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悬钟准确位置在哪里

悬钟准确位置在哪里

悬钟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取穴时,正坐垂足或卧位,从外踝尖向腓骨上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片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腰部,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再向上数3个椎体(第1腰椎),在其棘突下缘之凹陷处即是,按压有酸胀感。


悬钟的准确位置 悬钟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腓骨外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绯肠外侧皮神经的分支。

3.趾长伸肌:位于小腿前外侧皮下,由腓深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第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

4.小腿骨间膜:前面由腓深神经支配,后面由胫神经的分支支配。

5.腓动,静脉:此处位于小腿骨间膜和拇长屈肌之间。腓动脉是胫后动脉的一个分支,腓静脉与之伴行。


悬钟的准确位置 悬钟穴保健按摩方法

1.按压法:用拇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悬钟穴,并做圈状按摩(按顺时针方向按揉)。

2.敲打法:弯曲手指,以指关节轻轻敲打悬钟穴,施力时应略偏向腓骨的后方。


悬钟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简易取穴:正坐垂足或卧位,从外踝尖向腓骨上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悬钟的准确位置图 悬钟常用配伍治疗

胸腹胀满,胁痛可配支沟,阳陵泉;头痛,眩晕,耳鸣可配风池,肾俞,百会;中风,半身不遂可配足三里,百会,四神聪;颈项强痛,落枕可配风池,大椎,落枕穴;腰酸胫软可配肾俞,大杼;小腿挛痛可配阳陵泉,承山;踝扭伤可配丘墟,昆仑,太溪。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仰卧或正坐,在腰部,于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之。


悬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钟养生保健方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悬钟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左右各3-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天坚持按摩,能够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低压值偏高的症状;每天睡前艾灸该穴位,每次8-9分钟,对高血压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悬颅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悬颅的准确位置

悬颅穴在人体的头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头维定位: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曲鬓定位:在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

悬颅的作用主治

按摩悬颅穴能够集中注意力,对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等疾患;临床上配伍风池,外关穴,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能够治疗偏头痛;配丝竹空,太阳穴,风池穴,有疏风明目的作用,能够治疗目外眦痛;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能够治疗面肿。

悬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钟的作用机制

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为八会穴之一,髓之会穴。髓藏于骨,髓以养骨,故悬钟主治与髓有关的疾病。

本穴可舒肝利胆,用于治疗肝胆经气阻滞的胸胁胀满,胁痛,还具有益髓壮骨之效,用于治疗髓海不足的头痛,眩晕,耳鸣,骨髓不足的腰酸胫软,下肢痿软等。脑为髓海,通过充养髓海,填充骨髓,以达健脑安神,强筋壮骨之效,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其通经活络的作用,循经上可治颈项强痛,下可治腿疼,踝扭伤。


悬钟的准确位置图 悬钟类属功效

类属:为八会穴之一,髓之会穴。

功效:疏肝利胆,通经活络,养髓壮骨。

主治:胸腹胀满,胁痛,头痛,头晕,耳鸣,中风,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落枕,足胫酸软,挛痛,踝扭伤。


悬颅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简易取穴:位于头部鬓发上,先找到头维穴,再找到曲鬓穴,两穴连线中点处即是。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悬枢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相关推荐

腿部拔罐的正确位置悬钟穴补肾养髓

位置: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拔罐功效:补肾养髓,舒筋活络。主治病症: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落枕,颈椎病,偏瘫,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膝,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腓神经炎等。

悬颅的准确位置图 悬颅穴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行于侧头,此穴属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阳盛则热,风盛则动,故本穴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风热胆火所致的头面疾患,以及热扰神明的惊痫。

悬厘的准确位置图 悬厘穴养生应用方法

用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本穴1-3分钟,每天坚持可消除疲劳,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能益智健脑,预防记忆力减退。

悬枢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枢穴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要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片 悬枢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功能:强腰益肾,涩肠固脱。主治:腰脊强痛,腹痛,泄泻,脱肛,腰肌劳损,脊柱炎,肠炎,消化不良的治疗。

眉冲准确位置图 眉冲准确位置

眉冲穴在人体的头部,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处,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入发际时,则指尖所在位置即为眉冲穴。攒竹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神庭定位:位于头前部,前额正中直上入发际0.5寸。 曲差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悬枢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枢穴主治疾病

本穴可疏通督脉经气而治疗腰脊强痛,升阳举陷而治疗脱肛;其温肾健脾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的慢性腹胀,腹痛,泄泻。

曲泉准确位置视频 曲泉准确位置

曲泉穴在人体的膝内侧,屈膝,当膝关穴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悬颅的准确位置图 悬颅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食指和中指 置于本穴上,轻柔按揉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消除肿痛,有效治疗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还有助于提高幼儿注意力。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悬枢穴的功效作用

悬枢位于腰部,属督脉,督脉行于脊中,为诸阳之海,加之该穴位近肾脏及脾胃,故该穴可疏通督脉经气,有温肾健脾,强健腰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