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与扁平胸到底有什么区别
漏斗胸与扁平胸到底有什么区别
漏斗胸与扁平胸不是一种畸形,区分是非常明确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中,比如大面积漏斗胸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扁平胸,因此有必要进行区分。
漏斗胸与扁平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区分开来是很简单的,不光专业医生,即便是普通人也会很轻易将二者区分开来。但是,在很多的情况在二者并不容易区分,因此有必要将二者的区别说清楚。
漏斗胸是指人前胸壁的凹陷性病变,形似漏斗,所以被称为漏斗胸。漏斗胸的凹陷一般位于胸骨附近,胸骨有明显的受累。单侧胸壁的局限性凹陷不属于漏斗胸,横行于前下胸壁的沟状凹陷也不是漏斗胸,前者是侧胸壁凹陷畸形,后者为沟状胸,这是最应该与漏斗胸区分的两种畸形。
(漏斗胸最大的特征就是“心窝”处的凹陷。)
漏斗胸的凹陷一般比较局限,但面积可以很大。当凹陷面积逐渐增大而凹陷程度不是太深的时候,关于漏斗胸的误解就会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往往会被当作扁平胸。这是很多人分不清漏斗胸与扁平胸的根本原因。
扁平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廓畸形,很多年轻的朋友都这样的情况。这种畸形的特征是前后胸壁之间的距离缩短,前胸壁正常的弧度消失变得扁平,严重的病人会非常瘦弱,胸部的外形夸张得如“门板”,特征非常明显。
漏斗胸原因
漏斗胸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漏斗胸畸形的原理尚未明确,大多数人认为漏斗胸是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两侧第3 ~ 6肋软骨向内凹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状的胸廓异常现象,是胸壁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型。
漏斗胸的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生長過長,将胸骨下端向內頂入,而造成在外观上呈现胸前壁向內凹陷情形,使胸腔空間变小,並且压迫到心臟及肺臟,而心肺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漏斗胸的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生长过长,将胸骨下端向内顶入,而造成在外观上呈现胸前壁向内凹陷情形,使胸腔空间变小,并且压迫到心脏及肺脏,而心肺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二、发病机制
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逐渐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右侧乳腺发育较左侧差。后胸部多为平背或圆背,脊柱侧弯随年龄逐渐加重,婴幼儿脊柱侧弯可不明显,青春期以后脊柱侧弯较明显。
掌握病症的发病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对病症的有效预防和治疗都是从病症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上文的资料介绍就是说的漏斗胸的发生原因是什么的讲解,你了解了吗?另外, 对于这种病症的患者,我们应爱护好他们的心理。
漏斗胸与鸡胸的区别
漏斗胸与鸡胸是常见的胸廓畸形,由于很多家长对这两种疾病了解不是很深,容易将两种疾病弄混淆。其实漏斗胸和鸡胸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漏斗胸是胸骨凹陷的畸形,鸡胸则是胸骨外凸畸形。
1. 漏斗胸与鸡胸的临床表现不同
漏斗胸是胸骨体自胸骨柄下缘开始向后倾斜,至剑突上缘达最深,两侧肋软骨连同胸骨后弯,形似漏斗而得名,漏斗胸使前后径变短,从而压迫肺与心脏;鸡胸则是胸骨外凸的畸形,两侧胸肋骨凹陷,比漏斗胸要少见,同样可以压迫心脏并缩小胸腔容积,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2. 漏斗胸与鸡胸的发病原因不同
鸡胸多由小儿佝偻病引起,长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代谢障碍,使患者在幼婴儿时期产生肋骨软化和肋软骨发育不良而内陷,导致胸骨柄前凸形成鸡胸,小儿佝偻病应早防早治,一旦形成鸡胸,则无法用药物来解决;漏斗胸则多为先天性畸形,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椎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造成了胸廓的畸形,小儿佝偻病引起者非常少见。
一般轻度的胸廓畸形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不大,主要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其继续发展。对于胸廓畸形严重的患者而言,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是改善胸廓畸形的最佳方法,为了确定有无手术治疗的指征,还应进行必要的胸部X线检查和心脑功能测定。
漏斗胸手术多少钱
表现漏斗胸(1)症状:绝大多数漏斗胸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胸部便出现浅的凹陷,且多以剑突处明显。随年龄增长,一般在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凹陷进行性加深。学龄期时基本趋于稳定。但也有少数儿童胸廓凹陷出现较晚,学龄期甚至青春期随身体的快速发育而进行性加重。由于凹陷的胸壁对心肺造成挤压,气体交换受限,肺内易发生分泌物滞留,故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时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食量少,消瘦。
(2)体征:大多数的漏斗胸患者体型瘦长,最为常见的是胸骨下 3/4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凹陷,绝大多数伴有:前胸凹、后背弓、双肩收、腹膨隆的表现。部分患儿还合并有胸肌发育不良、扁平胸和叉状肋等.疾病治疗手术矫形目的是解除心肺受压,改善心肺功能。改善外观,解除患儿消极的自卑心理。防止“漏斗胸体征”继续发展和防止脊柱侧弯.婴儿中因用力呼吸及哭闹会导致暂时的畸形,而且对两岁以内小儿由于体弱、骨质较软、肋软骨易变形(佝偻病活动期),只要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应先行保守治疗,同时观察有无自行矫正的希望。
两岁以上如症状、体征显著可选择性的行手术矫正。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矫治比较好的年龄为3~12岁。因为此年龄段畸形范围较局限,导致脊柱侧弯的胸源性应力未发生,手术塑形较容易,效果也好。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越来越微创,手术适应征也逐渐放宽,患者不仅为了改善心肺功能,防止脊柱胸廓出现其他畸形而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同时也能治疗一部分因畸形外观引起的心理问题以及美容的需要。现在所使用的微创手术,即Nuss术式,该术式伤口小,出血少,肌肉软骨完整保留,术后恢复快、下床活动早、
心电图也是必要的漏斗胸的检查的方法
临床上,漏斗胸的检查对患者的病症是很有帮助的。一般漏斗胸的检查方法是很多的,漏斗胸的检查可以知道畸形的严重程度。接下来是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漏斗胸的检查的方法。
X线检查:这种漏斗胸的检查方法可以见到肋骨的后部平直,前部向前下方急倾斜下降,心影多向左侧胸腔移位。个别严重的患者心影可以完全位于左胸腔内,年龄较大的患者脊柱多有侧弯。
心脏X线检查和心电图:这种漏斗胸的检查方法常有心脏向左移位和顺时方向旋转。X线剖位胸片可见下段胸骨向后凹陷,与脊柱间的距离缩短。
CT图象凹陷更为确切清晰。漏斗胸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诊断,畸形一目了然。但要确定漏斗胸的严重程度则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漏斗胸的检查的方法。
心电图也是漏斗胸的检查的方法:可以表现为V1的P波倒置或双向。也可以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导管检查可以描记至舒张期斜坡和平台,与缩窄性心包炎所见相同。
漏斗胸的危害 漏斗胸怎么诊断
漏斗胸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诊断,畸形一目了然。但要确定漏斗胸的严重程度则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描述的方法,包括漏斗胸指数、Haller指数、胸脊间距、盛水法、体表波纹分域图等。各种方法自行体系但又可以互相参考,对术前漏斗胸畸形的测定和术后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漏斗胸的危害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1)对心理的影响:由于胸廓形状的畸形,绝大多数的漏斗胸患者都有心理障碍,特别是大龄儿童和成年人,从表面上看漏斗胸患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实际上有深在的心理反应,表现如特异的窘态反应,有耻辱感,社会性焦虑,工作能力受限,定向性差;对挫折和诱惑的耐受力降低;交际能力受限。严重的可出现抑郁症。因此,漏斗胸患者的心理障碍不应忽视。
(2)对生理的影响:由于漏斗胸患者的胸骨和肋软骨向胸腔内凹陷,如患者是不对称性漏斗胸,则胸骨向凹陷深的一侧旋转,籍此加重了对心肺的压迫。除了患者合并有结缔组织病(马凡氏综合征等)以外,其他漏斗胸患者到成年人均有不同程度胸闷、胸痛、易疲劳、运动耐力下降等。心动超声波检查国外报道约有30%的漏斗胸患者有二尖瓣脱垂;部分漏斗胸患者对右心室壁有压迫。由此可见对漏斗胸患者的生理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是漏斗胸的危害之一。
(3)漏斗胸对寿命有否影响:这是漏斗胸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漏斗胸常伴发其他疾病,而且对心肺造成压迫已成事实,应该说对漏斗胸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是不利的。美国东佛吉尼亚医学院对在112年中死亡的漏斗胸62例患者进行了死因分析,漏斗胸本身并不是造成死亡的原因,而漏斗胸的伴发病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漏斗胸术后怎样进行漏斗胸的保健呢
漏斗胸这一疾病需要尽早治疗,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还是让专家们来为大家介绍下,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1、漏斗胸术后保健首先要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肉、蛋、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
2、漏斗胸术后保健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维生素,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3、饮食中多补充含钙高的食物,如虾皮,海带、芝麻酱等,补钙的同时注意适量的运动及维生素D的补充,这就是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
4、患儿术后当日禁食、水,无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者术后第二天可进食,一般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5,术后出院后不宜长期卧床,增加腿部运动,这也是漏斗胸术后保健。
6、术后一年内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这点是漏斗胸术后保健中非常重要的。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为大家所介绍的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大家要注意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对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作出详细解答。
鸡胸与漏斗胸区别
1.先天发育异常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椎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造成了胸廓的畸形。
2.营养不良出生后婴幼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患有某些营养不良性疾病,例如小儿佝偻病,久之可影响胸骨等的发育,以致胸廓畸形。
3.继发于胸腔内的疾病。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扩大的心脏压迫胸壁,形成鸡胸畸形。慢性脓胸所致的扁平胸畸形等。
一般轻度的胸廓畸形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不大,主要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其继续发展。如胸廓畸形较严重,尤其是漏斗胸,胸腔内的脏器心、肺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甚至引起心脏移位,肺通气功能也受到影响,如进一步发展,还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病症。
通过胸廓望诊对漏斗胸和鸡胸即对作出诊断,为了确定有无手术治疗的指征,还应进行必要的胸部x线检查和心脑功能测定。漏斗胸和鸡胸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例并不多见,畸形不严重的幼儿,随年龄增长、身体的发育还可有所矫正。这种情况则不需特殊治疗,可观察到3-5岁以后,并注意对原发病佝偻病的防治。
对严重的畸形,特别是漏斗胸又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病儿,则应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这类手术应在专科医院由有经验的医生给予诊治为好。
漏斗胸有什么影响 漏斗胸的临床表现
漏斗胸是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的一种畸形,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畸形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还可以发生脊柱侧弯,年龄小时不易出现脊柱侧弯,青春期以后患者的脊柱侧弯较明显,漏斗胸畸形压迫心肺,心脏多数向左侧胸腔移位。
漏斗胸的病因
漏斗胸畸形的原理尚未明确,大多数人认为漏斗胸是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两侧第3~6肋软骨向内凹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状的胸廓异常现象,是胸壁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型,漏斗胸的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生长过长,将胸骨下端向内顶入,而造成在外观上呈现胸前壁向内凹陷情形,使胸腔空间变小,并且压迫到心脏及肺脏,而心肺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遗传因素:
男性较女性多见,有报道男女之比为4∶1,属伴性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生率是2.5‰,而无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病率仅1.0‰。漏斗胸的原因不明,认为与遗传有关。
生理因素:
有人认为此畸形是由于肋骨生长不协调,下部较上部小,挤压胸骨向后而成;亦有认为是因膈肌纤维前面附着于胸骨体下端和剑突,在膈中心腱过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所致。
其他因素:
1、多认为漏斗胸是由于下胸部的肋骨和肋软骨生长发育过度,挤压胸骨移位代偿性向后移位所致。
2、有人认为是膈肌发育异常,膈肌中心腱缩短,膈肌功能性异常,但膈肌发育异常理论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3、呼吸道梗阻使得患儿出现吸气性呼吸闻难而用力吸气,呼吸肌牵拉胸壁向后运动,长时间就会形成漏斗胸。
漏斗胸的原因不明,认为与遗传有关。还有可能此畸形是由于肋骨生长不协调,下部较上部小,挤压胸骨向后而成;亦有认为是因膈肌纤维前面附着于胸骨体下端和剑突,在膈中心腱过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所致。
漏斗胸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漏斗胸
漏斗胸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背侧,到剑突上为最低点,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
漏斗胸有什么危害 漏斗胸的危害
由于胸廓形状的畸形,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大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从表面上看,患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实际上患者有深在的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特异的窘态反应,如耻辱感、社会性焦虑、工作能力受限等。由于长期扭曲的心理变化,使患者交际能力受到限制,严重时可出现抑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胸骨畸形往往有一定的对称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胸骨畸形会越来越明显,逐渐向右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一般比左侧深,发生脊柱侧弯,后胸部会逐渐变为圆背或者平背,此时,凹陷的胸骨会严重压迫患者的心肺,导致心脏向左侧胸腔移位,患者主诉胸痛、胸闷、呼吸不畅,在运动过程中易出现运动耐力差的表现。
漏斗胸不及时治疗,凹陷的胸骨对心肺的压迫会越来越严重,而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是将血液从心室内泵出,供给全身,肺是帮助呼吸的,若心肺长期受损,肺活量可逐渐降低,人体的通气储备功能会逐渐下降。短期内患者无明显表现,可长期下去,即便患者最后选择手术治疗了,对心肺造成的损伤也不可能再自主恢复。
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胸骨畸形往往有一定的对称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胸骨畸形会越来越明显,逐渐向右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一般比左侧深,发生脊柱侧弯,后胸部会逐渐变为圆背或者平背,此时,凹陷的胸骨会严重压迫患者的心肺,导致心脏向左侧胸腔移位,患者主诉胸痛、胸闷、呼吸不畅,在运动过程中易出现运动耐力差的表现。
漏斗胸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心肺的压迫上,它还常常会并发其他疾病。漏斗胸本身并不能导致患者死亡,但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常是漏斗胸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肺发育不全。
漏斗胸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很少见到40岁以上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漏斗胸及脊柱侧弯压迫心肺,损害呼吸和循环功能,致使患者存活时间缩短,大多数在40岁以前就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