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出血注意什么
经间出血注意什么
1.应注意除外器质性疾病及医源性出血(如放置避孕环)再给予相应处理。
2.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3.排卵期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4.排卵期内裤宜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5.排卵期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之物。
月经量多怎么治疗呢?
月经量多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下面介绍一下月经量多的治疗方法,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大家可以适当借鉴。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之月经病,又称“经水过多”。 月经过多的发病原因是由於素体虚弱,中气不足,饮食劳倦,久病伤脾,使脾虚气弱、气水血泄。素体阳盛,七情过极,五志化火,过食辛辣,外感热邪,热伏充任,迫血旺行。经期不慎过渡劳伤,久瘀血滞,产后淤血,新血不能归经等因素所致。 治疗本病宜养阴凉血,活血化瘀,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1处方:益母草30克,当归24克,生地炭、赤芍各15克,泽兰12克,枳壳10克,川芎、桃仁、红花各9克。 服法:经前1天起日1剂,服两次。 疗效:服药3剂,有效率达97% 2:处方:黑木耳、赤石脂各30克 用法:黑木耳炒黄与赤石脂共研细末,每饭前服10克,黄酒送下。日两次。 疗效:服1剂见效,两剂可愈。
月经量过多过少都是女性月经问题中常见的,月经量过多过少都是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的反映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身体的调养,饮食习惯的良好养成。平时加强锻炼,把月经调节正常。
排卵期出血有哪些危害
一、令人烦恼
虽然排卵期出血不算是什么不正常症状,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排卵期出血有的比较严重可能就会影响到女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学习,让人非常烦恼。
二、出现腹痛
排卵期出血的女生一般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腹痛,这种周期性的月经间出血腹痛可轻可重,这样就给女生带来了很多烦恼,有的疼痛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但是有的非常严重甚至是会疼痛2-3天,让女生不仅仅躯体上受罪,而且精神上也无比烦恼。
中医治疗阴道流血的方法
1.墨旱莲、槐花炭各15克,生地黄、白芍各12克,桑叶、菟丝子各10克,枸杞子、焦栀子、茜草炭各9克,柴胡、牡丹皮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前10日,连服15日。主治肝郁化热型经间出血。
2.熟地黄、党参、山药、杜仲、淫羊藿、炙龟甲、赤石脂、煅海螵蛸各15克,补骨脂、枸杞子各10克,山茱萸9克,鹿角霜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前5日起连服15日。主治下焦虚寒型经间出血。
3.墨旱莲30克,党参、白术、地榆炭、侧柏炭、女贞子各15克,炒槐花12克,十灰散10克(包煎),茜草炭9克,炒升麻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前连服5日。主治气阴两虚型经间出血。
4.地榆炭、侧柏叶、椿皮各15克、生地黄、菟丝子各12克,续断、大黄炭、车前子、黄芩、焦栀子各9克,柴胡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前10日起连服15日。主治湿热下注型经间出血。
5.白茅根30克,地骨皮、地榆炭各15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2克,赤芍、白芍、川芎、红花、桃仁各10克,黄芩6克,生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为1个疗程。主治经间出血。
月经紊乱的表现 经间出血
正常月经周期的间隔期又有几天出血,又称为排卵期出血,一般量较少。
月经血块过多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月经时多时少且淋漓不断:月经淋漓不尽会有很多的原因,如生殖道的一些慢性的炎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的宫颈炎等、盆腔器质性的病变、还有内分泌失调都可引起经血不干净。月经量少,淋漓不尽也是月经不调的表现,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反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失调出现的全身性病变,是女性中的一种多发病。
月经量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女生排卵期出血有什么危害
1、令人烦恼
虽然排卵期出血不算是什么不正常症状,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排卵期出血有的比较严重可能就会影响到女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学习,让人非常烦恼。
2、引发不孕症
女生排卵期出血会轻重不一,比较严重的排卵期出血可能会导致男性因为女性的出血终止性生活,而排卵期出血的时间正好是女性排卵的时间,属于最佳孕育时间,这样就会导致女性因为没有及时的进行性生活而出现不孕。
3、出现腹痛
排卵期出血的女生一般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腹痛,这种周期性的月经间出血腹痛可轻可重,这样就给女生带来了很多烦恼,有的疼痛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但是有的非常严重甚至是会疼痛2~3天,让女生不仅仅躯体上受罪,而且精神上也无比烦恼。
子宫内膜出血症状是什么
子宫内膜出血这个词女性朋友也许并不陌生,但对子宫内膜出血的症状却不大清楚。往往对医生给的子宫内膜出血感到迷糊。子宫内膜出血有什么症状表现吗?遵义妇产医院妇科专家表示,月经过频是子宫内膜出血症状的表现之一。也许时间和流血量正常,但周期却缩短,一般少于21天。还有一点,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等也是子宫内膜出血症状表现,即不规则子宫出血。
遵义子宫内膜出血症状是什么?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但这也是子宫内膜出血的征兆。一般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专家表示,子宫内膜出血症状还表现为绝经期后子宫出血。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一般出血量少,点滴而行。子宫内膜出血不容忽视,如发现征兆,应上医院检查。
子宫内膜出血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不规则的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在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2.月经过频。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3.月经过多。一是经血量多,尤其第二三天更多,伴有血块,1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天经血方可干净,经量不一定多。
4.月经间期出血也是子宫内膜出血的类型之一。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常被认为是月经过频。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但由于绝经期后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故此时应到医院检查鉴别。以上这些就是关于子宫内膜出血分几类.
上面文章内容为大家介绍了子宫内膜出血的症状和类型,专家表示我们了解了子宫内膜出血的症状和类型,就能够更好的去做好对症治疗,也能够帮助疾病得到快速的恢复。愿每个女性都能够重视多了解这些基本常识,以便于出现疾病能够及时应对。
月经不调的症状有些什么
一、月经量多
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二、月经稀少
正常人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0—60毫升之间。每个人的月经血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月经血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一次月经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连两层纸都湿不透,就算月经过少。
三、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四、子宫出血
凡由调节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均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西医按卵巢功能紊乱程度不同分为有排卵功血和无排卵功能。
月经不调有哪些症状 月经量过多
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
为何会大姨妈血多
月经过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病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问题引起
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欠佳,常表现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多。
经过上面给出的一些专业介绍以及分析,可以了解到,引起大姨妈血多的原因分很多种,其中内分泌失调,疾病病变和药物作用是最常见的。所以一般情况下,通过适当的调理,这种现象就会有所改善。如果感觉身体有异常的女性朋友,则可以到医院做一些检查。
女性更年期月经不调应警惕肿瘤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月经会出现变化,比如月经周期延长、失去规律性、月经量改变……这些表现意味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卵巢往往不能维持以往每月有一个卵泡成熟并排卵的规律,常常不排卵。此时卵巢依旧会分泌雌激素,但没有孕激素的分泌。孕激素有“保护”子宫内膜、维持月经规律性和经量的作用。如果卵巢不排卵,就会出现月经失调,常见的有,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虽然更年期月经失调几乎是每个女性绝经前必经的过程,但由于其潜在发生肿瘤的风险,以及长期出血不净或经量过多导致的贫血风险,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更年期月经不调应注意什么呢?建议健康女性,每年进行一次正规的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宫颈防癌筛查和盆腔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以往月经规律的女性,一旦发生月经周期改变(延长或缩短)、经期改变(月经期长,淋漓不尽)、经量改变(明显增多或减少)等,应及时就医。
更年期发生月经失调时,临床医生首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不能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将做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了解子宫内膜的情况。诊刮有很好的止血作用,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子宫内膜癌的筛查。经上述各项检查,在排除了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后,就可以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总之,更年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此应更加注意。现在,对于更年期月经不调应注意什么,您知道了吗?