保健功效。


中医外治法让患者远离癌性疼痛

什么是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癌痛方面成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外用药物治疗癌痛也受到国际疼痛研究领域的关注。

外治中药采用体表直接给药的方法,药物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并且可避免口服药物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脾胃吸收能力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不佳。

由于药源广泛,中医外治法无须特殊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在家庭及社区医院应用易学易做,适合各级医院使用,尤其为广大基层医院所宠爱。在肿瘤临床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肿瘤的治疗手段,与止痛药配合使用,可增强止痛药的疗效,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是癌性疼痛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被广泛接受。值得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发掘研究,推广应用。

认识癌性疼痛

有关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报道较为丰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仍局限于经验治疗阶段。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和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针对不同病因和中医证型的个体化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广泛应用。

因此,针对不同原因的癌痛采取相应的中医外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中医外治癌痛的疗效,使得中医外治癌痛的发展更加合理化、多样化和个体化。

目前,中西医结合肿瘤医生已经创新性的采用了癌痛审因辨证治疗模式,建立了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痛觉传导通路将癌性疼痛分为3种类型: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冬病夏治三伏贴管用吗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人体背部特定穴位以达到振奋阳气、驱散内寒,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但是冬病夏治贴三伏贴并非马上就能见效的,而且这也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并非对于所有的疾病都有效果的。


鱼鳞病可以治好吗

一、西医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

二、西医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

三、中医内服法:血虚风燥证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四、中医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

一般退烧先使用物理疗法

发烧是一种“警报”,它表示身体出现了问题,那么,在家里如何治疗发烧呢?针对这个问题,现在让专家为您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到您。

孩子发烧别随意输液: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发烧时,不要随意打针输液。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家长宣传的健康理念之一。这是因为用于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较大。

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所以当儿童发烧时,不要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高烧不退,试试中药灌肠;腹泻、咳嗽,用中药贴肚脐、脚心或许能好……这就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据专家介绍,由于外治法不需吃药,避免了药物对肝肾的损伤,近年特别受欢迎。

咳嗽发烧不能光吃感冒药:出现咳嗽、发热症状,以为她感冒了,口服了一些退热、止咳药。然而,半个月过去了,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到医院被确诊为“脓胸”此病常有发烧症状,经常被人们忽视。

打针和吃药哪个好:很多时候发热感到十分恐慌,只要一发热,不管白天黑夜,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

发烧该吃什么药:眼看就要烧到39℃了,正准备用药退烧,却发现药箱中竟有3~4种退烧药,药摆了一桌子,就是不知道该吃哪一种。对此专家建议发烧不超过37.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发烧的相关信息,如果您想了解的更加详细的话,欢迎咨询我院专家,我院专家将给予您更加详细的介绍。

相关推荐

麦粒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麦粒肿分两种,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中医称其为土疳或土疡。那么,中医药是如何治疗麦粒肿的呢?一、外治法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二、内治法1、风热外侵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2、热毒壅盛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治法:泻火解毒。

拉肚子拉水止泻小妙招 熏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先利用蒸气熏蒸,待药液降温后,再用药液淋洗、漫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腹泻,最主要的还是药物通过经络对机体发挥治疗作用,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功能。如治疗肾阳虚衰型拉肚子症见腹泻多发生在五更时分,俗称“五更泻”。晨起则腹痛欲泻,泻后痛减,伴腰膝酸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作。方1附姜汁组

冻疮的中医外治

红灵酒处方:当归60g,红花、花椒、干姜各30g,细辛、樟脑各15g,95%乙醇1000毫升。制用法:将上药浸泡7日,过滤去渣。取本品涂患处,按揉5分钟,每日2次,6日为1个疗程。主治:冻疮。蟾酥酊处方:川乌50g,乌梢蛇80g,当归、肉桂各150g,细辛35g,腊梅花、蟾酥各10g,蜈蚣3条,95%乙醇2500毫升。制用法:将上药浸泡1周,过滤去渣。用棉签蘸取本品涂擦患处数分钟,每日2至3次。Ⅱ

三伏贴能去寒气湿气吗 还有哪些去湿气的好方法

拔罐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其能较好的去除体内湿邪热气,偶尔拔一下罐有助于体内新陈代谢。运动时一种非常健康的去湿方法,运动是机体代谢就会加速,此时体内的湿气可以转化为汗水排出体内。体内如果湿气较重的话可以适量吃一些像薏米、冬瓜、绿豆等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食物,这样也有利于去湿。

艾滋病初期症状多长时间发作 艾滋病初期持续多长时间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初期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主要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咳嗽发烧等,大概持续1-3周后症状消失或缓解,随即进入潜伏期。

得了扁平疣怎么办

扁平疣一般治疗1、全身治疗:聚肌胞、板兰根肌注或内服左旋咪唑,乌洛托品。2、局部治疗:液氮冷冻或镭射治疗、外用鸦胆子仁、疣必治等。对数目较多,经久不愈者可口服乌罗托品,0.3~0.6g/次,3次/d,或氧化镁,0.5g/次,3次/d,可试用α、γ-干扰素、聚肌胞、土贝母等肌肉注射。局部可外用0.5%酞丁安擦剂、干扰素α-2b涂膜剂、1%喷昔洛韦霜、0.025%维A酸(维甲酸)霜等。颜面部慎用激光、

痰湿热症体质如何调理

痰湿热症比较明显时,建议去医院在医生的辩证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通过服用药物以及其他中医外治法来调理身体,这样能起到更好的调理效果。湿热体质人群平常可以多吃清热解毒、祛湿化痰作用的食物,例如马齿苋、折耳根、薏米、芡实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去除体内痰湿,同时还能缓解身体热症。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以及有损脾胃的食物。痰湿体质平常要加强运动,运动可以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能促进体内水湿之邪排出。

小儿常见病如何用药

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是宝宝常出现的病症,这些常见病更要谨慎用药,以免用错药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以下是宝宝常见病症的用药技巧,妈妈速mark:1、感冒宝宝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喉咙痛、咳嗽、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对症治疗是最快的治疗方法。如果轻微感冒,鼻塞流涕,可用小儿感冒颗粒、珠珀猴枣散、保婴丹等药物治疗。2、发烧感冒后,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一般,3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用药治疗,

湿热可以泡脚吗

可以适当的泡泡脚。泡脚,是中医足疗养生方法的一种,也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在晚上适当的泡泡脚,可以起到解乏和促进睡眠的作用,天气寒冷的时候,用热水泡泡脚还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等作用,从功效上来说,一般人群皆可进行泡脚,湿热的人群也可以泡脚,湿热体质的人群经常泡脚的话,还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有助于体质的改善。

三伏天贴三伏贴时间 贴三伏贴能打新冠疫苗吗

可以。新冠疫苗是用于防治新冠病毒的一种疫苗,三伏贴是传统理疗方式,一个是肌肉注射,一个外用敷贴,两者并无冲突,贴了三伏贴之后是可以去打新冠疫苗的,三伏贴是将“冬病夏治”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天灸”相结合,在夏季三伏天施行穴位贴敷,用以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病证的一种中医外治法。三伏贴无需艾火,于人体相应的穴位敷贴某些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饼,致使穴位局部皮肤泛红、发疱甚至化脓,激发人体免疫调节机制,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