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治疗老年抑郁症

怎样治疗老年抑郁症

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抑郁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您亲自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指导意见:抑郁是人们常见的情绪困扰,你可以参考下面介绍的一些方法:1,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增加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会因看到希望和前途而重新振作起来。2,扩大人际交往。人具有群体性,不要拘泥于自我这个小天地里,应该置身于集体之中,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尤其多和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这些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人会使你更多的感受到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告别抑郁迎幸福晚年

所谓抑郁症,说简单一点就是情绪低落,整天高兴不起来,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医学专家认为,这种症状的形成跟当事人的个性特点有关,往往责任与焦虑成正比,责任心强、做事认真、好强的老人更易患老年抑郁症,而76.8%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精神诱因,如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疾等,尤其是离退休后,社会圈子缩小,心理有落差,如不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就很容易患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虽是情绪低落,但大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是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像睡眠障碍、头痛、胃肠道不适、食欲下降、心血管疾病或假性痴呆等。因此,很多老人们把这种躯体不适看作是衰老的表现或是往返于内科与外科之间被误诊为其他病症,而没有意识到是抑郁在作怪。李老太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一直以来她都是按更年期综合征来进行治疗的,花了好几万块钱,一点效果也没有。后来经过心理疏导和抗抑郁药治疗,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谈笑风生泼开朗。

许多老年人在半年内就有了导致抑郁的外在因素,并出现抑郁的相关症状,却很少引起老年人与家人们的注意。当内外科能排除这些躯体症状是器质性病变或上述症状难用器质性病变解释时,就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而且有了这种病症也不要讳疾忌医。

老年抑郁症与精神病、老年痴呆不同,它的理智是存在的,知道自己这样是没有必要的,是自寻烦恼,可是却摆脱不了,控制不了,被誉为“最痛苦的病”。因此,老年抑郁症要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家人要理解,而不是批评其“心眼小”“犯傻”或是以为老人是中了邪,用一些迷信的方法来解决,这反而会加深其病症。另外,如果一位有抑郁症的老人提到死,哪怕只有一次,也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出事。

不过,要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不难。老年人首先要改变认知,改变原来的生活模式,要从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家庭为中心,以紧张为中心转向以闲暇为中心,要有心安理得享受的心态,要达到“悠然见南山”的心态,要服老,把事情都看淡一点,宽以待人的同时也宽以待己,并保持广泛的爱好,培养有益健康的乐趣,精神上有所寄托。

在众多老年抑郁病患者中,老干部群体尤其值得关注。相对于以前的前呼后拥、喧嚣热闹,他们的离退休生活会分外安静,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也会相应改变,因此,更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心情的抑郁。对他们来说,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过去的生活模式尤显重要。

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医学专家认为,一般是心理治疗为本,药物治疗为标,一定要接受心理治疗,必要时服药治疗。抑郁是可以治愈的心理疾患,因此老人们已经出现一些症状,也不要紧。相信经过有效的治疗,再加上儿女们细心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老人们会最终走出抑郁阴影,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到自己的晚年生活中去。

老年抑郁治疗 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禁忌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1、清火泄胆,柔肝和志法

此法适用于肝胆火郁之证。多因性情刚戾,情遇不遂,屈无所伸,怒无所泄,气机怫郁,升发不及,郁而化热,肝火鼓躁,火热扰胆,胆府不宁。本症病在肝胆,情志变异,情绪亢奋,临床以烦躁 易怒,两胁窜痛,焦虑不安,失眠,不知饥,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滑。临床常用栀子豉汤合酸 枣仁汤加白芍、龙胆草、琥珀粉,以清肝泻火,透解郁热,柔肝养阴。

2、化痰醒神,健脾调肝法

此法适用于痰浊内生,迷蒙清窍之症。多发于性格内向,忧思气结,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痰气交阻,阻滞清阳,蒙闭清窍;痰郁化热,痰热扰心,神明不爽。病在肝、脾,伤及心、脑, 病变特征为思维混乱、迟钝。临床以神思恍惚,精神抑郁,咽中异物感,强迫观念,自罪自责或厌 世轻生。舌胖苔腻,脉滑为主要症候,可用涤痰汤合半夏厚朴汤加远志、陈皮、柴胡。

3、补益心脾,养肝益志法

适用于心脾两虚,清窍失荣症。多因思虑过度,劳役过极,心脾两伤,气血不足致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气虚脾弱,阳气不振。本症病在心、脾、肝。病变特征为性格变异,思维呈偏执状态。临床以表情淡漠,情趣欲望减退,疑病妄想;心悸,恐惧,面色白,头晕无力。舌淡苔薄,脉沉细或细弱。归脾合芍药甘草汤化裁。

4、滋阴潜阳,抑肝明志法

适用于阴阳失于平秘,心神不定之症。素常阴虚火旺或阳盛之体,遇意外刺激,气机逆乱,致阴虚于下,阳越于上,阴阳失治,痰火随阳越于上,扰乱清空,精神失守。本症病在心、肝、脑,病变特征为思维游离,跳跃,临床从情绪亢奋,妄见妄闻,焦虑,多疑,对周围人和物持有敌意。舌红苔黄或黄燥,脉象躁动为主要症候。若久不愈,可续发汗出,烘热,奔豚气冲,惊惕肉。需用百合 知母、百合地黄及甘麦大枣汤加白芍、青龙齿、活磁石等。

老年抑郁症治疗的禁忌

禁忌一:缺乏耐心

临床资料表明,轻型抑郁症经过科学合理治疗,大约在2周左右可使情绪低落和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和食欲方面也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着已基本“好了”,这只是一种初期治疗结果。此时不可随意停药,否则会引起病情反反复复或使病情逐渐加重,增加日后治疗难度。随意停药还可能引起停药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对健康更为不利。有关专家指出,轻型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亦应当坚持在一年以上。

所以,患者要保持平稳心态,既不要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要盲目乐观,正确看待治疗效果,具有信心和耐心以坚持长期科学合理治疗。

禁忌二:单纯依赖于药物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是治疗不可缺少的关键措施。但是患者决不可单纯依靠药物而忽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应当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生活具有规律性,按时作息、进餐,安排好运动、娱乐时间,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将自己“封闭”起来。调节心态,使生活充满情趣,既增强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质量。

禁忌三:对抗抑郁药的顾虑过多

在一般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凡属精神疾病用药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会“伤害脑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对抗抑郁药使用也顾虑甚多,以为是轻型的老年抑郁症好不用药,要用也好是偶尔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长期服药,这是一种误识。

所以,老年患者在接受抑郁症的治疗时,应当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坚持足够疗程。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与年轻人的表现还是有所不同,具体的表现就来看看专家的分析吧。

老年抑郁症表现如下:

1、情感低落

这不仅是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同样是抑郁症较为普遍的表现了。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于什么事都很悲观、生活没有兴趣,很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有焦虑,表情总是显得很紧张,有的还经常的抱怨别人对其不好。

2、思维迟缓

老年抑郁症患者经常反映迟钝、话语也较少,发病初期或许还能进行交流、随着病情的加重就会觉得交流都很困难了。

3、躯体表现

主要表现为睡眠有障碍、没有食欲、体重慢慢下降,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疼痛、身体乏力等。有的患者还很有可能有出现一些与自身身份不符合的行为。

以上就是老年抑郁症患者症状的表现了,那出现了这种情况很多便是采取一些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1、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的排泄功能是有明显的减退的,因此药物在肝脏部位的代谢效率也会降低,因此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用药的时候要比一般年轻人的少一半或者更低。

2、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带来的不良反应耐力低,因此在选取药物时要选择一些反应较小的药物。

3、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因此在采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到各种药物之间是否有相克的。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我们要耐心的去对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尽早的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对于没有患病的,家属也应多加的关心普及一些心理的知识,有效地预防。

​电脑可治疗老年抑郁症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那些使用电脑的老年人要比不使用电脑的老年人较少出现抑郁综合症。

此项研究是由“纽约乡村护理中心”发起的,该中心提供非赢利性的长期护理工作。

研究员Kathleen Triche指导着“乡村护理中心”的一个老年信息中心,她认为电脑为老年人提供了与世界连接的平台。

研究人员教给老年人通过电脑进行社交的方法---电子邮件、聊天室及采集健康信息,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有益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这项研究中有206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0岁)。在考虑了使用电脑及较少出现抑郁综合症二者之间的关系后,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个年龄段的电脑使用者看起来更年轻,他们有较高的收入,并且每天的起居活动保持得很好。

很明显,此项研究中使用电脑的老年人较少出现抑郁综合症,尽管没有明确他们每周使用几个小时的电脑。

Kathleen Triche强调,此项研究中的老年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研究只是在一个小区域内进行的。

该项研究报告发表于8月18日举行的美国心理学学会年会。

​老人常发脾气可能抑郁症

约八成患者主诉记忆减退

老年抑郁障碍一般是指年龄在55岁或60岁以后的抑郁障碍患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抑郁症往往还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低落心情可能在老年人的抑郁中更少见,然而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易怒、焦虑和身体症状。有些表现与痴呆类似,医学上称为假性痴呆。

老年抑郁患者大多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有资料显示,约80%的患者存在记忆减退的主诉,其中有比较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类似痴呆表现者占10%~15%,症状包括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全面的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既可能是认知损伤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表现:抑郁与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可相互作用

潘集阳教授表示,影响老年患抑郁障碍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个体心理与生理变化、共病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等。抑郁和身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一些身体上的问题,例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而抑郁也会加重一些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情况,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其共患率很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其相关性的本质还不十分清楚,但近年来,一些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且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美国一心血管研究机构报道:对4493例年龄在65~98岁(女性平均年龄72岁,男性平均年龄73岁)患有抑郁症而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跟踪随访6年,结果显示,4493例中1174例出现了心血管事件,614例死亡,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旁移植术和心源性死亡。

抑郁症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研究结果提示: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病理进程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子女常回家看看”胜似良药

老年抑郁症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杀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给家人带来无限痛苦。所以老年抑郁症患者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是需要药物治疗,大体上是跟成人抑郁症治疗一样,只是在药物选用上要注意,因为老年人肝的代谢较慢,要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少的药物。至于心理辅导,潘集阳表示,一方面可鼓励老年人进行积极的活动,比如下棋、书法、聊天、打牌等。另一方面,找精神状态好的老年人和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交流。必要时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潘集阳还提醒,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子女要多陪伴老年人,不要让老年人有孤独感。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子女更应多加关心。

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好方法

老年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后果很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

一、是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是转移注意。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三、是饮食禁忌。老年抑郁症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四、是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离人,护理注重劳逸结合。

五、是坚持服药。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人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六、是心灵沟通。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人久坐、久立、久卧。

老年人抑郁症要清楚6个方法

1、注意饮食:老年抑郁症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排便情况。

2、加强老年人的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

3、老年人抑郁症要注意坚持服药: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人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4、老年人抑郁症要预防意外: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

5、注意要和老年人抑郁症患者心灵沟通: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

6、老年人抑郁症要注意转移注意。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老年抑郁症患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转移注意。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三、饮食禁忌。老年抑郁症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四、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离人,护理注重劳逸结合。

五、坚持服药。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人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老年期抑郁

1.概述:为较常见的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在自杀的老年人中50%-80%患有重症抑郁。

2.病因:为“多因素”,但目前脑影像学研究,提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存在额颞叶的萎缩及额叶白质的病变。“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层”通路受损导致与情绪控制有关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功能失调,导致抑郁。

3.老年抑郁症临床相的特点:神经科病变及躯体疾病所占比重大,认知损害多,主诉躯体不适多,疑病观念强烈;体重变化、早醒、性欲减退、精力缺乏等因年龄因素变得不突出了;部分老年抑郁患者会以易激惹、攻击、敌意为主要表现;失眠、食欲减退明显;情感脆弱、情绪波动性大,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被很好地表达;自杀观念常常不会清楚地表露。继发性抑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4.老年抑郁症的转归:Post曾提出1/3原则:1/3会改善,1/3不变,1/3越来越差;

老年抑郁症转归:97%康复;32%康复后复发;14%处于持续病态中;31%在随访中死亡或出现痴呆。

5.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时,要考虑到以下因素:老年人药代学特点;药物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使其对药物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为敏感;老年人心理社会因素复杂。

维持治疗:发病年龄越大,复发次数越多,再次复发的危险性也就越高。大部分研究者主张,60岁以上第一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12个月。若出现复发,则需服药2年以上,再次复发应终身服药。

八、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处理

宜采取以下综合措施:①良好的家庭照顾;②舒适的休养环境;③支持性心理治疗;④鼓励参加文娱治疗活动;⑤保证足够的营养;⑥预防感染等躯体合并症和走失等意外;⑦合理的药物治疗。

九、痴呆的预防:

1.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们对痴呆的认识,减少危险因素,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痴呆的发生;

2.指导、帮助患有或可能患有痴呆的老年患者积极就医,及时得到医疗帮助;

3.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并指导患者的生活照料者对痴呆患者进行科学的料理和看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针对老年性精神障碍,专家指出,老年性精神病的治疗除合理的服用药物与生活调理外,更重要的是子女亲属的交流与关怀,需要身边的亲人给予心理上的耐心呵护。所以,为人子女的我们,无论是在如何忙碌的情况下,都需要、更应该抽出适当时间关怀一下我们年老的父母或长辈,让他们在温馨关爱的氛围中度过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相关推荐

老年人治疗抑郁症的常规方法

一、老年抑郁症患者要学会变换心情:比如变换穿着试着换一些颜色亮丽明亮的衣服,因为颜色也可以有助于改进心境,助你走出抑郁症。二、老年抑郁症患者需要健康安全的生活心境: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坚持身体锻炼,保证睡眠和饮食丰富也是走出抑郁症必不可少的。三、老年抑郁症患者要学会转换自己的思路: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询问他人对和他人交流,不要一味的纠结和对事对人都讲究追根刨底。四、老年抑郁症患者要学会卸掉不必要

老年女性为什么更容易得抑郁症

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实施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立春理是万念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不感兴趣。渐渐地,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比年轻患者更多也更严重的躯体症状,

如何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呢

抑郁症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比较多发的疾病,尤其是老年抑郁症,为了老人能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要注意老年抑郁症的出现,对于老年抑郁症的护理更是重要,好的护理能使患者早日康复,那么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呢?一、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二、

老年人抑郁症的三大明显表现

老年人抑郁症和退、离休后无所事事;子女不在身边陪伴,感到孤寂;失眠等有莫大的关系。 任何类型的抑郁症后果是极其严重的,那就是自杀。而老年抑郁症不仅拥有抑郁症的共同特点,还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因此一定要熟悉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做好预防工作或在发病初期就接受有效治疗,这样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老年抑郁症的症状:心理症状:1、老年人经常健忘,患者虽然也可能出现与老年痴呆症

痴呆与老年抑郁

老年痴呆患者除了有典型的认知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外,90%的病患合并有精神和行为障碍,其中3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老年抑郁症的重症患者受病情影响,思维和动作会受到抑制,可能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症状。因此很多人都将老年抑郁症误认作老年痴呆症并进行治疗,由此不仅会造成误诊,同时也可能给老人造成新的问题。因为痴呆与老年抑郁均可出现抑郁症状,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1、老年性痴呆起病缓慢发

老人抑郁小心发展成痴呆症

警惕抑郁症发展为老年痴呆有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期的患者如果抑郁症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他今后发展为老年痴呆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而老年人的抑郁更多是源于孤独,据了解老年抑郁症的发病迅速,早期主要表现为多疑对外界事物麻木没有兴趣。医生表示很多老年人为了不让子女担心,通常不会把自己失眠、焦虑的情况说出来,以至于延误治疗最终造成严重后果。我们部分地区65岁以上老人抑郁症的患病率是4.4%接近发达国家

老年人抑郁症该注意什么

1、坚持服药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喂老人服药。比如:自然之宝快乐圣约翰草,就是一款抗抑郁,缓解焦虑症不错的产品。2、加强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3、转移注意力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4、注意饮食老年抑郁症在饮食上应

不要把老年抑郁症当做痴呆

年轻的儿女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好,总是会忽视自己家里老人的照顾,平时也感觉只要是老人有钱花就够了,不需要自己陪伴。因此在老人出现了不爱说话等情况的时候,都会认为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却没有考虑到这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从而进行了错误的治疗。其实老年人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但是很多人都感觉老年人经过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对于什么时候都看的很开,是不会患上抑郁症的。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其实老年人的心理是非

莫把老年人的抑郁当痴呆

其实老年人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但是很多人都感觉老年人经过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对于什么时候都看的很开,是不会患上抑郁症的。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其实老年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老伴的去世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老年抑郁症发生。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的程度发展时,就要考虑到是否得了抑郁症。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

青少年抑郁症能治好吗

有一位家长这样主诉青少年抑郁症,“我离婚的时候孩子还小,为了不让离婚阴影滞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我费尽心思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高中的时候去往美国留学,但是眼看就要毕业了,孩子却因为患上青少年抑郁症被遣送回国,不愿意说话,成天沉浸在游戏和网络上是孩子经常干的事情,我想问的是,青少年抑郁症能治好吗?我应该如何帮助我的孩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只要及时接受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因此有这样担忧的父母不必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