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和螃蟹能一起吃吗 板栗红枣烧羊肉
羊肉和螃蟹能一起吃吗 板栗红枣烧羊肉
材料:羊肉200克,红枣100克,板栗100克;调料糖2小匙,番茄酱2小匙,醋1小匙,干淀粉适量,色拉油500克(实用150克)。
1.将羊肉用清水洗净,切块,备用。
2.起锅加入适量色拉油烧热,将切好的羊肉块沾淀粉投入油中炸熟,捞出,控油待用。
3.大枣去核,同板栗焯水待用。
4.锅入底油,放入羊肉、大枣、板栗、调料及鲜汤烧至入味,淋明油,出锅盛盘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滋养脾胃、驱寒暖身、提高抵抗力。
栗子可以做什么呢
栗子红薯排骨汤:红薯和栗子都能补虚益气,健脾胃,强肾阴。栗子400克(去壳),红薯两根,排骨400克,红枣4粒,姜2片,水8碗。排骨洗净,切块,汆水捞起待用;栗子去壳去衣;红薯去皮,切大块;红枣洗净拍扁去核;煮沸清水,放入排骨、栗子、红枣和姜片,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个小时,放入红薯块,再煲20分钟,调味食用。补气健脾,滋阴补肾,强壮筋骨,帮助脂肪代谢,通便排毒。
板栗红枣烧羊肉:羊肉200克,红枣100克,板栗100克。调料糖2小匙,番茄酱2小匙,醋1小匙,色拉油15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备用。起锅加入适量色拉油烧热,将切好的羊肉块炸熟,捞出,控油待用。大枣去核,同板栗焯水待用。锅入底油,放入羊肉、大枣、板栗、调料及鲜汤烧至入味,淋明油,出锅盛盘即成。
掌握这些食物的制作方法,就可以让自己享受到这些食物的美味,对于帮助我们滋阴补肾壮精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些食材本身都是生活中容易接触得到的,所以保障健康,发挥它们的功效,那么这些食用方法大家都可以尝试。
老人御寒吃什么
老人御寒吃什么食物
1、羊肉。冬季补阳当推羊肉。羊肉具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
2、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3、黄鳝。冬天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4、板栗。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5、红枣。冬天首选红枣进补,冬食红枣是滋阴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产后气血不足怎么办
盘点产后补气血的食物
八宝鸡汤
材料: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7.5克,肥母鸡1只,猪肉500克,杂骨500克。
调料:葱花,姜丝各少许。
做法:1、将母鸡去毛洗净,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浸湿。
2、将鸡,猪肉,杂骨,药包放在锅中,加水适量,用火烧开,加入姜,葱,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即可。
清炖羊肉
材料:羊肋条肉1000克。
调料:葱,姜,蒜,青蒜段,料酒,盐,味精,高汤各适量。
做法:1、羊肉洗净,切成方块。
2、锅烧热,放油,待烧至五六成熟时,先下葱花,姜丝炝锅。
3、再将羊肉块放在锅里煸炒,炒到羊肉块变色时,放上料酒,加高汤,烧开,用小火炖约2小时,肉已酥烂,汤已收了多半时,放葱段,姜块,蒜块等,加盐,味精,青蒜段即可。
红枣布丁
材料:鲜牛奶250克,红枣100克,琼脂少许。
调料:白糖,蜂蜜各适量。
做法:1、将红枣洗净放在锅中煮烂,捞出去掉皮,汤汁留用。
2、将琼脂用凉水泡软,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后,上火微煮成琼脂液稍凉待用。
3、将白糖,蜂蜜,琼脂液放在红枣汁中小火煮开,边煮边不停的搅拌。
4、加入鲜牛奶和枣肉煮开,边煮边不停搅拌。
5、倒入洗净擦开,涂抹过一层薄油的布丁模中,冷却后放入冰箱凝固即可。
米酒蒸螃蟹
材料:螃蟹数只。
调料:米酒少许。
做法:1、洗净螃蟹,盛碗内,隔水蒸。
2、将熟时加入米酒1-2汤匙,再蒸片刻,食蟹肉可蘸着熟植物油,酱油,味精等调味品。
重阳节放假不放假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传统食俗,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因为重阳节有登高以避灾的说法,而“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糕”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节日食品。
在北京地区,重阳节吃的重阳糕有两种,一种是花糕,另一种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糕呈菱形,色酱黄,质糯、栗香、味甜。据《梦粱录》记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这个栗子糕了。
菊花糕是潮汕名糕点之一,重阳节吃菊花糕在潮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潮汕特产菊花糕以其新鲜、清甜溢香,软脆无异味而驰名。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观,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
重阳还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重阳节还有吃羊肉面的习俗。“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加之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节还有吃螃蟹的习俗。郑板桥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阳吃蟹传统的佐证。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味美,肉肥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重阳时节阳澄湖和太湖的大闸蟹最为上品,长得十分矫健,脂满膏肥,名扬天下。
产后补气养血必吃的四大营养食谱
红枣布丁
材料:鲜牛奶250克,红枣100克,琼脂少许。
调料:白糖,蜂蜜各适量。
做法:1、将红枣洗净放在锅中煮烂,捞出去掉皮,汤汁留用。
2、将琼脂用凉水泡软,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后,上火微煮成琼脂液稍凉待用。
3、将白糖,蜂蜜,琼脂液放在红枣汁中小火煮开,边煮边不停的搅拌。
4、加入鲜牛奶和枣肉煮开,边煮边不停搅拌。
5、倒入洗净擦开,涂抹过一层薄油的布丁模中,冷却后放入冰箱凝固即可。
提示:选用形状各异的小容器,能使制作出来的造型独特,红枣营养丰富,是产妇补血及促进乳汁分泌的必备之品。
米酒蒸螃蟹
材料:螃蟹数只。
调料:米酒少许。
做法:1、洗净螃蟹,盛碗内,隔水蒸。
2、将熟时加入米酒1-2汤匙,再蒸片刻,食蟹肉可蘸着熟植物油,酱油,味精等调味品。
提示:化瘀活血,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八宝鸡汤
材料: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7.5克,肥母鸡1只,猪肉500克,杂骨500克。
调料:葱花,姜丝各少许。
做法:1、将母鸡去毛洗净,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浸湿。
2、将鸡,猪肉,杂骨,药包放在锅中,加水适量,用火烧开,加入姜,葱,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即可。
提示:补气养血,适用于血虚气弱之产后腹痛。
清炖羊肉
材料:羊肋条肉1000克。
调料:葱,姜,蒜,青蒜段,料酒,盐,味精,高汤各适量。
做法:1、羊肉洗净,切成方块。
2、锅烧热,放油,待烧至五六成熟时,先下葱花,姜丝炝锅。
3、再将羊肉块放在锅里煸炒,炒到羊肉块变色时,放上料酒,加高汤,烧开,用小火炖约2小时,肉已酥烂,汤已收了多半时,放葱段,姜块,蒜块等,加盐,味精,青蒜段即可。
栗子如何食用
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老年人常吃栗子,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此外,栗子含有丰富的核黄素,备受口腔溃疡困扰的朋友可常吃。
栗子除了可以熟食外,还可生食,且生食栗子具有更好的补肾效果。早在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就说板栗是“肾之果”,指出“生食之”可治疗腰脚不遂,强调了“生吃”这一用法。中老年人若是养成每日吃风干的生板栗的习惯,可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的目的。此外下面的吃法也营养翻倍:
栗子红薯排骨汤:红薯和栗子都能补虚益气,健脾胃, 强肾阴。栗子400克(去壳),红薯两根,排骨400克,红枣4粒,姜2片,水8碗。排骨洗净,切块,汆水捞起待用;栗子去壳去衣;红薯去皮,切大块;红 枣洗净拍扁去核;煮沸清水,放入排骨、栗子、红枣和姜片,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个小时,放入红薯块,再煲20分钟,调味食用。补气健脾,滋阴补肾, 强壮筋骨,帮助脂肪代谢,通便排毒。
板栗红枣烧羊肉:羊肉200克,红枣100克,板栗100克。调料糖2小匙,番茄酱2小匙,醋1小匙,色拉 油15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备用。起锅加入适量色拉油烧热,将切好的羊肉块炸熟,捞出,控油待用。大枣去核,同板栗焯水待用。锅入底油,放入羊肉、大 枣、板栗、调料及鲜汤烧至入味,淋明油,出锅盛盘即成。
板栗蒸土鸡:土鸡1只(约750克),板栗250克,色拉油20克,辣椒酱50克,葱,姜,料酒各10克, 精盐3克,酱油5克,胡椒粉各2克。土鸡斩4厘米见方的块待用;葱姜拍碎放入料酒搅拌匀,腌3分钟后将清汁倒出待用。土鸡用葱姜汁腌约3小时将汁滗出,放 入色拉油、精盐、味精、胡椒粉、酱油、辣椒酱、板栗调好味拌匀。将拌好的土鸡、板栗入蒸笼大火蒸约半小时至熟即成。
乌骨鸡炖板栗:鲜板栗10枚,乌骨鸡1只,生姜1块,精盐适量。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 脏,洗净晾干;将乌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精盐食用。乌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 肺肾。板栗补肾强筋。两种食物同用,可按秋时补肺,亦为冬季补肾做好准备。
羊肉汤里能放板栗吗 羊肉板栗做法大全家常
材料:羊肉250克,栗子肉100克,羊肉汤适量,湿淀粉、精盐、生姜汁、黄酒、白胡椒粉、姜片、葱段各适量。
做法
1.羊肉洗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加精盐、黄酒、生姜汁拌匀腌制。
2.栗子肉煮至四成熟,切成小丁。
3.锅内放羊肉汤、姜片、葱段、黄酒,加入羊肉丁、栗子丁,烧开后改中火炖至羊肉熟烂,4.以盐、胡椒粉调味,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材料:羊里脊100克,栗子(鲜)30克,枸杞子15克,盐3克,味精2克,料酒5克,姜5克。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块。
2.将栗子去皮取肉,洗净。
3.锅内加适量水,放入羊肉块,旺火烧开,文火煮至半熟时,再加入栗子和枸杞,继续煮20分钟加调料服食。
材料:羊肉200克,红枣100克,板栗100克。调料糖2小匙,番茄酱2小匙,醋1小匙,干淀粉适量,色拉油500克(实用150克)。
做法
1.将羊肉用清水洗净,切块,备用。
2.起锅加入适量色拉油烧热,将切好的羊肉块沾淀粉投入油中炸熟,捞出,控油待用。
3.大枣去核,同板栗焯水待用。
4.锅入底油,放入羊肉、大枣、板栗、调料及鲜汤烧至入味,淋明油,出锅盛盘即成。
鳙鱼的功效与作用 温补脾胃
鳙鱼性温味甘,具有温补脾胃的功效,因而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等人群食用。
常见的温补脾胃食物:板栗、红枣、羊肉、牛肉、春韭、菠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